(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可打印修改)
(完整word版)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3
7
63
4
√
√
40
卸车时无人指挥或指挥不当
3
3
7
63
4
√
√
41
心理异常
3
3
7
63
4
√
√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SHR4.3.1-001
序号
部门/活动
危 险 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
风险评价
风险级别
是否可接受
控制方法
备注
L
E
C
D
目标方案
运行
应急
168
配电房
接线不规范
触电
3
6
15
270
2
×
√
169
安全标志、防护装置不全
风险评价
风险级别
是否可接受
控制方法
备注
L
E
C
D
目标方案
运行
应急
15
特殊工种作业(电工、叉车工等)
工作环境不符合国家要求
职业病
3
3
7
63
4
√
√
16
体检不合格人员上岗(生理)
3
3
7
63
4
√
√
17
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身体伤害
3
3
15
135
3
√
18
仓 库
仓库无专人管理
火灾、爆炸
3
3
7
63
4
√
√
19
库内危险品无标识
3
6
15
270
2
×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通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6
3
54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机械伤害
钢筋切断机外壳脱落,松动
1
6
3
18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
电渣压力焊机无专用开关箱,工人操作地点与电源开关处较远,有问题时难于及时切断电源
0.5
1
7
3.5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机械伤害
钢筋拉伸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卷扬机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过标准未更换
3
6
7
126
一般
1
6
1
6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土壤、水源被污染
1
6
1
6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新冠肺炎疾病
3
3
7
63
一般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职业病防护
正常
疾病
社会、生理、心理危害
其他伤害
个人防尘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
1
2
3
6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职业病防护
正常
疾病
社会、生理、心理危害
其他伤害
防尘用品佩戴不规范
1
3
3
9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其他伤害
未选用低噪声设备、工艺
3
6
3
54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天气、温度
火灾
持续高温
3
6
3
54
低
所有人
完善
良好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完整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量化分值标准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0.5 非常罕见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 10人以上死亡40 3~9人死亡15 1~2人死亡7 严重4 重大,伤残1 引人注意风险分析根据公式:风险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危险程度>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新)

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新) 企业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单位:序号岗位或工序危险源伤害后果风险级别控制措施1 办公设备不按规定插插座触电 4 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2 办公设备电源线老化、破损漏电电人、火灾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3 上下班路上行车交通事故人员伤害、人员摔伤4 遵守交通守则,注意自身保护。
4 拖地地面湿滑人员摔伤5 设置临时警示5 吃饭食物不干净、腐蚀变质食物中毒 5 加强自我防范6 办公场所财产被盗财产损失 4 上下班注意锁门。
7 吸烟烟头乱丢火灾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8 使用空调电线短路火灾 4 使用前检查9 使用空调空调氟立昂泄露致病 5 使用前检查10 复印、打印作业环境不良,废气的排放职业病 5 保持室内通风11 使用电脑电脑辐射职业病 4 增强防护意识,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12 因公外出工作交通事故隐患、突发事件 4 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13 外来人员管理不严 4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15 锅炉违章作业 3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16 下料过程违章作业、设备失灵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18 倒坡口过程违章作业、设备失灵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19 卷园、折弯过程违章作业、设备失灵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0 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3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21 机加工违章作业机械伤害 4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22 防护不当机械伤害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3 砂轮使用机械伤害 4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24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 4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5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6 切割过程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起重伤害 4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7 违章作业、设备失灵机械伤害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8 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 4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29 材料搬运物体打击 4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30 物理灼伤物理灼伤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31 物理灼伤物理灼伤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32 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潜在火灾
火灾
按建规标准找专业消防工程 公司设计安装
9
消防设施
状态 行为
消防设施失 效
消防通道堵 塞
潜在火灾 潜在火灾
火灾 火灾
定期维护检测 经常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风险评价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
E
C
D
风险等级
3
6
1
18
高
1
6
3
18
高
1
1
3
3
高
3
10
1
30
高
1
1
3
6
1
6
1
0.5
0.1
0.5
3
2
6
6
1
1
高
辨识区 域:办公 室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序号
作业活动/设备设施 危险源分
/环境名称
类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 故
事故类别
控制措施
根源
设备作业用 电
触电
定期检查电路、灯具绝缘良 触电伤害 好及接地合格,对不合格的
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1
办公室
状态
火灾
电气线路、配 电箱及周围可
燃物的火灾
电器元器件保持清洁,定期
6
6
3
108
低
行为
逃生时人员 紧张摔倒
人员受伤
摔伤 经常演练,避免人员紧张
1
6
3
18
低
11
突发事件
状态 突发地震 人员受伤
地震
制定预案并进行演练
1
6
100
600
危险源风险辨识及评价表

1
2
7
14
D
由机电人员进行维修加固
钢筋切断机刀口有两处破损
3
1
7
21
D
由机电人员更换,更换后经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对焊机作业时,没有配备灭火器材
3
6
3
54
D
将对焊机周围的易燃物品远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钢筋机具没有重复接地
1
1
15
15
D
由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要求增加
横杆的端头与扣件的中心小于10CM
0.5
6
15
45
D
架工班组应按照JGJ130-2001标准的要求,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水平杆搭接间隔不符合安全要求
0.5
6
7
21
D
同上
竹脚手板没有铺满,且没有固定
1
6
15
90
C
架工班组应按照JGJ130-2001标准的要求,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冲击钻使用时发出的噪音
6
1
D
给操作人员配发耳塞,并定时轮换
振动危害
冲击钻使用时产生的振动
6
1
D
按照冲击钻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时轮换
作业环境不良
夏天高温作业,容易中暑
10
6
1
60
D
增加通风设施,并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在狭窄空间内作业及未设置防护设施处作业
6
2
7
84
C
增设防护设施,经过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D
按照《落地式双排竹脚手架》标准(福建地方标准),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杆件全部更换,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办公室)

可能导致的 事故 触电、烧伤 人员或办公 设施损伤 人员或办公 设施损伤 细菌传播疾 病 视力 人员伤害 火险 视力生理受 影响 对人体产生 辐射 炭黑尘肺
判别依 据 (I~V) V V V 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 1 1 1 1 E 6 1 1 6 C 7 15 15 1 D 42 15 15 6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部门:打磨车间 序 活动/产品/服务 号 危险源 通过引线缠绕或引线直接插 入办法取得电源,电源破损 致漏电 办公室装修吊顶脱落 2 在办公室办公时 办公室窗户玻璃爆裂 办公设施细菌 夏天由于太阳光的猛烈照 射,导致电脑屏幕严重反光 3 4 5 6 7 使用办椅子时 使用空调时 使用电脑时 使用复印机时 办公椅子断裂 空调通宵运行 屏幕对眼睛产生辐射 复印机的紫外线 复印机的炭黑粉尘
风险 拟采用的控制 级别 措施 1 2 2 1
备注
V V V V V V 批准日期:
10 3 1 0.2 1 1
2 6 0.5 6 6 6
10 90
1 1 1 1 2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10人以上死亡
403~9人死亡
151~2人死亡
7严重
3重大,伤残
1引人注意
风险分析
根据公式:
风险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危险程度
>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应用举例
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气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气。
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气容易扩散的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则有:D=LEC =3×6×15 =270
评价结论:D值270分处于160~320之间,危险等级属“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的范畴。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ZJWJ/LYMM-150801-01
使用编号: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