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20、军神(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称为“军神”?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体会人物的感情色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补充阅读资料,感受人物的伟大。

教学过程:一、从神入文,初涉文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

齐读课题2、同学们,“军人”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3、这篇课文中“军神”是谁对谁的称赞?找出文中的这句话。

自己读一读出示句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谁来读一读(指读、齐读)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我们从文中哪些词、句可感受到刘伯承了不起?请大家按照上节课讲的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去找一找。

把找到的内容画出来,多读几遍。

交流:二、进入文本,感受镇定1、伤势很重但很镇定(1)出示:“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能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2)请你读好它这个伤势到底怎样严重?(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3)如果是你,这样严重的伤势,你会怎样?(4)这么重的伤势,还能如此镇定,这样的军人你觉得怎样?(5)那么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高兴,冷冷地说,不悦地说呢?(6)分角色读好。

同桌练练。

指名读。

2、过渡: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请同学们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生读后交流:出示第一句话⑴“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⑵“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表现十分镇定、勇敢!(3)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三、精读课文,感悟军神交流:(一)手术前,坚决不使用******。

(板书:不用麻药)出示:“要动手术了……脑神经”1、******有什么作用2、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20、军神导学案

20、军神导学案

20、军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刘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2、读中悟法:回读感受、联系生活是朗读产生体验的好方法。

活动单导学案活动一:研读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1、自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朗读感受。

3、全班交流。

活动二:研读第二自然段,角色体验,以评促读,读中得法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2、即将要做手术了,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做的?3、小组里进行角色对话。

4、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检测反馈:1、将你的学习收获和大家分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两遍。

一、读题质疑,导情导标1、、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谁来读课题?指名生读题。

(也许较平淡)2、交流:刚看到课题时,你不禁产生了哪些问题?3、、师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其实,问题答案都藏在书中,藏在同学们的心中。

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课文,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之前,王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4、师:听着故事,很多同学产生了自己的感受,谁再来读读课题?指读后齐读从课题里,同学们读出深深的敬佩之情,接下来,我们进入活动一。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1、初读感知第一自然段文字内容:⑴过渡: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准确流畅了,可举手示意。

师巡视聆听⑵读书点评:读书很用心很投入!这段话共有5句,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读时可稍作停顿,谁能读流畅了?指读后师激励性点评⑶第二句,谁也能这样读准确流畅?⑷师:年轻人找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治眼睛,沃克医生怎么说?(男女生竞赛读)2、师过渡:年轻人说:“我是邮局的职员。

”沃克医生是怎样说的?⑴出示句段:沃克医生摇了摇头,说,“不,你是军人。

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学生自由朗读,再轻读感悟:沃克医生的这段话该怎么来读?⑵指名朗读,引导其余学生静静倾听,交流:沃克医生说话时态度十分果断的。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15篇军神教学设计1一、简介、导入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

2、板书:神(1)指名学生读。

(2)学生,“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3)补充“军”,学生齐读课题:军神。

指名学生理解军神。

师: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板书:刘伯承。

强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中间是“了”。

指名学生读“承”,读准后鼻音。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沃克,教师范写“沃”,强调第四笔为“撇”。

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那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

齐读。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

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担心损伤外科男子汉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沃克伤势土匪手术X刀数一共愣住崭新晕绷带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损害、伤害。

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军神导学案

军神导学案

《军神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军事家的思想、战略和领导才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战略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军事兴趣。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军神?军神是指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军事成就,在军事领域具有崇高威望的人物。

军神不仅在战争中指挥有方,取得了重大胜利,还在思想、战略和军事理论方面有着深厚造诣。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军神,如中国的孙子、德国的戈莫夫、美国的马歇尔等。

2. 军神的特质和成就军神之所以成为军事领域的偶像和楷模,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更是因为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力。

通过学习军神的特质和成就,我们可以汲取战略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经验。

3. 孙子与《孙子兵法》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东方兵学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介绍了战争的基本原理和战争时的战术指导,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并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戈莫夫与军事科学戈莫夫是德国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他的著作《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论》被认为是军事科学的经典之作。

戈莫夫提出了军事力量和军事技术的概念,并研究了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胜利的条件,对军事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马歇尔与指挥艺术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和政治家,曾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等职务。

他在二战期间担任盟军最高指挥官,成功地指挥了西欧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军事行动。

马歇尔的指挥艺术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的杰作,他善于制定战略计划和统筹全局,为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导学问答1. 孙子有哪些军事理论?孙子的军事理论包括:计谋、道义、战略、战术等。

孙子认为,战争需要有恰当的计谋和策略,需要明确的道义和目标,还需要有效的战略和战术指导。

2. 马歇尔是如何指挥战争的?马歇尔善于制定战略计划和统筹全局。

他能够准确地分析战争形势和敌人的动向,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作战方案,并通过有效的指挥和协调,使盟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

11《军神》导学案二、走近人物,感受品质(用时:25分钟) 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床单外,还做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4.自读第18~26自然段,体会军神形象。

引导学生体会: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将军说出刀数后,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1)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刘伯承坚定的意志。

如“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使劲、抓破”。

(2)读好句子,体会人物的坚定。

4.快速默读手术后的部分。

(1)想象刘伯承将军忍受七十二刀的过程。

(2)抓住“吓了一跳”“惊呆了”等词语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三、情感升华,探究表达(用时:9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沃克医生的表现呢?2.指导学生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尝试以沃克医生的口吻复述故事。

1.找出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学习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转变叙述角度,尝试讲故事。

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融入今后的习作中去。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收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读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知识的拓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重庆沃克诊所病历”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语文作业本的“鱼骨图”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抓住沃克医生的“神态”的句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愣住了,惊呆了),通过图表,体会“军神”形象并迁移《丰碑》。

一、导入1.板书“神”,你知道哪些“神”?小结: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2.板书“军”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军神呢?二、梳理1.带着你的问题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等下我们一起完成这个鱼骨图。

2.解决生字词,完成“病历”3.完成鱼骨图梳理脉络(1)举例。

看第一列(初见病人、冷冷)方法:锁段——划句(沃克医生)——用词(2)自主完成其余部分,出示学习活动一(3)反馈(比较两位同学的成果,质疑不同的)(4)找出表现这些态度的句子都在哪呢?三、品“神”(一)发现过渡:老师把刚刚同学们能概括出他态度的这些句子都呈现在大屏幕上了。

1.出示沃克医生神态的句子2.读一读,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他们都是神态描写;我发现沃克医生都非常震惊,很意外,都愣住了)(二)聚焦“一愣”过渡:沃克医生一次又一次地愣住了,惊呆了,感到震惊,觉得不可思议,他到底都看到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先来看第一次“愣住”了1.出示段落与表格2.读语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愣住了?3.联系上下文思考:他在想什么?4.正因为他心里这样想,让他印象深刻,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对话——(指导读好对话预设:师生合作读,师沃克医生,学生刘伯承,齐读声音似乎太响了些,可刘大川是重病在身,声音微弱,是不是应该轻一些更合适,哪位同学愿意跟老师在合作着读一读)(三)聚焦“二楞”过渡:那我们来看第二次愣住了,用上刚刚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先回顾下刚刚的学习的方法1.小结方法:抓神态——品心理——读对话2.小组完成“再一次愣住”3.小组反馈(1)选择一组组汇报(2)其他组补充(3)朗读展示(四)聚焦“三惊”1.依据图表完成练笔2.学生自主练笔3.汇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文章大量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准备视屏资料,刘伯承介绍军神同步练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句子研读课文1、读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准备。

4、集体交流,点拨评议,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课文除了直接写到刘伯承的表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升华观看视屏,谈谈感想。

(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伟人的故事五、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医生冷冷→柔和→肃然起敬↓↓↓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反思与评析:本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围绕关键句子,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进行细细品读,体会洛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过在读中找句与词数次感受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每次学生理解的境界都有新的上升。

本课在板书设计上非常清晰,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先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但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神,从手术前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刀数来表现他是军神。

以个人以为本课以自读个别读为主,进行读中感悟,齐读较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抓破了。
问题4:手术前后,沃克医生的态度又有怎样的转变?
冷漠——愣住——震惊——敬佩
四、板书设计:
20军神
刘伯承沃克
术前拒绝麻醉(平静)冷淡
术中一声不吭(坚强)震惊
术后说出刀数(淡定)敬佩
(意志坚强)
自我反思
三、总结拓展,积累运用
1、师:身经百战、戎马一身的刘伯承无愧于“军神”的称号请看,这就是——刘伯承,我们心中永远的军神!(出示刘伯承像。)全体起立,向我们心目中的“军神”敬礼,礼毕!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心地走进了课文,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不仅征服了沃克医生,也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的元帅,建议大家课后收集资料开展一个刘伯承故事会。
对于普通的打针很多人都如此恐惧,那如果医生拿着手术刀直接给你动手术你会有什么感受。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军神》看看课文中的主人翁又有什么表现?
二、读课文,重点感悟
(一)自学
自学提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手术前,医生施行麻醉时他为什么又拒绝?
3、手术中,刘伯承的表现如何?你从哪里感受到他是一个“军神”?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班级:小组名:学习小主人:
课题:5、军神
课型:阅读新授
主备:沙小章钟萍
审核: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5年1月7日(星期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在精神。
3、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重点
理解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及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难点
理解沃克先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课堂随录
1、只要我们用心地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
2.注意语言的提示语,读出感情,读出情景。
一、导入
昨天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想跟大家分享,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谁来说一说。
4、手术前后,沃克医生的态度又有怎样的转变?
(二)小组讨论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问题,讨论后分享给大家。
(三)全班交流
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被打伤了右眼,在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时他坚持不使用麻醉剂,他忍着巨大的疼痛,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
问题2:手术前,医生施行麻醉时他为什么又拒绝?
品读:病人平静的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问题3:手术中,刘伯承的表现如何?你从哪里感受到他是一个“军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