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合集下载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课件(27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课件(27张)
a、先建立能满足需要的高程网。 b、把平面图中剖面线经过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巷道、地质构造等交点按照其 标高用同一个基准线标到高程网内。 c、把剖面图中煤层底板的相邻标高点、巷道的相邻标高点、构造的相邻标高 点等分别连接起来。
4、指导矿井采掘设计和安全生产。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基本概念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方法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应用
主讲人:康守昌
一、基本概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特征 的图件,是利用煤层底板相同标高的连线(等高 线)来表示煤层在空间的起伏褶曲、断裂等情况。
(1)内容:
地形地物、地层界线、井巷工程、断层、井田边界、勘探工程等。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应用 (一)地质勘探阶段 1、储量计算 2、编制勘探设计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2)褶皱构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3)断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4)其他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概述(PPT27页)
(2)作用
(3)原理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将煤层底板标高相同的线(等高线),每隔一 定的高度投影在平面图上。

煤矿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绘制方法

煤矿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绘制方法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绘制方法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煤层底板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将若干个等间距的水平面与某一煤层底板面相交,得到一组不同标高的等高线,将这些等高线投影于同一平面上所形成的图件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表现煤层底板空间形态特征的一种地质图件,反应出煤层产状变化和构造变化。

他反映煤层底板的产状变化、褶皱及断层等地质构造形态,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矿井生产的最基本地质图件之一,为采区设计、工作面开拓布置、矿井提升运输、供排水等提供了最基本依据,因此掌握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及其应用有重要意义。

绘制依据及数据来源: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主要依据钻孔资料中煤层底板标高、采掘过程中实测的导线点高程。

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井田内地质构造情况。

钻孔资料、井田地质构造情况,可在《矿井地质报告》中获得,采掘工程导线点高程由测量部门实测所得,是生产矿井施工与回采中必不可少的数据。

cass7.0绘制等高线的方法:1、打开cass7.02、定显示区,展野外高程点3、建立DTM,绘制三角网4、绘制等高线,删三角网5、等高线绘制完成等高线绘制完成6、等高线修改及注记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性及绘制规则①一条等高线不能分成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合并成一条。

②等高线是一条连续、光滑的闭合曲线,一般不会中断(在断层附近会断开)。

③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④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之间的平距越小),煤层倾角越大,反之,煤层倾角越小。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应用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了煤层的走向、倾向及形态,即沿等高线的方向为煤层的走向,垂直等高线且由高向低的方向为煤层倾向。

中部高,两边低,形成背斜构造,中部低,两边高形成向斜构造。

煤层等高线由高(低)向低(高)排列,则为单斜构造。

因此,有了煤层底板等高线,就可一目了然的了解井田内煤层的构造形态。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任务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述
1.概念
将井田范围内的煤层存在一定倾角,用一定的若干水平面将煤层切开,每个平面都会与煤层底板生产交线,即两两平面的交面线。

由于同一水平面标高相等。

我们将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煤层底板界面的交线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

将各条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按照一定比例和规定的线条、符号绘制而成的图纸,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某矿井部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如图4-6所示。

图4-6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用途
(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能清楚反映井田范围内煤层的产状要素及变化情况;能反映出地质构造形态、断层发育情况及其在空间的延伸变化规律;能反映出各种地质构造对煤层的控制和影响。

(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编制勘查设计、布置勘查工程、提交地质报告的重要图件之一。

矿井地质8_底板等高线(修)

矿井地质8_底板等高线(修)
一.概述
1. 概念及原理
将各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
形到同一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和规定的线条、
符号绘制而成的图纸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是反映某一煤层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 面,下层面是煤层与底板的交面。 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下层面 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四章
矿井地质制图
• 一、矿井地质柱状图 • 二、矿井地质剖面图
• 三、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 四、水平切面地质图 • 五、煤层立面投影图 • 六、其他图件
三、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念
(二)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绘制断煤交线的方法
(四)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进行构造分析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1、单斜煤层 煤层走向:等高线的延伸方向。 煤层倾向:指向等高线标高降低的垂直方向。 倾角:作图法、计算法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褶皱构造 向斜: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升高的方向。(中间岩 石新 两边岩石老) 背斜: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降低的方向。 (中间 岩石老 两边岩石新)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注意的问题
• 煤层等高线具有单值性、连续性、圆滑性和有限 性的特点,在绘制等高线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 ● 掌握煤层总体构造轮廓。 • ● 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 • ● 充分考虑煤层产状及其变化。 • ● 先连断煤交线,后绘等高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 重叠的煤层重复区宽度同样取决于:断层落 差和断层面倾角。 • Hf 、Lf 的计算方法同上。
• 一般的,逆断层的相对上升盘煤层受断层的 牵引作用产生弯曲形成背斜,相对下降盘煤 层形成向斜。 • 同一等高线与两条断煤交线有两个交点,它 们的标高差即为落差。(例图见后)

煤层底板等高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

谢谢
THANKS
瓦斯压力测定
利用专业设备对煤层中的瓦斯压力进行测定,分析其 与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关系。
煤体结构分析
通过对煤体结构的观察和测试,了解其对瓦斯赋存状 态的影响。
瓦斯运移规律探讨
瓦斯运移通道
研究煤层中的裂隙、孔隙等瓦斯运移通道的发 育程度和分布情况。
瓦斯运移驱动力
分析地应力、水动力等因素对瓦斯运移的驱动 作用。
CHAPTER
技术创新方向展望
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
利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提高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采集的精 度和效率。
智能化处理技术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的自 动化处理和智能分析。
三维可视化技术
通过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将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以更直观、 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数据利用价值。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
通过无人机搭载相机获取煤层底板影像数据,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提取三维 信息,具有快速、灵活、成本低的优点。
数据处理与成图方法
01
02
03
数据预处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去噪、平 滑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三维建模
利用测量数据建立煤层底 板三维模型,直观展示煤 层底板形态。
高线图,用于指导煤 矿开采设计。
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形态上。
03
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对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地区。岩浆侵入煤层
或围岩中,会导致煤层和围岩发生变质作用或热液交代作用,从而影响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形态和分布。
04 煤层底板等高线与瓦斯赋存关系研究
CHAPTER
瓦斯赋存状态分析
瓦斯含量测定
通过实验室测定和现场实测,获取煤层中瓦斯含量的 准确数据。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一、实习目的掌握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方法的步骤。

熟悉不同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底高线图上的表现形式。

二、原理方法1、概述煤田勘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煤层的埋藏深藏及其起伏变化,研究煤层的厚度、结构、煤质、储量、水文地质以及其它与开采有关的技木条件,对勘探区作出正确的工业评价,为煤矿企业的设计、建设与开采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保证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和顺利地开发。

(1)基求概念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就是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来表示煤层在空间的起伏及被断裂的情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层底板的空间概念,掌握煤层产状和构造的变化。

此外,还能表示古河流冲蚀煤层的界线,煤层尖灭线,岩浆岩分布的界线以及煤种牌号区划界线等,因而在煤炭资源勘探以及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煤系地层形成后,夹在地层中的煤层层面,包括顶面和底面,并不是一个平面,由于受构造变化的影响,大多为一空间曲面,它的起伏与变化,对煤矿生产有很大影响。

同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编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煤田的开发。

在进行普查与勘探时,一般根据孔口标高及煤层底板深度资料可以获得煤层底面各点的标高,把各标高相等的点联结起来,就构成一条等值线,如果我们每隔一定高度 (如50米、100米等),各选取一条等值线,把它投影到平面上,就成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如图5-1。

该图为一个煤盆构造,为了图示清楚起见,只画出半个煤盆,并表示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曲面,煤盆中虚线,为煤层底板曲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投影到平面上,成为五圈等高线,根据这五圈等高线呈同心圆状和外圈标高值较大这两个特点,很快就可以断定是一个煤盆构造,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10米,即h=10。

所以简单地说,同一层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联线叫做构造等高线,用构造等高线表示煤层起伏形状的图,称之煤层构造图。

一般常用煤层底面的标高来表示,故称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图5-1煤层空间曲面在平面上的投影(2)图的种类根据层面选择及投影方法,一般常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tan δ h d
沿煤层底板作一直线 BG,BG 不垂直 AB,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 FG,用 d'表示,BG 与 水平面的夹角θ为伪倾角,可由下式求出:
tan θ h d'
显然,由于 d'大于 d,因而伪倾角θ永远小于倾角δ。在识读矿图中,求煤层倾角时应注 意与伪倾角的区别。 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可以求出图幅内各处煤层的产状。等高线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Email:chenshenxin@
5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垂直相邻两等高线作一直线,该直线由高到低的方向,为煤层倾向;倾角可根据相邻两等高线 的高差和平距求出。图 3(c)中,方位角αF、αFC 分别表示煤层的走向、倾向,δ表示该地段 煤层的倾角。 掌握了煤层产状要素的概念、 相互关系及其在等高线图上的表示方法,就可以用煤层底板 等高线图来表示各种形态的煤层了。
(一)单斜构造
在一定范围内,一系列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 倾斜,这种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在较大范围 内,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或是褶 曲的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单斜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有如下几个特点: (1)煤层底板平整,走向稳定,倾角均匀,则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平距大致相等的一组
(二)褶皱构造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力后, 经过塑性变形而形成 波状弯曲,但没有失去其原有的连续性,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褶皱构造中每一个弯曲 部分称褶曲,它为组成褶皱的基本单位。因此,褶皱是由一系列的褶曲所组成的。其中褶曲向 上弯曲的部分称背斜,向下弯曲的部分称向斜,如图 6 所示。 1.褶曲要素 为了描述一个褶曲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对构成褶曲的各个部分进行划分和命名,如核部、 翼部、轴丽、轴线、枢纽等,总称为褶曲要素,如图 7 所示。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储量计算方法
(二)等高线法
这种方法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求出两相邻等高线间的面积,再计算储量的方法,根据求面积方法不同,又分两种情况:
1.直接计算法(如图2-8-13)
图2-8-13 等高线法计算储量示意图
即根据已知数据,直接计算储量,其公式如下:
式中,Q 为两等高线间煤炭储量,I 为两等高线间中线长度,可用曲线仪或
曲线尺测得;b 为两等高线间的水平投影长度(平距);h 为等高距;m 为煤层平均厚度;d 为煤层平均容重。

这一方法因其按等高线分水平计算和统计储量,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矿井设计和开采部门的需要,计算方法也较简单,精度较高。

适宜于稳定或较稳定煤层而且构造有明显变化的地区。

2.平均倾角法
该方法主要是想弥补直接计算法中对煤层面积的测定和计算工作比较繁杂的缺陷。

相邻两等高线间煤层的真面积等于该面积的水平投影与两等高线间煤层平均倾角的正割的乘积是这一方法的实质。

推导后的计算公式为:
Q = B x secα x M x d
式中,Q 为欲求两等高线间煤炭储量;B 为两等高线间煤层的水平投影面积; α为计算块段内煤层的平均倾角;M 为计算块段内煤层的平均厚度;d 为计算块段内煤的平均容重。

对于倾角大于60。

的急倾斜煤层,储量计算必须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斜构造
在一定范围内,一系列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 倾斜,这种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在较大范围 内,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或是褶 曲的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单斜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有如下几个特点: (1)煤层底板平整,走向稳定,倾角均匀,则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平距大致相等的一组
(三)煤层底板等高 线图的用途
(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能清楚地反映井田范围煤层 的产状要素及其变化情况。能 反映出地质构造形态、断层发 育情况及其在空间的延伸变 化规律;能反映出各种构造对 煤层的控侧和影响。 (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是编制勘查设计、布置勘查工 程、提交地质报告的重要图件之一。 (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进行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图件。 (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分析、判断、预测地质构造形态及规律,编制地质剖面图、采 掘工程设计图、采掘工程生产管理图、安全工程图、保护煤柱图及其他矿图的基础资料。 (5)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矿井设计、建设、生产各阶段重要的基础图纸。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1
一、概述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基本概念
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煤层底板的交线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将各条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 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按照一定比例尺和规定的线条、符号绘制而成的图纸, 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如图 1 所示,图 1(a)表示煤层底板等高线投影示意图;图 1(b)表示 绘出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煤层产状要素及其在等高线图上的表示方法
煤层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和位置,通常用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即所谓煤层产状 三要素,或称煤层赋存(埋藏)状态三要素,如图 3(a)所示。
(一)煤层走向
倾斜煤层的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煤层的走向线,如图 3(a)中 AB 线,走向线的方向称 为煤层的走向,煤层的走向用方位角表示。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成图原理可知,图上煤层 底板等高线就是煤层的走向线, 因而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它表明了煤层沿 水平面延伸变化的方向。
tan δ h d
沿煤层底板作一直线 BG,BG 不垂直 AB,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 FG,用 d'表示,BG 与 水平面的夹角θ为伪倾角,可由下式求出:
tan θ h d'
显然,由于 d'大于 d,因而伪倾角θ永远小于倾角δ。在识读矿图中,求煤层倾角时应注 意与伪倾角的区别。 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可以求出图幅内各处煤层的产状。等高线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4
倾斜线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δ, 称为煤层的倾角。 即倾斜煤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最大锐角,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AB 是高程为+10m 的等高线, 其中 ABCD 为煤层底板, 图 3(b)表示了煤层产状要素的几何关系, CDEF 是水平面,其高程为±0m,CB 垂直 AB,BC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 FC,用 d 表示,BF 为 AB 和 CD 两等高线的高差,用 h 表示。由图示可知,AB 的方向为煤层走向,FC 的方向为 倾向,则煤层倾角δ可用下式求出: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主要内容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在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和安全管理等工作中应用最为普遍,其内容主 要包括以下几项。 1.标题栏、坐标格网及图例 标题栏内包括图名、图号、比例尺、编制单位及时间;通过经纬坐标线方格网了解坐标值 和指北方向线;通过图例了解图中各符号所代表的内容。 2.主要地物 地面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线路;与井田开发有关的或需 要留设保护煤柱的重要建筑物、构筑物。 3.井田范围内的各种边界线 井田边界线、煤层露头线、风化氧化带边界线、煤层尖灭零点边界线、井田内现有的生产 井、小窑、采空区的范围界线。 4.穿过该煤层的全部勘查工程 勘查线及编号;钻孔、探槽、探井等工程点的编号及标高;各工程点见煤层小柱状图表示 出煤层结构、厚度、煤层底板标高:煤质主要化验指标。 5.地质构造要素 煤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褶曲轴线、断层上下盘断煤交线、岩浆侵人范围界 线、陷落柱分布位置及范围界线。 6.煤层底板等高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③在矿井生产阶段,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控制煤量、布置开拓巷道及采煤工作面、编制生 产计划以及安排采掘生产的重要依据。 ④在安全管理工作中, 通常依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分析预测瓦斯富集部位、 老窑积水部位, 地下含水层的危害程度,煤层顶底板的稳定程度,为制定瓦斯抽放、老窑积水排放和地下水疏 放等方案提供依据。
四、常见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建设和生产诸地质因素 中最主要的因素。 在一个井田范围内, 地质构造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单 斜构造、 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基本构造类型, 如图4所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 产状的一种图件,因此,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的 变化,就能正确地判断井田内的各种构造。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图 9 的向斜部分;轴线两翼等高线平距对应相等,说明两翼倾角相等,构造对称。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Email:chenshenxin@ (4)穹隆及构造盆地的煤层底板等高线都是封闭的曲线,由边缘向中心,等高线标高逐渐
(1) 水平裙曲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一组大 致平行的直线。两侧等高线的标高大,中间标 高数值小,为水平向斜;反之,为水平背斜。 (2) 倾伏褶曲的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一 组不封闭的曲线,各等高线转折点的连线为褶 曲轴线。这组等高线,凡转折端凸起指向标高 数值大的方向时,为倾伏向斜;反之,当转折 端凸起指向标高数值小的方向时,为倾伏背 斜,如图 9 所示。 (3)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反映着褶曲的特征。如底板等高线密集,反映煤层倾角
(二)煤层倾向
煤层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且沿层面向下的直线,称为煤层的倾斜线,如图 3(a)中的 np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称为煤层的倾向,如图 3(a)中的 nm 线,煤层倾向也用方 位角表示,它与走向相差 90°,煤层倾向表明了倾斜岩层向地下深处延伸的方向。
(三)煤层倾角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如图 3(a)中的δ角。在倾斜煤层面上,除倾斜线外,其他方向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伪倾角。 Email:chenshenxin@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Email:chenshenxin@
6煤层底板ຫໍສະໝຸດ 高线图及应用平行直线,如图 5(a)所示。 (2)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则表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弯曲刊顷角发生变化时,则表现 为煤层底板等离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变化,平距越大,倾角越小;反之,平距越小,表示煤层 倾角越大,如图 5(b)所示。 (3)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等高距大小,取决于图纸的比 例尺和煤层倾角的大小,一般采用 50m、20m、10m 的等 高距。比例尺越大、煤层越平缓,采用的煤层底板等高线 的等高距愈小;反之,则应选取较大的等高距。
7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同,轴面可以是直立的平面(或曲面),也可以是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因而轴线可以是直线, 也可以是曲线。 (3)枢纽 褶曲中同一岩层的层面与轴面的交线称为枢纽。枢纽的形态取决于褶曲的形态,可以是水 平的、倾斜的或波浪状。枢纽用来表示褶曲在延长方向上产状的变化。 2.褶曲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褶曲的枢纽为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称为水平褶曲;褶曲沿一定方 向倾伏,枢纽为倾斜的称为倾伏褶曲,如图 8 所示,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纵向长 度和横向宽度之比小于 3:1 时,背斜称穹隆,向斜称构造盆地。
3
二、标高内插法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法如下: (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找出各钻孔和测点位置,并注明钻孔和巷道内各测点处煤层底 板的高程值,如图 2(a)所示。分析各见煤点煤层底板标高值在图面上变化规律,找出煤层底面 上最高位置、最低位置及转折位置,结合已开掘巷道的分布特点,粗略判断编图范围的构造形 态。 (2)根据所判断的构造形态,在褶曲同一翼、断层同一盘的各个见煤点中,用直线将各 邻点相连,构成三角网,然后在三角网的每段连线上,按照选定的等高距,用标高内插法找出 高程为等高距整倍数点的位置,如图 2(b)中找出高程为 20m 的整倍数点的位置。 (3) 用光滑的曲线将高程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 即得所求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如图 2(b) 所示。连等高线时,要注意煤层走向的变化,防止漏掉断层。 (4)上述工作完成后,要对所编的图纸,从原始资料着手进行全面审核,如发现问题要 及时修改,并将图面上一些不必要的数字、符号及作图过程中画的辅助线条去掉,在等高线的 一定位置上标明其高程值。
(1)核部和翼部 褶曲的内核部分称为核部;核部两侧的煤层(岩层)称为翼部。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平分褶曲两翼的假想面称为轴面; 轴面和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褶曲的轴线。由于褶曲形态不 Email:chenshenxin@
(2)轴面和轴线
(二)褶皱构造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力后, 经过塑性变形而形成 波状弯曲,但没有失去其原有的连续性,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褶皱构造中每一个弯曲 部分称褶曲,它为组成褶皱的基本单位。因此,褶皱是由一系列的褶曲所组成的。其中褶曲向 上弯曲的部分称背斜,向下弯曲的部分称向斜,如图 6 所示。 1.褶曲要素 为了描述一个褶曲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对构成褶曲的各个部分进行划分和命名,如核部、 翼部、轴丽、轴线、枢纽等,总称为褶曲要素,如图 7 所示。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Email:chenshenx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