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

合集下载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角色的印象和情感。

在中外动画中,由于文化和审美的差异,角色造型设计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对比与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基本特点在中国传统动画中,角色造型通常更接近于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线条柔和,人物形象常常具有古典美感。

角色的头部和身体比例多是按照现实的人体比例设定的,造型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而在西方动画中,由于对动画风格的追求与文化的影响,角色的造型往往更加夸张和富有创意。

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可能会被夸大或拉长,使角色看起来更加有趣和富有动态感。

1. 服装风格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通常穿着古代的汉服或唐装,这些服装在色彩和图案上也更接近于古代的绘画风格,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则穿着更多元化的服装,既有现代时尚的衣着,也有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其中还包含着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借鉴。

2. 面部表情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面部表情通常较为内敛,表情更多地依靠眼神和手势的表达。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往往面部表情更加夸张、生动,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这与西方人的语言和情感表达习惯有关。

3. 体型特征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体型多以柔美、秀美为主,人物身材比例比较匀称。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则具有更加多样化的体型特征,有的角色可能非常矮小,有的则可能非常高大,这样的设计更加符合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1. 文化传承与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受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和文化的影响,强调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下的独特美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造型则更加注重现代审美观念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融合了现代的审美需求和创新理念。

2. 社会背景与时代需求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呈现,追求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形象、颜色、姿态、服装等方面的设计,营造出角色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从而赢得观众对动画作品的喜爱和认同。

在中外动画作品中,角色的造型设计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将分别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进行对比和研究。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差异1. 性别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性形象主要体现出英雄豪杰和忠诚正直等特点,在角色造型中常见有剑客、武士、侠客等形象。

而女性形象则注重柔美与细腻,外形多为丰腴、柔弱、美丽的形象,如花瓣般的裙摆、清纯的脸庞等。

而在外国动画作品中,性别差异呈现得不太明显,女性形象通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柔贤淑,而是更加独立自主和有力量感,有时甚至比男性角色更加勇敢张扬,如《冰雪奇缘》中的安娜、艾莎等角色。

2. 表情差异中外动画角色在表情和面部特征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不太直接,通常采用“伏笔式”表现,通过几点微妙的变化来表现出角色的内心感受,常以眼睛、眼泪、凝视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而在外国动画中,角色对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而生动,常用眼睛和嘴唇表达情感,甚至在剧情紧张或宿命感强烈的情况下,会放大角色的面部表情来加强效果。

3. 孩童角色差异中国动画中,孩童角色通常看起来更成熟,目的是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层次。

而外国现代动画作品中,孩子们的形象与成人相差不大,性格特点更加明显,常常拥有独立的思想,因此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刻画孩子们的独特性和魅力。

1. 中式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中式动画角色造型通常非常古朴、传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常常在面部和服装上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如旗袍、披肩等,以营造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氛围。

此外中式动画还常常注重对人物的魅力塑造,以营造出人物的气质和魅力,如“仙女公主”、“武松”等。

欧美动画角色造型常常注重对细节的塑造,通过细节的表现来手稿人物的魅力和特点,如《狮子王》中的“辛巴”和“拉菲”等,注重对人物的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进行刻画。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比较,通过对创作理念、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差异和共同点。

在创作理念比较中,东方动画注重情感表达和教育意义,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幽默和娱乐性。

视觉风格对比中,东方动画追求细腻唯美,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创意和技术表现。

故事结构和角色设计方面,两者在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美学价值观比较中,东方动画强调自然、和谐和传统美,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个性、创新和现代审美。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动画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创作理念比较、视觉风格对比、故事结构对比、角色设计比较、美学价值观比较、结论、总结比较结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方动画电影以日本动画为代表,注重细腻的画面描绘、复杂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常常融入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

而西方动画电影以迪士尼为代表,追求色彩鲜明的画面、简洁直观的故事情节和明快幽默的表现方式,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乐观豁达和幽默风格。

通过比较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特色,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丰富全球动画电影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2 研究意义通过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东方动画电影在表现人物情感和描绘自然环境方面往往更加细腻和含蓄,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而西方动画电影则更注重动作场面的表现和角色之间的冲突,更加直接和生动。

通过比较不同的创作理念,可以拓展我们对动画艺术的认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可以揭示不同文化对于美学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论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

论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

论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动画艺术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艺术,现代动画是从十九世纪才初具雏形的。

然而,就在这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动画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与蓬勃的生命力。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动画作品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从塑造形象开始直至一部动画作品的完成,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动画是创造梦幻的王国,但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

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潮流的演进,世界各国的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风格。

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美国动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浓厚的幽默感。

美国动画片遵循情节中心主义,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观众逗得前俯后仰,从而被带入美妙的动画世界。

美国动画以幽默的形式负载开放的美国文化的自由精神。

而幽默是通过直接刺激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娱乐实现的。

动画角色是视觉元素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个性化的造型是美国动画成功的首要因素。

而且美国动画的各种造型非常夸张,充满了喜剧色彩。

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怪物公司》讲述了一个虚拟性极强,幽默、风趣的故事,在奇特的怪兽世界中,有着现化的城市和工厂,怪兽之间也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情感,喜剧性的情节让整个故事的美术风格轻松、随意,角色造型古怪而又有趣,极富幻想性的场景和色彩饱和、浓烈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儿童化的游乐园式的世界。

美国向来是个喜欢依赖电脑搞特技的国家,美国动画因此有着人物形象细腻逼真,场景设计恢弘壮观的特点。

在此动画片中怪物的造型设计与影片的美术风格非常协调,虽说是“吓人”的怪物,但是他们的外形都十分可爱,影片采用了电脑三维的制作方式,使得那些怪兽更加玩具化,另外也借鉴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生物的形体,带给观众一定的亲切感。

在美国动画片中动物形象大都作了大幅度的夸张与变形处理: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极富拟人化的情态与造型风格,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动画造型模式。

绿毛怪物沙利文类似熊的身躯,高大、强壮,毛发上点缀着硕大的紫色斑点,虽然是恐吓专家,但是两只明亮的眼睛却充满了爱心,头顶上的两只犄角让人产生亲近感。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外国动画涵盖了广泛的题材,从科幻、冒险到生活、情感等都有涉及。中国动画可以拓展题材范围, 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对中国动画文化的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外国动画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同时,不断 创新和发展。中国动画应注重文化传承 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 画作品。
VS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各具特色,中国更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讲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说和历史故 事。而外国动画则更倾向于创作具有新颖创意和现代感的剧情,涉及题材广泛。
文化层面的比较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美德和价值观。而外国动画则更多地展现其民族文化和传统,形 成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外动画在全球市场上各具吸引力。
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融合
外国动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融合不同文 化元素。中国动画可以借鉴这种多元文化 融合的方式,拓宽创作思路,让作品更具 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动画注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如《熊出 没》系列中的环保主题和反贪腐情节 。
独特的美术风格
鲜明的色彩运用
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鲜明 、对比度高的特点,如《大闹天 宫》中的丰富色彩和《黑猫警长 》中的警匪元素。
丰富的画面表现力
中国动画在画面表现力上注重细 节和情感表达,如《猪八戒吃西 瓜》中的幽默诙谐和《葫芦兄弟 》中的情感渲染。
04
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创新与提升
3D技术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为了让角色更好地表现出其个性特点,还可以为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和氛围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对两者进行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在整体造型风格上存在差异。

传统的中国动画角色造型注重线条简洁、寓意深远,追求一种含蓄和内敛的美感。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其造型简单大方,通过代表猴子的尾巴和石头头环等细节来表现角色的形象。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造型更加夸张和多样化,注重色彩的丰富和对角色特点的夸张呈现。

比如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每一个小矮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外貌特征,比如长胖胖、啄木鸟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外动画角色在表情和动作设计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往往比较含蓄和细腻,更偏向于静态的表现方式。

比如《大闹天宫》中的猪八戒,其表情变化较少,而更多的通过动作来展现其特点。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更加夸张和活泼,通过变化多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比如《冰雪奇缘》中的雪宝兔,其憨态可掬的表情和灵动的动作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中外动画角色在服装和配饰设计上也有所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服装设计注重传统文化的表现和民族特色的展示。

比如《魁拔》中的角色服装融入了中国古代战士的服饰元素,呈现出一种古朴、威严和庄重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服装设计则更加多样化和奇特,注重对角色身份和性格特点的展示。

比如《功夫熊猫》中的主角,其着装既体现了中国武术的特点,又兼具卡通形象的特色,使角色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角色造型更注重简洁、寓意深远和静态的表现,而西方角色造型则更注重夸张、丰富和动态的表现。

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不同的视觉享受和艺术魅力。

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需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情节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造型设计风格,从而更好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故事的魅力。

社会之鉴中西方漫风格的比较研究

社会之鉴中西方漫风格的比较研究

社会之鉴中西方漫风格的比较研究社会之鉴:中西方漫画风格的比较研究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寓教于乐地传达社会观察和批判。

中西方文化背景与审美观念的差异,使得中西方漫画的风格产生了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西方漫画风格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绘画风格的比较中西方漫画的绘画风格在线条、色彩和表现手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线条上,中式漫画风格注重线条的纤细和多变,常常借助水墨的技法来展现画面的层次感和韵味。

而西方漫画则更加注重线条的粗犷和明快,强调角色形象的立体感和表情的夸张。

在色彩上,中式漫画倾向于使用寓意明确的传统颜色,以红、黄、白、黑为主,色彩较为稳重而传统。

而西方漫画则多样性更加突出,色彩明亮且富有对比,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在表现手法上,中式漫画注重于细腻的描摹和情感的抒发,常常通过符号的运用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与此不同,西方漫画更加直接和夸张,尤其在动作、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描绘上更加丰富多样。

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漫画风格的差异源于两个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式漫画风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崇尚的平面式的绘画传统,在漫画创作中得到了延续。

同时,中国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也深深地渗透到漫画创作中。

比如,道教和佛教思想对于中式漫画的幽默和寓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西式漫画风格则与西方文化的现代性与个人主义观念紧密相关。

西方艺术强调追求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这种观念融入到了西方漫画中。

同时,西方文化对于幽默与讽刺的包容也使得西方漫画更加大胆和自由。

三、社会观察与批判的不同方式中西方漫画在社会观察和批判方面使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法。

中式漫画倾向于通过寓言和象征形式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它常常采用隐喻和寓意,通过对动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抽象来暗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与此相反,西式漫画更加直接和明确地表达社会观察和批判。

它通过人物形象的夸张和对话的幽默来揭示社会中的荒诞和不合理。

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

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

审美的差异性——中西方动漫产业的比较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首先就具有审美价值。

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和视听美学形态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动漫艺术美学的基本形态。

人们通过不同的动漫艺术类别,分别传达的不同的视觉享受,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并产生审美的快感。

一、动漫产业及现状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发达国家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重。

一部《狮子王》投资4500万美元,其获得收益是8000多万美元,己经大大超过一般影视电影所带来的收益。

可在当今世界上,真正称得上的动漫大国的又屈指可数了,而美国和日本又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是东西方动画产业的代表。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是动漫产业的大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生产的动漫产品的数量之多,还因为动漫产业在它们的社会中得到的高度认可,动漫文化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观看动画片的人群在不断扩大,由开始的父母孩子去观看,变成了从儿童到青年,甚至到中老年的庞大观众群。

每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动画片成为参与角逐的重头戏。

美国的迪斯尼动画公司,已获得了30几座奥斯卡奖。

这是美国动画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美国,除了迪斯尼,还有梦工厂、华纳、福克斯兄弟等公司积极研发制作动画片,每个公司都有庞大的工作团队,他们在一起办公,使用先进的3D软件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制作。

每个公司都能在短期内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片。

日本的动漫产业也是非常发达,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

总之,日美两国的动画产业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二、以迪斯尼为代表的西方动漫迪斯尼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取得成就最大的动画公司了,小时候,那个可爱的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轻快的音乐、幽默而夸张的语言,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纵观迪斯尼动画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它的动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模式,利用周围的文化,加入自己的创作理念,经过加工再创作,创造出不同效果的具有强烈美国味的动画影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的差异性
——中西方动漫产业的比较
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首先就具有审美价值。

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和视听美学形态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动漫艺术美学的基本形态。

人们通过不同的动漫艺术类别,分别传达的不同的视觉享受,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并产生审美的快感。

一、动漫产业及现状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发达国家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重。

一部《狮子王》投资4500万美元,其获得收益是8000
多万美元,己经大大超过一般影视电影所带来的收益。

可在当今世界上,真正称得上的动漫大国的又屈指可数了,而美国和日本又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是东西方动画产业的代表。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是动漫产业的大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生产的动漫产品的数量之多,还因为动漫产业在它们的社会中得到的高度认可,动漫文化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观看动画片的人群在不断扩大,由开始的父母孩子去观看,变成了从儿童到青年,甚至到中老年的庞大观众群。

每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动画片成为参与角逐的重头戏。

美国的迪斯尼动画公司,已获得了30几座奥斯卡奖。

这是美国动画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美国,除了迪斯尼,还有梦工厂、华纳、福克斯兄弟等公司积极研发制作动画片,每个公司都有庞大的工作团队,他们在一起办公,使用先进的3D软件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制作。

每个公司都能在短期内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片。

日本的动漫产业也是非常发达,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

总之,日美两国的动画产业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二、以迪斯尼为代表的西方动漫
迪斯尼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取得成就最大的动画公司了,小时候,那个可爱的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轻快的音乐、幽默而夸张的语言,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纵观迪斯尼动画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它的动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模式,利用周围的文化,加入自己的创作理念,经过加工再创作,创造出不同效果的具有强烈美国味的动画影片。

迪斯尼常常取材于一些已有的作品将它赋予新的内容,并以新的表现形式展现给观众。

在整个迪斯尼的发展历史当中,都从周围的文化中寻找创意的源泉,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花木兰》。

它把这些各地的文化用它自己的独特风格进行包装,然后把这些混合作品变成了迪斯尼自己的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把观众带进欢乐的风格当作艺术的首要任务,并加以发展,它看重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能够受到观众的关注,引起观众的兴趣,对观众产生吸引力是其目的,并且成功达到了这个目的,所以说迪斯尼动画是愉悦风格的成功典范。

看过迪斯尼动画影片的人都知道其带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欢乐.
此外,我们在看迪斯尼的动画的时候,总是能感觉到很强的美国味,特别是洋溢一种美国人不断进取的精神,一种热情勇敢的精神,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很容易从这些影片中看到古希腊人生存精神的影子。

不管迪斯尼影片讲述的是哪里的故事,里面总会有一个勇敢、坚强、拯救人类的英雄形象,
场面宏大、有很强的速度、力度感,常让人产生一种崇高感、一种征服的喜悦感。

这是很强的一种来自遥远古代的且融合在美国人骨子的美学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结:在画面风格上,美国的动画的线条偏向简单硬朗,不罗嗦,人物描绘写实,突出肌肉和骨骼,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人物个性鲜明;在用色方面,美国动画喜欢用大的色块,看起来很粗犷;日本的动画用色则多样,比较活泼。

美国的动画显得大气,具有强有力、阳刚的男子气,情节清晰明朗,寓教于乐、积极向上,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小朋友在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亲情、友情地可贵。

在功能上,美国动画作品更侧重于娱乐性,语言、动作活泼幽默,表情丰富。

三、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代表的中国动漫
1926年万氏兄弟与长城影业公司拍摄了《大闹画室》,宣告了中国动画片的诞生。

至今,中国动画片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

有人说:中国动画仅能称为幼儿动画。

这是与进口动画在市场拼搏中屡遭失败的症结所在。

由于先天不足,竞争力缺乏,中国动画无法满足青少年市场,进军成年人市场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动画剧本原创力差,原创机制不够健全,创作题材贫乏,市场定位低龄化,动画人物外部形象描绘粗浅、内部性格特征刻画单薄,缺少大量专业的动画剧本制作队伍,从业者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中国动画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这种种弊端使中国动画的制作走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但是最近中国也出现了老少皆宜的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

著名动画片皆有独特的人物造型与鲜明的人物性格,《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人物造型也很有特点:头上有坨屎的懒羊羊、扎粉红蝴蝶结的美羊羊、头上长棵树的慢羊羊,以及戴破帽有道疤的灰太狼和穿毛皮大衣的红太狼。

这些造型设计搞笑夸张又富有童趣,简单而又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如蝴蝶结体现一般小女孩的审美意象和浪漫心结,剧中的美羊羊是爱美女孩子的代表,喜欢养颜,关注容貌,以至于爱美使用厄运胸针而厄运连连;而头上有坨屎的懒羊羊造型在突出“脏”时也体现了“懒”,剧中的懒羊羊就是这样的一位整日无所事事,忙于吃喝玩乐,甚至面对危险也懒得自救而期待着别人拯救的形象。

灰太狼的造型是传统坏人的装扮,疤痕代表了凶残与争斗,破帽透出它的落魄不如意;而红太狼的一身红色皮大衣,暗含着她对高档舒服生活的期盼,也决定了灰太狼失败后遭受平底锅的命运……每个人物都是个性鲜明又形象突出,灰太狼的狡诈和对爱人红太狼的言听计从,沸羊羊的热爱锻炼和争强好胜,慢羊羊知识渊博和慢性子……简单的人物和关系,矛盾对立的角色,好人好得不完善,坏人坏得也可爱,如此勾勒出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从动漫产业比较中西方审美的差异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

这便产生了审美意识的民族性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不能随意改变和加以忽视的。

审美的民族性差异,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中国具有五千年光辉历史,拥有璀璨的文明与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更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为各国所瞩目。

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仁”“爱”“礼”“义”成为文化的核心。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自多国的移民带来各自不同的文化,使美国文化具有包容并蓄的特点。

对于爱与责任、正义勇敢等主题,相比较中国文化中的稳重、内敛、含蓄,美国文化则更强调自由、奔放,注重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私欲。

体现在动画片里,则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式人物。

中美两国似乎有更多共同点,都在大肆宣传有利于社会统一的价值观,文化思想,为治理国家服务。

但是两者也有很多明显的不同点。

如中国文化成熟稳重,美国文化自由奔放;中国文化“爱人”,美国文化“爱己”;中国文化追求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个人英雄;中国文化含蓄婉约,美国文化直来直往;中国文化感性,美国文化理性……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影视动画的创作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东西方动画在风格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历史、文化、哲学、审美心理、生活习惯等的差异所造成的。

美国迪斯尼的动画建立在西方的素描、油画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其对线条、形体以及动作有严格的要求,显得相对较为写实。

不同的绘画方法也是导致其差异的重要原因。

总之,东西方动画在美学风格上有着鲜明的差异,东方的细腻微妙、深沉厚重,西方的大气激情、轻松诙谐。

东方的柔美含蓄,西方的壮美张扬。

东方的侧重于微观世界的描绘与把握。

西方的侧重于宏观世界渲染与夸张。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可以这样说,东方的显得优美,西方的偏重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