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ppt
合集下载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了,就连这茂盛的草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贵族,这里指自己的朋友 也满怀了离别之情。
分析古诗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写景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抒情
照应 (拟人手法)
诗中最后一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 自己难舍难分的情感,点出了“送别”题意, 把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华为具体可感的形 象——草儿。
黄鹤楼 仙鹤 白鹤
姓孟 孟子
陵墓 王陵
•
zhāo 朝阳
shè 宿舍
•
朝
舍
cháo 朝廷
shě 舍弃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 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人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
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 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 语言平易通俗。他写下了 • 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 • 疾苦的诗篇。 • 主要作品:《琵琶行》 • 《钱塘湖春行》、《忆江 • 南》、《长恨歌》等。
古诗1三5首、古诗三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东源县康禾中心小学 具惠珍
• 《送别》词:李叔同 歌:朴树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一首送别,勾起人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当
小学语文古诗白居易《草》PPT教学课件 13页 图文

赏析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 ”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 青更长,很快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 ”,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嫁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 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 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 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 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 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 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 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 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原上草或有所指,但喻意并 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拓展学习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学习生字
k-ū-k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k 木 左右 9画
《赋得古原草送别》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í
suì
yì
kū róng
送别诗
赠汪伦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 诗 诵 读
fù dé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萋 萋 满 别 情 ︒
又 送 王 孙 去 ︐
晴 翠 接 荒 城 ︒
远 芳 侵 古 道 ︐
春 野 一 风 火 岁 吹又 烧 一 不 生 尽 枯荣 ︒ ︐ ︒
离 离 原 上 草 ︐
赋 得 古 唐原 草 白 居送 易别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这首诗是 白居易未满16岁 时在考场上所作, 当时要求题目前面 两个字需用“赋得” 二字。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í
suì
yì
kū róng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 风摇摆的样子。 枯: 枯萎。
荣: 繁荣茂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句诗的意思是:原野上 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 又会繁茂起来。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野火:荒山野地的大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句诗的意思是:燎原的野 火能把枯干的野草连叶带茎统 统烧尽,但深藏在地底下的根, 在第二年春风吹拂时,春雨滋 润下还会复生,重新铺盖大地。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PPT【完美版课件】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第八单元 · 古诗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 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这首诗是 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 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 字需用“赋得”二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 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 荣:繁荣茂盛。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句诗的意思是: 原野上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 又会繁茂起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为什么说“枯——荣”而不说“荣——枯”?
1. 律诗要求偶句押韵。 2.“荣——枯”有由盛而衰的凄凉之感,而 “枯——荣”引出一种生生不息之意。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管烈火 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第二年春 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野火”有壮烈之意,强调毁 灭是为了强调再生的力量。表现 古原草顽强的生命力。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赋得” 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 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 这一题目写的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 野火:荒山野地的大火。 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第八单元 · 古诗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 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这首诗是 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 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 字需用“赋得”二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 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 荣:繁荣茂盛。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句诗的意思是: 原野上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 又会繁茂起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为什么说“枯——荣”而不说“荣——枯”?
1. 律诗要求偶句押韵。 2.“荣——枯”有由盛而衰的凄凉之感,而 “枯——荣”引出一种生生不息之意。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管烈火 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第二年春 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野火”有壮烈之意,强调毁 灭是为了强调再生的力量。表现 古原草顽强的生命力。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赋得” 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 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 这一题目写的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 野火:荒山野地的大火。 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课件

走:跑。急走:快跑。
追到没有? 处:地方。寻:寻找。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 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 但树叶还不茂密,没 有形成树荫。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 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 菜花中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
解题:宿:过夜。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 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篱落疏疏一径深。
篱笆
小路
篱笆
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疏疏一径深, (远望) 树头花落未成阴。 (近观)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 径:小路。(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 阴:树荫。)
生机勃勃的春天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kū
枯黄
xú
徐徐
wèi未来rónɡ来自sù光荣 住宿
lí
篱笆
shū
稀疏
枯荣 疏 未 篱 徐宿
追
店
烧
菜
离离原上草
枯
荣
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草
唐·白居易
离离 原上 草, 年 一岁 一枯 荣。 茂盛
野火 烧 不尽, 枯:干枯, 春风 吹 又生。 指秋季.
荣
哪张图是枯? 哪张图是荣?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树上 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油 菜 花
黄蝶
追到没有? 处:地方。寻:寻找。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 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 但树叶还不茂密,没 有形成树荫。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 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 菜花中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
解题:宿:过夜。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 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篱落疏疏一径深。
篱笆
小路
篱笆
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疏疏一径深, (远望) 树头花落未成阴。 (近观)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 径:小路。(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 阴:树荫。)
生机勃勃的春天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kū
枯黄
xú
徐徐
wèi未来rónɡ来自sù光荣 住宿
lí
篱笆
shū
稀疏
枯荣 疏 未 篱 徐宿
追
店
烧
菜
离离原上草
枯
荣
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草
唐·白居易
离离 原上 草, 年 一岁 一枯 荣。 茂盛
野火 烧 不尽, 枯:干枯, 春风 吹 又生。 指秋季.
荣
哪张图是枯? 哪张图是荣?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树上 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油 菜 花
黄蝶
《赋得古原草送别》PPT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赋得” 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 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 这一题目写的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 野火:荒山野地的大火。 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王孙:贵族子孙、公子 ,这里指作者的 朋友。
• 萋萋:野草茂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
意思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我又来送别朋友,连
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小诗赞美了什么样的精神?
赞美了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中心:借咏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第八单元 · 古诗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 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这首诗是 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 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 字需用“赋得”二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 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 荣:繁荣茂盛。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句诗的意思是: 原野上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 又会繁茂起来。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PPT

赋
得
古
—— ·
原
唐草
白送
居 易
别
第一章 作者简介 第二章 诗词内容 第三章 诗词赏析 第四章 诗人趣事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汉族,公元772年2月28日 生,河南新郑人,进士学历,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后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再后又升迁杭 州、苏州刺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 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 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 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 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 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 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 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 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
社会关系
白居易十六岁时,拿着自己的诗作去京 城长安应考。考前,白居易将自己写好 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呈递给当时 的诗坛领袖人物顾况看。顾况没看诗作, 先看署名后,讥讽笑道:“长安百物贵, 白居大不易!”然而当他读到诗中“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转而又 惊又喜地说:“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 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 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 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 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 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 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 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得
古
—— ·
原
唐草
白送
居 易
别
第一章 作者简介 第二章 诗词内容 第三章 诗词赏析 第四章 诗人趣事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汉族,公元772年2月28日 生,河南新郑人,进士学历,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后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再后又升迁杭 州、苏州刺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 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 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 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 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 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 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 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 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
社会关系
白居易十六岁时,拿着自己的诗作去京 城长安应考。考前,白居易将自己写好 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呈递给当时 的诗坛领袖人物顾况看。顾况没看诗作, 先看署名后,讥讽笑道:“长安百物贵, 白居大不易!”然而当他读到诗中“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转而又 惊又喜地说:“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 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 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 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 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 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 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 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PPT课件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王孙:贵族子孙、公子 , 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今天我又来送别朋 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 怀离别之情。
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将野草和送别巧妙 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描写方式:先写景后叙事。
根据诗意背诗句
1、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每年枯萎 以后又长得很繁茂。
枯: 枯萎。 荣: 繁荣茂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原野上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又 会繁茂起来。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雨滋润下还会复 生,重新铺盖大地。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 晴翠:晴朗的阳光下的一片野草。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伸向远方的散发着清香的青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在晴天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翠绿接连着荒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fù
suì qīn
huāng
赋岁侵荒
天赋
岁月
入侵
荒地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
/
/
/
/
/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 风摇摆的样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2、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fén)
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的 野草。
(
)
大比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品评 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唱一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明诗意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原指贵族,这里指 草木茂盛的样子。 自己的朋友。
今天我又来送别朋友,连繁茂 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悟诗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将野 草和送别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 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配乐
朗读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772~846)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汉族,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 郑州新郑)人。与李白、 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
唐代“三大诗人”,有
“诗魔”和“诗王”之
称。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繁盛的样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明诗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古原上的青草繁
密茂盛,一年一 度枯了又会繁茂 起来。
明诗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把它烧也烧不尽,春风 吹来遍地又再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明诗意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蔓延到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 古老的道路,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 着荒城。
早有茅头。(打一字)
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 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
解诗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品评 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唱一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明诗意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原指贵族,这里指 草木茂盛的样子。 自己的朋友。
今天我又来送别朋友,连繁茂 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悟诗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将野 草和送别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 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配乐
朗读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772~846)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汉族,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 郑州新郑)人。与李白、 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
唐代“三大诗人”,有
“诗魔”和“诗王”之
称。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繁盛的样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明诗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古原上的青草繁
密茂盛,一年一 度枯了又会繁茂 起来。
明诗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把它烧也烧不尽,春风 吹来遍地又再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明诗意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蔓延到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 古老的道路,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 着荒城。
早有茅头。(打一字)
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 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
解诗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