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素的验证观察实验
玉米缺素症状的识别

(1)观察最先出现缺素症状的部位(2)观察缺素症状的具体表现玉米缺素症状的识别一、意义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铜、铁和氯等。
其中某一元素缺乏或过剩,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并在外形上明显地出现生长异常。
如植株矮小,生长停滞,分枝(或分蘖)少、失绿、发红(或紫)、叶色苍老、叶片畸形、顶芽萎缩、开花受精受阻、茎裂、根腐等等缺乏营养元素的生理病症,统称为作物缺素症状。
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典型,较易识别,如作物缺氮发黄,棉花缺硼叶柄呈环带等。
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并非缺素或缺某一元素所独有,则往往不易判断,如油菜叶片发红,缺磷、缺氮、冻害、干旱都能引起,这时就必须注意调查研究和进行测试诊断,为了便于掌握作物缺素的典型症状,现将通过培养试验与田间试验所拍摄的彩色照片制成幻灯片介绍如下,以加深作物缺素症状的直观性。
二、缺氮症状氮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生命的基础,氮又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缺氮,植株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少,叶色淡绿,但失绿较为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较老的叶子,叶柄首先失绿。
茎秆呈淡黄或橙黄色,有时呈红色或暗紫红色,叶片易脱落,花少,籽实(果实)少而小,提早成熟。
作物对氮素需要较大,如果不施氮肥,大多数作物都会出现氮素缺乏。
但氮素过多又会引起作物生长过旺,贪青迟熟,并易受病虫危害。
1.水稻:氮素充足时,水稻叶片青绿。
缺氮则叶片淡绿发黄,追施氮肥,即可促进生长、消除症状。
缺氮的水稻植株,叶片淡绿,下部老叶枯黄,中部叶片的叶尖也开始发黄,植株矮小,直立,分孽少,根系细长。
2.大麦:大麦缺氮,下部老叶发黄枯焦,上部叶片淡黄,正常植株生长旺盛,叶色青绿。
3.棉花:棉花缺氮,棉苗矮小叶色淡绿,叶柄,茎杆和下部老叶呈黄红色。
4.油菜:油菜缺氮,苗期生长严重受阻,叶小,老叶黄红、新叶淡绿,根系细长,而正常的油菜,则叶大根粗,长势旺盛。
三、缺磷症状磷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对植物体内物质合成转化与转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缺素判断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植物缺素症状的观察和分析,掌握植物营养元素缺乏时的表现特征,提高对植物营养状况的判断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黄瓜、番茄、水稻等2. 实验土壤:不同土壤类型,如沙土、壤土、黏土等3. 实验肥料: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硼、钼等元素肥料4. 实验工具:土壤分析仪器、显微镜、pH计等三、实验方法1. 土壤采集与处理:在不同土壤类型中采集土样,进行风干、过筛等处理。
2. 土壤分析:使用土壤分析仪器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3. 植物种植:将不同土壤类型的土样分别用于种植黄瓜、番茄、水稻等植物。
4.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植物叶片、茎、根等部位的颜色、形态、生长速度等变化。
5. 缺素判断:根据植物缺素症状,结合土壤分析结果,判断植物所缺乏的营养元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瓜缺素症状及判断(1)缺氮:叶片失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2)缺磷:叶片暗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
(3)缺钾:叶片边缘卷曲,根系腐烂,果实畸形。
根据黄瓜缺素症状,判断其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 番茄缺素症状及判断(1)缺氮:叶片黄化,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2)缺磷:叶片暗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
(3)缺钾:叶片边缘卷曲,根系腐烂,果实畸形。
根据番茄缺素症状,判断其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3. 水稻缺素症状及判断(1)缺氮:叶片黄化,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2)缺磷:叶片暗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
(3)缺钾:叶片边缘卷曲,根系腐烂,果实畸形。
根据水稻缺素症状,判断其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黄瓜、番茄、水稻等植物缺素症状的观察和土壤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所缺乏的营养元素。
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植物缺素症状,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六、实验讨论1. 植物缺素症状具有相似性,需要结合土壤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缺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缺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张泽林(云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04级农学专业)摘要以玉米种子为材料,用无土栽培方法对其做缺素处理并设置对照。
结果表明:形态变化:缺K,Ca,Mg,Fe元素,苗地上与地下部分有明显的差异;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缺素苗均低于对照。
两者都表明缺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关键词玉米缺素幼苗叶绿素元素玉米是我国主要栽培物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出口外贸的重要物质之一,对发展农业、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
为了深入全面掌握玉米生长发育对各元素的需要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本实验通过对玉米种子的无土栽培,从种子开始,对其采用不同的营养液加以处理,培养出完全、缺K、缺Ca、缺Mg、缺Fe的不同幼苗,通过对其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指标的测定,做出实验分析,用以补充和完善对缺乏各种元素症状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供试的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的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均正常。
用吸水纸对玉米幼苗适当吸水,吸水后对其称重,然后分别测量幼苗的株高、根长,最后将五株生长发育正常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五种不同的营养液中栽培,它们分别是:完全营养液、缺K营养液、缺Ca营养液、缺Mg营养液、缺Fe营养液。
操作完毕后将所有玉米幼苗放到条件适宜并相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
二十一天后,对所有玉米幼苗进行比较并描述生长症状,并测量它们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量、地下部分重量。
玉米苗的叶绿素提取:选取第二片叶子碾磨成浆,倒入加有80%丙酮液的25ml容量瓶中,在黑暗条件下静置一个星期后,用80%丙酮液对其定容至25ml后对叶绿素提取液进行分光比色,分别在波长为:663、646和470nm下测量。
结果与分析缺素症状形态的描述完全(CK):叶色鲜绿、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发达;缺K:叶卷、老叶尖发黄枯死、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缺Ca:全部干枯、枯叶上有褐斑并下垂、根短而少、生长点发粘、停止生长;缺Mg:老叶发黄失绿、叶尖端干枯、叶片上均有褐斑、根系不发达、且较细、生长点完好;缺Fe.:新叶呈黄绿色、边缘干枯、无斑、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完好。
玉米培养过程

图一:完全
图二:缺Mg
图三:缺P
图四:缺K
图五:缺Ca
图六:缺N
图七:缺Fe
玉米根三周后的观察图:
图一:缺Mg与缺K比较
图二:缺Fe、缺Ca、缺P比较
图三:缺K与缺N比较
总体比较图:
表 7.3 缺素症状统计表
处理 叶片数 叶片大 小(长* 宽) 颜色 植株高度 (cm) 其他症状
完全 缺P 缺N 缺K
Mg,K,N,P为可再利用元素,所谓可再利用 元素是指在代谢旺盛的部位缺少这些元素 的时候,这些元素,就会转移到需要它的 部位。所以植物缺Mg,K,N,P时衰老部位先 失绿。 而Fe,Ca是不可利用元素,当缺这些元素的 时候,这些元素不能转移到幼嫩部位上, 所以幼嫩的地方会先失绿。
思考题:
(1)缺少不同的元素对应出现怎样的现象?加入该元素后又有什么现象? 缺氮(N) 一般作物缺乏氮元素时,作物从下部叶色变淡或发黄,并逐渐向上部扩展,作物的根 系比正常生长的根系白而细长,但根量少。 缺磷(P) 如果作物缺乏磷元素,会抑制作物的生长,严重的会导致作物生长停滞;根系发育不 良,叶片狭窄,叶色暗绿,严重时变为紫红色。 缺铁(Fe)缺铁首先出现在植物幼叶上。缺铁植物叶片失绿黄百化,心叶常白化, 称失绿症。初期脉间退色而叶脉仍绿,叶脉颜色深于叶肉,色界清晰,严重时叶片变 黄,甚至变白。 缺钾(K) 作物缺钾,首先从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开始发黄,并渐次枯萎,叶面出现小斑点,进而 干枯或焦枯焦状,最后叶脉之间的叶肉也干枯,并在叶面出现褐色斑点和斑块。 缺钙(Ca) 植物缺乏钙时,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茎和叶及根尖的分生组织受损。严重缺钙 时,植物幼叶卷曲,新叶抽出困难,叶尖之间发生粘连现象,叶尖和叶缘发黄或焦枯 坏死,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缺镁(Mg) 植物缺乏镁元素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开始时,叶的尖端和叶缘脉尖色泽退淡,由 淡绿变黄再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 的网状脉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
实验1——缺素症形态观测

实验一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的形态识别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除需要适宜的光照、水分、空气、温度等条件外,还必须满足其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若某种营养元素不足或过多或营养元素之间不平衡都会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并在植株外形上表现出特殊症状。
因而,可以利用植株外形特征和症状,诊断作物的营养元素丰缺状况,以及土壤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观测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的彩色图片(多媒体或幻灯片),使大家熟悉主要作物的缺素症状,特别是每个营养元素缺乏时所表现出的典型症状。
掌握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的识别方法。
为田间诊断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二、观察方法和依据作物的外部形态是作物体内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反映,当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则引起作物营养状况失调,致使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外形则表现出特殊病态,这就为根据外形识别缺素症,提供了依据。
因此,大家应认真观察植株形态特征,重点注意由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所引起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或花,果实等生殖器官出现的特殊病症。
仔细区分缺乏大量营养元素与缺乏微量营养元素的外部特征,以及症状最易发生的部位、时期等现象。
三、各种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的形态特征现将作物缺乏营养元素的一般特征和主要作物某些元素的典型症状列表(一)、(二)、(三)(四)如下:作物缺乏营养元素的一般形态特征(一)以上资料引目北京农业大学编(肥料手册)1979年版四、形态观察诊断的注意事项:1、在生产过程中,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是综合而复杂的,其他不良自然因素例如干旱、受涝、低温、伤害、虫害、冰雹等也往往使作物外形发生变化。
如玉米苗期低温受冻而出现的紫叶与缺乏磷素造成紫叶很相似。
因而,若不把其它因素综合考虑分析,往往会发生诊断错误。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全面调查,综合分析。
2、对外形进行诊断时,常常遇到两种以上营养元素不足所引的“复合症状”或者是个别营养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过多所产生的中毒症状等,都需要特别注意。
玉米缺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
2. 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及溶液培养方法。
3. 观察和分析玉米在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症状表现。
4. 探讨营养元素缺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玉米种子:品种为“豫玉22”- 营养液: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溶液- 实验装置:无土栽培槽、温度计、pH计、电子天平、剪刀等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玉米种子随机分为6组,每组100粒。
(2)溶液培养:将每组玉米种子浸泡在相应的营养液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pH值控制在6.5左右。
(3)缺素处理: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氮、磷、钾等元素,形成6种不同的处理组。
(4)观察记录:每隔3天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叶尖枯萎情况等,并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缺氮处理在缺氮处理组中,玉米植株生长缓慢,株高明显低于对照组。
叶片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黄绿色,叶尖枯萎现象严重。
实验结果表明,氮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缺乏氮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2. 缺磷处理在缺磷处理组中,玉米植株生长缓慢,株高较对照组低。
叶片颜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叶尖枯萎现象严重。
实验结果表明,磷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缺乏磷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3. 缺钾处理在缺钾处理组中,玉米植株生长缓慢,株高较对照组低。
叶片颜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叶尖枯萎现象严重。
实验结果表明,钾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缺乏钾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4. 对照组对照组玉米植株生长良好,株高较高,叶片颜色鲜绿,无叶尖枯萎现象。
四、实验结论1.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缺乏这些元素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2. 氮、磷、钾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其中氮元素对玉米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元素和钾元素。
3.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营养元素供应,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玉米的缺素培养,

玉米的缺素培养一、实验目的1、掌握种子发芽和无土栽培的实验技术以及配制贮备液的方法。
2、了解氮、磷、钾等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学习判断缺素症状。
3、学习配置溶液培养原液,利用原液配制完全营养液和缺素培养液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在必需的矿物元素供应下正常生长,如缺少某一元素,便会产生相应的缺乏症。
用适当的无机盐制成营养液,即能使植物正常生长,称为溶液培养,如果用缺乏某种元素的缺素液培养,植物就会呈现缺素症状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将所缺元素加入培养液中,该缺素症状又可逐渐消失。
三、实验材料、药品和器具1、材料:玉米种子;2、用品:培养缸(瓷质、玻璃、塑料均可)、试剂瓶、容量瓶、烧杯、移液管、量筒、精密pH试纸(pH5~6)、天平、棉花(或海绵) ;3、试剂: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镁、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酸亚铁、硼酸、硫酸锌、氯化锰、钼酸、硫酸铜。
四、实验步骤1.育苗。
选大小一致饱满成熟的植物种子,放在培养皿中萌发,长成7~8cm小苗时,选择生长势一致的植株进行溶液培养。
2.配制培养液(贮备液)。
取分析纯的试剂,按实验表2-1用量配制成贮备液。
表1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贮备液配制表表2 完全液和缺素液配制表(单位:ml/L)3.水培装置准备。
取1L的培养缸,在其外壁涂以黑漆或用黑纸套好,使根系处在黑暗环境中,缸盖上打有4个孔,用海绵或棉花固定植物幼苗。
4.移植与培养。
将以上配制的培养液中各加蒸馏水至1000ml ,将幼苗根系洗干净,小心穿人孔中,用棉花或海绵固定,使根系全浸入培养液中,放在阳光充沛、温度适宜(20~25℃)的地方。
5.管理、观察。
用精密pH试纸检测培养液的pH,用1%盐酸调整至pH5~6之间,每三天加蒸馏水一次以补充瓶内蒸腾损失的水分。
培养液一星期更换一次,最好每天通气2~3次或进行连续微量通气,以保证根系有充足的氧气。
五、实验结果1、幼苗的生长情况统计表3 培养两周后幼苗的生长情况统计表。
缺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生理学实验报告)

根据叶尚红主编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程》(2021年6月)上的公式计算得出以下数据。3.1缺素培养玉米幼苗 Nhomakorabea缺素症状
由表1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完全培养液的幼苗的生长状况要好于其他缺素培养的幼苗。N、P、K、Ca、Mg、Fe等元素对植物生长都十分重要。缺乏任何一种必需元素都会使植株的根冠比增大,大于完全培养下的植株根冠比,而相对生长速率都小于完全培养下的植株生长速率。
缺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生理学实验报告)
前言:N、P、K、Ca、Mg、Fe这6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利用营养液培育方法,分析植物在缺乏相应的矿质元素时对其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如缺乏这些元素可产生特有的缺素病症;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色素含量的改变等。在操作学习的基础上,对玉米植株的缺素症状以及生理指标的测量有更深入的认识。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材料
缺Mg
0.146
0.275
老叶叶脉失绿,甚至枯萎
缺Fe
0.095
0.381
新叶发黄
图表比较:
3.2根系活力
根系活力跟作物的产量有密切的关,根系活力越大,相应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也就越大。根系活力强,吸收面积大,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缺氮培养的根系吸收面积最小,因为氮素是酶的基本成分,缺氮会阻碍这些有机物的合成,从而降低了根系活性,由总吸收面积这一指标看,完全培养的幼苗最高,其吸水和吸肥的能力越强,生长最好。表3:根系活力处理
CaCl2 C 2.5 C C C C C
*****4 C C C 2.5 C C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缺素的验证观察实验
摘要:植物生长需要矿质营养,其中必须元素有17种,大量元素有N、P、K、Ca、Mg、S;微量元素有Fe、Mn、B、Zn、Cl、Mo、Cu、Ni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
本次实验给植物进行缺N、P、K、Ca、Mg、Fe并观察其缺素症状。
此实验有可以指导生产,及时了解作物所缺营养元素,可以及时施肥,可以提高生产。
通过观察缺素症状,可以进一步分析各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机制。
关键词:营养元素;玉米缺素;机制。
引言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对玉米基因与蛋白表达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农业、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育种上开展各种研究的同时,掌握作物个体发育中对外界环境条件营养物质需要也是极为重要的。
关于玉米一生各时期所需要的营养和缺素症状已有大量的报导,但多集中于宏观上的观察,偏重于地上叶器官形态和根部形态的研究。
关于缺素造成生理和结构上的变化则报道的较少,且仅限于某一元素缺乏时(如缺锌) 的报道。
少有进一步的进行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上的研究。
如果能够顺利分离到各种元素缺乏的应激蛋白,并根据其蛋白序列找到相应的基因,那么就可以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改进玉米品种,提高玉米抗逆性打下基础。
Chapin 等人认为,在植物体内存在着一个胁迫反应的中心系统,它可以被多种环境胁迫所激活(包括营养供应不正常) 。
近年来,胁迫研究的重要性已在生物学的许多领域渐渐显示出来,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正常的蛋白质合成被抑制,但往往也会诱导出若干新的蛋白质—诱导蛋白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植物抗逆性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已发现多种因素如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线等能诱导形成新的蛋白质(或酶),这些蛋白质统称为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
逆境蛋白的产生是基因表达的结果,逆境条件使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被关闭,而一些与适应性有关的基因被启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植物对多变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和自卫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本次试验主要是验证缺素症状,及时的进行施肥。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九单42号玉米种子,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提供。
1.2方法
1.2.1配制大量元素储备液和微量元素储备液各1000ml,用储备液配制缺素营养液和完全培养液。
大量元素储备液配方:
大量元素储备液的配置(以下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配置贮备液1000mL)试剂成分浓度/(g.l-1)
Ca(NO
3)
2
*4H
2
O 236
kNO
3
102
MgSO
4*7H
2
O 98
KH
2PO
4
27
K 2SO
4
88
CaCl
2
111
NaH
2PO
4
24
NaNO
3
170
Na
2SO
4
21
EDTA-Na2 7.45
FeSO
4
5.75
表一
微量元素储备液配方:
微量元素贮备液(下面试剂共溶于100ml蒸馏水)贮备液/ml 质量/g
H 3BO
4
2.86
MnCl
2*4H
2
O 1.81
ZnSO
4*7H
2
O 0.22
CuSO
4*H
2
O 0.08
H2Mo0
4*9H
2
O 0.09
表二
缺素与完全营养液配方,各配1000ml,并将pH调至5~6。
培养液的配置(各配1000ml,并将PH调至5-6)
贮备液/ml 完全缺N 缺P 缺K 缺Ca 缺Mg 缺Fe
Ca(NO
3)
2
5 —— 5 5 —— 5 5
kNO
3
5 —— 5 —— 5 5 5
MgSO
4
5 5 5 5 5 —— 5
KH
2PO
4
5 5 ———— 5 5 5
K 2SO
4
—— 5 5 ————————
CaCl
2
—— 5 ——————————
NaH
2PO
4
—————— 5 ——————
NaNO
3
—————— 5 5 ————
Na
2SO
4
—————————— 5 ——
EDTA-Fe 5 5 5 5 5 5 ——微量元素 1 1 1 1 1 1 1
表三
1.2.2首先,对玉米进行浸种处理,将种子放人25℃的温箱催芽2 d,长出3片真叶,去胚乳,用不同的缺素处理。
将玉米幼苗放入烧杯中,加入完全培养液、缺Fe、缺N、缺P、缺Mg、缺Ca、缺K、的营养液各250ml,在18℃培养,每7 d更换一次培养液,按时通气,经过15 d的培养,对其进行形态观察。
2、结果与分析
2.1 缺N现象
图一
现象:植物生长矮小,枝叶变黄,叶片小而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
结果分析: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氮时,细胞的许多生理生化活动受到影响,如一些重要物质(如蛋白质、核算等)的合成受阻,功能蛋白的活性降低,细胞的生长分列减缓等等。
2.2 缺P现象
图二
现象:茎、根纤细,植株矮小,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
结果分析:缺磷时蛋白质合成下降,糖的运转受阻,磷是糖、蛋白质、磷脂等活细胞内多种功能性物质的成分。
2.3缺K现象
表三
现象:植物茎杆柔弱,生长缓慢,叶片失水,叶片变黄而叶组织逐渐坏死。
结果分析:K有助于光合作用,促进糖类物质的运输,K在但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即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2.4缺Ca现象
表四
现象:心叶坏死,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
结果分析:缺Ca时,细胞分裂不能进行,同时也是某些酶的调节剂,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
2.5 缺Mg现象
表五
现象:叶片贫绿,叶片边缘开始枯黄,甚至枯黄坏死。
结果分析:Mg是叶绿素的分子的构成成分,光和代谢中酶的调节剂。
2.6 缺Fe现象
表六
现象:叶片发黄,幼叶缺绿。
结果分析:Fe是光合电子传递连中的成分,叶绿素合成酶的调节剂。
3.实验讨论
缺不同元素的植株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完全营养液培养的植株。
其中尤以缺Mg、Fe最为显著,因为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而有几种叶绿素合成酶的活化需要Fe嘲。
植株光合速率均明显低于完全培养液培养的植株。
其中缺Mg、Fe的光合速率最低,因为Mg、Fe都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元素,它缺乏时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速率降低。
在培育过程中,应该及时记录数据,以免错过最佳的缺素时期,捕捉不到缺素现象。
氮磷为植物结构的组分元素,主要构成植物的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辅酶、辅基、维生素、生物碱、植物激素、酰胺嘲;钾是非植物结构组分元素,但能激活植物体内60多种酶;它参与光合作用,对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都有促进作用,包括希尔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同化以及光合电子产物的运输等方面旧;钾还对植物水分平衡、阴阳离子、平衡、pH 值有调节作用;对蛋白质代谢也有促进。
钙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有加强有机物运输,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作用,是细胞伸长所必须的,影响细胞板和纺锤丝的形成,保证细胞分裂。
钙与环状多肽结合而成的化学物质钙调素,在控制植物细胞膜的功能和酶的活性方面起重要作用,钙同时也是一些重要酶类的活化剂。
镁构成叶绿素、肌醇六磷酸钙镁、果胶、酶等。
铁元素在叶绿素合成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光合作用和固氮过程。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合理施肥,全丽掌握
土壤的肥力和植株的营养状况,从这两方面人手,做到各种元素的合理搭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l】杨丽娟,李贵琴,桂明珠,等.玉米缺素症状研究【J】.玉米科
学,2000,(1):75-79.
【2】黄鑫,王磊,李成,朱祥春,郝再彬.(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