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玉米缺乏营养元素的症状及原因

缺铜
二、缺素症防治方法
(1)应根据植株分析和土壤化 验结果及缺素症表现进行正 确诊断。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 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 施肥技术,对玉米按量补施 所缺元素。
10.缺锰:
症状: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 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原因: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边的 田块,锰易被淋失。生产上施用石灰过量 也易引发缺锰。
11.缺钼:
症状:幼叶凋萎,边缘枯死。玉米缺钼时首先在 老叶上出现失绿或黄斑症状,叶尖易焦枯,严重 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形成大面积植株死亡。脉 间叶色变淡、发黄,叶片易出现斑点;老叶先出 现症状,新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表现正常;籽粒 皱缩,成熟延迟。
营养生长期间发现缺钾时,可追施硫酸钾 或氯化钾,一般每亩4~5kg。
4.缺钙防治方法 5.缺镁防治方法
可叶面喷施0.5% 氯化 钙或硝酸钙溶液 1~2 次。
或用1%~2%的硝酸 钙水溶液施入土中。
叶面喷施0.5% 硫酸镁 溶液 1~2 次。
酸性缺镁土壤,施用 镁石灰或硫酸镁等化 学肥料,配施有机肥 料、磷肥和硝酸肥如 硝铵,有利于发挥镁 肥的效果。
玉米苗期发现氮缺乏引起缺素症时,可叶面喷施 1.5%的尿素水溶液,迅速补氮。
2.缺磷防治方法
对缺磷的土壤(速效磷10mg/kg以下为极缺磷, 10~20mg/kg为中度缺磷)增施农家肥或磷肥, 可预防缺磷症。农家肥、钙镁磷肥或磷矿粉可撒 施,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可条施,一般每亩施 纯磷5~10kg。
症状: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 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 部发育不良。
夏玉米重要缺素症状及防治和治疗

缺钾症状
叶片黄化
夏玉米缺钾时,叶片会出现黄 化现象,从叶尖开始逐渐扩展
到叶缘。
植株易倒伏
钾不足会使夏玉米植株支撑能力 差,容易在风中倒伏。
果穗发育不良
缺钾还会导致果穗发育不良,粒数 减少,籽粒不饱满。
缺镁症状
叶片失绿
夏玉米缺镁时,叶片失绿现象 明显,尤其是老叶和叶脉间出
现黄色或白色条纹。
叶脉间失绿
02
夏玉米缺素原因
缺氮原因
土壤中氮素不足
如果土壤中氮素含量不足,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就会导致玉米缺氮等氮肥施用量不足,也可能导致玉米缺氮。
缺磷原因
土壤中磷素不足
如果土壤中磷素含量不足,就会导致玉米吸收不到足够的磷素,从而出现缺磷症 状。
施肥不当
如果施用的有机肥和磷肥不足,或者土壤pH值过高,会影响磷素的吸收,导致玉 米缺磷。
缺锌防治
症状
夏玉米缺锌时,叶片出现白色或 黄色斑驳,植株生长缓慢,抗病 能力下降。
原因
夏玉米对锌的需求量较小,但土 壤中有效锌含量较低或锌肥施用 量不足,导致锌素供应不足。
防治方法
在播种前,应施用硫酸锌等锌肥 作底肥,并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 期分别追施硫酸锌2~4公斤/亩。 同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将 硫酸锌稀释至0.2%~0.4%的浓度 进行叶面喷施。
04
夏玉米缺素治疗
缺氮治疗
1 2
症状
夏玉米缺氮时,叶片变黄,植株矮小,生长缓 慢。老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
原因
夏玉米生长期间需氮较多,土壤中氮素不足或 施用氮肥不足是导致缺氮的主要原因。
3
防治方法
在夏玉米生长期间及时追施氮肥,如尿素、硫 酸铵等。在施肥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使用 造成浪费。
缺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生理学实验报告)

缺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二师兄烟草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栽培物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出口外贸的重要物质之一,对发展农业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除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育种的技术外,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中外界环境条件之一的营养物质对玉米影响十分重要【1】。
用水培法对玉米幼苗进行缺素(N、P、K、Ca、Mg、Fe)处理培养,缺素症状出现后进行症状观察与生长测量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玉米幼苗在六种缺素条件下分别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缺素症状,其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各种缺素症状出现在不同的生长时期。
为研究其需肥特点及快速营养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缺素培养色素含量根系活力营养液根冠比前言:N、P、K、Ca、Mg、Fe这6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利用营养液培育方法,分析植物在缺乏相应的矿质元素时对其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缺乏这些元素可产生特有的缺素病症;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色素含量的改变等【2】。
在操作学习的基础上,对玉米植株的缺素症状以及生理指标的测量有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材料及方法1.实验材料三叶期玉米幼苗2.试验方法2.1 缺素培养实验试验设7个处理。
分别为完全营养液、缺N营养液、缺P营养液、缺K营养液、缺Ca营养液、缺Mg营养液、缺Fe营养液,以这些缺素营养液作为水培材料,将三叶期玉米幼苗去胚后放入棕色培养瓶上培养。
培养液药品:Ca(NO3)2、K NO3、MgSO4、K H2PO4、CaCl2 、H2PO4、Na NO3、Na2 SO4、EDTA-Fe、微量元素表1:完全培养液和各种缺素培养液配置每100ml培养液中储备液的量(ml)储备液完全缺N 缺P 缺K 缺Ca 缺Mg 缺Fe Ca(NO3)2 2.5 – 2.5 2.5 – 2.5 2.5 KNO3 2.5 – 2.5 – 2.5 2.5 2.5 MgSO4 2.5 2.5 2.5 2.5 2.5 – 2.5 KH2PO4 2.5 2.5 –– 2.5 2.5 2.5 CaCl2– 2.5 –––––NH4H2PO4––– 2.5 –––NaNO3––– 2.5 2.5 ––Na2SO4––––– 2.5 –EDTA-Fe 2.5 2.5 2.5 2.5 2.5 2.5 –微量元素0.5 0.5 0.5 0.5 0.5 0.5 0.5 2.2 根系活力的测定取待测植物根系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在电子天平上称重。
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要点

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要点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禇国江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大力提高玉米产量,既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保障。
玉米正常生长如果缺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通常称之为“缺素症”。
一、症状1.玉米缺硼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前期缺硼,幼苗展开困难,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上部叶片脉间组织变薄,呈白色透明的条状纹,叶薄、发白,甚至枯死。
雄穗不抽发,雄花显著退化或变小,以至于萎缩,果穗退化或呈畸形,顶端籽粒空瘪。
防治要点:对于玉米缺少硼可以在苗期至拔节期采用0.2%硼砂溶液亩喷施50-75kg。
2.玉米缺磷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在苗期最容易缺磷,下部叶片出现暗绿色,从叶尖、叶边缘处出现紫红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出现紫红色,叶边缘卷曲,叶尖枯死。
成株期缺磷表现为雌蕊花丝延迟抽出,受精不完全,籽粒行列歪曲不齐,果穗弯曲畸形,秃尖现象严重。
防治要点:在播种期施磷肥或者在苗期采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1-2 次这样省药省水又省力。
3.玉米缺钾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幼苗期缺钾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嫩叶呈现出黄色或褐色。
严重缺钾时,叶边缘或顶端呈现出火烧状,呈倒“V”字形。
成株期缺钾,叶脉变黄,节间缩短,根系发育弱,容易倒伏。
果穗小,顶部籽粒发育不良。
4.玉米缺氮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缺氮表现为苗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黄绿、生育期延迟,常发生在贫瘠土壤中;一般在玉米授粉后出现典型症状。
缺氮植株呈现出淡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同时下部叶片干枯,由叶尖开始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字形,叶边缘仍保持绿色且略有卷曲,最后呈焦灼状死亡。
防治要点:对于玉米缺少氮肥可采用追施氮肥的方法,即对玉米播种前每亩施纯氮15kg。
如果说在玉米生育期缺氮可以考虑喷施1%尿素水溶液,这样玉米吸收的快。
玉米常见缺素症及解决方法

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

亡, 症状逐 渐向植 株上部 发展 , 后期易 倒 伏。
发生条件: 高产田中, 高氮低钾; 土 壤雨水 多, 有效钾 含量低 ; 施用 有机肥 少, 秸秆不 还田等 ; 水渍过 湿也 会诱发 缺 钾。
矫正方法: 春玉米施足有机肥, 高 产地块, 配 施氯化钾 10 公斤 /667m 2; 夏玉 米苗 期 和 拔节 期 追施 10~15 公 斤/ 667m 2 氯化钾, 调节氮钾 比例; 雨 后及时 排水; 干旱 年份多 施钾 肥; 高产 “吨粮田”地块氮、钾 与化学促控剂配合 施 用。
一、缺 氮 症状: 苗期缺氮, 幼苗生长缓慢, 植 株矮 小细弱 , 叶色变 黄; 三叶 期缺 氮叶 鞘呈 紫红色 , 并沿叶 脉向下 扩展 ; 以后 最明显的症状是由叶 尖开始变黄, 再沿 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 展, 最后 整个叶片 枯黄衰亡; 导致穗小头部不饱满。 发生条件: 前茬未施有机肥或耗肥 较大 ; 施肥严 重不足 ; 一 次性 施肥 后降 雨多, 氮被淋失。 矫正方法: 对春玉米, 施足底肥, 有 机肥 质量要 高; 夏玉米 来不 及施 底肥 的, 要分次追施苗肥、拔节肥和攻穗肥; 如 果后 期 缺氮 , 可进 行 叶 面喷 施 , 用 2% 的尿素溶液连喷 2 次。 二、缺 磷 症状: 苗期 缺磷, 茎和 叶片暗 绿或 紫红 色, 从下 部叶片开 始, 先 是叶 尖干 枯, 沿叶缘向基部蔓延, 进而呈暗褐色, 以后逐渐向幼嫩叶片 发展; 生长缓慢, 叶片 不舒展 , 根系发 育不良 , 体内 积累 过多的糖, 使叶片呈紫红色; 茎部衰弱, 细长; 果穗分化发育差, 穗顶缢缩, 甚至 空穗, 花丝延迟抽出, 使受精不良, 果穗 卷曲 ; 出现秃 顶、缺粒与 粒行 不整齐 现 象。 发生条件: 东北区域春玉米播种过 早, 遇到低温诱发缺磷。因为 石灰性土 壤有效磷含量低, 且磷肥易被固定。 矫正方法 : 春玉米 , 基 施要有 机肥 和磷 肥混施 , 可显著 提高肥 效; 夏 玉米 由于时间紧, 一般应 施在前茬作物上, 若发现缺磷, 早期还可开沟追 施过磷酸 钙 20 公 斤 /667m2, 后 期 叶 面 喷 施 0.2% ~0.5%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三、缺 钾 症状: 叶尖 部失绿变 黄, 下部 叶子 先发 生, 受 影响 的组织 后期 变褐 色死
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及防治

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及防治作者:姜英华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16期摘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容易缺乏氮、磷、钾、锌、镁、铁等微量元素,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通过对氮、磷、钾、锌、镁、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表现形态和防治措施3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实现玉米农作物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玉米;缺素症;诊断;防治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8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1 玉米缺乏氮元素1.1 玉米缺乏氮元素的具体原因①土壤氮元素含量较少,无法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②由于土壤的保肥能力较差,导致肥料流失,从而使得土壤氮元素含量减少。
③玉米对于硝态氮的吸收效果较好,但氮元素容易吸附在土壤中,而硝酸不容易吸附,易随水分流失。
④肥料质量不合格,施肥量过多或施肥方式不合理。
⑤玉米种植地的病虫草害严重或种植密度较大,会影响作物对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吸收。
一般而言,玉米缺乏氮元素常出现在玉米生长的中期,受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大雨或干旱期[1]。
1.2 玉米缺乏氮元素的具体表现玉米缺乏氮元素的具体表现为:在玉米幼苗生长阶段较为缓慢,幼苗植株细矮瘦弱。
叶期表现为紫红色的叶鞘,颜色不断沿着叶脉向下延展。
从颜色来看,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发黄,形状沿着叶片脉络呈现楔形逐渐像叶片的根部延展,呈现V字性形状,直至整个叶片枯萎衰亡。
从果实来看,玉米穗弱小且颗粒不饱满,蛋白质的含量较低[2]。
1.3 玉米缺乏氮元素的防治措施在春耕时分向地面施加肥料,比如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还可以在施肥的过程中采取“化肥+农家肥”的施加方式一起作为基肥使用,从源头上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并提高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从而实现长期供肥。
除此之外,应在玉米抽雄期给玉米苗期追加氮肥。
在玉米根部附近的5~10 cm处,挖5~10 cm的坑或者开一条沟渠,将氮肥撒在坑中或沟渠中,然后用土盖实。
浅谈玉米缺素症状辨别及防治

Vol.366No.06JUN.2020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 植物缺乏营养元素,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本文就以玉米为例,梳理玉米缺乏元素导致的症状表象、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缺素表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探讨植物生理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在实际生产中指导玉米缺素防治及综合治理应用。
111种主要元素的作用及对应玉米缺素症状1.1氮氮是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叶绿素、核酸及多种维生素等重要化合物的成分。
供应充足时,植物叶片又大又鲜绿,并且功能期延长,生长健壮,花多,高产;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叶片小,并且叶片颜色变淡或呈红色状,花少,低产。
氮在植物中较易移动,故是老组织先出现症状。
玉米缺氮比较典型症状,首先是叶尖变黄,然后向叶片中部延伸。
苗期缺氮,幼苗生长慢,营养体矮小弱化,叶片颜色多呈黄绿色,,抽雄延迟。
拔节期到开花期缺氮,营养体生长矮小,叶片变薄,老的叶片呈黄色或枯黄,卷曲并丧失功能,光合效率受影响。
抽穗至子粒形成期缺氮,穗小,秃尖,子粒瘦小。
1.2磷磷是蛋白质、植素、核酸、磷脂的成分,促进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对细胞分裂和繁殖有密切关系。
充足时,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同时抗寒性和抗旱性提升,提早成熟时间;缺乏时,植株生长速度变慢、整体矮小、茎杆细,分枝或分蘖减少,叶片小,叶绿素含量相对增加,叶色暗绿,开花成熟延迟,抗性减弱,减产。
磷在植物中较易移动,故是老组织先出现症状。
玉米缺磷典型症状是叶尖沿着叶缘扩展紫红色。
苗期缺磷,植株生长速度缓慢,瘦小,叶片呈紫红色,并且叶缘卷曲,严重时幼苗枯死。
开花至子粒形成期缺磷,推迟成熟,抽丝缓慢,授粉受到影响,导致果穗卷缩,子粒瘦小不饱满,且结实率低。
1.3钾钾几乎参与植物体中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活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促进蛋白质及糖类物质的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泽林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04级农学专业)
摘要以玉米种子为材料,用无土栽培方法对其做缺素处理并设置对照。
结果表明:形态变化:缺K,Ca,Mg,Fe元素,苗地上与地下部分有明显的差异;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缺素苗均低于对照。
两者都表明缺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关键词玉米缺素幼苗叶绿素元素
玉米是我国主要栽培物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出口外贸的重要物质之一,对发展农业、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
为了深入全面掌握玉米生长发育对各元素的需要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本实验通过对玉米种子的无土栽培,从种子开始,对其采用不同的营养液加以处理,培养出完全、缺K、缺Ca、缺Mg、缺Fe的不同幼苗,通过对其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指标的测定,做出实验分析,用以补充和完善对缺乏各种元素症状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的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均正常。
用吸水纸对玉米幼苗适当吸水,吸水后对其称重,然后分别测量幼苗的株高、根长,最后将五株生长发育正常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五种不同的营养液中栽培,它们分别是:完全营养液、缺K营养液、缺Ca营养液、缺Mg营养液、缺Fe营养液。
操作完毕后将所有玉米幼苗放到条件适宜并相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
二十一天后,对所有玉米幼苗进行比较并描述生长症状,并测量它们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量、地下部分重量。
玉米苗的叶绿素提取:选取第二片叶子碾磨成浆,倒入加有80%丙酮液的25ml容量瓶中,在黑暗条件下静置一个星期后,用80%丙酮液对其定容至25ml后对叶绿素提取液进行分光比色,分别在波长为:663、646和470nm下测量。
结果与分析
缺素症状形态的描述
完全(CK):叶色鲜绿、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发达;
缺K:叶卷、老叶尖发黄枯死、无斑、生长点完好、根系茂盛;
缺Ca:全部干枯、枯叶上有褐斑并下垂、根短而少、生长点发粘、停止生长;
缺Mg:老叶发黄失绿、叶尖端干枯、叶片上均有褐斑、根系不发达、且较细、生长点完好;
缺Fe.:新叶呈黄绿色、边缘干枯、无斑、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完好。
生理指标分析
从表1和表2可见:
缺K处理
形态特征钾主要集中于生长最活跃的部位,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水分代谢,酶的活化剂,增加原生质水合度,提高抗性[2]。
幼苗缺K症状极为明显,植株矮小瘦弱,生长缓慢,地上茎叶与地下根系形成重量差小,但根冠比较大。
老叶从尖端沿着叶缘向叶鞘逐渐变褐而枯焦,并逐渐由叶缘向叶的中心扩展,这与缺N特征相区别,最终整叶枯死。
幼叶为黄绿一黄色,叶边缘及叶尖干枯灼烧状为突出标志[2]。
成株和幼苗缺K均相似,严重缺K生
长停滞,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叶片显得瘦小细长,易倒伏。
根系症状尤为明显,根量极少,根细长。
表1缺素玉米幼苗生长测量记录
株根重量根根处理地地冠
高长上下重比
(cm)(cm)(g) (g) (g)
完栽前14 12 0.94
全栽后38.5 25.7 1.46 0.84 0.84 0.67
缺栽前16.215.8 1.08
K栽后21.621.00.890.420.42
0.97
缺栽前15.58.50.74
Ca栽后29.5160.840.480.48
0.54
缺栽前12.68.10.95
Mg栽后54.118.5 1.140.550.55
0.34
缺栽前16.016.5 1.23
Fe栽后39.526.0 1.57 1.28 1.28
0.66
缺Ca处理
形态特征钙是细胞壁胞问层组分;在液泡中Ca“常与草酸形成草酸钙结晶,避免草酸的伤害;钙能降低原生质的水合度,提高植物适应干旱与干热的能力;钙是某些酶的活化剂,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则具有促进作用.能促进根系发育[2]。
缺钙的玉米植株的特征地上部分极为明显,表现幼嫩部分发生危害,先从幼叶变黄枯萎,生长点受到抑制或死亡,致使植株矮小丛状展开的叶尖部分产生胶质干后粘在一起。
缺Mg处理
形态特征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参与磷的转化[2]。
玉米幼苗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光合受到影响,缺镁时上部幼叶从下部老叶获取,所以缺镁首先从下部老叶表现出来症状,下部叶片平行叶脉间呈现淡黄色条纹,进一步扩展到整个叶片纵向变黄,甚至白色,最后其边缘呈紫红色组织变干枯死亡[2]。
缺Fe处理
形态特征铁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因子和铁氧还原蛋白的组分,因而参与光合作用。
铁也是构成许多氧化酶和各种细胞色素类物质的必需元素之一,对植物体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在呼吸与光合中起重要作用[2]。
因此,缺铁时新生叶片先出现失绿,脉间失绿,发展至整个叶片淡黄或发白。
植株瘦小,生长缓慢,地上地下部分重量均小。
植株根系特征明显,即根量少,根较长。
表2五种情况下测定的叶绿素含量
完全缺K缺Ca缺Mg缺Fe(mg .g-1)叶绿素a0.6250.3900.5050.3720.131
叶绿素b0.2520.1050.2000.1250.067
叶绿素含量比较
缺K时,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均为CK的1/2,光合色素减少,造成光合速率低。
缺Ca时,新生叶的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均为CK5/6。
缺Mg时,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均为CK的1/2,光合色素减少,造成光合速率低。
缺Fe时,叶绿索形成受到影响,叶绿素a、b及叶绿索总含量均为cK的1/6;光合色素减少,造成光合速率很低。
讨论
K、Ca、Mg、Fe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缺少K元素,植物叶片缺绿,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叶片显得瘦小细长,易伏倒。
缺少Ca元素,新生叶的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植株的特征地上部分极为明显,表现幼嫩部分发生危害,先从幼叶变黄枯萎,生长点受到抑制或死亡,致使植株矮小丛状展开的叶尖部分产生胶质干后粘在一起。
缺少Mg元素,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体内约20%的镁元素存在与叶绿素中,这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密切的联系[4]。
缺少Fe元素,铁是许多重要酶的辅基,通过Fe2+和Fe3+两种价态传递电子[4],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粱作用。
催化叶绿素合成的酶需要Fe2+,近年来发现,铁对叶绿体构造的影响比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更大[3]。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研究,能简要的说明,植物缺某种矿质元素时,会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同时缺乏数种元素会使病症复杂化,其他环境因素(如各种逆境、土壤PH,等等)也都可能引起植物产生和与营养缺乏类似的症状[3]。
由于时间、实验条件有限,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包括更多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甚至有益元素和稀土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鑫等,玉米幼苗缺素症状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3):272~275
[2]杨丽娟等,玉米缺素病状的研究。
玉米科学,2000,8(2):75~79
[3]李合生等,现代植物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8~193
[4]叶尚红,陈疏影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程。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