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丽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与措施

丽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与措施作者:金志勇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1期摘要介绍了浙江省丽水市的概况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阐述了创建森林城市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城市森林”、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森林屏障、夯实“森林产业”、宏扬“森林文化”等。
关键词森林城市;创建;做法;措施;浙江丽水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91-03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浙闽两省结合部,古称“处州”,迄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
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丽,山为“江浙之颠”,水为“六江之源”,是我国第1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著名的“中国摄影之乡”。
丽水林业用地面积1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4%,森林覆盖率80.8%,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市、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市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森林浴场”、“华东天然氧吧”、“浙江绿谷”、“华东地区动植物的摇篮”,是浙江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后花园”,承担着浙江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绿色生态屏障的重任。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在全国2 348个县(市、区)评价单位中,丽水9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秀,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生态大市。
但是,丽水又是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绿化基础等因素制约,建成区森林城市建设是最大的瓶颈。
笔者现针对丽水在创建森林城市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优势与基础设施弱势之间的关系,实践具有丽水特色的“创森”模式作一些探讨。
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2007年,丽水市委充分认识森林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中的突出作用,依托丽水优势的生态资源,同步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纳入“六城联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总体部署,并将其作为践行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总结
市创森办: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高规格部署创森工作
局党组高度重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第一责任人,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民政系统创森工作,并多次在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上对创森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安排部署。
二、扎实推进,高标准完成创森任务
一是完成路名标牌公益广告设置工作。
截至2月底,我局在市区主要街道路设置、更换、增补名标牌公益广告累计600余块,比例达到50%左右,超额完成了市创森办交付的任务。
二是积极营造创森氛围。
自2017年底至今,我局机关先后设置、更换创森宣传版面6块,并督促独立办公的局属单位设置相关宣传版面,并在电子屏幕上公布创森标语,在网站上发布宣传文章,营造了良好创森氛围。
三是对绿化带进行升级改造。
截至2月底,我局机关已补栽胸径12cm无球法桐20株,胸径12cm高杆挂花14株,完成了绿化改造工作任务,并督促局属单位进行绿化改造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在市创森办的具体指导下,继续做好各项创森工作任务,一是加强对补栽树木的养护,二是继续对路名标牌公益广告展开巡逻维护,三是持续开展创森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对于创森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我市创森工作做出贡献。
森林县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森林县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根据上级部署和安排,森林县城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初步阶段的成果。
为了更好的落实城市创建工作,我们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深入实施各项工作,确保县城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一、环境整治工作为了改善县城环境,我们已经着手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通过加强垃圾清运工作,清理乱堆乱放的垃圾,并对城区内的污水进行治理,及时清理道路两侧的乱倾倒物品,确保城市环境整洁。
我们还修缮了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增加了植被的种植密度, 美化城市的环境。
二、城市交通规划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已经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经过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我们对城市的交通道路进行优化,规划了新的道路网络,引导车辆分流,减缓交通压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交通信号设施和交通标志牌的设置,提高了城市的交通安全性。
三、公共设施建设在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还重点加强了公共设施的建设。
通过修缮改造城市的文化广场、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设施,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还建设了多个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
四、城市管理力量建设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工作,我们不断加强了城市管理力量的建设。
集中优势力量对城市的环境、市容市貌、市政设施进行管理与服务。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城市管理的工作机制,完善了城市管理的法规标准,并提高了城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加强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五、宣传工作在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还加强了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
借助各种宣传途径,积极宣传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引导市民树立良好的城市文明意识,提倡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良好行为。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对城市创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在城市创建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落实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品牌推广,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某市关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工作经验做法

某市城市工作的经验做法近年来,**市紧紧围绕“能源新都、**新城、低碳新区、生态家园”的城市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档次绿化、高效能管理”的理念,科学布局、超前谋划,合力攻坚、扎实推进,一座规划科学、环境怡人,宜居宜业、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在昔日的戈壁滩头拔地而起,成了**人民的生活福地、精神乐园、幸福家园。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描绘蓝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规划的水平决定着城市建设的水平。
*月*日,**市城市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了2016年第三次会议,**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城市建设相关单位、规划专家一同研究审定了“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建设项目效果等13个城市建设事项。
这样的规划评审会**市每年都会召开5次以上,从建设用地、交通安全、公共通道,到建筑体量、密度、容积率、高度、间距、外观、色彩、绿地率、建筑物内部结构功能、夜景灯光、户外广告等关键问题都一一进行审查,动一掀土、修一堵墙、栽一棵树,都要研究审定,反复论证完善,不厌其烦地研究讨论设计方案。
**市始终用战略的思维和超前的眼光规划城市,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工作思路,站在未来30年城市建设不落后的高度,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团队对城市进行设计和定位,按照新市区“东扩、西延、南改、北拓”的城市发展方向,编制了9.13平方公里的城市控制性详规及3.86平方公里的东部扩建区城市设计,并对《**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进行修编完善,全面启动了城市绿地系统、供排水、供热、燃气等8项专项规划编制。
在规划执行上,始终坚持“决策一班人、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实行住建部门初审、专家学者评审、城市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终审的规划“三级评审”制度。
在规划管理上,将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展到62平方公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确保了城市建成区建设质量。
二、坚持质量为基,高标准建设城市近年来,**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连续7年,**市每年都实施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持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
推深做实林长制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推深做实林长制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推深做实林长制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构建林长网格化体系。
全面推行“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各级林长定期巡林、网格护林员常态化护林,将森林资源监管重心向源头延伸。
以下是XX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2022年,全市林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统揽,加快推进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市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xx市林长制工作受到国家林长制办公室全国通报表扬。
2022年11月,xx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2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首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县,xx市荣登榜单。
构建林长“四化”体系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构建林长网格化体系。
全面推行“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各级林长定期巡林、网格护林员常态化护林,将森林资源监管重心向源头延伸。
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3724个,落实基层护林员3620名,党政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各部门力量有效统筹、主体责任纵向延伸至村组末梢,真正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构建林长制度化体系。
制定了《xx市林长制市级会议制度》《xx 市林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7项制度。
建立了“林长+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林长+警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协作机制,形成了司法与行政执法协作联动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为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构建林长信息化体系。
建成了全市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监控、遥感影像、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林长制智慧管理与森林火灾防控、野生动物监控、森林病虫害监测、卫星遥感数据监控等相融合,实现重点区域“实时可查、即时可判、全程可溯、全域可控”,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水平。
构建林长责任化体系。
落实四级林长包抓责任制,为13名市级林长科学划定了责任区域和具体包抓的国有林场。
打造杭州模式 建设森林城市——“杭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深度解读

耄 -誊 _il _
罄 蕊鬻誊 鍪臻鬻 甍毫 鐾
∥ s _ 0
杭 州 市 林 业 水 利 局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州 经 济 社 杭 会 快 速 发 展 , 市 综 合 实 力 不 断 城
提 升 。2 0 0 7年 , 州 市 GDP连 续 杭
的城 市 、 适 宜人类 居 住 的城市 、 最
中 国最 佳 旅 游 城 市 等 评选 中 , 连
续 多 年 位 居 全 国 前 列 ,从 一 定 程
度 上 讲 , 正 是 得 益 于 杭 州 拥 有 广 阔的 、 丽 的森林 和 大 片的 、 人 美 迷 的 绿 色 ,得 益 于 我 们 在 城 市 绿 化 理 念 上 实 现 了大 突 破 、在 城 市 森 林 建 设 成 效 上 实 现 了 大 飞 跃 ” 副 , 市 长 何 关 新 在 杭 州 市 创 建 国 家 森
家 林业 局 、 京 林业 大学 、 国林 北 中
第 1 7年 保 持 两 位 数 增 长 , 经 济
总 量 位 居 全 国 省 会 城 市 第 2位 、
科 院 的专家 们对 杭 州城 市森林 建 设 成功 经验 的一 致解 读 。对 于 目 前 中 国 唯 一 的 “ 林 进 城 ” 本 城 森 样
样 强 调 绿 化 与 文 化 的 结 合 。 即始
来 , 州市 围绕 “ 天 、 水 、 杭 蓝 碧 绿 色 、 静 ”目 标 , 实 施 8 0万 亩 清 以 5 生态 公益林 等 五大林 业 重点 工程 为抓手 , 力 构建融 山 、 、 、 着 水 林 园 、 城 为 一 体 的 城 市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 时紧紧围绕“ 林富民” 同 兴 这
城市森林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实践 表 明 ,发 展城 市 森林 已经 成为
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 ,满 足 了人 民群 众对 森林 绿地 和生 态产 品 的
迫 切 需求 。发展城 市 森林 不但 可 以提 供 优美 的人 居环 境 ,还 可 以为人 们提 供 绿
在 了 全 国 的 前 列 ,为 改 善 全 省 生 态 面 貌 、满 足城 乡人 民生 态需 求 作出 了重要 贡献。 大连市 从上个 世纪 9 年代 至今 , 0 始 终秉 持科 学理 念 ,采取 超 前措施 ,坚
持 不懈 地提 升城 市生 态 系统 的质量 ,使 绿 色成 为大 连 的名片 ,森 林成 为大 连 的 品 牌 。 天的 大连 有祖 国北方 明珠 之称 , 今 有 时 尚浪漫 之都 的 美誉 ,一 个重要 的原
应时代 发 展 的需要 和人 民群 众 的意 愿 ,
空气 质量 达 到二级 标准 。在 这样 的环 境 中休 闲健 身 ,人们的 幸福 感油然 而生 。
实践 表 明 ,发 展城 市 森林 已经 成为
会生 态文 明建 设水平 。 从某 种意 义上讲 ,
建 设生 态文 明的 有效 载体 ,提高 了全 社
产生 良好的 示范和 带动 作用 。 发展城 市 森林 ,是 人类 文明 进步 的 重要体 现 ,是近 半 个世 纪 以来世 界城 市 建设 的一大 潮流 。2 0 0 4年 ,经请 示 中共
压 力得到 释放 ,产 生 『 俞悦感 。重 庆市 开
展 “ 森林 重庆 ” 建设 以来 ,主城 区空 气
程 。创 建 国家森 林城 市 ,是加 强生 态 建
得了可喜的成绩 ,赢得 了广大人民群众 的衷心拥护 ,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4篇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4篇【篇一】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省林业局:今年以来,我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的总体目标,按照“北部山地森林化、中部旱塬果林化、南部平原园林化”的绿化战略和“一城、两河、三区、十线、多点”的绿化总体布局,全力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工作。
现将20xx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任务情况20xx年,全市完成营造林49.8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47万亩的106%,其中人工造林13.32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飞播造林3.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7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
1.城区增绿情况。
20xx城区各项创森项目投资6.6亿元,新增绿化面积9300余亩。
新建渭柳公园、咸阳博物院、望夷公园、秦汉郊野公园等城区公园4处、面积1696亩,完成城西快速干道、咸平路、毕塬东路、文渊路、秦皇大道南段、白马河路、咸户路、沣景路、永昌路、兰池大道茶马大道、泾河大道等28条道路绿化,面积1685亩;新建体育场十字绿地广场,沣西新中心绿廊二期、白马河公园、环形公园三期及四期、秦文明广场、双照湖水库等公共绿地9处、2365亩;占地2800亩的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双照绿林)项目、3400亩的西部农林博览园项目推进顺利;实施咸阳桥、秦都桥、渭城桥、秦皇路式立交、东风路立交、彩虹高架桥、启迪人行天桥、215医院人行天桥、正阳大桥等12处立体绿化,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镇实施屋顶绿化、垂直绿化3000平方米,拓宽城市空间绿量;投资5100万元,在秦皇路、渭阳路、北塬一路、世纪大道、市体育馆、吴家堡转盘等15处重要节点实施“一街一景”改造提升工程,安装绿雕造型40余处,摆放、地栽时令花卉21万平方米;在王府井赛特奥莱、西部芳香园、奥体中心、秦都渭水桥南侧、泾河新城世界商贸文化城、渭柳佳苑社区等公共场地、办公及住宅小区等区域建成生态停车场16处,面积6000余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森林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和省《意见》精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建设“绿色邵阳”的决定。
针对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城市绿化滞后的状况,我们启动了城市森林建设。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成绩和做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区绿化工作快速推进,亮点频传,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初步改善。
共计完成荒山造林7500亩,退耕还林18400亩,义务植树271万株,公路绿化59公里,河道绿化40公里,建成花园式单位4个。
在抓好面上造林绿化的同时,我们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完成了《邵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精心打造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全面铺开了资江风光带建设,城市森林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
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十分关注市区造林绿化工作。
市委书记盛茂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切实抓好城区造林绿化。
同时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广大市民可以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决不是搞形象工程。
去年3月5日,盛茂林书记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军分区领导到大祥区板桥乡、檀江乡参加义务植树。
他一边植树,一边深情地对在场的人说,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今年年初,盛茂林书记又深入三区专题调研,强调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并在全国第25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和在家的市
级领导、机关干部、共青团员、武警战士2000多人一起到北塔区新滩社区良子山参加义务植树。
在潭邵高速公路会战中,市长黄天锡要求将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亲自主持召开动员大会。
市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郭建江2020年、2020年两次在市人代会上向市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的建议案,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今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市委副书记魏太平就组织召开了三区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门会议,对三区荒山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并会同市林业局、市开发办、市国土局、市政财局、市水利局等落实了造林经费。
3月8日,副市长周符波主持召开市区绿色行动动员大会,部署城区街道公共绿地绿化。
市委办、市政府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郊造林绿化步伐的实施意见》(邵市办发202020号)。
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三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各部门迅速行动。
北塔区委书记刘德胜在陈家桥乡三塘冲村办桉树造林示范点400亩,占全区造林任务的20%。
双清区渡头桥镇党委书记刘祥国为做好潭邵高速公路沿线群众的征地绿化工作,每天往返工地好几次;该镇井泉村支部书记肖建飞为征地绿化走遍了全村每一家农户。
(二)工作重点十分明确。
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财力有限,不可能一步到位。
为此,我们抓重点、抓关键,以点带面,将工作引向深入。
主要抓了两个重点:一是规划工作。
规划是龙头。
为制定一个适当超前、切实可行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我们于去年冬天
组织了20多人的专业班子,深入大祥、双清、北塔三区实地调查,走访了市国土、城建、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收集资料,随后到长沙、娄底等地市考察学习,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历时3个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邵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
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我们相继组织编制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和《资江风光带建设规划》2个子规划,保障了城市森林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
二是建设工作。
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一年突出一个建设重点。
2020年,我们把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重点。
在长81.3公里的公路两侧用绿化大苗分别营造30米宽的林带,栽植林木60万株,经过全面补植后成活率达到了95%,取得了良好的绿化和景观效果,被评为全省公路绿化“样板工程”,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赞扬。
如今,驱车飞驰潭邵高速公路,但见绿荫点缀,令人心旷神怡。
2020年,我们把资江风光带建设作为重点。
在保护两岸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着力构筑绿色屏障;对两岸50米以内的地带用杜英、樟树、桂花、池杉等绿化大苗造林,第一层山脊内的荒山、坡耕地、旱地用小苗造林,其中市区段计划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
今年已造林3500亩,完成投资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