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培训资料一教学文案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在这份茶艺培训资料中,我们将介绍茶艺的基本知识、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希望通过本资料,能够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点。
一、茶的分类和特点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饮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等几大类。
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特点,下面我们逐一介绍:1. 绿茶: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炒青等工艺制成的,以叶色碧绿、清香高爽为特点。
常见的有龙井茶、碧螺春等。
2. 红茶:红茶是发酵茶的一种,经过摊晾和发酵等工艺制成,以色泽红艳、滋味醇厚为特点。
常见的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3.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的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以叶色墨绿、香气芬芳为特点。
常见的有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4. 白茶: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的一种,以叶芽为原料,以叶毛银白、滋味清淡为特点。
常见的有白毫银针、寿眉等。
5. 黄茶:黄茶是微发酵茶的一种,以叶色金黄、香气独特为特点。
常见的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二、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茶具是泡茶的必备工具,不同的茶具适合泡制不同种类的茶。
下面我们来介绍常用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 茶壶:茶壶是泡制茶叶的主要工具,按材质分为紫砂壶、玻璃壶、瓷壶等。
使用时,先将壶洗净,加入适量的茶叶和热水,等待一段时间后倒出茶汤,再重新注入热水即可。
2. 茶杯:茶杯是品尝茶汤的容器,通常分为盖碗和盖杯两种类型。
使用时,将茶汤倒入茶杯中,欣赏其色泽和香气,然后小口品味,品尝茶汤的口感和味道。
3.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壶和茶杯的场所,用于接收茶水溢出的污渍。
使用时,将茶壶和茶杯放置在茶盘上,便于清理和集中管理。
4. 茶刀:茶刀是用来切割茶饼或压制的茶砖的工具,帮助茶叶散开和泡制。
使用时,将茶叶放在切割板上,用茶刀轻轻切割或切开。
三、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泡茶是茶艺的核心内容,掌握正确的泡茶步骤和技巧,可以使茶汤的口感和香气更好。
下面是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1. 准备茶具和茶叶:选择适合泡制茶叶的茶具,并准备好干燥、新鲜的茶叶。
茶艺师培训计划文案怎么写

茶艺师培训计划文案怎么写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茶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茶艺表演和服务流程的专业茶艺师,使其能够胜任茶艺表演、品鉴及茶文化传播工作。
二、培训内容1. 茶文化知识讲解-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各地茶文化特色及饮茶习惯- 茶道、茶禅一体化理念- 茶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 茶叶知识学习- 各类茶叶的生长、制作和鉴别- 不同茶叶的泡茶方法和品尝技巧- 对茶叶的产地、品质和历史的深入了解3. 茶艺表演技巧训练- 茶具的摆放和使用技巧- 茶艺表演的动作与姿势- 茶艺表演的音乐和配套环境设置- 茶艺表演中的情绪表达和沟通技巧4. 茶艺服务流程学习- 茶水的煮沸和茶具的清洁方法- 与客人的沟通和服务礼仪- 茶水的斟倒和款待方式- 迎宾茶艺表演和送客送茶流程5. 茶艺表演实践实地去茶艺馆进行实际操作和表演演练,并进行实时指导和点评。
6. 茶艺活动策划- 策划不同场合的茶艺表演和活动- 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执行- 活动现场的控制和调度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以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采用课堂教学、观摩学习、实地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员全面理解和掌握茶艺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周期本次茶艺师培训计划共计3个月时间,其中包括1个月的理论学习和2个月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演练。
五、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战经验的茶艺师担任主讲老师,为学员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指导。
六、培训评估为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课堂小测、作业考核和实践演练考核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员进行辅导和指导。
七、培训证书通过本次培训并成功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由茶艺师协会颁发的茶艺师培训证书,证书将为学员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八、培训后续对于成功通过培训的学员,我们将为其提供就业推荐和职业规划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顺利进入茶艺师职业领域,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追求职业发展。
茶艺师培训资料一

茶艺师培训资料一茶艺师培训资料茶艺师是一门独特的技艺,它涵盖了茶叶的种植、制作、品鉴和茶具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茶艺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茶叶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艺师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以帮助有兴趣成为茶艺师的人了解相关知识。
一、茶叶知识茶叶是茶艺师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茶叶知识是茶艺师培训的重点。
茶叶知识包括茶叶的分类、产区、采摘、制作工艺、品种特点和品鉴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1. 茶叶的分类:茶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每一类茶叶都有其特有的制作工艺和品味特点。
2. 茶叶的产区:茶叶的产区遍布全球,主要有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
不同产区的气候、土壤和制作工艺都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
3. 茶叶的采摘: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茶叶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采摘时间不同,采摘时的叶片选择也有讲究。
4. 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步骤。
不同的茶叶种类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的熟练掌握对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
5. 茶叶的品种特点:不同品种的茶叶有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特点。
例如,龙井茶具有清香、鲜爽的口感,普洱茶具有陈香和厚重的口感。
6. 茶叶的品鉴方法:茶叶的品鉴方法包括外观、香气、滋味和汤色等方面的评判。
茶艺师需要学会用专业的方式评判茶叶的品质。
二、茶具知识茶具是茶艺师工作的工具,了解茶具的选择和使用对于茶艺师来说至关重要。
茶具知识包括茶具的种类、材质、使用方法和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1. 茶具的种类: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罐等。
不同种类的茶具适用于不同的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
2. 茶具的材质:茶具的材质有紫砂、瓷器、玻璃等。
不同材质的茶具对茶叶的影响不同,紫砂茶具能够提升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3.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冲泡茶叶、控制水温、注水姿势等。
茶艺师需要学会掌握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保证冲泡出优质的茶水。
茶艺师培训计划文案

茶艺师培训计划文案第一部分:培训计划概述一、培训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员全面掌握茶叶知识、茶道礼仪、茶艺技能和茶文化,具备茶艺师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茶叶品鉴及茶艺表演能力,具备茶文化传播和教学能力。
二、培训对象:对茶叶文化感兴趣,希望从事茶艺师职业的个人。
不限于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经历。
具体包括:餐饮企业员工、文化机构人员、开设茶楼的从业人员、茶叶经销商等。
三、培训周期:预计培训周期为3个月。
具体培训时间及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员的特殊需要灵活调整。
四、培训地点:培训地点为专业的茶艺师培训学校或者茶文化学院。
培训学校应当配备完善的茶叶品鉴室、茶具器材和教学设施。
五、培训费用:培训费用根据培训学校的水平、教学设备和实际情况而定。
可以提供包括学费、教材、茶叶、茶具及实际操作费用在内的综合培训费用。
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茶叶知识、茶道礼仪、茶艺技能和茶文化学习。
第二部分:培训详细内容一、茶叶知识:1. 茶叶的起源和分类2. 茶叶加工工艺和特点3. 茶叶的品牌和产地4. 茶叶的品质判别5. 茶叶的保存和养护二、茶道礼仪:1. 茶具的认识与使用2. 茶艺师的仪态和姿势3. 茶道礼仪的基本准则4. 茶宴仪式的主持和服务流程5. 茶宴礼仪的运用和表达三、茶艺技能:1. 茶艺师的表演技巧2. 茶艺的茶具布置和准备3. 茶艺表演的动作和姿势4. 茶艺师的声线和表情5. 茶艺师的表演技能和境界四、茶文化学习:1. 茶文化的历史和渊源2. 茶文化的传统传承3. 茶文化的现代传播4. 茶文化的与生活的结合5. 茶文化的演绎和延伸第三部分:培训师资力量专业的茶艺师学校应当组织专业的师资力量,包括茶叶专家、茶道大师、茶艺表演演员等,他们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员提供系统的培训服务。
第四部分:培训评估和考核学员在培训期间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实际操作、考核测验等方式对学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核。
茶艺师基础知识教案

茶艺师基础知识教案茶,这一片小小的叶子,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和奥秘。
而茶艺师,就像是一位魔法师,能将这叶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成为一名出色的茶艺师,得先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先来说说茶叶的种类吧。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等。
绿茶,那可是清新的代表,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人神清气爽。
你想想,那西湖龙井,翠绿的叶子在水中舒展,是不是宛如一位翩翩起舞的绿衣仙子?红茶呢,则是温暖的象征,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人带来满满的暖意。
正山小种那浓郁的香气,难道不像一位热情的老友,一见面就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再讲讲茶具。
茶具可不仅仅是盛茶的工具,它们更是艺术品。
紫砂壶,那细腻的质感,犹如婴儿的肌肤,温润而舒适。
玻璃杯呢,透明的身躯能让你清晰地看到茶叶在水中的舞动,这不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水上芭蕾表演吗?泡茶的水温也是有讲究的哟!水温太高,茶叶可能就被“烫坏”了,就像把一朵娇嫩的花丢进了火炉;水温太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又出不来,仿佛一个害羞的孩子不敢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说泡绿茶,一般 80 度左右的水温就刚刚好,既能激发它的清香,又不会破坏它的鲜嫩。
还有泡茶的手法,这可真是一门学问。
就如同写字一样,有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草书的奔放。
高冲能让茶叶在杯中翻滚,释放出更多的香气;低斟则显得优雅宁静,如同细水长流。
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是不是觉得离成为一名茶艺师更近了一步?可别小看这些,每一个细节都能决定一杯茶的品质。
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茶叶是主角,茶具是舞台,水温是灯光,手法是导演。
只有各个环节都配合默契,才能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茶艺盛宴”。
所以啊,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就得用心去感受每一片茶叶的呼吸,用手去传递每一份温暖,用爱去泡出每一杯香浓的茶。
这不只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美好的追求。
你说是不是?。
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

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教案第一章:茶艺师职业素养1.1 茶艺师的职业定义与职责1.2 茶艺师的职业素质要求1.3 茶艺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教案第二章:茶叶基础知识2.1 茶叶的分类与特性2.2 茶叶的产地与品质2.3 茶叶的加工与保存教案第三章:茶艺师必备技能3.1 泡茶技艺与茶具选用3.2 茶艺表演与茶道精神3.3 茶叶品鉴与评价教案第四章:茶艺师服务规范4.1 茶艺师的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4.2 茶艺馆的经营与管理4.3 茶艺师的工作流程与服务标准教案第五章:茶艺师实战演练5.1 茶艺师日常工作实战案例分析5.2 茶艺师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5.3 茶艺师如何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教案第六章:茶叶冲泡技艺深入研究6.1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6.2 水质、水温对茶叶冲泡的影响6.3 茶艺师冲泡茶叶的节奏与力度掌控教案第七章:茶艺师茶艺表演技巧7.1 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与要求7.2 茶艺表演中的音乐、舞蹈与视觉艺术融合7.3 茶艺师个人风格与茶艺表演的创新教案第八章:中国茶文化传承8.1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8.2 中国各地茶文化的特色与代表8.3 茶艺师在茶文化传播中的角色与使命教案第九章:茶叶营销与茶馆经营9.1 茶叶市场的现状与趋势9.2 茶叶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9.3 茶馆经营模式与盈利方式教案第十章:茶艺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10.1 茶艺师的职业道德规范10.2 茶艺师行业的法律法规10.3 茶艺师如何处理职业风险与法律责任教案第十一章:茶叶养生与茶疗11.1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11.2 茶叶养生饮品的设计与搭配11.3 茶疗方法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教案第十二章:茶艺师的创新与研发12.1 茶艺师在创新中的角色与重要性12.2 茶艺创新的形式与方法12.3 茶叶新产品研发的基本流程与策略教案第十三章:茶艺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13.1 茶艺师个人职业发展路线图13.2 提升茶艺师职业竞争力的方法13.3 茶艺师如何应对职业挑战与机遇教案第十四章:茶艺馆设计与布置14.1 茶艺馆设计的理念与原则14.2 茶艺馆功能区域的规划与布局14.3 茶艺馆装饰风格与艺术品选配教案第十五章:茶艺师资格认证与考核15.1 茶艺师资格认证的级别与要求15.2 茶艺师考核的内容与评价标准15.3 茶艺师如何准备资格认证考试与考核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包括茶艺师的职业素养、茶叶基础知识、泡茶技艺与茶具选用、服务规范、实战演练、冲泡技艺深入研究、茶艺表演技巧、茶文化传承、茶叶营销与茶馆经营、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茶叶养生与茶疗、创新与研发、职业规划与发展、茶艺馆设计与布置以及茶艺师资格认证与考核等十五个章节。
茶艺培训教案

茶艺培训教案茶艺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了解茶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采摘、制作等;2. 掌握基本的茶艺技巧,能够正确泡茶、倒茶;3. 培养学员的观察力、细致的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1. 茶的基本知识:1.1 茶的种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1.2 茶的采摘和制作:茶叶的采摘时间、制作工艺等;1.3 茶具:茶壶、茶杯、茶盘等。
2. 茶艺技巧:2.1 泡茶技巧:2.1.1 水质的选择:使用优质的泉水或矿泉水;2.1.2 水温的控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制作工艺,选择适合的水温;2.1.3 茶叶的选择和分量:根据茶杯的大小和个人口味,选择适量的茶叶;2.1.4 泡茶的时间: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控制泡茶的时间;2.1.5 泡茶的顺序和步骤:先洗茶、再注水、待茶的颜色适合后即可倒茶。
2.2 倒茶技巧:2.2.1 握茶杯的姿势:以大拇指和食指握茶杯的底部,中指和无名指托住茶杯的侧面;2.2.2 倒茶的高度和角度:根据茶杯的大小和个人习惯,控制倒茶的高度和角度;2.2.3 倒茶的节奏和身姿:以自如、舒展的身姿和平稳的节奏倒茶,展现茶艺的美感。
三、培训方法:1. 讲解:通过讲解茶的基本知识和茶艺技巧,传授给学员理论知识;2. 演示:由培训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泡茶和倒茶技巧;3. 实践:让学员亲自实践泡茶和倒茶,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技能;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
四、培训时间分配:1. 茶的基本知识:30分钟;2. 茶艺技巧讲解和演示:30分钟;3. 学员实践泡茶和倒茶:60分钟;4. 小组讨论和总结:30分钟。
五、培训评估:1. 观察学员的实践效果:培训师观察学员的实践情况,评估其掌握茶艺技巧的程度;2. 学员的自我评估:学员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进行自我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3. 培训反馈问卷:发放培训反馈问卷,让学员对培训进行评价和建议。
六、培训资源准备:1. 茶叶和茶具:准备多种茶叶和茶具,供学员实践和体验;2. 视频和图片资料:准备相关茶艺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用于讲解和演示;3. 讲义和手册:准备茶的基本知识和茶艺技巧的讲义和手册,供学员参考。
(完整版茶艺上课教案

(完整版茶艺上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茶艺》教材的第三章“茶的冲泡技艺与品鉴”。
具体内容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的冲泡方法,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如何品鉴茶的色、香、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四种主要茶类的冲泡方法,了解茶具的选用和使用方法,以及品鉴茶的色、香、味。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冲泡一壶好茶的能力,提高品茶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掌握不同茶类的冲泡温度和时间,以及品茶技巧。
教学重点:四种主要茶类的冲泡方法、茶具的使用和品鉴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热水壶、计时器、品茶杯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品尝两杯不同茶类的茶,观察它们的颜色、闻其香气,并尝试描述茶的味道。
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对茶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的冲泡方法,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品鉴茶的色、香、味。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绿茶为例,演示冲泡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品鉴绿茶的色、香、味。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种茶类,按照所学方法进行冲泡和品鉴,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四种主要茶类的冲泡方法2. 茶具的选择和使用3. 茶的品鉴技巧七、作业设计2. 答案: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四种主要茶类的冲泡方法,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冲泡时间控制不准确、茶具使用不熟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茶类(如普洱茶、黄茶等)的冲泡方法和品鉴技巧,提高茶艺水平。
同时,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茶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不同茶类的冲泡温度和时间控制。
2. 茶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师培训资料一第一章礼仪与接待茶艺服务人员的礼仪贯穿于茶艺馆接待服务的全过程,也贯穿于宾客从进入茶艺馆到离开茶艺馆的始终。
在茶艺馆各个环节的服务中,礼仪更要得到具体的落实与体现。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宾客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节礼仪礼仪是调整和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
具体地说,礼仪具有尊重、约束、教育、调节的作用。
礼仪是一个复合词,它是有形的,存在于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其基本形式受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语言、行为表情、服饰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一、接待礼仪与技巧茶艺馆是宾客进行休闲的场所,宾客在工作之余来此休息,香茗和悠悠古乐能使他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茶艺馆也是交际场所,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常常喜欢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洽谈生意,一些公司或团体有时也特意选择在这样的气氛中座谈等;茶艺馆还是私人聚会的好场所,人们常常乐意到这里来招待亲朋好友;年轻的情侣更热衷于在这优雅的环境里约会。
为了烘托茶艺馆温馨的气氛,茶艺服务人员在为宾客提供良好服务时,接待的礼仪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每一名茶艺服务人员在接待宾客时需要注意和掌握的:1.上岗前,要做好仪表、仪容的自我检查,做到仪表整洁、仪容端正。
2.上岗后,要做到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思想集中,随时准备接待每一位来宾。
3.宾客进入茶艺馆时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的问候,通过美好的语言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一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同时将不同的宾客引领到能使他们满意的坐位上。
4.如果一位宾客再次光临时又带来了几位新宾客,那么对这些宾客要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应特别热情地招呼接待。
5.恭敬地向宾客递上清洁的茶单,耐心地等待宾客的吩咐,仔细地听清、完整地记牢宾客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以免出现差错。
6.留意宾客的细小要求,如“茶叶用量的多少”等问题,一定要尊重宾客的意见,严格按宾客的要求去做。
7.当宾客对饮用什么茶或选用什么茶食拿不定主意时,可热情礼貌地推荐,使宾客感受到服务周到。
8.在为宾客做茶时,要讲究操作举止的文雅、态度的认真和茶具的清洁,不能举止随便、敷衍了事。
9.在服务中,如需与宾客交谈,要注意适当、适量,不能忘乎所以,要耐心倾听,不与宾客争辩。
10.工作中,要注意站立的姿势和位置,不要趴在茶台上或和其他服务员聊天,这是对宾客不礼貌的行为。
11.宾客之间谈话时,不要侧耳细听;在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避。
12.宾客有事招呼时,不要紧张地跑步上前询问,也不要漫不经心。
13.宾客示意结账时,要双手递上放在托盘里的账单,请宾客查核款项有无出人。
14.宾客赠送小费时,要婉言拒绝,自觉遵守纪律。
15.宾客离去时,要热情相送,表示欢迎他们再次光临。
二、交谈礼仪与技巧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接待工作过程中,要向宾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而与宾客进行交谈便成为茶艺服务的一部分,如何体现茶艺馆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温馨的服务,茶艺服务人员就要注重与宾客交谈时的礼仪与技巧。
1.与宾客对话时,应站立并始终保持微笑。
2.用友好的目光关注对方,表现出自己思想集中、表情专注。
3.认真听取宾客的陈述,随时察觉对方对服务的要求,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
4.无论宾客说出来的话是误解、投诉或无知可笑,也无论宾客说话时的语气多么严厉或不讲人情,甚至粗暴,都应耐心、友善、认真地听取。
5.即使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也不能在表情和举止上流露出反感、藐视之意,只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能当面提出否定的意见。
6.听话过程中不要随意去打断对方的说话,也不要任意插话作辩解。
7.听话时要随时做出一些反应,不要呆若木鸡,可边微笑边点头倾听,同时还可以说“哦”“我们会留意这个问题”等话做陪衬、点缀,表明你在用心听,但这并不说明双方的意见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茶艺服务人员还可以用关切的询问、征求的态度、提议的问话和有针对性的回答来加深与宾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艺馆的服务质量。
三、语言和行为举止礼节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或符号。
体现在语言上的礼节是茶艺服务人员在接待宾客时需要使用的一种礼貌语言,它具有体现礼貌和提供服务的双重特性,是茶艺服务人员用来向宾客表达意愿、交流思想感情和沟通信息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茶艺服务人员完成各项接待工作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工作中必须注重语言的礼节1.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接待中要使用敬语。
2.使用敬语时,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语调要甜美、柔和。
3.在服务中要注意用“您”而不用“你”或“喂”来招呼宾客。
4.当宾客光临时应主动先向宾客招呼说“您好”,然后再说其他服务用语,不要顺序颠5.当与宾客说“再见”时可根据情景需要再说上几句其他的话语,如“欢迎再来”等。
优雅的举止,洒脱的风度,常常被人们称赞,也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服务接待工作中,茶艺服务人员与宾客的交流经常会借助于人体的各种举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体态语言”。
它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茶艺接待工作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所以,茶艺服务人员的举止要符合礼仪的要求。
1.茶艺服务人员要具有规范的站姿和优雅的坐姿。
2.适当运用手势给宾客一种含蓄、彬彬有礼、优雅自如的感觉。
3.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应掌心向上,面带微笑,眼睛看着目标方向,并兼顾宾客是否意会到目标,切忌用手指来指去,因为这样含有教训人的味道,是不礼貌的。
在与宾客交谈时,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
在服务接待过程中不能使用向上看的目光,这种目光给人以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
为了表示尊重,在与宾客交谈时,目光应正视对方的眼鼻三角区。
第二节接待接待工作是茶艺馆进行正常营业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信仰为宾客提供贴切的接待服务。
同时,也要给予一些VIP宾客及特殊宾客恰到好处的关照。
接待工作不仅能体现茶艺服务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更能突出茶艺馆高质量的服务水准。
一、不同地域宾客的服务1.日本、韩国:日本人和韩国人在待人接物以及日常生活中十分讲究礼貌,在为他们提供茶艺服务时要注重礼节。
茶艺服务人员在为日本或韩国宾客泡茶时应注意泡茶的规范,因为他们不仅讲究喝茶,更注重喝茶的礼法,所以要让他们在严谨的沏泡技巧中感受到中国茶艺的风雅。
2.印度、尼泊尔:印度人和尼泊尔人惯用双手合十礼致意,茶艺服务人员也可采用此礼来迎接宾客。
印度人拿食物、礼品或敬茶时用右手,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茶艺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要特别注意。
3.英国:英国人偏爱红茶,并需加牛奶、糖、柠檬片等。
茶艺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应本着茶艺馆服务规程适当添加白砂糖,以满足宾客需求。
4.俄罗斯:同英国人一样,俄罗斯人也偏爱红茶,而且喜爱“甜”,他们在品茶时吃点心是必备的,所以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中除了适当添加白砂糖外,还可以推荐一些甜味茶食。
5摩洛哥:摩洛哥人酷爱饮茶,加白砂糖的绿茶是摩洛哥人社交活动中一种必备的饮料。
因此,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中添加白砂糖是必不可少的。
6.美国:美国人受英国人的影响,多数人爱喝加糖和奶的红茶,也酷爱冰茶,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中要留意这些细节,在茶艺馆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宾客的需要。
7.土耳其:土耳其人喜欢品饮红茶,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时可遵照他们的习惯,准备一些白砂糖,供宾客加入茶汤中品饮。
8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以牛羊肉和乳类为主要食物,为了消食除腻,饮茶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
巴基斯坦人饮茶风俗带有英国色彩,普遍爱好牛奶红茶,茶艺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可以适当提供白砂糖。
在巴基斯坦的西北地区流行饮绿茶,同样,他们也会在茶汤中加入白砂糖。
二、不同民族宾客的服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茶艺服务人员要根据不同民族的饮茶风俗为不同的宾客提供服务。
1.汉族:汉族大多推崇清饮,茶艺服务人员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采用不同方法为宾客沏泡。
采用玻璃杯、盖碗沏泡时,宾客饮茶至杯的1/3水量时,需为宾客添水。
为宾客添水3次后,需询问宾客是否换茶,此时茶味已淡。
2.藏族:藏族人喝茶有一定的礼节,喝第一杯时会留下一些,当喝过两三杯后,会把再次添满的茶汤——饮而尽,这表明宾客不想再喝了。
这时,茶艺服务人员就不要再添水了。
3.蒙古族:在为蒙古族宾客服务时要特别注意敬茶时用双手,以示尊重。
当宾客将手平伸,在杯口上盖一下,这表明宾客不再喝茶,茶艺服务人员可停止斟茶。
4.傣族:茶艺服务人员在为傣族宾客斟茶时,只斟浅浅的半小杯,以示对宾客的敬重。
对尊贵的宾客要斟三道,这就是俗称的“三道茶”。
5、维吾尔族:茶艺服务人员在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着宾客的面冲洗杯子,以示清洁。
为宾客端茶时要用双手。
6.壮族:茶艺服务人员在为壮族宾客服务时,要注意斟茶不能过满,否则视为不礼貌;奉茶时要用双手。
三、不同宗教宾客的服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几乎都信奉某种宗教,在汉族中也不乏宗教信徒。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有自己的礼仪与戒律,并且都很讲究遵守。
为此,从事茶艺馆服务接待工作的人员,要了解宗教常识,以便更好地为信奉不同宗教的宾客提供贴切、周到的服务。
茶艺服务人员在为信奉佛教的宾客服务时,可行合十礼,以示敬意;不要主动与僧尼握手。
在与他们交谈时不能问僧尼的尊姓大名。
四、VIP宾客的服务1.茶艺服务人员每天要了解是否有VIP宾客预订,包括时间、人数、特殊要求等都要清楚。
2.根据VIP宾客的等级和茶艺馆的规定配备茶品。
3.所用的茶品、茶食必须符合质量要求,茶具要进行精心的挑选和消毒。
4.提前20min将所备茶品、茶食、茶具摆放好,确保茶食的新鲜、洁净、卫生。
五、特殊宾客的服务1.对于年老、体弱的宾客,尽可能安排在离人口较近的位置,便于出入,并帮助他们就坐,以示服务的周到。
2.对于有明显生理缺陷的宾客,要注意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就坐,能遮掩其生理缺陷,以示体贴。
3.如有宾客要求到一个指定位置,应尽量满足其要求。
第二章准备与演示第一节茶艺准备一、茶的类型按茶叶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六大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类不同,茶叶的品质特征各异,质量好坏的标准也不一,所以先要了解各类茶的品质特征,才能鉴别茶叶的好坏。
即使是一类茶,因鲜叶原料的大小和品种的差异,炒制温度与手法的不同,茶叶的色、香、味、形各异。
1、茶的色泽类型茶的色泽分为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冲泡后的茶渣)色泽。
(1)干茶色泽1)绿茶类银白隐翠型又称银绿型。
从多茸毛品种上采收的细嫩原料(指芽尖到一牙二叶初展,下同)制作的成品茶,叶色翠绿,外表披满白毫,如保靖岚针、巴山银芽、凌云白毫、乐昌白毛尖、高桥银峰、洞庭碧螺春、敬亭绿雪、望府银毫、双龙银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