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茶艺师培训教材
茶艺师培训课程内容

茶艺师培训课程内容一、课程概述茶艺师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学员成为具备扎实的茶叶知识和精湛的茶艺技巧的专业人士。
课程内容涵盖了茶叶知识、茶艺技巧、茶具使用和茶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茶叶的分类、品质评定以及茶艺表演的技巧,掌握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培养优雅的茶艺师素养。
二、课程安排1. 茶叶知识•茶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茶叶的分类与特点•茶叶的产地与风味•茶叶的品质评定•茶叶的保存与品饮方法2. 茶艺基础•茶具的选用与保养•茶艺师的基本礼仪•茶具的摆放与布置•泡茶的基本步骤•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 茶艺技巧•泡茶的技巧与方法•茶艺表演的基本动作•茶性及对应技法的掌握•整体茶艺表演的设计与演练•茶艺师的形象打造与表达技巧4. 茶文化传承•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道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茶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近年来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茶艺师在茶文化传承中的责任与使命三、课程特色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讲座以及实践操作环节,学员不仅能通过理论学习深入了解茶叶和茶艺,还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真实体验茶艺师的工作方式和技巧。
2.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员的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课程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使学员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茶艺技巧和专业素养。
3. 涵盖全方位的茶叶知识课程内容包括茶叶的起源、分类、品质评定等多个方面,帮助学员全面掌握茶叶的知识,从而在茶艺表演中做到更加专业和丰富。
4. 茶艺与文化相结合课程注重茶艺与文化的融合,通过学习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茶艺师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培养学员成为具有艺术性和创造力的茶艺师。
5. 实践机会课程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茶艺展示、比赛和茶会等活动,帮助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茶艺水平,并与茶文化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结语茶艺师培训课程内容以茶叶知识、茶艺技巧、茶具使用和茶文化传承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茶艺技巧。
初级茶艺师培训课件

初级茶艺师培训课件初级茶艺师培训课件茶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茶叶的栽培、制作与品尝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茶艺师的角色则是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茶文化,将其传授给更多的人们。
初级茶艺师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茶叶文化、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全面地了解茶叶的魅力和茶文化的价值。
一、茶艺的起源和发展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茶艺发源于中国,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了解茶艺的历史起源、发展及其珍贵的文化价值。
二、茶叶的分类及特点茶叶根据其制作工艺和品种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口感,本部分内容将结合茶叶的外形、香气、口感等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茶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茶具是茶艺师不可或缺的工具,茶具的种类较为繁多,如茶壶、茶杯、茶盘等等。
在本节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茶具的分类、材料、使用方法等,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熟悉并掌握茶具的使用。
四、茶叶冲泡技巧茶叶的冲泡是茶艺师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要想冲泡出好喝的茶,除了掌握茶叶的种类和特点,还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结合不同的茶叶类型和茶具,详细介绍冲泡茶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茶具的保养与清洗茶具不仅是茶艺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茶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何正确保养和清洗茶具是茶艺师必须掌握和注意的地方。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介绍茶具的保养、清洗,以及如何防止发霉等问题的发生。
六、茶艺的礼仪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艺表演和茶会交际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介绍礼仪的基本要素、茶艺师的形象和举止等相关的知识,在茶艺礼仪的指导下,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魅力和专业素养。
茶艺的学习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初级茶艺师培训课程是学习者认识茶叶文化、学习茶艺实践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了茶艺的起源、茶叶的分类、茶具的使用、茶叶冲泡技巧、茶具的保养和清洗以及茶艺的礼仪等方面内容。
茶艺师初级培训教程概要

茶艺师初级培训教程概要简介本教程旨在为茶艺师初级培训提供一个概要,帮助学员建立茶艺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无法律复杂性的培训方法,本教程将引导学员独立决策,并发挥其茶艺专长。
培训内容本培训教程包括以下主题:1. 茶叶知识:- 不同种类的茶叶介绍- 茶叶的产地、采摘和制作过程- 茶叶的保存和贮存方法2. 茶具使用:- 常见茶具的名称和用途- 茶具的清洁和维护方法- 茶具的摆放和陈设技巧3. 泡茶技巧:- 正确的茶叶用量和水温控制- 泡茶时间和次数的掌握- 茶叶冲泡的步骤和技巧4. 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流程- 茶道礼仪和仪式感的培养- 茶艺表演中的艺术表达和创新学习方法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应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 独立思考:- 学员应独立思考茶艺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 鼓励学员进行实践和尝试,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实际操作:- 学员应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茶艺技巧。
- 培训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实操机会,帮助学员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演示和示范:- 培训教师将进行茶艺技巧的演示和示范,以便学员能够观摩和学习。
- 学员应密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动作,逐步提升自己的技巧水平。
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将进行以下培训评估:1. 理论考试:- 学员需参加茶叶知识和茶艺技巧的理论考试。
- 考试内容将覆盖培训过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实践考核:- 学员将进行茶艺表演的实践考核。
- 考核将评估学员在茶艺表演中的技巧和仪态。
结束语本教程旨在为茶艺师初级培训提供一个简洁而全面的概要。
通过独立决策和简单策略的培训方法,学员将能够建立茶艺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祝学员们在茶艺之路上取得成功!。
茶艺师培训教材

茶文化内涵与特点
茶文化的定义
阐述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以 及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茶文化的特点
分析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地域性、 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以及这些特点 在茶艺表演、茶道礼仪等方面的体现。
国内外茶文化发展比较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国内外茶文化比较
梳理中国茶文化从唐代煎茶、宋代点 茶、明代泡茶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 脉络和特点。
叶的优劣。
看叶底
通过观察冲泡后茶叶的 叶底,判断茶叶的品质
和工艺。
茶道礼仪规范与演示
01
02
03
泡茶礼仪
包括泡茶前的准备、泡茶 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泡茶 后的清理等。
奉茶礼仪
包括奉茶的顺序、姿势、 动作等,体现对客人的尊 重。
品茗礼仪
包括品茗时的坐姿、端杯 姿势、品茗顺序等,展现 优雅得体的品茗风范。
泡茶前先用热水将茶壶、茶杯等 器具温热,以提高泡茶质量。
注水适度
注水时需掌握好水温和水量,避 免烫伤或影响茶汤口感。
01 02 03 04
下茶适量
根据茶叶种类和泡茶器具的大小, 放入适量的茶叶。
刮沫淋盖
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 再淋在壶盖上,以提高茶汤清澈 度。
不同类型茶叶的冲泡方法
绿茶
采用上投法或中投法,水 温控制在80-85℃,冲泡
推动茶艺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采用玻璃杯泡法或盖碗泡 法,水温控制在80-85℃,
冲泡时间2-3分钟。
04
品茗论诗与茶道礼仪
Chapter
品茗方法及评价标准
观茶色
通过观察茶汤的色泽、 清澈度、发酵程度等,
茶艺师培训资料

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分类、鉴别、冲泡、品饮等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茶具的 使用和保养方法。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和管理能力,能够为客人 提供优质的服务。
茶艺师在茶文化传播中作用
推广茶文化
茶艺师通过泡茶、品茶、鉴茶等方式 ,向客人展示茶文化的魅力,引导客 人了解和学习茶文化。
传播茶知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外发展现状
在国外,茶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和追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茶艺师 认证体系,茶艺师职业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发展。同时,国际间的茶文化 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为茶艺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2 茶叶知识及分类识别方法
茶叶起源与传说故事
茶叶的起源
据传茶叶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几千 年的历史。古代传说中,神农氏尝百 草时发现了茶叶,并因其解毒功效而 广泛传播。
裁判工作
裁判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同时,裁判还应注意与选手的沟通交 流,确保评分过程公开、透明。
参赛选手心理调适建议
01
保持自信
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不要过分 紧张或自卑。
专注当下
在比赛过程中专注于自己的操作和 表现,不要被外界因素干扰。
03
02
调整心态
把比赛看作是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 会,不要过分看重结果。
人流量大
确保周边有足够的人流量,以支撑茶馆的日 常运营。
配套设施
考虑周边是否有足够的停车位、餐饮等配套 设施,提高顾客满意度。
装修风格设计思路分享
传统文化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运用古典元 素和符号进行装修设计。
现代简约
采用简约、清新的装修风格,营造舒 适、轻松的氛围。
茶艺师培训教材ppt课件(2024)

聚拢香气,便于闻香识茶。
盖碗
泡茶、品茶兼用,可观察茶汤、叶底。
12
茶具选购与保养方法
美观实用、材质安全、与所泡 茶叶相配。
02
保养方法
01
选购原则
2024/1/28
使用后及时清洗、晾干;避免油 污、异味;定期消毒;注意存放
环境通风干燥。 13
茶具搭配与使用技巧
2024/1/28
搭配原则
主辅分明、功能齐全、色彩和谐 、风格统一。
创意茶艺设计
结合现代审美和时尚元素,设 计独具特色的茶艺表演和茶席
布置。
2024/1/28
新技术应用
探索将新技术如AR、VR等应用 于茶艺培训和表演,提升观众 体验。
茶艺产品创新
研发新型茶具、茶宠等茶艺相 关产品,推动茶艺行业的创新 发展。
跨文化交流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 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6
07
茶艺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2024/1/28
27
学习型茶艺师培养策略
01
专业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茶叶分类、加工、保 存等专业知识,掌握各类茶叶
的特点和冲泡技巧。
2024/1/28
02
茶文化修养
03
礼仪规范培训
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和传 承,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和审美
水平。
学习茶艺服务礼仪和规范,提 高服务质量和个人形象。
茶文化历史与传播途径
2024/1/28
23
中国茶文化历史沿革概述
03
茶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历代茶文化发展
茶具与茶道的演变
介绍茶的起源、传说及早期发展历程,阐 述茶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茶艺教材_精品文档

茶艺教材茶具说明1.茶盘: 盛放茶具2.茶海: 又称“公道杯”, 用以均分茶汤3.盖碗:又称“三才杯”,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天地人三合一, 酿出精华4.闻香杯: 闻茶香5.品茗杯:品茗, 鉴赏汤色6.随手泡: 煮水方便、快捷7.茶叶罐: 存储茶叶8.杯垫:又称“杯托”, 用以垫放闻香杯及品茗杯9.茶道组(1)茶则: 用来量取茶叶, “则”是古代的一种量器(2)茶导: 用以拨导茶叶(3)茶漏:增加壶口(紫砂壶)面积, 防止茶叶外漏(4)茶夹: 夹取闻香杯、品茗杯(5)茶针: 疏通壶口(6)滤网: 过滤茶渣(7)滤网架: 放置过滤网(8)赏茶荷: 鉴赏干茶形、色(9)养壶笔: 刷洗壶体(10)盖置: 放置壶盖(11)茶宠: 装饰、美化茶桌(12)水盂: 放置过滤的废水及茶渣(13)茶巾:擦拭茶垢, 清理茶桌泡茶步骤1.介绍所要泡的茶, 展示“今天我要泡的是华亨的XXX茶”2.倾茶入择——茶叶倒入茶荷3.鉴赏佳茗——请客人鉴赏茶叶条索、色泽“请您看一看这泡茶的条索和色泽”4.孟臣淋霖(烫杯)——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 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当客人面消毒杯子, 杯盖也要烫到5.乌龙入宫——茶荷内茶叶用茶导拨入盖碗6.摇荡嘉茗——对客人上下摇茶、请客人闻干茶香7.悬壶高冲——即将开水壶提高, 向盖碗内冲水, 使盖碗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 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沿盖碗杯沿冲)8.春风拂面(刮去茶沫)——是用杯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 使盖碗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9.乌龙入海(茶倒入茶海)——第一道温润泡, 注意杯底不能对着客人10.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 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 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 这样内外加温, 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用于紫砂壶冲泡)11.若琛出浴——即汤洗茶杯, (若琛清初), 以擅长若琛瓯。
制茶杯而出名, 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12.游山玩水13.关公巡城14.韩信点兵15.敬奉佳茗——用杯叉将品茗杯放置杯垫上, 双手奉茶给客人16.三龙护鼎——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 中指顶住杯底, 戏称“三龙护鼎”。
茶艺师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 云南现存古茶树活化石:三棵代表性茶树为证:
1、云南省勐海县巴达大黑山上发现的,树高32.12米,树围2.9米 ,距今1700多年的野生型茶树王
6、防癌
绿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癌症的发生, 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
-
33
7、美白及防紫外线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 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绿茶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 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绿茶减轻病况。
-
34
茶艺师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1
基本内容
• 茶史:茶的历史沿革 • 茶性:茶的成分和功效 • 茶类:茶的种类及名茶介绍 • 茶技:茶的冲泡技术 • 茶与文化 • 茶艺表演
-
2
茶文化
1、何为茶文化? 古代“文”、“化”二字的出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一化天下”。
——《易•贲卦》
即:观察天文景象,可以知晓天道自然的变化;观 乎人类文明,可以教化天下,使人明伦知礼。
-
24
3、茶的味道
• 苦:茶叶中本身含有咖啡碱 • 涩:茶叶中本身含有茶多酚 • 鲜:氨基酸 • 甜:可溶性的糖 • 厚:果胶
-
25
(二)茶的性质和保存
1、茶叶的双重属性: • 自然属性:保健功能 • 社会属性:以茶会友、送礼、以茶养性
2、茶的特性:吸附性、避光性
-
26
3、茶叶的保存
• ①大容量茶叶储藏:炭贮法、抽气充氮法,大型 冷柜冷藏法(绿茶、白茶、铁观音)、复合膜铝 泊袋密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礼仪与接待
第一节礼仪
礼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它指导和协调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采取有利于处理相互关系的言行举止。
一、仪表
仪表指的是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服饰、姿态等各个方
面。
端庄、美好、整洁的仪表在接待过程中能够使客人产
生好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从泡茶上升到茶艺,
泡茶的人与泡茶的过程、所冲泡的茶叶已融为一体,这时
泡茶者的服装、仪容、心态,应与环境相配合。
1、得体的着装
服装,大而言之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进展的程度;小而言之,服
装又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文化
修养、审美意识,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
至于对生活的态度。
着装的原则是得体和谐。
在泡茶过程中,假如服装颜色、样式与茶具环境不协调,
“品茗环境”就可不能是优雅。
茶艺师在泡茶时服装不
宜太鲜艳,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
品茶需要要一个安
静的环境,平和的心态。
假如泡茶者服装颜色太鲜艳,
就会破坏和谐优雅的气氛,使人有躁动不安的感受。
另
外,服装样式以中式为宜,袖口不宜过宽,否则会沾到
茶具或茶水,给人一种不卫生的感受。
服装要经常清洗,保持整洁。
2、整齐的发型
作为茶艺师,发型的要求与其他岗位有一些区不。
假如
你主持茶艺操作,头发应梳洗洁净整齐,应幸免头部向
前倾时头发散落到前面来,否则会挡住视线阻碍操作。
同时还要幸免头发掉落到茶具或操作台上,否则客人会
感受专门不卫生。
发型原则上要适合自己的脸型和气质,要按泡茶时的要
求进行梳理。
如是短发,要求在低头时,头发不要落下
挡住视线;假如是长发,泡茶时应将头发束起,否则将
会阻碍操作。
3、优美的手型
作为茶艺师,假如是女士,首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
手,平常注意适时的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假如是男士,
则要求洁净。
因为在泡茶的过程中,客人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你的手上,观看泡茶的全过程,因此服务人员的手极为重要。
手上不要带饰物,假如佩戴太“出色”的首饰,会有喧宾夺主的感受,显得不够高雅,而且体积太大的戒指、手链也容易敲击到茶具,发出不协调的声音,甚至会打破茶具。
手指甲不要涂上颜色,否则给人一种夸张的感受。
茶艺操作过程中,双手处于主角的地位,主持者进行操作时,拿茶壶或其他茶具,假如手没有洗洁净,专门可能污染茶叶与茶具。
在茶艺竞赛的时候,常听到评审老师提到哪个杯子有化妆品的味道,哪个杯子有肥皂的味道,这差不多上洗手时没把异味完全冲掉,或是泡茶之前用手托腮,沾上了面部化妆品的味道所致。
指甲要及时修剪整齐,保持洁净,不留长指甲。
4、洁净的面部
茶室淡雅的物品,茶艺服务人员假如是女士,为客人泡茶时,可化淡妆,不要浓抹脂粉,也不要喷味道浓烈的香水。
否则茶香会被破坏,与茶叶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致的。
假如是男士,泡茶前要将面部修饰洁净,不留胡
须,以整洁的姿态面对客人。
面部平常要注意护理、保养,保持清新健康的肤色。
在
为客人泡茶时面部表情要平和放松,面带微笑。
5、优雅的举止
举止是指人的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举手一投
足、一颦一笑都可概况为举止。
举止是一种不讲话的“语
言”,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及能够被
人信任的程度。
关于茶艺服务人员来讲,在为客人泡茶过程中的一举一
动尤为重要。
就拿手的动作来讲,假如左手趴在桌上,
右手泡茶,看起来就显得专门懒散;右手泡茶,左手不
停的动,会给人一种紧张的感受;一手泡茶,一手垂直
吊在身旁,从对方看来,就像缺了一只手的模样,不进
行操作的手最好自然地放在操作台上。
二、坐姿
由于茶艺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要为客人沏泡各种茶,有时需要坐着进行,因此工作人员良好的坐姿也
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坐姿是;泡茶时,挺胸、收腹、头正肩平,
肩部不能因为操作动作的改变而左右倾斜。
双腿并拢。
双手不操作时,平放在操作台上,面部表情轻松愉悦,
自始自终面带微笑。
为客人沏茶或表演茶艺师茶艺服务人员的要紧工作,不论是子啊茶客的桌上冲泡或在台上表演,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坐姿不正确会显得懒散无礼,有失
高雅。
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
自然、亲切的美感。
1)正是坐姿差异服务人员作时,略轻而缓,
但不失朝气,走到座位前面转身,右脚后退半步,左脚
跟上,然后轻稳地坐下,最好坐椅子的一半或2/3处,
穿长裙子的要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
坐下后上身正
直,头正目平,嘴巴微闭,脸带微笑,小腿与地面今本
垂直,两脚自然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茶艺服务
人员以松开一拳为宜,女茶艺服务人员两脚并拢,与躯
体垂直放置,或者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交叉呈直线。
注意
两手、两腿、两脚的正确摆姿。
2)侧点坐姿侧点坐姿分左侧点式和右侧点式,采
取这种坐姿,也是专门好的动作造型。
依照茶椅、茶桌
的造型不同,坐姿也发生变化,比如茶桌的立面有面板或茶桌都有悬挂的装饰物障碍,无法采取正式坐姿,可选用左侧点式活右侧点式坐姿。
左侧点式坐姿要双膝并拢,两小腿向左斜伸出,左脚跟靠于右脚内侧中间部位,左脚脚掌内侧着地,右脚跟提起,脚掌着地。
右侧点式坐姿相反。
假如腿部丰满或穿长裤的茶艺服务人员,要使小腿看起来略显修长,坐时要将膝盖与脚间的距离尽量拉远,线条看起来会优美些。
如论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
优雅的坐姿对茶艺服务人员来讲,真是太重要了,一般在做茶艺表演时,较多的是坐着冲泡操作的,遗憾的是在专门多出版的茶艺表演图片中有的茶艺服务人员双膝分开,特不不雅观;有的茶艺服务人员提壶时,肩膀一边高一边低,也是不行看的;有的下巴没收,感受脊梁不挺;有的凳子艾迪,桌子调高,看不出美感;有的躯体离桌子太近,显得专门不自然。
甚至在参加一些国际性的茶艺表演时也有类似情况,如茶艺服务人员在高处或舞台上表演,放开膝盖及腿,显得专门不礼貌。
3)跪式坐姿(即日本人称的“正坐”)坐下时将
衣裙放在膝盖底下,显得整洁端庄,手臂腋下留有一个
品茗杯大小的余地,两臂似抱圆木,五指并拢,手背朝
上,重叠放在膝盖头上,双脚大拇指重叠,臀部坐在其
上,臀部下面像有一纸之隔的之感,上身如站立姿势,
头顶上有上拔之感,坐姿安稳。
4)盘腿坐姿这种坐姿一般适合于穿长衫的男性或表
演宗教茶道。
坐时用双手将衣服撩起(佛教中称提半把)
缓缓坐下,衣服后层下端铺平,右脚置在左脚下
用两手将前面下摆稍稍提起,不可露膝,再将左脚置于右腿下,最后将右脚置于左腿上。
三、走姿
人的走资是一种动态的美,茶艺服务人员在工作时经常处于行走的状态中,茶艺服务人员由于诸多方面的缘
故,在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行走姿态,或多或少地
阻碍了人体的动态美。
因此,要通过正规训练,使他们
掌握正确优美的走姿,并运用到工作中去。
走姿的差不多方法和要求是:上身正直,目光平视,面带微笑;肩部放松,手臂自然前后摆动,手指自然弯
曲;行走时躯体重心稍向前倾,腹部和臀部要向上提,由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进;行走线迹为直线。
步速和步幅也是行走姿态的重要要求,茶艺馆服务人员在行走时要保持一定的步速,不要过急,否则会给客人不安静、急躁的感受。
步幅是每一步前后脚之间距离30cm,一般不要求步幅过大,否则会给客人带来不舒服的感受。
流云般的轻快走姿,体现了茶艺服务人员的温柔端庄,大方得体。
款款轻快的步态,给茶客以动态美。
茶艺馆服务人员的步幅应稍小些,因为步幅过大,人体前倾的角度必定加大,茶艺服务人员经常手捧茶具来往较易发生意外。
另外,步幅过大再加上较快的速度,容易让人产生“风风火火”的感受,会减弱茶馆的宁静和茶艺服务人员的优雅之感。
1)舞台茶艺表演走姿茶艺服务人员依照茶艺表演的主题、时代的背景、服饰的造型、情节的配合、音乐的节奏来确定走姿。
走姿应随着主题内容而变化,或矫健轻快,或精神饱满,或端庄典雅,或缓慢从容,可谓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
不管哪一种走姿都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