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普通物理A2004真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
试试题
无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年(卷),期】2004(022)007
【总页数】7页(P54-60)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化学试题解析 [J], 马建武
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J],
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J],
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部分)(1) [J],
5.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部分)(2)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15.钍核23290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A .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 ,它比23290Th 少8个中子B .铅核的符号为20478Pb ,它比23290Th 少16个中子C .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 ,它比23290Th 少16个中子D .铅核的符号为22078Pb ,它比23290Th 少12个中子 16.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B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C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D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17.图中a 、b 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 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 上的外力,已知a 、b 的接触面,a 、b 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 .a 、b 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 .a 对b 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 .a 、b 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 .a 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 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18.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波源振动周期T=0.1s ,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且此时a 点向下运动,则A .波速为20m/s ,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B .波速为10m/s ,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C .波速为20m/s ,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D .波速为10m/s ,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19.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 、c 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 1,在b 、d 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 F a byO x /m1.02.03.04.0 a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2,q1>q2。
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A.E1B.E2 C.E3D.E42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平衡状态,此时其压强为P0,有人设计了四种途径,使气体经过每种途经后压强仍为P0。
1995-2004各地物理高考真题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慰;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波是—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且p甲<p乙,则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6.如图所示,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沿纸面由位置1(左)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则A .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 →b →c →d →aB .导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 →d →c →b →aC .导线框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D .导线框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7.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徽子(v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徽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 四氯乙烯(C 2Cl 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e Ar Cl v e 0137183717-+→+ 已知Cl 3717核的质量为36.95658u ,Ar 3718核的质量为36.95691u ,e 01- 的质量为0.00055u ,1u 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A .0.82 MeV B.0.31MeVC . 1.33 MeVD .0.51 MeV8.图1中,波源S 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 ,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 、SQ=2.6m .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 、Q 两点振动情况的是A .甲为Q 点振动图象B .乙为Q 点振动图象C .丙为P 点振动图象D .丁为P 点振动图象9.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 ,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 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则 A .OA 为黄光,OB 为紫光 B .OA 为紫光,OB 为黄光 C .OA 为黄光,OB 为复色光 D .O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10.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 k=1.323MeV、E L=1.399MeV、E 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A.0.013MeV B.0.017MeV C.0.076MeV D.0.093MeV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8分)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进行测量.(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江苏卷)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
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D.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分别为 p 甲、p 乙,且 p 甲<p 乙,则 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6.如图所示,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 abcd,
沿纸面由位置 1(左)匀速运动到位置 2(右).则
A.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 a→b→c→d→a
编号
1
2
3
4
5
6
7
Uab/V 0.000 0.245 0.480 0.650 0.705 0.725 0.745
2004年物理高考试题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40 Fe56l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B .用纤维素酶处理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C 2H 2B .CS 2C .NH 3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地)

通后流过 R2 的电流是 K 接通前的(
A. 1
B. 2
) C. 1
图2
D. 1
19.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
材料
铯
钙
镁
铍
钛
逸出功(10-19J)
3.0
4.3
5.9
6.2
6.6
现用波长为 400nm 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
(普朗克常量 h = 6.6×10-34J·s,光速 c = 3.00×108m/s)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20.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21.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 ab,长度为 l0,竖直放置,上端 a 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现考
及开关 K。 (a)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图示的电路 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
mV
A
E R′ K
条件下,电路中电流表〇A 应选用的量程是
。若合上 K,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
压表的读数为 150V,电流表〇A 的读数为 1.05mA,则电压表的内阻 RmV 为
滑环到达 d 所用的时间,则
A.t1 < t2 < t3
B.t1 > t2 > t3
c d
C.t3 > t1 > t2
D.t1 = t2 = t3
2004全国高考卷3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老课程卷: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15.以m n 、m r 、m a 分别表示氚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 )A .m D =m p +m eB .m p =m p +2m nC .m n >m p +m nD .m p <m p +m n16.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 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 1和t 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 2-t 1=1.0s.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是不.可能的。
( ) A .1m/s B .3m/sC .5m/sD .10m/s17.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于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 )A .2222)(4GT r r r -πB .23124GT r πC .2324GT r πD .23224GT r r π18.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两分子间的势能为零。
设分子a 固定不动,分子b 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处向a 运动,直至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
在此过程中, a 、b 之间的势能( ) A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小于零 B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大于零C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小于零D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大于零19.一矩形线圆位于一随时间t 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如图1所示。
磁感应强度B 随t 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以I 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以图1中线圈上箭头所示方向的电流为正,则以下的I —t 图中正确的是( )20.如图所示,S 为一在xy 平面内的点光源,一平面镜垂直于xy 平面放置,它与xy 平面的交线为MN ,MN 与x 轴的夹角θ=30°。
2004全国卷2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 14.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E F G 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 Q R S 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2、(6分) 15.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A.t1<t2<t3B.t1>t2>t3C.t3>t1>t2D.t1=t2=t33、(6分) 16.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N A=②ρ=③m=④Δ=其中()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4、(6分) 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A.x=0处的质元B.x=1 m处的质元C.x=2 m处的质元D.x=3 m处的质元5、(6分) 18.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
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A. B.C. D.h=6.6×10-34 J·s,光速c=3.0×108 m/s)A.2种B.3种C.4种D.5种7、(6分) 20.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8、(6分) 21.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l0,竖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