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制造标准

合集下载

丰田标准 TSZ0001G-2004 对环境影响的各物质的控制规则

丰田标准 TSZ0001G-2004 对环境影响的各物质的控制规则

丰田标准 TSZ0001G-2004 对环境影响的各物质的控制规则保密的,勿复制,注意:不应该把本图纸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任何信息用于除报价准备之外的任何目的。

分类丰田工程标准 TSZ0001GC2对环境影响的各物质的控制规则1. 目的本标准包括在汽车内使用的所有零件和材料(其中包括间接材料)中所含有的影响环境物质的禁止、限制以及使用信息的控制。

2. 各项定义(1)环境影响物质怀疑对环境保护或人类健康引起有害影响的物质。

在本标准中,此术语是指在表1到3中规定如果加到汽车里、就能在汽车的使用或处理期间充当环境影响物质而指出的各物质。

(2)物质代码分配给化学物质进行标志的代码。

在本标准中的物质代码根据美国化学协会的化学文摘社(CAS)所规定的,国际上广泛地使用的CAS编号。

有一些未知的CAS编号的物质或物质组。

对于这类物质把丰田编号(TXXXX或MXXXX)规定作为物质代码。

3. 物质禁止以及限制(1)表1以及表4内所指出的环境影响物质应该禁止在汽车内使用。

(2)表2内所指出的环境影响物质应该由汽车目的或使用而定而禁止在汽车内使用。

4. 使用信息控制规则如果使用表3内所包括的环境影响物质,除物质不符合4.1节所规定的标准的各事例之外,就应该按4.2节内所指出的各单元控制4.3节内所指示出的信息。

4.1 备注:由于表3规定了控制其使用信息的各环境影响物质,所以按照各限制物质和监控物质次序(并且按照用英文的物质组名称和物质名称次序)指示表内的各物质。

注意:不应该把本图纸以及其中所含的任何信息用于除报价准备之外的任何目的。

制订者和编写者工程管理科质量审查部 ?丰田汽车公司材料工程科制是/4修订:2003年1月注意:本标准的接受者一收到本标准,就立刻应该承担以下的保密义务。

?当本标准内所包含的各文件由于有关的工作结束或对本标准现行版本的修订而不再是必需时,接受者应该通过粉碎或焚烧而销毁它们,或如果合适的话就把它们返回到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钢板标准

丰田钢板标准

丰田钢板标准
丰田汽车作为一家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其使用的钢板通常符合各种国际和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普遍适用于丰田汽车钢板的标准:
1. JIS标准:JIS是日本产业标准,丰田使用的钢板通常符合JIS标准,如JIS G3131(热轧低碳钢板)、JIS G3141(冷轧钢板)等。

2. ISO标准:ISO国际标准在汽车制造行业也有广泛应用,丰田钢板可能符合某些ISO标准,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

3. 钢板性能标准:丰田通常设置了内部标准,确保其使用的钢板符合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汽车制造商,在不同地区和市场可能会遵循不同的钢板标准和规范,以满足当地的法规和要求。

因此,针对特定的丰田汽车型号和市场,具体钢板标准的应用需参考丰田的相关技术文件、规格书和供应商指导。

如果你有特定的丰田汽车型号或市场需要了解的钢板标准,请参考丰田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或咨询丰田授权的经销商或供应商获取详细信息。

丰田工程标准_TSH3128G

丰田工程标准_TSH3128G

丰田工程标准编号:TSH3126G题目:零件用防腐蚀漆等级:C2编写/更改:Rev.4 (2002年3月)进行了部分修改,增加一些术语和说明准备及编写:喷涂及表面设计处工程信息管理分部材料工程部1 工程管理部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零件用防腐蚀漆1.适用范围本标准包括了主要用于汽车零件的防腐蚀漆(以下称为漆),不包括电泳漆和粉末漆。

2. 成分该漆由树脂组成,为提供指定的色调混有必要的染料。

该漆不应含有氯溶剂也没有有毒物质,应有同类的成分。

3. 分级这些漆应TSH1555G和TSH1552G评价,分为5级,如表1。

表14. 质量按5节要求制作的试验板,在6节规定的方法下试验,应满足表2 和表3规定的质量要求。

表2(用于冷轧钢板的20μm的值)注:(1)用试验漆且干燥。

放置试验板达30天,测量漆膜的硬度。

同时报告放置7天的试验结果。

(2)防冻试验:仅对应用于发动机零件使用的漆。

(3)抗渗透试验:当覆盖不同色调的漆时进行该试验。

(4)抗制动液试验:仅适用于制动器周围的零件使用的漆。

表3(用于冷轧钢板的20μm的值)注(5) 防水试验:对于燃油箱用漆,应用镀锡和镀铝钢板进行试验。

5. 试验板准备方法5.1 试验板按TSG3100G, TSG3109G, TSG3108G制作试验板。

它们的尺寸约为150 x 70 mm , 厚度约为0.7-1.0 mm .5.2 预处理预处理方法应符合零件的涂层工艺。

5.3 喷漆方法5.3.1 粘度用指定的稀释剂在#4 Ford 杯中将漆稀释到最佳的粘度。

5.3.2 干燥准备一面喷有试验漆的试验板,在室温下放置10 min。

若漆是烘干漆,在不高于200°C的温度中烘干不大于20 min 。

若漆是常温干燥漆,则将其在60 +/- 5°C 的温度下干燥20min ,然后,在室温下放置7天或由漆确定的时间。

5.3.3 漆膜的厚度干燥漆膜的厚度应为20+/- 3μm。

丰田生产方式及标准作业

丰田生产方式及标准作业
准时生产阶段:强调按需生产,通过减少库存、减少运输时间和减少等待时间等方式实现,同时强调员工参与和持续改进
丰田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全球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采用和学习
起源: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由丰田喜一郎创立
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
准时化:在需要的时候,按照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自动化:通过机器和人的配合,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我检测和自我调整
技术创新方向探讨
智能化生产: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字化转型:将传统生产方式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控制和智能化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跨行业应用前景展望
汽车行业以外的应用:将丰田生产方式与标准作业应用于其他制造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添加标题
标准作业的制定与实施
标准作业的实施和监控
标准作业的定义和重要性
标准作业的制定过程
标准作业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标准作业的优化与改进
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改进
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建立
标准化作业流程的优化
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持续改进
标准作业与丰田生产方式的融合
标准作业在丰田生产方式中的定义与作用
标准作业的制定与实施流程
标准化与持续改进:标准化是持续改进的基础,通过不断优化标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的理念:追求卓越,不断改进
持续改善的方法:不断寻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改进措施
持续改善的实践:通过持续改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持续改善的成果: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丰田生产方式的24个基本概念

丰田生产方式的24个基本概念

1.丰田生产方式对丰田生产方式加以剖析,首先是“丰田式制造方法”。

首要的是在生产现场建立流水作业线。

它不像过去那样,把车床和车床、铣床和铣床,都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工艺工序,把车床、铣床和钻床等一台一台地布置起来。

按照这种排列,从过去一人管一台机器过渡到一人管多台机器。

准确地说是一人管数道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就是“看板”方式。

它是为了实现“丰田式制造方法”的非常及时生产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为了在需要的时间只得到需要的数量和需要的物品,“看板”作为取件指令和搬运指令以及在生产时的作业信息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2.准时化如果能做到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取得需要的物品,就能够消除生产现场中的无效劳动和浪费,以及改善生产不均衡化的状态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从而提高效率。

准时化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创业人丰田喜一郎先生创造的。

他的继承者们发展了这种思想,总结为生产体系。

不仅要适时,而且要适量,这是关键的关键。

“准时化”和“自働化”思想构成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3.自働化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始终强调必须是带人字旁的“自働化”。

所谓“自働化”,是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的意思。

“自働化”这种思想的发端是从丰田公司的开山鼻祖-丰田佐吉先生的自动纺织机开始的。

丰田式自动纺织机在经纱断了或纬纱没有了的时候,机器立即停车,这是通过装有使机器能判断工作状态好坏的装置实现的。

丰田公司不仅把这种想法用于机器,而且也扩大到流水线上的操作者。

这就是说,如果发生异常,操作者可以把整个流水线停车。

“自働化”的优点是,能够防止生产次品,制止过量制造。

此外,还能自动控制生产现场发生的异常现象。

4.目视化管理在“自働化”的含义中,包含有这样一种意思,即如果发生异常现象,生产线和机床就立即停车。

这种考虑的基础来源于非常清楚地知道何处正常,何处不正常。

从质量上来说,就是要使存在问题表面化;从数量上来说,计划的进度要适宜。

这一切都应当做到用眼睛一看就立即明了的程度。

丰田标准TSM0505G-2005非金属性材料气味的测试方法

丰田标准TSM0505G-2005非金属性材料气味的测试方法
部件中取一个试件,并立即用于试验。制造的部件最好被存放在正常状态中(23
±2℃,相对湿度为 50±5%)。当一个制造现场距离一个试验现场很远时,试件须被封闭在一个不漏气的 袋中(例如,由聚氟乙烯 制成的),然后运 到试验现场。试件 的尺寸应符合各自 部件和材料的标 准,或者 符合图纸要求。如果尺寸没有被指定,应用等式(1)或者利用“表 6”所示的标准尺寸(当使用 4 升容器 时)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小于 1 平方厘米,试件尺寸应是 1 平方厘米。
工程标准
级别
TSM0505G
C1
非金属材料的气味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涵盖被用于汽车车厢和与车厢相关联的部件的非金属材料的气味标准。 注释:(1) 将根据相关方之间的讨论做出决定。
2. 质量 气味质量须满足第 2.1 和 2.2 节中的要求。
2.1 材料成分 不包括“表 1”中的材料。
材料 溶剂 – 型不变干燥的密封材料。 底层,包括苯酚粘合剂 背垫树脂,包括三聚氰胺树脂 木质物质,包括苯酚粘合剂 胶合板和轻质胶合板 粘接剂,包括甲基乙丁基酮(2) 红色硫磺阻燃剂 未洗的剑麻 毡,包括苯酚粘合剂
(1) 为每个接受试验者分配一个试验员。 (2)一个试验员应从编号 1~5 的 5 个嗅味纸中随机选择两个嗅味纸,并从每张纸的纸尖大约 1 厘米处
将它们浸入标准气味 A 中。同样地,将剩余的三张纸浸入对比溶液中。 (3)将 5 张嗅味纸分发给接受试验者,并让他们嗅闻这些纸。接受试验者应一个一个嗅每张纸,检查
部份
60±2 加热温度(℃)
太阳光线直接照射的部位
80±2
无太阳光线直接照射的部位
60±2
表 9:每个容器的 Panelists 的数量
容量 (升 )

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十四项原则

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十四项原则

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十四项管理原则第一类:长期理念原则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企业应该有一个优先于任何短期决策的目的概念,使整个企业的运作与发展能够相互呼应,朝向这个比赚钱更重要的共同目的迈进;了解你公司的历史地位,设法使公司迈向下一个阶段;企业理念的使用是所有其他原则的基石;起始点应该是为顾客、社会、经济创造价值;评估公司每个部门实现此目的的能力;要有责任感;努力决定自己的命运,依靠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保持与提高创造价值的技能等负起责任;◆◆◆第二类: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正确成果原则2:建立连续的作业流程以使问题浮现;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使其变成创造高附加价值的连续流程;尽力把所有工作计划中闲置或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建立快速输送材料与信息的流程,使流程与人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便立即浮现问题;使整个企业文化重视流程,这是促成真正的持续改善及员工发展的关键;原则3:使用拉动式生产方式以避免生产过剩;在生产流程下游的顾客需要的时候,供应给他们正确数量的正确东西;材料的补充应该由消费量决定,这是准时生产的基本原则;使在制品及仓库存货减至最少,每项产品只维持少量存货,根据顾客实际领取的数量,经济地补充存货;按顾客的需求每天变化,而不是依靠计算机的时间表与系统来追踪浪费的存货;原则4:使工作负荷平均生产均衡化,工作应该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杜绝浪费只是实现精益所必须做的工作的1/3;避免员工与设备的工作负荷过重,以及生产安排的不均匀,也同等重要,但多数试图实行精益原则的企业并不了解这些;尽量使所有制造与服务流程的工作负荷平均化,以取代大多数公司实行的批量生产方法中经常启动、停止,停止、启动的做法;原则5:建立立即暂停以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就重视质量控制的文化;为顾客提供的品质决定着你的定价;使用所有确保品质的现代方法;使生产设备具有发现问题及一发现问题就停止生产的能力;设置一种可视的系统以警示团队或计划领导者某部机器或某个流程需要协助;“自动化”具有人类智慧的机器是“内建质检”built-inquality 的基础;在企业中设立支持快速解决问题的制度和对策;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发生问题时立即暂停或减缓速度、就地改进质量以提升长期生产力的理念;原则6:工作的标准化是持续改善与授权员工的基础;在工作场所中的任何地方都使用稳定、可重复的方法,以维持流程的可预测性、规律的动作时间,以及规律的产出,这是“单件流”与拉动方式的基础;到一定时间时,应该汲取对流程的累积学习心得,把现今的最佳实务标准化,让员工对于标准提出有创意的改进意见,把这些见解纳入新标准中;如此一来,当员工变动时,便可以把学习心得传递给接替此职务工作的员工;原则7:通过可视化管理使问题无所隐藏;使用简单的视觉指示,以帮助员工立即确定他们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抑或状况是否发生变异;避免因使用计算机屏幕而致使员工的注意力从工作场所移开;设计简单的可视系统,安装于执行工作的场所,以支持“单件流”与拉动式生产方式;尽可能把报告缩减为一页,即使是最重要的财务决策报告亦然;原则8:使用可靠且已经充分测试的技术以协助员工及生产流程;技术应该是用来支持员工的,而不是取代员工;许多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在把技术运用于流程之前,先以人工方式证实其切实可行;新技术往往不可靠且难以标准化,因此会危害到流程;让检验过的流程正常运转的重要性要优于未经充分测试的新技术;在企业流程、制造系统或产品研发中采用新技术之前,必须先经过实际测试;与企业文化有冲突,或可能会损及稳定性、可靠性与可预测性的技术,必须予以修正或干脆舍弃;不过,在寻求新的工作方法时,必须鼓励员工考虑新技术;若一项适合的技术已经过充分测试,且能改进你的流程,就应该快速实施;◆◆◆第三类:借助员工与合作伙伴的发展,为组织创造价值原则9:培养深谙公司理念的领袖,使他们能教导其他员工;宁愿从企业内部栽培领导者,也不要从企业外聘用;不要把领导者的职责视为只是完成工作和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领导者必须是公司理念与做事方法的模范;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对日常工作有事无巨细的了解,方能成为公司理念的最佳教导者;原则10:培养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创造坚实稳固的文化,使公司的价值观与信念普及并延续多年;训练杰出的个人与团队以实现公司理念,获得杰出成果;非常努力地持续强化公司文化;运用跨部门团队以提高品质与生产效率,解决困难的技术性问题,以改进流程;所谓授权,是指员工使用公司的工具以改善公司运营;持续努力教导员工如何以团队合作方式实现共同目标;团队合作是员工务必学习的东西;原则11:重视合作伙伴与供货商,激励并助其改善;重视你的合作伙伴与供应商,把它们视为你事业的延伸;激励你的外部合作伙伴,要求它们成长与发展;这种态度显示你重视它们;为它们制定挑战性的目标,并帮助它们实现这些目标;◆◆◆第四类:持续解决根本问题是学习型组织的驱动力原则12:亲临现场,彻底了解情况现地现物;解决问题与改进流程必须追溯源头、亲自观察,然后验证所得数据,而不仅仅是根据他人所言及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东西得出结论;根据亲自证实的资料来思考与叙述;即使是高层经理与主管,也应该亲自查看情况,才不会对实际情况只有肤浅的表面了解;原则13:制定决策时要稳健,穷尽所有的选择,并征得一致意见;实施决策时要迅速;在还没有周全考虑所有其他选择之前,不要武断地选定一个方向而一路走下去;一旦经过周全考虑而选定途径后,就要快速而谨慎地采取行动;“根回”nemawashi是指和所有相关者、受到影响者共同讨论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收集他们的意见,并对解决途径取得共识;这种共识过程虽花时间,但有助于全面地寻求解决方案,一旦做出决定,便应该快速执行;原则14:通过不断省思日语是hansei,意指“反省”与持续改善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建立了稳定的流程后,运用不断改进的工具以找出导致缺乏效率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设计几乎不需要存货的流程,这将使所有人明显看出时间与资源的浪费;一旦浪费出现,要求员工改进流程、去除浪费;制定人事稳定、缓慢升迁及非常谨慎的接班人制度,以保护企业的知识库;使用“反省”作为重要的里程碑,在完成某计划后,诚实地找出此计划的所有缺点,然后制定避免相同错误再发生的对策;把最佳实务标准化,以促进学习,而不是在每个新计划及每位新经理人上台后,又重新发明新方法;经常发生的情形是使用丰田生产方式的各种工具,但仍然只依循丰田模式中的少数几项原则,其结果将是绩效指标在短期内得以提升,但无法持久;相反,如果组织能完整地践行丰田模式的上述原则,将会自然而然地遵循丰田生产方式,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我在讲授精益生产的课程时,经常会听到学员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公司的产品不像汽车那样需要大量生产,我们生产少量的、专业化的产品,我们应该如何应用丰田模式”或是:“我的公司是专业服务组织,因此,丰田的模式并不适用;”这样的问题告诉我,他们并不了解重点;“精益”并不是在特定的制造流程中仿效丰田公司使用的工具,它的核心在于找到适合你所在组织的原则,并勤勉地实践这些原则以达成高绩效,为顾客及社会持续创造价值;当然,这也代表着竞争力与获利能力;丰田公司的原则是很好的起始点,丰田公司并非只是在它的高产量组装线应用这些原则而已,举例来说,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负责设计丰田公司产品的专业服务组织是如何应用这些原则的;。

丰田abcd等级标准

丰田abcd等级标准

D级
D档是丰田品牌整个制造标准里面最低的档次,最低档标准指的是QC标准。

配置装备标准,生产标准都是最低的。

那很多朋友会问,那丰田的D档有什么车呢?其实丰田D档是全系的小型车,还有一些供应美国市场的大车。

就例如:汉兰达,雅力士这些车就是D 级的水准。

C级
比D级高一级的C级是什么车呢?C级车指的是一些主流的车型,像是凯美瑞呀,Avaion 亚洲龙呀这些车型。

丰田会用C级的生产标准来制造这一类的车型。

B级
丰田只有皇冠是B级的生产标准,也是丰田品牌的最高生产标准。

对于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用户来说,皇冠这一款车有着特殊的情感地位。

也许没有像豪华品牌,或者是百万级豪车那么霸气,但是在我国却有着这么一群丰田皇冠的粉丝对其情有独钟哈。

这有一部分归功于丰田的B级最高生产标准。

A级
很多小伙伴可能已经开始好奇了,那么丰田A级到底指的是什么车呢?没错,A级就是全系的雷克萨斯。

这也是丰田为了进军高端市场,开辟的新品牌。

就像本田有讴歌,日产有英菲尼迪,大众有辉腾(别笑!)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检查项目 (1)此标准包括上工作台和下滑块表面之间的偏移量(中心偏差) 8.2 测量方法 (1) 横向偏移 把滑块调整机构调到向下的位置并且使压床向下运动。 把角尺放在上工作 台的表面并测量 T 型槽中心与 T 型槽主动和从动边之间的偏差。 (2) 纵向偏移 用上面同样的方法测量滑块 V 型槽的中心与在工作台上键槽中心之间的 偏差。测量点为 V 型槽的右边界和左边界。 (3) 对于有两个移动式工作台的压床,测量两个工作台。 8.3 公差 (1) 当模具横向的间距尺寸是 2.4m 或更多时:公差为 1.5mm 或更少。 当模具横向的间距尺寸小于 2.4m 时:公差为 1.0mm 或更少。 (2) 对于有两个移动式工作台的压床, 两个工作台在同一方向的偏移量必须满 足规定的公差。
9.1 检查项目 (1) 此标准包括位置精度 (当工作台离开床面或被送回床面时返回原始位置的 稳定性) 9.2 测量方法 (1) 在纵向、 横向及垂直方向在六个点上测量与床面的间隙。当支架正在移动 并且它与上端床面接触时,轻轻的移走量规主轴,此时支架到达指定的位 置。 (2) 当检查垂直稳定性时,沿四周测量下移动工作台与上床面之间的间隙。 9.3 公差 (1) 在横向和垂直方向可接受的公差为 5/100mm 或更少。 (2) 用 5/100 间隙量规确定垂直精度。 如果量规不能插入, 间隙是在容许范围。 1.运动方向 3.图 9.1 移动式工作台稳定性检查的 测量点 2.工作台
110
丰田制造标准 压床规格(压床精度) 7.总的滑块连接间隙(单向和双向运动压床)
TMS PUE 0150n 第 1 次发行: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4 次修订:1982 年 7 月 15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7.1 检查项目 (1) 此标准包括了从曲柄或偏心轴到滑块总的连接间隙。 7.2 测量方法 (1) 把压床的挺杆安装成自由状态, 当平衡块的压力从 0 增加到压力不再增加 时,测量如图 7.2 中的尺寸 A 的间隙。 测量在挺杆自由状态下进行。 滑块的位置在调整位置的中心处,并且曲柄的角度为 180°。 (2) 测量点应是下表面。 (3) 平 衡 块 的 压 力 从 0 增 加 到 5kgf/cm2(490Kpa) , 每 步 增 加 0.5kgf/cm2(49Kpa),然后降低到 0。 7.3 公差 (1) 公差在与制造厂联合确定的范围内。 注释:测量点之间的偏差必须足够的小(0.2mm)其最高不能超过标准的 0.3mm。 1.滑块上升距离 3.尺寸 A 5.图 7.2 2.3.5kgf/cm2 或更小 4.平衡块压力
106
丰田制造标准
TMS PUE 0120n
4. 当平测量行度时,也同时记录下挺杆的间隙。然而在下面的条件下,不用 测量挺杆的间隙: ① 挺杆的自由状态下。 ② 当滑块调整机构在上端位置且角度不在 0°的状态时。 ③ 当滑块调整机构在底端位置且曲柄角度不在 180°的状态时。 ④ 当滑块调整机构在中心点位置且曲柄角度为 160 ° 200 °和 270 ° (0°)的状态时。 3. 当挺杆在自由状态下,且滑块处在中心位置时,才能测量在下止点时上 端床面和滑块表面之间的平行度。 4. 通常,用量规来确定下止点(等于或小于 0.1mm 范围) 5. 当安装了两个或更多的移动式工作台,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测量。对于其 他的工作台,当滑块调整机构在下止点位置,挺杆在自由的状态下且处 于中心位置时,才能进行测量。 6. 对于没有移动式工作台的压床,上端床面表面平行度的测量可被忽略。 7. 上面指定的公差必须满足到中心点的长度,从不做 1/2 L2 进行计算。
113
丰田制造标准 压床规格(压床精度) 8.滑块调整机构间距偏差
TMS PUE 0180n 第 1 次发行: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4 次修订:1985 年 10 月 15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10.1 检查项目 (1) 此标准包括了滑块调整机构间距偏差。 10.2 测量方法 (1) 把挺杆装成自由状态以及曲柄角度为 180°(3.14 弧度) 。从最低位置逐 渐的提高调整机构,并测量下表面在底部,中心和上部位置的平行度。在 调整的过程中把平衡器压力稍微的调整到过平衡状态, 在测量平行度过程 中达到 5kgf/cm2(490Kpa)。 (2) 当滑块调整机构是在底端和上端时, 在下表面和上工作台面上的测量点之 间所测的平行度是有差别的。 10.3 公差 (1) 容许的公差为 6/100mm 或更少。
丰田制造标准 压床规格(压床精度) 2.单向运动压床下端滑块与上工作台表面(和上端基础 表面)之间的平行度。
TMS PUE 0120n 发行: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4 次修订:1985 年 10 月 15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2.1 检查项目 (1)检查下端滑块与上工作台表面(和上端基础表面)之间的平行度。 2.2 测量方法 (1) 把滑块放在指定的位置,把量规表放到工作台表面(或基础表面)与下端 滑块表面接触, 沿着滑块表面移动量规表并读出量规读数的不同。测量位 置按图 2.1 规定。 (2) 测量以下的 6 个(或 7 个)曲柄的角度: 0°,90°,160°,180°(下止点) ,200°,270°,和(0°) (3) 滑块调整机构的中心应在挺杆自由的状态下测量。 (4) 滑块调整机构的上端点,中心点,下端点应在挺杆安装的状态下,角度的 测量应按 2.2(2)的规定。 2.3 公差 (1) 误差将在 160°, 180°和 200°范围 (在 JIS 标准中的 1 类和特殊类中间) 。 0. 02+0.08/1000L2 L2:测量距离(mm) 注释:最小值为 6/100mm。 (将使用图 2.1 中的 LRL 或 LFB) (2) 其它的曲柄角度(在 JIS 标准中的 1 类和 2 类中间) 0.05+0.12/1000 L2 注释: 1. 为了达到过平衡的状态应把平衡器的压力设置得足够高。 (标准值: 5kgf/cm2 (490Kpa)) 2. 测量点之间的长度是指从一点向左右或前后方向进行测量的长度,不是 指横向或斜向的长度。 2 点压床在挺杆自由的状态下前后方向的平行度被记录下来作为参考。如果平行 度超差很大(是在 2.3(2)中指定值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机床应被废弃。
(2) 底端 1/2 冲程 0.05+0.02/100 L3/2 (在 JIS 标准的 1 类和 2 类中间) 注释: 1.测量将被重复 3 次,每次的测量结果都必须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2. 平衡器的压力将为 5kgf/cm (490Kpa)) 1.度数(°) 0 90 140 160 180 200 220 270 2.弧度(rad) 0 1.57 2.44 2.79 3.14 3.49 3.84 4.71
图 8.1 四个偏移测量点
112
UDC
确认:1960 年 4 月 15 日 确认:1981 年 1 月 15 日 TMS PUE 0170n 第 1 次发行: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3 次修订:1965 年 4 月 7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丰田制造标准 压床规格(压床精度) 8.移动式工作台的稳定性
111
UDC 确认:1935 年 4 月 15 日 确认:1981 年 1 月 15 日 丰田制造标准 压床规格(压床精度) 8.上工作台和下滑块表面之间的偏移量 TMS PUE 0150n 第 1 次发行: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3 次修订:1965 年 4 月 7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1.角度(°) 2.弧度(rad) 0 0 90 1.57 160 2.79 180 3.14 200 3.49 270 4.71 图 2.1 测量点
107
丰田制造标准 压床规格(压床精度) 4.单向运动压床垂直滑块运动与上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TMS PUE 0130n 第 1 次发行: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4 次修订:1985 年 10 月 15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109
丰田制造标准
TMS PUE 0140n
(2) 最小的挺杆间隙 在挺杆边界两侧测量的间隙的和为 6/100mm 或更大。 (从 a 面和 b 面测量的 值,哪一个小就使用哪一个。 ) 挺杆边界两侧的示例显示参考() (3) a 面和 b 面之间测量的值的差额:5/100mm 或更少。 (4) 以上的挺杆间隙不能应用于内部滑动是由外滑块导向的双向运动的压床。 在这种情况下, 最大值的公差以及上端边界和下端边界之间的差额将为单 向运动压床的两倍。 (5)在挺杆处在自由状态的情况下,不能通过调整挺杆来调整平行度。
114
丰田制造标准 模腔的设计
TMS PUE 0120n 出版:1961 年 9 月 3 日 第 4 次修订:1985 年 10 月 15 日 设备设计部分 冲压工程二部 车身生产工程分部
1.此标准包括了与金属成型压床模具安装相关的 T 型槽、工作台上的垫板 销孔、滑块及适配板的机械加工与导角。 2.工作台和适配盘的材料为为 S20 或相当于 SS41 的材料。 3.工作台、滑块和适配盘的直线度以及工作台和适配盘的厚度和平行度依 照不同的标准(TMS PUE 0110,0120HE 0121 标准). 4.在工作台、滑块和适配板上的 T 型槽、垫板销孔、键槽、V 型槽和其它 的形状,加工时应满足 TMS PUH0110 中的规定。T 型槽以及其他开关的 间距和公差将依照以下标准: 上工作台表面设计:TMS PUH 0120 标准 底端滑块表面设计(单向运动压床) :TMS PUH 0121 5.上端缓冲垫板与底端工作台表面之间的间距为 10mm。 6.工作台、滑块和适配盘所有的倒角为 10x10mm。 7.在工作台中提供了一个油槽,为用于连接工作台和托架或床面的定位孔 提供了放油孔。 8.滑块和工作台在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偏移量应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参考 TMS PUE 0160 标准) 9.安装的模具压板在适配板相对于滑块的每个方向上应有 2mm 偏移的能 力。 10. 工作台在纵向和横向运动的稳定性为 0.05mm 或更少(参考 TMS PUE 0170 标准) 。 11. 在斜角方向提供两个垂直间隙检查开关(检验公差:在 0.3 到 0.5 之间) 。 12. 在工作台、滑块和适配盘上有下列标记: 12.1 模垫销坐标 A,B…,1,2… 12.2 在工作台和适配盘表面的正面标有纵向和横向尺寸和厚度。 12.3 在工作台,滑块和适配盘的正面有“front”标记指示着正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