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日记(三篇)

【导语】数学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日记(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日记篇一记得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还有阿姨一起去白云山玩。
经过半多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妈妈给了我50元让我去买票,我来到售票处,看了一下价格,成人票10元,我想:爸爸妈妈和阿姨一共30元,我和妹妹不用买票,50-30=20元,所以找回20元。
买完票,我们就开始上白云山,白云山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真是旅游的好出处。
我们很快就爬到了鸣春谷,看到许多人在做运动,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踢毽子……我们也没闲着,先踢了一会儿毽子,然后阿姨问我们要不要吹泡泡,妹妹连忙说要。
爸爸马上给我50元让我去买,我来到小卖掉部看见有大有小的泡泡水,有电动的,也有吹的。
我想:妹妹太小了,还是买个电动的给妹妹,给自己买个用嘴吹的小号泡泡水吧!我就问售货员阿姨:一瓶小号吹的泡泡水要多少元?阿姨说5元,我还问电动的要几元,阿姨告诉我15元。
于是我就买了个小号吹的和一个电动的,一共用了20元,我给阿姨50元,然后找回50-20=30元。
我和妹妹、爸爸、妈妈、阿姨都玩得非常开心!在白云山的鸣春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我们要回家了,妈妈提议我们还是坐缆车下山吧!爸爸买了3张15元的成人缆车票,一共3*15=45元,今天在白云山一共用了20+20+45=85元。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日记篇二今天妈妈带我去火车站玩。
我沿着台阶边走边说:“妈妈,火车有多长?”“这个,我也不知道,咱们量量吧。
”“怎么量?火车那么长,又跑得那么快。
”“嗯,有两种办法,第一种量铁轨,第二种量车厢。
”妈妈接着说,“量铁轨要采一根长长的草量出铁轨有多长,等我们回家再用尺子量出草的长度。
我超喜欢的趣味数学书 小学三年级

一、数与计算(一)乘除法、四则运算01.快乐数桃人们喜欢猴子是大有缘故的,一是猴子乃长寿的象征,因为孙大圣偷了天上寿桃惠及徒子徒孙,又涂毁了地府生死簿;二是猴子乃机灵智慧的化身,“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便是代表;三是猴子乃正义的代表,它忠心耿耿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擒魔,历尽劫数,终成正果……说猴子为吉祥物一点也不为过,人们喜欢它精明、活跃、机灵,对它倍加宠爱。
当然,猴子更爱桃,手里拿着桃,数着桃,1、5、4、4、5,数的真高兴!小朋友,你看餐桌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解析:可以将手里的桃、桌上的桃、三个盘子里的桃放到一起数,结果为20个桃。
也可以将手里的桃放到装有四个桃的盘子里,从桌上拿一个桃放到装有四个桃的另一个盘子里,这样四个盘子中每个盘子里都是5个桃。
所以一共有:4×5=20(个)答:餐桌上一共有20个桃子。
02.坐船过河有15名同学要到河对面去参观,现有一只小船,每次只能坐5人,这只小船要多少次才能把15名同学运到河对岸呢?解析:15名同学要到河对岸去参观,一只小船,每次只能坐5人,三次能坐3×5=15人。
但船到对岸不能自己划回,必须有一人划回来,这样一来,船运送的人就不只是15人。
有一人要往返河的两岸3次半。
(5-1)+(5-1)+(5-1) +3=15(人)答:要4次才能将15名同学全部运过河。
03.牧羊问数草地上有甲、乙两个牧童。
他们各赶着一群羊。
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两只,我比你多的羊就是你的羊的4倍了。
”乙对甲说:“最好把你的羊给我两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多了。
”你知道这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吗?解析:乙至少有3只羊,因为给甲2只羊后乙只剩1只羊,此时甲比乙多羊4×1=4(只),说明甲原来比乙仅多2只羊。
甲原有羊:3+2=5(只)但5+2≠4×1+1(只)再设乙原有4只羊,给甲2只羊后乙剩2只羊,此时甲比乙多羊4×2=8(只),说明甲原来比乙多4只羊。
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7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7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1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_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2今天是星期天,早晨起床我只用了2分钟就穿好衣服,然后从8时吃早饭,吃完已经8时20分了,我吃早饭用了20分钟.下午,我5时去滑冰.我和我最要好的朋友段怡菲比赛:我滑冰,段怡菲骑自行车,我是小龙女队,段怡菲是粉龙队,当我滑到终点时,段怡菲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大家一起说菲菲加油!加油!可她东撞西摔,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她让我们笑的心都停不下来了.我回家时已经是6时了,今天玩的真开心!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3这个星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关于时.分.秒的认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真走两圈,就是一天.太阳能汽车一小时最快能行驶__31公里,火车一小时最快能行驶_0公里,人一小时最快能跑10公里……我一分钟能拍100多下手,我一分钟能搞定一包零食,我一分钟可以跑100多米,我一分钟能写9次我的名字,我一分钟可以写27个字……我一秒钟能眨一下眼睛,我一秒钟可以拍一张照片,我一秒钟可以拍一下皮球,我一秒钟可以拍两下桌子,我一秒钟可以扣一个纽扣,我一秒钟可以读一个字,我一分钟我一秒钟可以吃一颗枣,我一秒钟可以把一张纸剪成两半,我一秒钟可以打两个字…..时.分.秒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4做什么事情,时间都会一秒一秒的走过,哪怕念一个字都会需要时间,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这天,要去买衣服,因为衣服大减价,妈妈一分都不能停.忽然,妈妈说:〝妈妈问你一个问题,我们要下午2:00出发,到2:40到商场,中间用了多长时间?〞我想:可以把下午2:00看成_:00,再把2:40看成_:40,用_时40分-_时就可以了.于是,我马上回答〝用了40分钟〞.妈妈说:〝不错,看来数学长进不少嘛!〞〝妈妈,你再不去时间就来不及了!〞〝呀!我差点忘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回复:不转换为24时计时法也可以的哦,直接用2时40分-2时=40分,就可以了.你说呢?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5在数学课上,我学习到了时.分.秒.我知道1年有_个月,1个月有30—31天,因时节.润月的原因,1年有365天;我还知道1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分,1分鈡有60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乘法运算,算出准确的分秒,1小时有多少秒,1天有多少分钟,1年有多少小时,这些数字一定很大很大……老师.爸爸和妈妈常常告诉我说,时间是宝贵的.一不留神,分分秒秒就会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情动作太慢,写作业速度太慢,老是磨磨蹭蹭,不专心,造成了每天作业很晚完成,玩的时间也没了,睡得也晚,早上起床很痛苦.通过学习时间这一课,我正在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努力抓紧时间,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有计划地完成每件事情,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也能做好!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6在南京禄口机场候机厅,爸爸问我:〝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从南京飞到三亚用了2个半小时,请问两地之间距离?〞〝飞机每小时800千米,2个小时也就是_00千米,剩下的半个小时也就是0.5小时,所以800乘以0.5等于400千米,两者相加是2000千米.〞〝不错!〞爸爸继续提问:〝如果让飞机加速到每小时100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呢?〞我很快就得出了结论:〝2000千米除以1000千米等于2小时.〞〝如果飞机再快点,每小时2000千米,那要飞多久?〞〝我们只要一小时.〞我觉得问题太简单了.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但是妈妈不喜欢坐飞机,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既然妈妈害怕飞机坠毁,嘻嘻!就只能骑毛驴了!〞我开起玩笑来.〝假如一头毛驴每天大约能走100千米,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到三亚?〞〝20天.〞我们总共才玩5天,她骑到三亚却要花20多天.等她到三亚时,我和爸爸那时早就回南京啦!〝那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原来这才是爸爸真正要问的内容.〝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呈反比关系.也就是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相反如果速度越慢,所用的时间就越长.〞我思考了一会儿道.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7时间像箭一样飞快.今天早晨7时,我去打游戏,打着打着就到了中午_时.妈妈对我说:〝走,咱逛街去.〞我不假思索地说:〝好.〞我们骑着电动车,去了菜市场.超市.游乐园.公园等好玩的地方.等到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已经下午4:00了,到家4:30,然后妈妈又做饭,吃完饭的时候是下午6:00.一天过得真快,今天过去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也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一分一秒,不要浪费时间.我的回复:玩了一上午游戏呀,这样可不好.周末玩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的哦,不要把时间都放在玩游戏上.我想,以后你会更合理的.安排你的时间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数学日记。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在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给小明和小红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题目,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小明和小红一边思考一边动手算了起来。
小明先算了一下,他说,“我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我们一共有8个苹果。
”小红却不同意,她说,“不对不对,我也有3个苹果,我们应该把我的3个苹果加上你的5个苹果,一共是8个苹果。
”小明和小红争论起来,不知道到底谁算对了。
这时,老师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争论,便笑着说,“小明和小红,你们都算错了。
其实,5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是8个苹果,这个没错。
但是,你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那就是加法交换律。
无论先加哪个数,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5+3和3+5的结果都是8。
”。
小明和小红听了老师的解释,恍然大悟。
原来,数学还有这么多有趣的规律和概念呢!他们立刻改变了之前的争论态度,开始一起探讨加法交换律的原理,并且在课后还一起做了许多类似的练习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小明和小红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比如,他们发现了乘法的交换律,3×4和4×3的结果都是12。
他们还发现了加法的结合律,(2+3)+4和2+(3+4)的结果都是9。
这些数学小故事让他们更加喜欢数学,也更加喜欢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
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小明和小红不仅学会了很多数学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明白了,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
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更加努力地探索数学的奥秘,也会更加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数学课上,小明和小红学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长。
数学,原来可以如此有趣!。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三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
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三年级数学小故事1鸡兔同笼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2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人嘛,还可以,是个大团。
”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一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
一个3位数,不会超过999。
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
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了。
只有3种可能:999+997=1996,998+998=1996,997+999=1996。
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9+9+9)+(9+9+7)=(9+9+8)+(9+9+8)=52。
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二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1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
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
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
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
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
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2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3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
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
”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正是,正是。
”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
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小明的三年级学生。
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尤其是在数学方面特别擅长。
他总是能迅速地答对老师提出的各种数学问题。
有一天,小明的数学老师给了他一个特别的任务。
老师说:“小明,你能帮我解决一个难题吗?我们学校要举办一个艺术展览,我需要计算一下有多少张画要展出。
每个班级都要贡献15张画,学校一共有12个班级,你能告诉我一共需要多少张画吗?”小明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说:“老师,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班级贡献15张画,总共有12个班级,那么我们可以用12乘以15,得到180张画。
所以,一共需要180张画。
”老师听了小明的解答,非常高兴地点了点头,说:“小明,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用乘法正确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现在我可以安心地准备艺术展览了。
”小明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每天下课后都会去图书馆借一些数学书来读。
有一天,他在一本书中读到了关于加法和减法的有趣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场里的动物们,它们和小明一起学习了加法和减法。
小明读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农场里有8只鸡,又有6只鸭子。
一共有多少只鸟可以飞呢?”小明想了一会儿,然后用加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计算出8加6等于14,所以总共有14只鸟可以飞。
接着,小明又读到了下一个问题:“农场里原本有15只鸽子,后来有5只鸽子飞走了,还剩下多少只鸽子呢?”小明立即用减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计算出15减去5等于10,所以还剩下10只鸽子。
小明读完这个故事后,对加法和减法更加熟悉了。
他非常开心地站起来,感叹道:“数学真的很有趣!我要继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小明在数学上不断取得进步,在班上成为了同学们的数学小能手。
他通过故事和练习巩固了自己的数学基础,逐渐掌握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等基本运算。
数学小故事给了小明以启发,他明白了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此以后,每当面临数学问题,小明都会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和知识来解决,成为了数学上的佼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一
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
以不同。
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
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
一个3位数,最大最大不会超过999。
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
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最大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
有转身的余地了。
只有3种可能:
999+997=1996,
998+998=1996,
997+999=1996。
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
(9+9+9)+(9+9+7)=(9+9+8)+(9+9+8)=52。
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二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
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
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
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
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
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
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
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
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
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
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三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
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
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
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
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
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
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
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
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
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
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
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
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
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
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四
古希腊传说中有个叫阿基里斯的英雄,他是一个非常能奔跑的天神。
而当时
有一位叫做芝诺的哲学家却说:阿基里斯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一只慢吞吞的乌龟。
这是怎么回事呢?
芝诺说:让阿基里斯和乌龟举行一场赛跑,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头1000米开始。
假定阿基里斯能够跑得比乌龟快10倍,当比赛开始的时候,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这个时候乌龟跑了100米,这就是说仍然在阿基里斯前面100米。
当阿基里斯跑
了下一个100米的时候,乌龟依旧在他前面10米。
阿基里斯再跑10米,乌龟又在他
前面1米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他决不可能追上它。
小朋友一定会认为,
芝诺的话一定有错误的地方:一个跑得快的人怎么可能追不上一只乌龟呢?不过,
谁能说出,不对的地方在哪儿呢?
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英雄追乌龟》:从阿基里斯开始追赶乌龟时,阿基里
斯和乌龟二者的位置算起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整个过程中,阿基里斯到达了乌
龟的新的位置时,乌龟会到达一个更新的位置。
于是,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过程中,阿基里斯与乌龟都会到达无穷多个位置,把每两个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全部加
起来,所得到的就是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过程中他们二者分别跑过的总路程:
阿基里斯跑过的总路程是1+0.1+0.01+0.001+=10/9( 千米)
乌龟跑过的总路程是0.1+0.01+0.001+=1/9( 千米)
然而芝诺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位置变化过程和时间变化
混为一谈。
阿基里斯在追赶乌龟时所经过的1千米+0.1千米+0.01千米+0.001千米+这个
无穷的位置变化过程不需要无限长的时间。
10/9千米除与1千米/小时=10/9小时
就完成了。
在10/9小时之内,芝诺的说法成立,即:阿基里斯每到达乌龟的一个位
置时,乌龟又爬到了一个新位置。
但是在10/9小时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发
生了,如果阿基里斯继续跑的话,他很快就会把乌龟远远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