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脑特工队》的心理学知识赏析

合集下载

《头脑特工队》中的心理元素

《头脑特工队》中的心理元素

《头脑特工队》中的心理元素《头脑特工队》是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合作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人类大脑中的心理元素如何合作以应对各种情绪和挑战的故事。

电影中深入探索了人类情绪和心理过程,通过五个心理元素的角色塑造和互动,展示了情感管理、记忆、意识、梦境和个人身份等方面的心理元素。

首先,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乐乐(Joy),她代表了人的快乐和积极情绪。

乐乐的使命是确保脑海中的核心记忆能够保持愉快的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传达积极的态度。

乐乐的角色塑造展示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乐观和希望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元素是悲伤(Sadness),她的角色代表了人的悲伤和消极情绪。

悲伤在电影中被描绘成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她的存在和发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悲伤的责任是帮助人们处理悲伤和失落的情绪。

在电影中,乐乐意识到,尽管悲伤看起来不起眼,但它是一个重要的情绪,可以帮助人们去适应和应对困难的情况。

在电影中,还有图图(Fear)、愤怒(Anger)和癫忧(Disgust)等角色,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的恐惧、愤怒和嫌恶。

这些情绪在电影中被描绘成有时候很有用,它们能够帮助人们保护自己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这些角色的存在提醒了我们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的情绪生活并不只是快乐和悲伤,还包括了其他一系列的情绪。

除了这些主要的心理元素,电影还展示了记忆和意识的重要性。

记忆被描绘成一片充满色彩的空间,人们的回忆和记忆被存储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中。

这种描绘方式强调了记忆对于个人身份和个人经历的重要性。

意识在电影中被描述为一个中央控制台,它协调各种心理元素的活动,并决定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另一个影片中探索的心理元素是梦境。

电影中展示了梦境如何把各种记忆和情绪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令人兴奋或令人恐惧的梦境。

这部电影通过对梦境的探索,揭示了梦境如何反映和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情绪状态。

《头脑特工队》展示了心理元素之间的互动和平衡的重要性。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引言《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在2015年推出的美国动画电影,由皮特·道克特和罗纳尔多·德尔·卡门执导。

影片以幻想的方式展现了人的思维世界,讲述了一个关于记忆和情感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所触动,对人的思维和情感产生了一些心理上的思考和启发。

人类思维的维度影片《头脑特工队》通过描绘一个心智中存在的五个核心情感角色来展现人类思维的维度,即喜、怒、哀、忧、恐。

这五个情感角色形象生动,各自拥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代表了人们经常会面临的不同情绪。

这一设定引起了我对人类思维的一些思考。

人的思维非常复杂,除了常规的认知能力,情感在决策和思考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影片中用五个情感角色来代表不同的思考模式,提醒我们情感对于思维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在情感和理性之间取得平衡,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境。

记忆的重要性在影片中,每个人的头脑是由许多记忆和情感构成的,这些记忆和情感共同塑造了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

影片中展示的记忆宫殿和记忆球等场景,让我对记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记忆是我们回忆过去、学习和决策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塑造自我认知和个体身份的重要元素。

有时候,记忆通过情感的色彩和情绪的联系与之紧密相连,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和情绪反应。

影片中主角乐高人在面对情感与记忆的挑战时,经历了一系列的成长与变化。

这让我深思记忆与个人的关系,以及通过记忆的转变和解构来改变自己的情感状态。

追求内心平衡影片《头脑特工队》以幽默和想象的方式呈现了人类头脑中的各种情感,这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和内心情感的和谐来保持身心的平衡。

影片展示了乐高人和她的情感角色们之间的互动,每个角色都担负着不同的情绪和记忆,他们需要和谐共处才能使主角乐高人的情感稳定和思维清晰。

这一情节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积极面对和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通过表达和处理情感来保持内心的平衡。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篇1:嘿,大家好!我最近看了一部超酷的电影,叫《头脑特工队》。

这部电影太有意思了,让我学到了好多东西,就像我们学数学一样,但是更有趣哦!电影里,我们的脑袋里住着五个小家伙,他们就是我们的“情绪小精灵”。

他们分别是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

这五个小家伙就像是我们的超级英雄,他们帮助我们做出决定,有时候还会让我们哭或者笑。

比如说,快乐小精灵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就像吃了好多糖果一样甜蜜。

但是,悲伤小精灵也会出现,让我们感到难过。

就像我们不小心打破了心爱的玩具,或者考试没考好,就会觉得好伤心。

电影里有个小女孩叫莱莉,她搬家了,离开了她熟悉的一切。

她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她的情绪小精灵们一直在帮助她。

比如,当她感到害怕的时候,恐惧小精灵就会跳出来,提醒她要小心。

但是,有时候她也会因为太害怕而不敢尝试新事物,这时候快乐小精灵就会鼓励她,让她勇敢一点。

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棒,因为它让我知道了,每个情绪都有它的用处。

就像我们学数学,加减乘除都有它们的用处一样。

我们不能只喜欢快乐,不喜欢悲伤。

因为有时候,悲伤也能让我们学到东西,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我还记得电影里有个场景,莱莉的快乐小精灵和悲伤小精灵一起工作,帮助她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老师说的话,团队合作很重要。

我们不能只靠自己,有时候需要朋友和家人的帮助。

电影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一样。

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小精灵,他们都在努力帮助我们。

你看,我是不是学到了好多东西?我觉得《头脑特工队》就像是一本有趣的书,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

下次你们也可以看看这部电影,也许你们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哦!嘿,你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觉得哪个情绪小精灵最酷呢?快来和我分享你的想法吧!篇2:标题:《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情小精灵的冒险之旅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头脑特工队》的感受。

头脑特工队赏析

头脑特工队赏析

•莱利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她的“岛屿”——家庭、朋友、好玩的 东西(称为“傻瓜”岛屿),还有她热爱的曲棍球。但是在她度 过去旧金山的那段艰难过渡时期时,她的岛屿一个接一个地崩塌 了:她切断了家乡那边朋友们的联系,疏远了她的父母,压力大 的时候甚至都不喜欢曲棍球了。出去玩的心情都没有了。 •但是当她恢复自我的时候,这些岛屿又重建起来了,并且比任 何时候都好。你跟我同样也都不能没有我们自己的岛屿。他们可 能是你的朋友,你热衷的爱好,你的健身计划,你最喜欢的小说, 还有你的志愿者工作。通过花时间来培养这些“岛屿”,你不仅 可以享受自己现在的状态,还能用它来支撑你未来的艰难时期。 它们都会支持你,并且为你留了一个可以回归跟联系的地方。
走进心灵治愈之 《头脑特工队》
导入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他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你脑子里每天都在想什么呢?
观影目标
认识我的负面情绪和不完美
观影
电影解析
五种基本情绪:joy,sadness,disgust, anger、fear
接纳每一种情绪
• 影片中,“快乐”试图消除“悲伤”。她的动机很纯粹: 她只希望莱利幸福,而悲伤却成了一种威胁。但是她的 努力却起了反作用。莱利需要感受悲伤;悼念她留在明 尼苏达州的生活,跟父母联系,以及适应在旧金山的生 活,这样做能帮助她了解自己真实的感受。唯一能再次 感到快乐的办法就是从悲伤中走出来,而不是去逃开它。 • 悲伤让我们深刻,去学习和体验,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 惧使我们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愤怒为我们划出底 线,警告外敌不可侵犯;厌恶决定品格,阻挡我们跟风从 众失去自我。 • 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
最后 祝大家都能快乐成长, 拥抱更完美的自己

《头脑特工队》,悟心理健康教育

《头脑特工队》,悟心理健康教育

品《头脑特工队》,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头脑特工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头脑特工队》是皮克斯五年磨一剑的优秀动画片。

该片讲述了小女孩莱利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搬到旧金山,她的生活被“乐乐”“忧忧”“怕怕”“厌厌”“怒怒”这五种情绪所掌控,影片尽展脑内情绪的缤纷世界。

笔者前后看了好几遍这部电影,在片中看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情绪、记忆、性格、潜意识、幻想、抽象思维、梦境等生动的描述,再细细品味,领悟到不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合理的哭泣,是拨云见日的推力哭泣,是宣泄消极情绪的好方式,也是积累正能量的途径。

正如影片中“忧忧”讲的“哭泣能帮助我慢下来,不被生活的逆境所压垮”。

它是人们调整自己状态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

“哭泣”,不是弱者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而“哭泣”会帮助你向别人表达这样的需求。

影片中,“乐乐”就注意到,是“忧忧”帮助莱利获得父母和球队同伴的支持。

搬家前,在家乡的“土拨鼠”队输掉了大型季后赛,莱利错过了决胜一球,她感觉很糟糕,她想要放弃。

她的内心是不好受的,是“忧忧”让她哭出来。

正因为她表露出忧伤,她的父母才明白她此时是脆弱的,需要有人来关心和支持。

所以父母乃至球队都来安慰和陪伴她。

在搬家事件中,莱利拼命压抑忧伤的表达,才导致了这场“闹剧”。

尽管“忧忧”也感受到莱利快要崩溃的内心,但是莱利坚强的个性让她不愿表达出自己的难受,而是通过“乐乐”去想其他积极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同时莱利的家庭也给了她一些压力,妈妈很感谢她体贴懂事并希望她继续坚强地陪伴家人。

这样的处境让她在家人面前不敢哭泣,不敢表达忧伤,乃至最后采取了其他极端的处理方式――偷妈妈的银行卡独自买票坐车回家乡。

还好“忧忧”及时赶回,帮助她在最后一刻面对家人时,能够哭着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

此时她父母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承受着这么沉重的压力,父母肯定的话语和温暖的拥抱让她感到轻松,重新获取能量。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情绪调适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情绪调适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情绪调适篇一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情绪调适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一部超棒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这可真让我感触良多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部片子简直就是一场关于情绪调适的盛宴。

你瞧,乐乐、忧忧、怕怕、怒怒和厌厌,这五个小家伙在主角莱利的脑袋里那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也许你会觉得,当然是乐乐最重要啦,谁不想要一直快乐呢?但这部片子告诉我们,每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就像忧忧,一开始看起来她总是那么丧,可后来才发现,她能让莱利在悲伤中获得理解和安慰,也能让莱利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和深沉。

我觉得吧,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想要压抑那些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害怕、厌恶。

可这部电影仿佛在大声告诉我们:“别傻啦!” 负面情绪不是敌人,而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怒发冲冠,或者被吓得瑟瑟发抖,这难道就代表我们很脆弱吗?不!这恰恰说明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有时候考试没考好,我会特别沮丧,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劲。

但现在想想,那种沮丧不正是推动我去努力学习的动力吗?没有怒怒,我们可能会被人欺负还不敢吭声;没有怕怕,我们可能会莽撞行事不顾后果。

所以说,这部电影让我明白,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别总是想着把那些所谓的“坏情绪”赶走。

毕竟,只有当我们的头脑特工队们各司其职,我们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长,不是吗?你们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呢?篇二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情绪调适哇塞,《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它对情绪调适的展现太绝了!先说说莱利吧,她的小脑袋里就像一个热闹的战场,各种情绪在那争来斗去。

乐乐总是想让莱利一直开心,可这现实吗?我觉得不太可能!生活中哪能一直顺风顺水,没有一点烦恼和忧愁?就像我自己,有时候明明想保持快乐,可遇到挫折时,忧忧就不自觉地跑出来了。

以前我会特别讨厌忧忧出现,觉得她让我变得很丧。

但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也许明白了,忧忧也是我的一部分呀,她能让我在难过的时候冷静下来,好好思考问题。

头脑特工队心理学知识点

头脑特工队心理学知识点

头脑特工队心理学知识点以下是 8 条关于头脑特工队心理学知识点:1.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就像电影里乐乐和忧忧,都很重要呀。

你想想,要是只有快乐没有悲伤,那遇到挫折的时候咋知道自己难受呢?比如你一直顺风顺水开心得很,突然遭遇失败,没有悲伤这种情绪提醒你,你还意识不到问题嘞!2. 记忆是可以被修改的哟!这不就像我们重新编辑一个故事一样嘛。

比如小时候你觉得被父母批评很可怕,但长大后再回想,也许就会理解他们的初衷,把这段记忆修改得没那么可怕啦!3. 核心记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呢!哎呀,就好像搭积木,核心记忆就是那些关键的积木块。

假如你小时候有很多被肯定、成功的核心记忆,可能就会让你变得更自信勇敢呀,这不就是性格的一部分嘛!比如那个总是在比赛中获奖的小伙伴,他的核心记忆肯定有很多和胜利相关的呀。

4. 潜意识的力量超大的好不好!这就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

你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东西,说不定就是潜意识在捣鬼呢!比如说你莫名对某个地方有熟悉感,也许就是潜意识里的记忆在起作用呀!5. 想象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世界呀!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奇妙的门。

当你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是不是感觉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就好像小朋友玩过家家,能想象出一整个精彩的场景呢!6.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呢!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

当你心情超好的时候是不是看啥都美好,心情不好时就觉得啥都不顺眼。

比如你和朋友闹别扭了,生气的时候看朋友做啥都觉得不对。

7. 个性岛屿也会崩塌哦!就像一个美丽的城堡可能会倒掉一样。

当我们遭遇重大挫折或者改变时,原本稳定的个性部分可能就会受到冲击。

比如说原本自信开朗的人,经历一些打击后可能变得有些内向胆小了呀。

8. 每个情绪小人都不可或缺呀!它们就像一个团队里的不同角色嘛。

没有愤怒怎么表达不满,没有恐惧怎么知道躲避危险?比如遇到危险时,恐惧小人就让你赶紧跑呀!我觉得头脑特工队真的太有意思了,通过它我们能更直观地理解心理学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呀,对我们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都超有帮助的!。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心理学角度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动画电影,通过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来探索心理和情绪的主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这部电影,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情绪的多样性:电影中每个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情绪,如喜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

它们形象化地呈现了情绪的多样性,展示了情绪对个体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内心世界的建构:电影中通过对主人公脑内世界的刻画,展示了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过程。

这些内心世界的构建反映了人类心智的复杂性和个体思维的独特性。

情绪的调节与控制:电影中描绘了情绪控制的重要性。

主人公乔伊的内心世界面临情绪的动荡和失控,但最终通过自我理解、接纳和情绪调节的技巧,实现了情绪的平衡和内心的成长。

成长与认同:电影中主人公乔伊经历了成长和自我认同的过程。

她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和自身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电影提醒观众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情绪的平衡、表达和管理对个人的幸福和健康有着关键的影响。

总的来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头脑特工队》以幽默而又温情的方式呈现了情绪和心理过程的复杂性。

它提供了对情绪、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的思考,激发观众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头脑特工队》的心理学知识赏析
《头脑特工队》是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3D动画电影,也是彼特·道格特继《机器人总动员》和《飞屋环游记》之后执导的第三部作品。

迪士尼的动画电影风格一直都是老少皆宜的,这部作品也不例外。

它用一种比较易于理解的方式记录了以一个小女孩由出生到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状态,将一些原本非常枯燥乏味的心理学知识用几个具象化的人或物的状态来表达,让小孩子也能够理解究竟到了青春期时期人会发生的变化。

这是一部做到了创造力和心理知识完美契合的作品,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实至名归。

在这部动画作品架空出来的大脑世界是在一个只有11岁女孩子莱莉的大脑内部,在她的大脑里有一套完整又严密的设定——主要围绕的是情绪和记忆两个主体延展。

一、特点鲜明的情绪小人设定
情绪的人格化
在整个大脑里总共是有五个情绪的代表——喜怒哀惧厌,每个情绪都有比较典型丰满的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并且情节设计非常巧妙地着重在两个看起来比较有矛盾冲突的情绪上——喜和哀。

乐乐(喜)就像一个星星,形象看起来就非常的温暖闪耀、光鲜亮丽,性格则比较开朗活泼,乐观向上,但是在有些事情上则会缺乏考虑,一意孤行;与之对应的忧忧(哀)外貌看上去则更像是一个水滴,性格也较为怯懦消极,不愿走出舒适区,但是她稳重踏实,愿意去聆听安慰别人;怒怒(怒)则是像一块坚硬的砖头,很有干劲,一个暴躁的大叔的形象;怕怕(惧)则是像一个神经元,看起来就比较敏感,时刻评估可能出现在莱莉身上的危险;厌厌(厌)则很像许多小孩子都讨厌吃的西兰花,性格则更像是一个有着高标准要求的漂亮女性。

或许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设定,但是他们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为了莱莉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那么他们如何去合作帮助莱莉呢?控制室因此存在。

它相当于我们大脑中的丘脑,负责把感觉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作为一个重要的感觉整合机构之一。

(丘脑在大脑皮层不发达的动物,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发达的动物,是最重要的
感觉传导接替站。

来自全身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除嗅觉外),均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然后投射到大脑皮质。


五种情绪在控制室里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台来控制莱莉的思维。

而中央控制台这种具象化的物品背后又代表着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由婴儿时期逐步具备的人脑感知、情绪、意志。

婴儿时期最为简单。

因此在影片当中一开始只有乐乐独自在控制,而随着莱莉的逐步长大,所具备的情感认知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因此操控中央控制台的情绪就越来越多。

非常有意思的是,将莱莉在成长之后,中央控制台也逐步升级,这也意味着莱莉能够接受的信息丰富化,处理信息的水平也在提升。

情绪的主管权设定
在这个十一岁的孩子的情绪里喜是作为绝对的控制者的,每天对于事情的反应大多是快乐积极的,充满活力。

而与之对于的父母——母亲则是以哀作为掌控者,因此母亲的情感则更加的理性细腻,对于女儿的情感变化会比较敏感,并且对待女儿比较温柔;父亲则是以怒作为掌控者,因此他更加具有威严感,对待女儿更加的严厉。

但是由于莱莉还不够成熟,对于情感的管控其实是有些弊端的。

乐乐一直严格控制忧忧的一言一行,不愿意莱莉感到一丝一毫的伤心。

这在我们人体的情绪表达来看就是压抑自己忧伤的情绪,而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正视自己的悲伤消极的情绪就会非常容易变得麻木,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压力,甚至具有情感障碍的倾向。

二、记忆球的形象设定
记忆的等级化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记忆产生,在这部动画作品中则是用水晶球来表示,每产生一个记忆就会有一个水晶球运送到大脑总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能够完完整整地被记住,认知心理学中将动画中情绪小人拿起记忆球,控制中央控制台的一系列行为解释为信息的获得、解读、储存、提取和使用。

处理过的信息可以被送入记忆区,大脑中枢可以用来处理新的记忆,那些不被召回到大脑中枢的记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尘封的记忆”;有些记忆由于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变为了潜意识,在动画中则是被送到了潜意识牢
房,比如那些让小孩子恐惧的小丑;那些真正被遗忘的记忆球则是记忆清洁工在记忆区中挑选出来送入无尽深渊,直至变黑,再也不会记起。

而对于那些重要的记忆例如会对我们性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有着重大的影响的记忆则会被送到大脑中枢永久保存。

记忆也会受到情绪限定的改变
为什么乐乐一直不愿意忧忧拿记忆球呢?因为忧忧在拿到记忆球之后会把原本的金黄色染上淡淡的蓝色。

乐乐代表的是快乐,在快乐的情绪下,回忆永远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是记忆怎么可能永远是令人开心的呢?如果说一直让快乐做到绝对的控制的话,人将会失去感受伤心的能力,导致心理的扭曲,这也是莱莉为什么会在不适应新的环境之下,压抑情绪带来的一系列的心理上的危险改变的原因。

而当人能够直视忧伤的时候,才会更加全面地看待一件事情。

比如在动画中莱莉的记忆当中确实是有被冰球队员扔起来庆贺的场景,但是这也是在有一次比赛失意之后重新振作才有的。

三、情绪和记忆的共同处理下可以产生各种奇妙的作用
人格塑造的形象化——人格岛
在这部动画里非常有意思的是:它将对于价值观的塑造具象为一个个岛屿——淘气岛、友谊岛、冰球岛、诚实岛、家庭岛。

而正因为有这些岛屿的存在才能使这个大脑中枢稳定的工作。

思想列车则是作为情绪中枢和人格岛屿连接的快速通道。

我们在建立自己的人格的时候,除了有处理本能的情绪反应,还会在人格的基础之上要经历自己的大脑思维的处理,比如在思想列车每一个基站——灵感、直觉......认知-行为方式在通过思维作用之后在回到情绪中枢,由情绪来控制行为的动向。

这些岛屿也可以进行分类:淘气岛代表的是作为小孩子的天性最开始建立的探索精神,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来到世界上探知的第一种特性;诚实岛代表的是人的品格,是一个人身处于世界中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冰球岛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是理想追求,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乐趣所在;友谊岛和家庭岛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只有正确和谐地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适应社会上的各种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