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锚喷支护技术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MicrosoftWord文档
隧道工程论文 喷锚支护

隧道喷锚支护Mechanism of grouted rock bolting of tunnels摘要:为了使岩石隧洞拱部稳定,喷锚支护被广泛用于地下隧洞的支撑设计中。
正确的喷锚支护设计应该基于对喷锚支护加固的特性和洞顶岩石拱结构的机理两方面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Abstract: To stabilize roof arches of rock tunnel, grouted rock bolts were widely used in the designs of supports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s. A proper design of rock bolts should be based 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features of rock bolt reinforcement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roof arch structure.引言:为稳定岩体,世界各地都在使用喷锚支护。
因为锚杆便宜,可灵活应用于改善地下隧洞的地质条件,设置容易、快捷。
为加强洞顶围岩强度而进行的合理的喷锚设计应该建立在对喷锚效果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即应该清楚岩石结构的机理。
洞顶岩体成拱的机理来源于拱桥的砌石拱。
砌石拱具有“无限的”耐压强度。
但应避免沿着砌块接缝产生的滑动以及拉应力。
因此,在实际的洞顶支撑设计中,喷锚支护的目的就是阻止岩块沿接缝滑动及出现拉应力,以形成自承拱。
锚喷支护技术鉴于它的作用原理先进、施工简单、经济有效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支护体系。
当锚喷支护锚固段锚杆受力时。
首先通过钢筋或钢管(钢绞线)与周边的水泥砂浆的握裹力传到砂浆中,然后再通过砂浆与周围土的摩阻力传递到整个锚固段。
抗拔试验表明,当拔力不大时.锚杆位移量极小。
拔力增大,锚杆位移量加大,拔力增到一定量时,变形不能稳定,此时认为已经达到抗拔破坏,这种破坏是砂浆与土层间的摩阻力超过了极限。
喷锚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特点

浅析喷锚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特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不断完善,锚喷支护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
锚喷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基坑支护方案以及喷锚支护的施工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喷锚支护技术应用及特点中图分类号:s77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088 -011.工程简介拟建场地位于市体育馆北侧,场地基本平整,场地标高为43.26~44.57m,拟建大厦主楼17~18层,大部分设1层地下室,局部设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3.50m)以下4.50m(1层)和8.70m(2层),部分为9.30m(2层)。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内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震旦纪板岩,与基坑有关的各地层野外特征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qml)①主要为杂填土,由灰渣、砖渣、碎石、夹垃圾等组成,含硬杂质25%~35%,成分复杂,结构松散,厚度为0.80~4.30m。
(2)第四系冲积层(qal)层:粉质粘土②:黄、褐红色,夹灰白色,稍湿,硬塑-坚硬状态,下部可塑-硬塑状态,底部含粉、细砂,层厚7.30~9.50m。
(3)地下水,勘察期间,各钻孔均遇见地下水。
按性质分为上层滞水、孔隙水及基坑裂隙水,其中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①层中,一般流量不大;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中砂④及粗砂⑤中,为场地主要含水层,具承压性,该地下水位于基坑底以下2.20m;基岩裂隙水较小。
场地地下水水质对桩基础混凝土具弱腐蚀性。
2 基坑支护方案根据建筑基坑总平面图范围、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等,结合地区工程经验,经过综合比较,基坑支护采用放坡加锚喷支护型式,靠游泳馆北侧采用锚索加肋梁的方式加固。
设计所需要计算参数系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
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锚
锚 喷支 护
喷支护 主要分 为喷锚 支护和 喷射混凝 土 。
3 . 理 论 验 算 法 法 , 却 是 今 后 设 计 的 发展 方 向 。分 为整 体 稳 定 性 验算 与 局 部失 稳 验 算 。
( 2 ) 对 于浅 埋 隧 道 或 洞 门 等 隧道 工 程 . 可 以采 用 荷 载 结 构 模 型 考 虑 围 岩 的 弹性 抗 力 进 行 理 论 分 析 与计 算 ( 3 ) 对 于软岩隧道或 埋深较大 、 稳 定 性 较 好 的 围 岩 中 的 大跨度工程 . 可 以采 用 地 层一 结构 模 型 考 虑 岩 石 的 弹 塑 黏 性 、 各 向异 性 、 节理裂 隙等诸多因素 , 还 可 以 用 近 似 的 解 析 计 算 方 法 或 用 数值 计算 方 法 进 行 整 体 的稳 定 性 分 析 。
上 的 图 解 分 析 法 ( 2 ) 用 工 程 类 比法 结 合 现 场 实 际初 选 初 期 支 护 的设 计 参 数: 建 立无 量 纲 围岩 特 征 线 : 建立无量纲支护特征线 ; 根 据 各 支护组成部 分的设置位置 、 先后 次序 、 喷 射 混 凝 土 的 滞 后 效 应 等 因素 绘 制 组 合 支 护 特 征 线 : 计 算 组 合 支 护 的 工 作 反 力 和 安全系数 . 评 价 支护 的适 用 性 和 可 靠 性 。
应 用 技 术
暑 ■ ● 一誓 宣
锚 喷支扩 的设 计与施工 中的应月
马 云 峰
其 中喷 锚 支 护 主 要 表 现 为 喷 射 混 凝 土 、 锚 杆、 钢 筋 网喷 射 混 凝 土 、 钢 拱 架 喷 射 混 凝 土 结 构 组 合 起来 的支 护 形 式 可 以根 据 不 同 围岩 的稳 定 状 况 . 采 用 喷 锚 支 护 中 的 一种 或 几 种 结 构 的 组合 .加 固 隧 道 围 岩 . 提 高 围 岩 的 自撑 能 力 。而 喷 射 混 凝 土 主要 是利 用 高 压 气 . 将 掺 有 速 凝 剂 的 混 凝 土 混 合 料 通 过 混 凝 土 喷 射 机 与 高 压 水 混 合, 喷射 到 岩 面 上 . 迅速凝结而成 。 它 不 像 传 统 的模 筑 混 凝 土衬 砌 那 样 . 只 是 在 洞 室 开 挖 后 被动地承受围岩压力 . 而 是 主 动 地 加 固 围岩 对 喷锚 支护 作 用 原 理 的 研 究 还不 完 善 . 有 待 进 一 步探 索 和 改 进
锚索网喷综合支护技术在大跨度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通常 , 施工队在项 目 施工中, 施工人员经常在井 底车场巷道的顶板和巷帮上使用长度为 3 . 5 m的锚 杆来增大支护的安全系数,同时还能使得施工更加
便利。
金属网 , 网格大小控制在 7 0 m m x 7 0 m m , 同时使用 直径为 8 mm的钢 筋焊接 来形 成钢 带 的接 合 。 锚 索材 料主要是用 高强度 的钢绞线配锚索锁具 ,直径 为 l 5 . 2 4mm,还有 大小 为 2 0 0mm ×2 0 0m m ×1 4mm 的高强度托盘。其 中喷浆层厚度大 于 1 0 0 m m, 采用 C K 2 3 3 5 、 K 2 3 3 5两 种锚 固剂 , K 2 3 3 5主要是 在锚 索 的 下端使用 。锚杆在支护强度上要求其顶板锚杆锚固 力要大于 8 0 k N , 其 中扭力矩要大于 8 0 N・ m, 帮锚杆 锚 固力需大于 8 0 k N, 扭力矩要大于 8 0 N・ m, 锚索锚
总第 1 6 9期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ME CHANI C AL MANAGEMEN T A ND DE VEL OP ME N T
T0 t a l l 69
2 0 1 7年 第5期
N o . 5 , 2 01 7
DO I : 1 0 . 1 6 5 2 5  ̄ . c n k i . c n l 4 - 1 1 3 4 / t h . 2 0 1 7 . 0 5 . 0 7
泥质 结 构 , 容 易破 碎 。考虑 到稳 定性 , 一般 来 说 围岩 的 自稳定 能力 不佳 , 稳 定时 间段 较短 , 早期 岩 石受 到 的压 力快 且 明显 。 该地 质条 件 下岩石 很 容易 风化 , 有
锚喷支护技术及其应用

锚喷支护技术及其应用锚喷支护是喷射砼、锚杆以及钢筋网(或钢纤维)用于围岩支护的总称。
随着围岩稳定程度的不同,它们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综合运用。
当围岩稳定性较好时,可以采用锚杆支护或喷射砼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可以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
目前,锚喷支护理论日益完善,但在实际施工实践中,理论成果运用不足,普及知识还须加强。
本文阐述了锚喷支护在海军1206工程中应用经验,希望对其它工程建设有参考作用。
1 锚喷支护的基本构造1.1 喷射砼喷射砼是将符合要求的砂、碎石、水泥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在喷射机中,借助高压气流喷射(加水)到岩体表面凝固而成的。
喷射砼不仅能够隔绝空气,防止围岩风化,而且可以作为结构物承受荷载,从而起到保护围岩稳定的作用。
喷射砼分为干喷和湿喷两种,喷射砼的标号不应低于C15,通常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为了尽快获得强度,及早向围岩提供支护力,通常都在混合料中加入一定数量(通过试验确定)的速凝剂。
喷射砼喷射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应达到规范要求,通常都采用分层喷射的方法,每次喷射的厚度应遵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
后一次喷射应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只要将喷射表面冲洗干净,先后喷射的两层砼一般都能粘结良好,不影响其受力性能。
喷射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时,砼终凝到下一循环放炮的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
为了提高支护的承载能力,也可以在喷射砼中设置钢筋网,称为网喷支护。
通常沿洞室横向布置直径较大的受力钢筋,沿纵向布置直径较小的构造钢筋。
钢筋网应随岩面铺设,并与锚杆联结牢固,防止喷射砼时震动。
近年来,钢纤维喷射砼技术发展较快。
在喷射砼中掺入钢纤维或玻璃纤维以取代钢筋网,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既节约劳动力和时间,又能够提高抗拉强度,增大结构韧性,改善抗冲击荷载的性能,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向。
1.2 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是在岩石中钻孔,并在其中固定各种材料或形式的锚杆,用来加固和支护围岩的一种是形式。
锚喷支护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锚喷支护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d943ccaa00b52acfc7ca27.png)
浅谈锚喷支护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喷锚支护是用以加固岩层的临时或永久支撑。
它利用高压喷射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根据地质情况也可分别单独采用),以达到支撑的目的。
它喷锚支护不仅可用于加固局部失稳的围岩和整治塌方,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还可用于对隧道围岩进行系统支护加固。
因此,锚喷支护在隧道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锚喷支护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锚喷支护隧道工程应用一、锚喷支护在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作用1、锚喷支护的特点把锚固和喷混凝土结合起来,用以加固地下洞室围岩的措施。
喷混凝土是利用喷浆设备向地下洞室开挖面喷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层,借以支护围岩。
由于混凝土喷层密贴围岩,并具柔软性等特点,所以能承受较大荷载,并能控制围岩变形,充填胶结岩体表层裂隙,保护和发挥岩体的潜力。
喷混凝土可以作为洞室围岩的初期支护,也可以作为永久性支护。
喷锚支护是使锚杆、混凝土喷层和围岩形成共同作用的体系,防止岩体松动、分离。
把一定厚度的围岩转变成自承拱,有效地稳定围岩。
当岩体比较破碎时,还可以利用丝网拉挡锚杆之间的小岩块,增强混凝土喷层,辅助喷锚支护。
2、隧道的结构体系隧道的结构体系是由围岩和支护结构(又称为衬砌)共同组成,其中围岩是主要的承载单元,支护结构是辅助性的,通常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情况下,支护结构也是主要的承载元素。
随着隧道的开挖,出现了临空面,打破了围岩原有的三维平衡状态,使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形成了新的应力场,即围岩的二次应力,围岩也同时产生向隧道内部方向的位移。
如果围岩自身能完全抵抗二次应力,并保持长期稳定,这种情况下支护结构是不承载的,它只是用来防止围岩风化,以及作为安全储备以抵抗围岩状态恶化和特殊灾害所造成的意外荷载。
如果围岩的二次应力使围岩出现较大的变形和不能长期稳定,则支护结构就对围岩施加约束,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控制围岩不变形,此时支护结构就和围岩一起承受荷载。
地下工程中喷锚支护的作用

地下工程中喷锚支护的作用介绍地下工程中,喷锚支护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通过在地下巷道或隧道等构筑物中喷射锚杆和砂浆,形成坚固的支撑结构,以增强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喷锚支护的作用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喷锚支护的作用喷锚支护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加固和加强地下工程结构喷锚支护可以有效地加固和加强地下工程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喷射锚杆和砂浆,能够形成牢固的锚固层,增强地下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喷锚支护还能够修复和加固地下工程中已有的裂缝和破损部分,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防止地下工程的塌方和滑坡地下工程往往会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松动、岩石破碎等问题,容易引发塌方和滑坡。
喷锚支护可以采用横向和纵向锚杆布置的方式,有效地控制地层的位移和变形,防止地下工程的塌方和滑坡。
喷锚支护还能够增加地下工程的抗滑稳定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3. 提高地下工程的抗震性能地震是地下工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力对地下工程的影响很大。
喷锚支护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工程的抗震性能。
通过喷射锚杆和砂浆,能够增加地下工程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减小地震力对地下工程的影响,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4. 改善地下工程的工作环境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喷锚支护还能够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喷锚支护可以加固和修补地下工程的破损部分,保持地下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喷锚支护还能改善地下工程的光线、通风和排水条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喷锚支护的应用案例喷锚支护在地下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地下工程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喷锚支护的应用案例:1. 隧道工程地下隧道是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形式,喷锚支护在隧道工程中应用广泛。
通过在隧道内喷射锚杆和砂浆,能够控制围岩的位移和变形,增加隧道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2. 矿井工程矿井工程是矿山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地下矿井的稳定性对矿山的安全和高效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利用中挖掘的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需求的增加,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深基坑工程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土壤侧压力、地下水压力等方面的严重挑战。
为了确保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高压空气喷射混凝土或水泥浆来形成支护体系,进而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施工技术。
该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中。
在深基坑工程中,土层的稳定性是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小地基的变形、控制地下水位、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研究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固地基,提高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深基坑工程中,地基土质的承载能力往往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基土体的承载能力,降低基坑工程的风险。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基坑开挖的效率和质量。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加固和支护,减少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还可以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避免因为土体失稳或坍塌而导致的施工事故。
研究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不仅可以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深入探讨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工程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喷锚支护施工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具体案例以及工程效果的评价进行详细研究,旨在总结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喷支护技术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范天东
一、前言
锚喷支护是靠锚杆以及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土的结
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在开挖形成的坑壁中设置一定长度和密度的锚杆体,锚杆体与喷射混凝土层结构形成柔性支挡体系。
挡土体系与坑壁原位土体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形成在机理上属于主动制约机制的支护类型。
随着边坡稳定程度的不同,它们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综合运用。
当边坡稳定性较好时,可以采用锚杆支护或喷射砼支护;当边坡稳定性较差时,可以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
目前,锚喷支护理论日益完善,但在实际施工实践中,理论成果运用不足,普及
知识还须加强。
本文阐述了锚喷支护在济南市二环西路综合管廊工程中应用经验,希望对其它工程建设有参考作用。
二、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壁面——喷第一层混凝土——锚杆施工——披挂钢筋网——焊加强筋——锚杆注浆——喷第二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三、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二环西路位于济南市主城区西部老城区和腊山片区分界线上,北起黄河大堤,
南至G104,道路全长约8.5公里,二环西路综合管廊起点为滨河南路,终点为段金路,全长约4745米,二环西路综合管廊位于道路东侧非机动车和绿化分隔带下。
北园大街延长线段综合管廊与二环东路
综合管廊相交,长约1264米,位于道路北侧人行道下。
张庄路及济西东路综合管廊与二环西路综合管廊相交,本工程只包括路口范围内的部分。
二环西路、张庄路及北园大街综合管廊为两孔钢筋砼箱涵结构,覆土不大于4.0米时外断面尺寸为8.3m*4.9m,覆土4.0~6.0米时,由于埋深加大,综合管廊结构加强,外断面尺寸为8.4m*5.0m。
参观通道廊段,外断面尺寸为9.1m*5.0m。
济西东路综合管廊为两孔钢筋砼箱涵结构,外断面尺寸为7.2m*4.5m。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
场区第四系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小清河冲积平原,地形起伏不大。
场地上部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冲积成因的粉土、粘性土。
根据该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整个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对基坑支护有影响的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
①层填土,杂色,稍密。
由碎石、角砾及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灰渣、碎砖块。
顶部30cm为路面。
厚度:0.80~3.20m,底层标高:22.05~
27.20m.
②层粉土,褐黄色~黄褐色,稍密,湿,摇振反应迅速,含氧化铁条纹。
夹②1、
②2层,层厚:3.6~6.5m,层底标高:17.83~22.40m。
②1粉质粘土:黄褐色,可~软塑,刀切面稍光滑,含铁锰氧化物,零星灰色条纹,局部夹粘土。
粉土团块。
②2粘土:黄褐色,软~可塑,湿,刀切面光滑,含铁锰氧化物。
④粘土:深灰色,可塑,湿,刀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含腐殖质。
厚度:0.6~2.0m,底层标高16.58~21.16m。
⑤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可塑,湿,刀切面光滑,含铁锰氧
化物。
夹粉土层,厚度3.30~4.50m,底层标高16.58~19.97m。
⑤1粉土:褐黄色~灰黄色,稍密,湿,刀切面粗糙,摇振反应迅速,含氧化铁条纹。
⑥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刀切面较光滑,含铁锰氧化物,少量姜石,局部姜石含量较高。
地下水属第四系空隙潜水,地下水受季节影响较大,埋深较浅,勘探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2.10~4.50m左右,季节性水位变化幅度为
1.0~3.0m。
(三)方案设计
1、材料:所用材料施工前提供试验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除说明外,钢筋:φ-HPB235级(强度标准值fyk=235N/㎜2),Φ-HRB335
级(强度标准值fyk=335N/㎜2);14a槽钢(Q235,强度标准值fyk=235N/㎜2);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浆:M20(灰砂比1:0.3,水灰比0.4~0.5);喷射混凝土面层:C20(配比为:水泥:沙:石子=1:2:2)。
2、结构构件的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钢筋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焊接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机械连接可采用直螺纹套筒接头和挤压套筒接头;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应相互错开。
3、根据场地周围条件和土层情况,为保证基坑边坡安全,采用复合土钉墙进行支护。
开挖时考虑到坑底土层较差时需超挖换填,基坑计算按照9m及11m(张庄路口位置)两种开挖深度进行设计。
4、预应力锚杆与水平向夹角为10o,成孔直径为130mm。
预应力锚
杆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时,施加预应力,并及时锁定。
预应力锚杆腰梁采用两根14a槽钢,两根槽钢之间距离为80mm,每1m 采用钢板条或钢筋焊接连接,槽钢之间焊接连接。
沿杆体每2m设置撑力环(圆周3个,交错布置),采用压力注灰砂比1:0.3,水灰比0.4~0.5的水泥砂浆。
成孔后水泥砂浆采用孔底注浆,充盈系数应大于1。
5、土钉主体为钢筋,成孔直径130mm,土钉与水平向夹角为10o,采用一次低压注浆,注浆压力0.2~0.5Mpa,注浆材料采用M20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应拌和均匀,随伴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前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
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孔底250~500mm处,孔口部位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
土钉猫头采用短钢筋与主体钢筋焊接,并与通长加强筋焊接在一起,钢筋沿杆体每2.0m 设置撑力环(圆周3个,交错布置)。
6、挖深9m的基坑,在第三道锚杆位置采用机械将槽钢压入土中,槽钢长度为6m,槽钢自坑底起算嵌固不小于2m,该道锚杆位置的腰梁约束竖向槽钢。
7、基坑坡面施工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坡面面层厚度为80mm,挂单层
φ6@250*250的钢筋网(放坡不小于1:1位置面层厚度为60mm,挂单层φ6@300*300的钢筋网),土钉锚头位置设置通常钢筋,钢筋网搭接长度为300mm,坡顶钢筋网外翻1.5m,基坑顶部向下击入Φ14钢筋,长度1.0m,间距2.0m,并设置一根Φ14通常加强钢筋。
8、基坑坡顶设置挡水墙,挡水墙高不小于300mm,宽为240mm,砖砌,外抹
1:2.5水泥砂浆,并沿挡水墙外侧设置防护栏杆。
坡顶场地应
全面进行混凝土硬化封闭,防止地表水渗透,流入基坑。
(四)基坑降水
1、基坑坡顶设置降水井,降水井井深20m,间距15m左右。
2、土方开挖时应通过临时设置集水坑辅助降水,集水坑尺寸为
500mm*500mm。
槽内在基坑底做成一定排水坡度,坑底沿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其尺寸为400mm*300mm,内填碎石,沿基坑每30m设置一集水井,井深不小于1.0m。
排水沟及集水井施工切实保证不渗漏,坑中集水必须及时抽排,杜绝积水长时间浸泡坡脚现象。
当坑顶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出,防止积水灌入基坑。
3、降水井成孔直径为600mm,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滤水管,滤水管内径320mm,管井反滤层厚度100mm,反滤层采用中粗砂。
主排水管采用钢管,直径不小于165mm,沿基坑外围布设,根据现场情况集中各降水井出水至排水口,主排水管应有一定坡度,确保排水顺畅。
(五)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与锚杆支护配合进行,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分段长度不宜大于20m,分层层数与锚杆(土钉)水平布置排数相同,分层开挖深度不大于该排锚杆(土钉)以下0.50m,严禁超挖。
机械开挖后,人工修整坡面。
喷射混凝土前,
应清除坡面虚土。
基坑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及时支护,同时严密监测。
每层土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在锚杆(土钉)注浆体及面层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施工完毕的锚杆(土钉)。
2、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偏差小于100mm,倾斜偏差小于3%;土钉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孔径允许偏差为±5mm,孔距允许
偏差为±100mm,倾斜偏差±5%。
面层厚度偏差不大于10mm,钢筋网片保护层
厚度不小于20mm,钢筋网片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3、严格施工坡顶挡水墙和坡地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软化坡面及坡脚土体。
4、基坑顶部一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设计值,施工道路行车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5、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六)质量检测和验收
1、锚杆施工前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附录E 进行验收试验,试验锚杆数量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3根。
L=15m,锚杆抗拉承载力设计
值100KN;L=13.5m,锚杆抗拉承载力设计值105KN; L=12m,锚杆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90KN;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L=12m,锚杆抗拉承载力设计值120KN;L=9m,锚杆抗拉承载力设计值90KN。
2、采用钻孔法对面层厚度检测,每100㎡抽检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3、支护中使用的材料及其他项目按相关规范进行质量检测。
四、结束语
该锚喷支护体系通过在济南市二环西路综合管廊深基坑施工中的检验,效果良好,从开始施工到基坑回填,各项检测结果表明,此支护体系满足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