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精细梳理
初二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归
纳
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的条: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汽化和液化 物理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三:蒸发
蒸蒸发发吸吸热热还还是是放热?
什么是蒸发? 影响蒸发因素是什么? 吸热还是放热?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 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结论:蒸发吸热,而且有致冷作用
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均是汽化,都吸热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面
不
同 点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
达到一定温度, 与气压有关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知识点三:液化 两种方法
火箭
液化石油气
气体打火机
知识点三:液化 液化是汽化逆过程,放热
水蒸汽烫伤比沸水烫伤严重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 上“哈气”(缓慢吹气), 手会感到暖和
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
3.水沸腾条件是什么? 4.记录数据,描点作图总结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特点。
中考考法
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水沸腾时的现象 和温度的关系”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
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

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要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
要点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汽化
和液化知识要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汽化:
1.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 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补充:
1、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
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
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
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2、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
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汽化和液化知识要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专题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气化的逆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知识点二:沸腾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知识点三:蒸发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
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蒸发致冷。
蒸发过程中吸热。
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知识点四:液化的方式1.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重点难点解析1.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是本节重点(1)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
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2.知道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难点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答案】B【解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3.3汽化和液化-【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人教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材考点梳理一、汽化与液化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特点:汽化吸收热量;(夏天,教室洒水凉快)液化放出热量;(被水蒸气烫伤更厉害)二、沸腾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特点:液体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敲桌子:沸点与气压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4.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5.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实验器材:温度计、钟表、铁架台、纸板等;▲敲桌子:A.加盖纸板的作用: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B.纸板上留有小孔的作用:保持烧杯内外气压相等;(2)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3)烧杯中的水量要适当:A.若太少,不能浸没温度计的玻璃泡;B.若太多,加热时间过长;(4)会根据实验数据会作出物质熔化时温度-时间图像:先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5)实验现象:A.沸腾前,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少量气泡产生,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B.沸腾时,水温保持不变,杯底有大量气泡产生,上升过程中体积迅速变大,在液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C.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
(6)实验结论: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怎样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移走酒精灯或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8)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A.当地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B.水中含有杂质;(9)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A.适当减少所用水的质量;B.可用初温较高的水进行实验;C.调大火焰;(10)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因为石棉网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11)实验时,烧杯口上方有大量的“白气”生成:这是水蒸气发生的液化现象造成的;三、蒸发1.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2.特点: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有制冷作用;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4)还与液体种类有关;五、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特点:放出热量;3.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温度----热传递改变内能;⑵压缩体积----做功改变内能;4.常见液化现象:“雾”、“露”、“白气”、“出汗”、飞机的“尾气”、冬天镜面变“模糊”等现象,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敲桌子:(发生液化时,小水珠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5.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重难点突破1、工业上通常是对空气进行加压降温,使空气变成液态,然后再加热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生活中汽化、液化的现象:洒在地上的水过段时间就会变干、露珠的形成……
二、汽化的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
1.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
Ⅰ.实验现象:
①温度计示数
..产生;
.....先上升后保持不变;②沸腾前后都有气泡
2)沸腾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ⅰ.液体温度达到沸点;ⅱ.不断吸热。
3)沸点:不同的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
2.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蒸发具有制冷作用。
三、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1. 生活中液化的现象: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B.夏天打开冰箱时的“白气”、雾的形成、露水的形成、夏天冰镇饮料“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 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如:液化石油气
四、汽化吸热,液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