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要了解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我们要先懂得初中物理测密度的常规方法,也就是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液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好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测固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3.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的水中浸没,记录水面对应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以上常规操作,我们可称之为《天平量筒法》。

但是中考物理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用非常规的特殊方法去测量物体的密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考察方式。

那么有哪些特殊方法呢?一、《助沉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把重物放入水中记下水和重物的体积V13.用重物系住木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24.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二、《针压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向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3.用细针将木块压入水中浸没,记下水和木块的总体积V24.木块的密度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所以可以采用助沉法或针压法。

针压法是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三、《双提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固体密度)【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

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密度的测量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密度的测量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物质密度的测量【知识积累】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小石块,细线3、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轻轻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为V2;(4)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V2—V1;(5)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Vm=22VVm-注: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都与测量小石块密度步骤相同。

实验二:测量塑料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塑料块,针3、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为m;(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为V1;(3)将塑料块放进量筒里的水中,并用针尖将塑料块全部压入水中,读出此时塑料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4)计算塑料块的体积为V=V2—V1;(5)塑料块的密度为ρ塑料块=Vm=12VVm-注: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都与测量塑料块密度步骤相同。

实验三: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3、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将烧杯中的盐水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1(3)计算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m—m1(4)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5)计算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Vm=Vmm1注: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都与测量盐水密度步骤相同。

【典型习题】1、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人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人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人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五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小雅在做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

她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雅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

调节天平平衡后,她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然后小雅将物体用细线拴住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k g/m^3。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 .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里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2)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水;(3)______;(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即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会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但大于1倍焦距时,会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练使用温度计并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仪器和器材:温度计和三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实验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4.估测温水的温度。

5.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6.估测冷水温度。

7.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8.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与结论: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为-10~110摄氏度,分度值为1摄氏度。

记录数据:手指感觉(热或冷)、估测温度和实测温度。

热:估测温度为55摄氏度,实测温度为50摄氏度。

温:估测温度为38摄氏度,实测温度为37摄氏度。

冷:估测温度为15摄氏度,实测温度为18摄氏度。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练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练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物理课本、硬币、细铜丝、铅笔。

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与结论:刻度尺的量程为0~20mm,分度值为1mm,零刻度线未磨损。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能力目标1.培养实验能力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密度的公式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如何测定物质的密度. 根据测量出的质量、体积值,运用所学知识求出物质的密度. 德育目标本节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应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实验时,各种仪器应按合理位置摆放,实验结束后,应整理仪器并归位放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爱护学习环境的教育,保证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教法建议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分析与说明1.关于实验原理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3.关于实验的操作(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平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教师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5.实验进度的安排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平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平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6.实验报告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教师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学具教具准备量筒(或量杯)、石块(或烧锅炉的焦炭)、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多媒体演示课件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复习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用中文表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识到,只要知道了某一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二)新课教学以上我们分析了根据,只要我们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天平可以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可以测物体的体积.如果是一个规则物体除了用量筒可以测量它的体积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还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今天我们这个实验是要求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根据以上的分析,请同学们谈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密度的公式我们今天的实验是要测定金属块和盐水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除了被测物体、天平、砝码和量筒外,还需要什么物品. 还需要清水、细线以及装清水和盐水的烧杯.请同学们写出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中需要记录和需要计算的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式补充修正,并随时将学生回答的正确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如下内容:1.测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6).计算出金属块密度,填入表格.表格设计石块的质量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石块和水的总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的密度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正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

陕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试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查项目考查要点分值检查实验器材(10分)检查实验器材,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10分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80分)1.能按图示安装好实验器材。

10分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某位置,观察它的像,并把另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观察它与像能否重合,用铅笔标记物与像的位置A、A′。

10分3.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10分4.改变玻璃板前面蜡烛的位置,移动后面的蜡烛,使其跟像重合,重复两次用铅笔标记物与像的位置B、B′和C、C′。

10分5.取出白纸,连接A和A′、B和B′、C和C′,用量角器分别测出三次连线与平面镜间夹角的度数,再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次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录。

20分6.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数据记录完整、准确,分析数据,正确填写结论。

答案:(1)虚(2)相等(3)垂直(4)相等。

20分整理实验器材(10分)实验器材放置有序,实验台面整洁。

10分合计100分陕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试题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考查项目考查要点分值检查实验器材(10分)检查实验器材,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10分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80分)1.组装器材,注意使斜面坡度较小,并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20分2.s1、s2测量有估读,数据记录正确;会使用秒表,1t、2t测量、记录正确。

20分3.v1、v2计算正确,数据记录正确。

20分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2。

20分整理实验器材(10分)实验器材放置有序,实验台面整洁。

10分合计100分陕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试题三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考查项目考查要点分值检查实验器材(10分)检查实验器材,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初中物理测盐水的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盐水的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盐水的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会使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能够通过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并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1.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 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3. 盐水密度的测量。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盐水、铁块、石块、弹簧测力计、水、量筒、容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阿基米德原理。

二、讲解阿基米德原理(10分钟)1.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公式:F浮液 = gV排。

2. 解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理的应用。

三、演示实验1:测量铁块的密度(15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铁块的体积。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铁块的重力和体积。

3.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铁块的密度,并解释结果。

四、演示实验2:测量盐水的密度(15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盐水的体积。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盐水的重力和体积。

3.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盐水的密度,并解释结果。

五、学生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密度。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密度。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盐水密度与盐水浓度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盐水密度与盐水浓度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何测量其他液体的密度?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和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022年初中物理解题模型之液体密度的测量模型(含答案)

2022年初中物理解题模型之液体密度的测量模型(含答案)

2022年初中物理解题模型之液体密度的测量模型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2春•泰州月考)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C.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2021秋•武侯区期末)下面是某同学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0;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的总质量为m1;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菜油后的总质量为m2;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装水的体积为V;⑤计算油菜的密度;有些步骤省去也能测出菜油密度,则菜油密度的表达式可能是()(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A.B.•ρ水C.+ρ水D.+ρ水3.(2021秋•咸安区期末)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④将杯中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盐水的体积;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④②③⑤二.多选题(共2小题)(多选)4.(2021秋•涿州市校级期末)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a 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为35g,然后按照图b和图c 的顺序分别测量液体质量和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b图中测酒精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62gC.测得酒精的密度是0.9g/cm3D.用该方法测量酒精的密度偏小(多选)5.(2021秋•赣州期末)已知水的密度值。

现有足够待测液体,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下列哪组器材可以选择()A.弹簧秤、烧杯、线、量筒B.天平、砝码、烧杯、量筒C.天平、砝码、空瓶、水D.量筒、烧杯、线、刻度尺三.填空题(共8小题)6.(2022•富平县一模)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按照图﹣1、图﹣2、图﹣3的顺序进行测量,测得酱油的密度ρ=kg/m3,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闻到酱油的酱香味是因为分子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浮力知识的妙用——测盐水的密度
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密度
(1)测铁块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主要是巧妙运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又由于物体全部浸没入液体中(即V物=V 排),从而可以求出V物;至于m物,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运用G=mg求出m.结论:此类实验主要可以测出铁块、铜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液体的物质的密度.
(2)测盐水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巧妙主要运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又由于F浮=G-F,根据等量代换可以求出ρ液,至于V排可以采用排液法求出.
结论:此类实验主要是巧妙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借助固体测液体的密度.(实际上对固体的密度大小没有特殊要求)
(3)测盐水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除了巧妙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和F浮=G-F以外,还借助了石块两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均在液体中全部浸没),根据等量代换可以求出ρ液.
结论:此类实验在没有量筒(即不能直接测出体积)的情况下,巧妙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和F浮=G-F,借助固体和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来测另一种液体的密度.(要求固体的密度比两种液体的密度都要大,并且在两种液体中均全部浸没)
2.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测物质的密度
(1)测木块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主要巧妙运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另外在求F浮时,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求得,至于V木可以采用“针压法”将其全部浸入液体中从而求得.
结论:对于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像木块、石蜡等),利用其漂浮在液面的特点,借助量筒从而可以测出物质的密度.
(2)测盐水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运用了两次漂浮条件,根据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由于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等量代换又借助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即可求得物体的密度.结论:此类实验主要用于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的情况并且其中一种液体的密度已知.(3)测盐水的密度
解析:此实验主要巧妙运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和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至于V排采用刻度尺测出相应因素,根据V排=V木-V露即可求得.
结论:此类实验主要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刻度尺,巧妙运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和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固体必须是规则形状,如:正方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