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公司的发展史
索尼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加强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合作 ,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文 化特点,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 供有力支持。
注重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 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公司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05 索尼公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的挑战
01
02
03
显示技术
OLED、4K、8K等显示技 术的快速发展,对索尼的 电视业务构成挑战。
索尼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1
• 索尼公司概述 • 索尼公司产品线分析 • 索尼公司市场表现与趋势 • 索尼公司未来发展策略与方向
• 索尼公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索尼公司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索尼公司概述
索尼公司简介
• 索尼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日本跨国综合性企业,成立于1946 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其业务涵盖了电子、游戏、娱乐等多 个领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
04 索尼公司未来发展策略与方向
加强电子产品创新与研发
继续加大在电子产品研发方面的 投入,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领 先性的电子产品,以满足消费者
日益增长的需求。
加强与各类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紧 密合作,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
进技术,提升自身研发水平。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内部创 新,为公预测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核心技术研发
加大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等 领域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创新能力提升
鼓励内部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和培养 创新人才,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拓展新兴市场与业务领域拓展
拓展新兴市场
积极开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提高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数码相机发展史

数码相机发展史1996年,佳能、奥林巴斯纷纷推出了自行研发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也先后加入到数码相机研发和生产的行列中,在这一年都推出了各自品牌的数码相机。
因此这一年成为了数码相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也有人将这一年称之为数码相机全民普及化的一年。
1996年成为数码相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从此,数码相机进入了以数量级发展的新时代。
1997年9月,索尼公司发布了MVC FD7数码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常规3.5英寸软盘作为存储介质的数码相机。
索尼也由此开始大力进军数码相机业。
同年11月柯达公司发布了DC210数码相机,这款数码相机使用了109万的正方像素CCD图像传感器,而且还开始在数码相机上采用变焦镜头,使得数码相机的发展有了全新的突破。
如果说1996年是数码相机开始百家争鸣的年代,那么1997年就是技术全面革新的一年。
同样也是在1997年,奥林巴斯这个老牌光学厂商率先推出了“超百万”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单反数码相机,引起了行业内的巨大轰动。
因此在1997年的美国PMA 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上,数码相机作为新鲜事物,大量出现在这个原本以传统摄影器材为主的展会上,给传统的摄影器材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相机与计算机相结合、数字图像输入输出等都成为了人们关心的话题。
不少IT厂商也开始介入数码相机的生产。
各大公司纷纷推出高像素、低价格的普及型数码相机,不少数码相机的售价都保持在1000美元以下,最便宜的相机价格仅仅为200美元。
这为普通家庭购买数码相机创造了大好条件,同时也翻开了数码相机普及化发展的新篇章。
1998年的数码相机市场,绝不仅仅只是把数码相机看作新鲜玩具那么简单了。
1998年是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发展的一年,大量低价“百万像素”数码相机成为了整个市场的一大看点。
同时,“百万像素”数码相机也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产品。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_知名企业成功案例(2)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_知名企业成功案例(2)商业是利益的结盟,需有明确的利益保证条款。
索尼公司最早的资金全部是盛田的父亲久作工门为长子筹备的,每有需要,都解囊相助。
每一项相助,都在股份形式上得到确认。
现在不清楚最初索尼公司的股权结构,但是,久作工门最多也只占到17%,可见索尼公司起步时期,就已经为管理团队的知识产权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正是这样明确的界定,稳固了公司的结构。
而联想的创业元老们,被饱满的创业激情冲昏了头脑,被君子不齿于言利的义气挡住了视线,创业初期的模糊界限给各种各样的解释留下了空间。
有时,他们被誉为家族公司的范例;有时,他们又成了国有企业的典范。
究竟是什么,关键看需要。
于是,微软的保罗·艾伦虽然离开微软,但这位创业者一直拥有微软相当多的股份,仅次于比尔-盖茨。
而中国的院士倪光南,敢于在权势人物面前表现出独立的人格,就只能沦落为被扒光了衣服驱逐出门的境遇。
人的劣根性在于,对自己的不如意能放大10倍,对他人的不如意却能自动缩小10倍;对自己的作用能放大10倍,对他人的作用可以缩小10倍。
这样双向的放大,自然很容易冲垮没有严格规范的君子协议。
如果金钱与权势再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看到在时令的飘摇中变换模样的联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互补性是商业结盟的精髓。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在战后日本一片萧条是走到一起的首要因素。
单纯这一点还不够。
每个人都有盲点。
如果一个人的盲点,能够寻找到一个守护神,完全交托于他,而且他还能帮你把盲点变成强点,那么这个人简直就是你的另一半。
井深与盛田的关系就是这样。
两个人在兴奋点、思维、性格、志趣、视野上的众多差异,强大的互补性既是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竭的源泉,也是他们感受欢愉的触角。
而联想的创业元老们,走到一起究竟是为什么让人产生了怀疑。
当机会主义一次次的在联想取得胜利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利益的份量。
没有共同创造中国高科技伟大公司的共同理想,当现实可以有更轻松的方式赚到钱时,机会主义就会乘虚而入。
SONY产品发展史

7、S-Master 数码功放技术:
索尼 S-Master 功放采用了一种没有回馈步骤的 数码处理过程,信号几乎是直接被传输到扬声器。 这大大丰富了声音的层次感、空间感和细节密度, 使您体验到更加震撼的现场感受。模拟信号误差、 跨越失真和热量调制失真都会不可避免地限制传 统功放的表现,S-Master 运用全新的合并电路技 术将它们一一消除,呈现给您生动的音质。
收音机
收音机
收音机
收音机
电视机
特点 23个晶体管和15个二极管 两个高压二极管 水平偏转的硅台面型2SC41 RF用锗台面型晶体管2SA161 图像输出用硅生长型2SC19
TV8-301
1960年世界上第一 台全半导体电视机
电视机
索尼在特丽珑上使用 了专利技术——单枪三束 技术。特丽珑显像管的电 子枪采用了MALS(多重散 光聚焦系统—)、 EFEAL(可扩散扫描椭圆孔 镜头)以及L -SAGIC(低电 压光圈阴极管)等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81年诞生的随声听,设计 更为简洁,支持金属磁带, 通过设计和音质的强化,使 这款非常流行。尤其是深受 青少年欢迎。
随声听
WM-20
1983年,该款随声听体积只有 磁带般大小,充分体现了随身 听的携带性
1984年支持Dolby B &C的磁带随身 听WM-D6C发售, D6C并支持金属卡 带的播放。还搭 配了高音质的MDR 系列耳机
随声听
1999年SONY发布WALKAN20周年纪念版 CD随身听D-EJ01。搭载了世界首创永 无跳音的G-Protection避震系统。
2000年,世界首台支持 MDLP(ATRAC3)MD,R900/E900发 售。使一张MD盘片最大记录80 首歌曲成为可能。值得注意的 是,在R900/E900上,SONY还 启用了新的W形WALKMAN标志。
国际企业管理--索尼的危机

索尼的危机曾经的辉煌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创建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后于1958年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索尼公司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
经过近6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达到了669亿美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
特别是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方面,索尼曾是日本企业中走在最前列的一家。
在开展国际化的同时,索尼公司在国内建立了许多合办的企业和分公司,形成了一个称之为卡特尔式的企业大军。
它的事业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索尼总公司不仅包括电子工业领域,而且,还发展到化妆品以及生命保险等许多领域。
它的经营真可谓"四通八达"、"神通广大"。
一九六八年设立了CBS索尼,经过10年工夫,它在同行业中成为销售收录机的最大企业。
像索尼公司这样的迅猛的举动,在电子工业领域内,只有具备能够开发高级技术、开发新商品的强有力的经营能力,才能做到。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索尼公司具有较高的信誉。
索尼公司的信誉极高,对索尼商品怀有很深的信赖感,这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是在世界上也是名不虚传的。
这是支撑"索尼的神话"的强大力量。
进入80年代后,索尼的典型的经营能力,技术力量、市场力量将充分发挥出来,作为企业集团的尖端的经营,将进一步得到独特的发展。
一、国际化战略1.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在日本,索尼是向跨国化发展的企业中的最先进的厂家之一。
如果回顾一下索尼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60年代,是索尼公司正式出口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电视机的时期。
(2)70年代,是索尼公司与美国、英国等一起在外国积极地建立工厂,就地生产制造产品,当地销售的时期。
(3)80年代,是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的时期。
索尼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有着高超的"技术力量",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具有能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的能力。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一、摄影术的诞生时代背景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同时摄影术的诞生又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
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生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1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2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3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4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5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6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
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7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8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
跨国公司索尼的全球经营战略

索尼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本文运用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品牌经营战略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的跨国公司发展的研究以及索尼有限公司的成长过程的分析,在其经营策略方面对索尼有限公司进行具体的分析。
公司简介索尼(SONY),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
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称之为“索尼的神话”。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该公司成为国家企业中的“神话”的原因。
策略分析索尼公司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其海外销售又很大的关系,索尼海外的成功为其它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前总经理盛田昭夫在总结索尼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的经验时,着重说明了下面几点体会。
一、适应各国的习惯与法律如盛田昭夫全家移居美国,参加美国人的社会生活,把自己融入美国人的生活圈子里。
其实企业和人一样,进入那个国家就要融入的该国中,要适应这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这样才能使得自己更好的发展。
二、让优秀的年轻人富有创造性地去干盛田昭夫回忆道,对于索尼来说,打入欧洲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派了公司里最优秀和、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去。
虽然他们没享有特殊的待遇或丰厚的薪立,但公司不用那些繁琐的条条框框去约束他们,而是放手让他们工作。
结果,他们干得非常出色。
、三、做好市场调查管理工作要向各国市场提供适销产品,就必须很好地了解这些市场。
盛田昭夫认为,一味模仿欧洲款式,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出色的仿制品,还不如坚持索尼公司自己原有的款式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盛田昭夫最终下决心选择了后者。
没多久,索尼公司的产品果然以其独特的款式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大受欢迎。
很快,精巧秀丽的日本款式又给传统的欧洲款式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品质)(管理知识)索尼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管理研究 品质

(管理知识)索尼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管理研究发展历程(见表1)。
表l:索尼公司在华发展历程索尼集团已经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索尼全球业务发展的成长引擎。
截止到2005财年,索尼在中国的总投资额超过lO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约两万五千名。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利用集团总部资源优势,在中国强力打造适合本土发展需要的集商品计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营平台,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章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的产品经营策略分析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华发展的几十年中,经历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
在索尼(中国)各个业务部门的高效运作下,索尼的数码产品和笔记本电脑等各项业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业务概述索尼于1996年lO月在北京设立了统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一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一)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专业系统集团为适应中国市场迅猛发展,IP网络、通信技术与AV技术不断融合的需求,实现系统、产品和运营的全面本土化,在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框架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专业系统集团成立于2004年10月1日,它的前身是索尼广播电视及专业业务,在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己进入推进全面本土化的阶段。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的目标是希望发展成为索尼专业系统全球业务中极为强有力的AⅦT系统解决方案业务集团;通过实施“共同增长战略”来实现索尼在中国专业业务各领域的多赢局面;实现索尼在全球专业系统业务的无缝合作,最优化的为中国乃至全球用户提供系统产品及服务,实现为中国及各国用户提供适应其需求的完善的面向宽带网络时代的系统解决方案的目标。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涵盖的业务领域有以下几个部分①:第一,专业系统营销本部(ProfessionalSolutionsSales&,MarketingCompany,简称CPS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一份索尼公司的发展史!满意答案好评率:100%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和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
公司在截止到2007年3月31日结束的2006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达703亿美元。
在公司发展的60多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娱乐生活的梦想。
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索尼在中国以“全球本土化”的运营策略为目标,索尼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设立了统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近年来,索尼集团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截止2007年3月底,索尼在华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员工总人数达34,500名。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强力打造适合本土发展需要的集商品计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营平台,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植根中国、长远发展”是索尼公司对中国的长久承诺和在华业务拓展的宗旨。
在中国发展各项业务的同时,索尼还积极投身教育、文化、艺术、环保等社会公益领域。
几年来,索尼公司已经向中国的公益事业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赢得了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好评。
秉承以技术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索尼将继续为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而不懈努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长久的贡献。
索尼大事记:1946 年 5 月资金为 19 万日元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前身)在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设立;1950 年 7 月日本第一代磁带录音机“ G 型”机上市;1955 年 8 月日本第一代晶体管收音机“ TR -55 ”上市;1958 年 1 月公司更名为 Sony 公司(索尼公司);1960 年 2 月在美国成立索尼公司美国分公司;1960 年 5 月世界第一代晶体管电视机“ TV8 - 301 ”上市;1963 年 7 月世界第一代晶体管小型磁带录音机“ PV - 100 ”上市;1965 年 8 月世界第一代家用磁带录像机“ CV - 200 ”上市1968 年 3 月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资(索尼公司出资 50% )成立CBS • 索尼唱片公司;1968 年 10 月世界第一代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特丽珑”彩色电视机“ KV - 1310 ”上市;1979 年 7 月世界第一代立体声随身听“ WALKMAN ”( TPS - L2 )上市;1982 年 10 月世界第一代 CD 播放机“ CDP - 101 ”上市;1982 年 11 月广播电视用 1/2 英寸摄录一体型磁带录像机“ BETACAM ”( BVW - 1 )上市;1985 年 1 月世界第一代摄录一体型 8 毫米录像机“ CCD - V8 ”上市;1988 年 1 月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唱片公司( 1991 年 1 月更名为索尼音乐娱乐公司);1989 年 11 月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影视娱乐公司( 1991 年 8 月更名为索尼影视娱乐公司);1990 年 12 月世界第一代高清晰度家用 36 英寸“ HD 特丽珑”彩电上市;1991 年 10 月世界第一代配备超级特丽珑彩色显像管的彩电系列上市;1992 年 11 月世界第一代 MD 产品 "ZS-M1" 上市;1993 年 10 月广播用数字分量录像机“数字BETACAM ”系统上市;1993 年 11 月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成立;1995 年 6 月开发出新型等离子平面显示器“ Plasmatron ”;1995 年 9 月 Digital Handycam ,第一代家用数字摄录一体机“ DCR-VX1000 / DCR-VX700 ”上市;1995 年 12 月为新一代高密度光盘命名为“ DVD ”,并就其规格达成最终协议;1996 年 10 月索尼数码相机 Cyber - shot “ DSC-F1 ”上市;1996 年 12 月世界第一代超级纯平特丽珑彩电“ KV-28SF5 ”上市;1997 年索尼笔记本电脑 VAIO 上市;1998 年 9 月“ Memory Stick ”记忆棒产品“ MSA-4A/8A ”问世;1999 年世界第一代娱乐型机器人 AIBO 上市;2000 年 Sony 游戏机 PlayStation 2 上市。
满意答案好评率:100%索尼公司创建于1946年。
索尼的创立人之一盛田昭夫将其自传命名为《日本制造》,他认为"日本制造"从轻蔑的用语变为一种称赞,索尼功劳不小。
在过去的50年里,索尼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其独特之处在于,索尼品牌注重强调重点发展及树立严谨的形象,索尼成功的原因可概括为:对索尼品牌的无比热爱;拒绝成为其他品牌的附属品牌。
注重企业形象,将对品牌的任何伤害都看做是对整个企业的伤害。
明确强调一个生产领域----电子。
将创新产品迅速市场化的特殊技巧。
形成了一个自由思考、非官僚的环境。
及早重视国际市场。
50年代 --- 创建索尼SONY商标,取代了公司自1946年开始使用的繁复日语商标;开发出小型晶体管收音机。
60年代 --- 通过激烈的品牌、质量和技术竟争,在电视机行业建立世界级地位,例如,晶体管电视机和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技术。
70年代 --- 连续以超过年销售额6%的资金投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出包括随身听和计算机3.5英寸硬盘等新型电子产品。
80年代 --- 主要投资于娱乐业,例如电影制片公司。
90年代 --- 被誉为多媒体行业的领导者;有可能发展成21世纪最具价值品牌。
SONY的由来以发明随身听(Walkman)、单枪式彩色电视、8厘米手提摄录放影机而赢得全世界声誉的SONY,是日本在全球创立的价值最高的品牌。
SONY创业之初有一个不太吸引人的名称“东京通信工业”,创办盛田昭夫与井深大有感于RCA与AT&T这样的名字简短有力,决定将公司名字改成四五个英文字母拼成的名字。
这名字要用做公司名称与产品品名,所以一定要令人印象深刻。
经过长期的研究,盛田与井深觉得拉丁文SOUNDS(表示声音之意)还不错,与公司产品性质相符合.他们将它英语化,受到盛田先生最喜欢的歌"阳光男孩"(Sunny Boy)影响,改成Sonny,其中也有可爱之意.但是日文发音的Sonny意思是"赔钱",为了要适合日本文化,把第二个"n”去掉,SONY的大名终于诞生.它念起来象英文又不是英文.选用从字典里找不到的名字,后来证实是先见之明.一来其他厂商绝对不会使用,二来全世界都不会有商标重复的问题.1986年,SONY在全世界的广告促销费用达1.88亿美元。
SONYR头号竞争对手松下电器,在中级品使用“Panasonic”及”National”两个牌子,在高级品使用“Technics”的品牌。
类似地,东芝的高级品叫“Aurex”,三菱的高级品叫“Diatone”,其中级品则使用公司名称。
而Sony公司坚持单一品牌策略,因为SONY这四个字母就代表高品质的创新电子产品。
目标统一的品牌化进程索尼的品牌扩展能力是一流的,当索尼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它就象一个强大的空间入侵者,去占领行业领导地位。
索尼公司进入作为移动通讯器材的手机行业,就是一个近期的例子。
索尼“成为任何电子消费品领域的全球性公司”这一品牌形象反映其具有扩展力和极具渗透力。
索尼公司在品牌管理方面做得出类拔萃的是:不断增强消费者导向的品牌特征;世界级的领导地位;品牌标识和品牌形象。
成为一个世界级领导品牌公司的‘核心’是将其提供的可见价值和企业文化整合为一个品牌,并不断地回答:如果公司的品牌消失了,消费者将失去什么?1946年一位公司创立者的发言表明了索尼公司创建时就确立的发展方向:“如果能建立一种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以公司的团队精神而团结成一整体,每个成员都由内心深处渴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这样的组织必能产生无数的快乐和收益。
”Akil Morita,索尼公司前半个世纪的领导者,解释了员工创造性对公司的重要性:“日本公司成功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这非常简单。
人天生具有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好奇心日渐减弱。
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公司员工的好奇心。
在索尼公司内形成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和相互信任的环境,有利于产生新的创意。
”著名的福布斯杂志指出,索尼公司的全球性远见正致力于在多媒体产品的两个消费终端形成世界领导能力。
“索尼公司把将信息/娱乐节目传播到家庭的产品和信息/娱乐业本身合二为一,并将自己定位为这方面的领导者。
无论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存在比索尼更大的公司,但还没有哪家公司在整全媒体和信息方面比索尼做得更出色。
”“仅此一个”的品牌标识品牌标识使其设计语言视觉化,并且选择各类不同的传播媒体以保持其品牌一致性,使品牌价值不断增加。
品牌标识系统的目的是使人们的思维在任何时候,地点,产品或事件中首先回忆起索尼。
用D.奥格威的话说,“生命中的每一部分”都有索尼。
索尼公司内部有关建立品牌标识的某些描述如下:索尼从开始生产电视机的第一天起,就已经设计出了商标字。
当你通过索尼电视机看电视时,索尼标识就一定会映入你的眼帘。
一位索尼公司的工程师说,即使在看好莱坞的电影,对影片中转瞬即逝的索尼电视机出现的镜头也不应该没注意到。
当年索尼公司非常擅长对其产品进行媒体曝光策划;如今,索尼公司已拥有几个电影制片公司,包括好莱坞著名的哥化比亚制片公司。
一些最佳的传播机会来自于培养有影响力的顾客,借助他们进行传播,其中一个成功的事例如下:“威乐士亲王将要出席在东京70年国际展览会,英国大使希望我们能为亲王在英国大使馆的住处安装索尼电视。
在后来的一次招待酒会上,我认识了亲王。
亲王首先为我们的电视向我道谢,然后问我索尼公司是否有意在英联邦投资设厂。
我说公司暂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亲王对我报以微笑,说:“如果有一天你们有举到英联邦投资,不要忘了威尔士。
”后来我们选择威尔士作为投资英联邦的第一站。
……几年后,伊莉沙白女王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我有幸在英国大使馆与女王相识。
她问我威尔士亲王是否推荐过投资地点,我说确有此事,女王听后十分高兴。
从那以后,由威尔士商务发展委员会的许多文件可以看到,威尔士与索尼公司的合作一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