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流考试试题

跨文化交流考试试题

跨文化交流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以下哪个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容易导致误解的因素?()A 语言差异B 价值观差异C 生活习惯差异D 宗教信仰差异2、在日本,人们见面时通常会()A 握手B 拥抱C 鞠躬D 亲吻3、当与来自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直接询问他们的年龄通常被认为是()A 礼貌的B 不礼貌的C 友好的D 正常的4、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是()A 圣诞节B 开斋节C 复活节D 感恩节5、在跨文化交流中,“OK”这个手势在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在以下哪个国家,这个手势被视为不礼貌或具有侮辱性?()A 美国B 日本C 巴西D 法国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跨文化交流中的“高语境文化”通常是指像_____、_____这样的国家,信息更多地蕴含在语境和关系中。

2、西方人的姓名通常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而中国人的姓名则是_____在前,_____在后。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

4、印度人大多信仰_____教,而泰国人大多信仰_____教。

5、不同文化中对于颜色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在中国,红色通常象征着_____和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请简要说明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

答: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一个与自己原有文化环境差异较大的新环境时,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焦虑、失落、困惑、无助等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反应。

表现可能包括情绪低落、孤独感强烈、对新环境的排斥、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沟通障碍等。

2、举例说明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应该注意哪些礼仪方面的差异?答: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礼仪方面的差异有很多。

比如,在德国,商务会面时守时非常重要,如果迟到会被视为不尊重对方;而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时间观念相对较宽松。

在日本,交换名片时要用双手,并微微鞠躬,且要仔细阅读对方的名片;而在美国,交换名片可能相对随意。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及参考答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及参考答案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8.佛教的创始人是。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族的著名史诗。

12.《》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4.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丑。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27.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28.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句话“无丝竹之乱耳”,这里的“丝”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

29.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0.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时,至少涉及三种意义,即字面意义、说话者意图和。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问卷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问卷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问卷您的性别是_______。

您的专业是_______。

一、交际知识(15题)请将适当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发明时间最早的是_______。

A.司南B. 造纸C. 活字印刷术D. 火药2.美国的国庆日是_______。

A.《独立宣言》签署的日子B.英国军队向美利坚大陆军投降的日子C.美国宪法签署的日子D.大陆会议召开的日子3.巧克力彩蛋对下列哪个节日最具特殊意义?A.万圣节B. 圣诞节C. 复活节D. 感恩节4.英国的国家元首是_______。

A.国王(king or queen)B. 总统(president)B.首相(prime minister)D. 总督(governor)5.你的外国朋友瑞恩生于1983年8月。

按照中国的属相,他应该属_______。

A.鸡B. 狗C. 猪D. 鼠6. 美国“三权分立”的“三权”指的是_______。

A.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B. 豁免权、终审权、仲裁权C. 军事权、行政权、立法权D. 司法权、军事权、立法权7. 美国的法定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是_______。

A. 十月的第四个星期四B. 十月的第三个星期四C. 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D. 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8 在美国曾风靡一时上网肥皂剧《老友记》中,罗斯和莫卡妮是什么关系?A. 情人B. 父女C. 兄妹D. 夫妻9. 当你听说你的美国朋友感冒了,你最好对他说:A. Sorry to hear that, hope you get better soon.B. Really? You need a doctor.C. Oh no, you should get some medicine.D. Oh, that’s too bad. Drink more water. That would be good to you.10. 在跨文化交际中,外国人最不在意的可能是_______。

《跨文化交际》题集

《跨文化交际》题集

《跨文化交际》题集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跨文化交际主要研究的是:A.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B.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C. 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D.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在跨文化交际中,哪种行为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他人?A. 直视对方的眼睛以示真诚B. 在交谈中频繁点头表示赞同C. 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触摸他人的头部D. 礼貌地询问对方的个人生活3.“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区别在于:A. 沟通中直接信息的多少B. 人们使用语言的频率C. 社会习俗的复杂性D. 对时间的重视程度4.下列哪项不属于非言语交际的形式?A. 肢体语言B. 面部表情C. 语音语调D. 书面文字5.在一些文化中,沉默可能被视为:A. 同意的标志B. 思考的表示C. 不尊重的行为D. 沟通的一种方式6.“文化休克”通常发生在:A. 一个人长时间处于自己的文化中B. 一个人初次接触并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时C. 一个人对某种文化有深入了解之后D. 一个人在不同文化之间频繁切换时7.下列哪项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挑战?A. 语言障碍B. 价值观差异C. 沟通风格的不同D. 以上都是8.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A. 可以随意支配的资源B. 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C. 可以用来建立社会关系的工具D. 以上都有可能是,取决于具体的文化9.“面子”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指的是:A.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B. 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C. 一个人在外貌上的吸引力D. 一个人在经济上的实力10.下列哪项不是促进跨文化交际有效性的策略?A. 增强文化意识B. 发展跨文化沟通技巧C. 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D. 尊重并适应不同的文化习俗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1.在跨文化交际中,__________是指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或误解。

2.__________文化强调直接、明确的沟通方式,而__________文化则更注重含蓄和间接的表达。

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国际视野的拓展考核试卷

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国际视野的拓展考核试卷
A. 使用肢体语言
B. 不同意对方观点时直接表达
C. 对不同文化习俗的评价
D. 避免敏感话题
8. 以下哪些国家的国旗上有太阳图案?( )
A. 日本
B. 阿根廷
C. 韩国
D. 英国
9. 以下哪些是国际组织?( )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 国际奥委会
10. 以下哪些行为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礼貌?( )
B. 法国
C. 中国
D. 德国
7. 在国际场合,以下哪个行为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
A. 用力握手
B. 主动询问对方的生活习惯
C. 拒绝与对方交流
D. 对方的发言时翻白眼
8.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亚洲的城市?( )
A. 东京
B. 香港
C. 巴黎
D. 新加坡
9. 以下哪个国家的首都是北京?( )
A. 日本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
4. ABC
5. ABCD
6. AD
7. ABC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D. 法国
19. 以下哪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
A. 法国
B. 德国
C. 巴西
D. 日本
20. 以下哪个节日与中国的春节类似?( )
A. 圣诞节
B. 情人节

跨文化交际专业试题及答案

跨文化交际专业试题及答案

跨文化交际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个行为最可能被视为不礼貌?A. 直接注视对方B. 握手C. 鞠躬D. 保持微笑答案:A2. 在美国,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please”?A. 要求别人做事B. 表达感谢C. 表达歉意D. 表达同意答案:A3. 在日本,以下哪种行为被认为是尊重的表现?A. 直接进入别人的办公室B. 敲门并等待允许C. 未经允许就坐下D. 直接打断别人说话答案:B4. 在阿拉伯文化中,握手时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动作?A. 用右手B. 保持眼神接触C. 持续时间较长D. 同时用左手触碰对方答案:D5. 在中国文化中,赠送礼物时以下哪个行为是不恰当的?A. 包装礼物B. 赠送钟表C. 赠送书籍D. 赠送鲜花答案:B二、简答题1. 描述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答案:非言语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传达情感、态度和文化背景。

非言语交流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声音的音调和节奏等。

不同的文化对这些非言语信号有不同的解读,因此理解和正确使用非言语交流对于跨文化沟通的成功至关重要。

2. 解释文化冲击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文化冲击是指一个人在进入一个新文化环境时,由于文化差异而经历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惑、焦虑和不适。

例如,一个习惯于个人主义文化的西方人,当他第一次来到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时,可能会对那里的团队合作和群体决策感到不适应,从而经历文化冲击。

三、论述题1. 论述在国际商务环境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答案:在国际商务环境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对于建立和维护商业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不同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伙伴的行为和期望,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

其次,尊重文化差异可以展示我们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是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石。

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全球化时代商务人士的重要技能,能够帮助企业在多元文化市场中取得成功。

中外文化交流史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外文化交流史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外文化交流史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1.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品的交流,其主要路线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B. 长安—江南—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C.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D.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答案:B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A. 郑和B. 马可波罗C. 玄奘D. 鉴真答案:B3. 唐朝时期,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A. 书法B. 绘画C. 音乐D. 舞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始?A. 张骞出使西域B. 丝绸之路的开通C. 郑和下西洋D. 鉴真东渡日本答案:A、B、C、D2. 以下哪些作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A. 《马可波罗游记》B. 《大唐西域记》C. 《红楼梦》D. 《一千零一夜》答案:A、B三、判断题1.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对)2. 元朝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的窗口。

(对)3. 明朝时期,中国没有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

(错)四、简答题1. 简述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的贸易,还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宗教、艺术、科技等也传入中国,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相互影响。

2. 描述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答案: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远航活动,其历史意义重大。

它不仅展示了明朝强大的海上力量,还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对后世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外文化交流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外文化交流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跨文化交际试题及答案

跨文化交际试题及答案

跨文化交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是指:A.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际活动B. 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间的交际活动C. 同一文化内部的交际活动D. 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答案:B2. 文化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以下哪种影响?A. 理解困难B. 语言障碍C. 价值观冲突D. 人际关系紧张答案:A、C3.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下哪种行为被认为是失礼的?A. 目光接触B. 握手问候C. 低头鞠躬D. 打招呼时用双手表示敬意答案:C4. 在中国文化中,以下哪种颜色象征喜庆和幸福?A. 黑色B. 红色C. 绿色D. 白色答案:B5.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以下哪种策略是最有效的?A. 强调自己的文化优势B. 忽视文化差异C. 遵守对方的文化规范D. 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文化观念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阐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挑战。

答案: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于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跨国合作和发展。

然而,跨文化交际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如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解和冲突,以及对他人观点和习俗的理解困难等。

2.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合理利用非语言交际手段?答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语言交际手段可以帮助加强沟通效果。

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自信和诚意,比如坐姿、目光接触和手势运用等;可以通过服饰和礼仪来展示对对方文化的尊重;还可以通过图表和演示文稿等视觉媒介来辅助表达和说明。

3. 请简要解释文化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并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建议。

答案:文化冲突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当个体或群体面对不熟悉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满。

为解决文化冲突,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学习和了解对方文化,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尊重差异,避免对他人价值观的评判和偏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解释自己的观点并倾听对方的意见;寻求共同利益和双赢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 ★ 启用前 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题号 一 二 三 题分
15
25
30
合分人
得分
中国文化部分
一、填空(15分)
1、先秦法家三派分别为 、 、 。

2、“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说的是我国的 。

3、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 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4、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 。

5、秦汉实行的是 行政区划。

6、理学“二程”指的是程颢和 。

7、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 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8、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 朝。

9、佛教是在 时传入中国的。

10、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 、 、 。

11、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 。

二、名词解释(25分)
1、内圣外王
2、诸子百家
3、中国宗教信仰中的三大崇拜
4、五行及其相生相克
5、四书五经 2/22 考点名称 准考证号 姓名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装……………………………………订…………………………………线……………………………………
三、论述题(30分)
2、请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现象。

1、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跨文化交际部分
一、论述题(30分)
1、论述中国与欧美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的异同。

2、你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哪些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应该如何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文化(答案)
一、填空(20)
1、仁自然无为
2、《诗经》风颂
3、理学清代朴学
4、释迦摩尼顿悟
5、天地君师
6、七非洲东海岸 50
7、隋 8、京剧国画 9、泰封禅 10、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名词解释(20)
1、古文经学(5)
经学是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的两汉学术思想,主要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

(1)
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包括汉景帝时河间王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以及汉武帝时人们从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尚书》《论语》等。

研究古文经学的人就形成了古文经学派。

(2)
古文经与今文经相对,两者有文字、内容和评价上的差异。

古文学家尊崇周公,注重训诂,以考据为特色。

(2)
2、宗族制度(5)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

(1)
基本特征是以同宗血缘关系为维系家族的纽带,以父权、族权作为宗族的权力核心,以封简历至、家法族规维护宗族的统治。

(2)
宗族制度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种宗法精神全面地支配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结构的纽带,是稳定社会的因素。

(2)
3、丝绸之路(10)
丝绸之路的名称来源与丝绸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主要货物有关。

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主要交通线路,东起长安,西至地中海,罗马。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维护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起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使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4)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海上航线连接亚欧非之间的通道。

东汉时期开始从波斯到红海,从海上到大秦;唐宋时期建立了专门的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远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4)
三、论述题(30)
1、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在今天又何意义。

(15)
中国文化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是相互转化的,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之中,是种朴素的唯物思想。

这种辩证统一的思想使我们认识到世界是相互制约又是生动变化的,使我们高度戒惧又充满希望。

(4)
(2)天人合一。

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应该是息息相关的,是个统一体,从而得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积极的主流思想。

(3)
(3)中和中庸。

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才能达到和谐境界。

做到中庸的三个前提分别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具有忍让意识,要有修养和品格。

(4)
(4)修身克己。

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强调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是提高自身价值,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

修身离不开克己,只有克己方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

(4)
2、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15)
道家思想主要是指老庄哲学思想,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现代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3)
首先,道家思想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人们掌握了强大的征服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自己造成了极大地灾难。

这就要求我们来调适好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就曾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应处于和谐协调的关系之中,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进而保护好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与条件。

不论人有多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道法自然”都是一条真理,指引人们去调适现代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6)
其次,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老子哲学中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提出的超脱说,都可以用来调适人的心里,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至于失去心态的平衡。

道家的心理修养学说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协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6)
论述题(30)
1、论述中国与欧美国家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的异同。

(15)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于整个时间普遍本质的理解,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属于哲学范畴。

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世界万物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为了发现其运转的规律,以达到顺应自然的目的。

西方人则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队里的,即“物我两分”,客观的认识自然界这一无生命的存在,以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5)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任务什么是可取的观念,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觉得人们的信念和态度。

中国人的价值观偏向集体主义,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较高,更看重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但是西方人的价值观更偏向于个人主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对事情比较“较真”,而在男女问题上,更追求性别平等。

(5)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或思维的程序。

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分析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不否认对立,但是更强调统一的方面,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但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则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

(5)
2、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应持什么样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15)
对待非本民族文化的态度对语言教师来说很重要,那么在跨文化较交际中,我们对待不同的文化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1)
首先,要尊重不同的文化。

这是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应有的最基本得态度。

文化差异不应看做是文化的高下,不应受哪些常常是出于民族中心主义而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不准确概括所形成的“文化成见”的影响。

(4)
其次,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3)
再次,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首先要承认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又有其合理性。

因此要采取开发宽容的态度,用求同存异的原则化解文化冲突。

(3)
最后,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待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包括完全拒绝,完全同化。

但最高境界应该是既完全保留母语文化、又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和立足于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族的新文化。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