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旋转作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旋转作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

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旋转作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主要内容是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空间与图形”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上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活中与旋转有关的图形,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已经有了较直观的认识。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从“小旗子”的旋转这一有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和画图等操作,分析简单平面图形的旋转这一变化关系,进一步体会旋转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并为学习后面两节及今后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探索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的作图技能”,结合八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该节课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说明:

1、教学知识点

(1)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

(2)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的条件.

2、教学思考

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3、解决问题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4、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画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作图技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简单旋转作图用尺规作图法体现旋转性

质。能否规范地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对学生今后正确认识平行四边形、圆等中心对称图形关系密切。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教学时我遵循由简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活动规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简单旋转作图的方法,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2、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归纳——操作——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

五、说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铺垫本课

复习旧知,铺垫新课,为学生下面的学习简单图形的旋转作准备。

1、旋转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旋转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旋转中心;(2)旋转方向;(3)旋转角度。

2、旋转的性质是旋转作图的依据。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降低作图的难度。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小旗子”是结构简单的平面图形,边缘由线段连成且边缘上的关键点仅有四个,同时在方格纸上旋转90°、180°、270°,旋转后的图形恰好落在格

点上,从简单的例子入手,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体会旋转作图的方法,并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从转动的风车中欣赏数学的美,引发学生画图的愿望。

2、去掉方格纸再次作小旗子旋转后的图形,让学生再次经历“小旗子”的旋转过程,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实践、思考、表达、交流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在生生互动中突破学习的难点,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探索出了旋转作图的方法。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小旗子”的旋转直观、视觉效果好。这个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它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范例引导,规范作图

范例引导,规范学生作图,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四)、合作交流,上升理论

通过小结,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堂检测,巩固所学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旋转作图的方法,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六)、盘点收获,交流心得

让学生积极发言,讲述本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互相探讨,互助提高。

(七)、能力提升,发散思维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主要突出旋转的定义、性质以及作图三大块,定义中突出旋转要素;性质从形、线和角的角度分析得出;作图突出思路和关键。

各位评委、同仁,本课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