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6 - 7
三、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 策的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 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 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 的行为。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6 - 8
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 财政政策
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
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 策的选择 关键词
16
C HAPTE R
上一张
下一张
宏观 经济政策
结束 16 - 1
【导学】
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 策的选择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的使命是要说明 国家 为 什 么 必 须 干 预经济 ,以 及 应该 如何干 预经济 ,即 为 国 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本 章了解借助 经济 政策 实现 宏 观 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 策的选择 关键词
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 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公开市场业务
买入和卖出债券:是指在金融市场上,从商业银 行或公众手中,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 其中主要是各种政府债券。
下一张
上一张
结束 16 - 9
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 财政政策
政府购买
政府设置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 举办学校等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 策的选择 关键词
政府转移支付
债务利息支出、养老金、补贴、失业救 济金等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6 - 6
政府收入

《宏观经济学》讲义

《宏观经济学》讲义

《宏观经济学》讲义——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第十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akros),表示“大”的意思。

宏观经济通常是指一国的国民经济。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见诸如一国的总产出水平和就业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引起一国经济的波动,是什么导致了失业,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全球经济体系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有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改善一国的经济运行状况等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学问。

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总量的考察,特别是通过对一国经济系统的国民产出总量、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的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样使一国的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国民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因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

3.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

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从现实经济运行角度看,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居民户和单个厂商在各种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不与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相一致,宏观经济学就缺乏现实基础,就有可能脱离实际。

(国际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含答案)第11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学章节复习试题含答案)第11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一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在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A.国际收支顺差B.国际收支逆差C.内部均衡D.国际收支平衡2.在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价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3.在宏观调控中,汇率政策的主要问题是()A.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B.确定汇率制度C.确定汇率的标价方法D.确定关键货币4.一国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A.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B.汇率政策C.直接管制政策D.融资政策5.在IS-LM-BP模型中,推动LM曲线右移,使产出增加、利率降低的政策是()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6.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的资本状态是()A.资本不完全流动B.资本完全流动C.资本完全不流动D.不确定7.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无效的资本状态是()A.资本不完全流动B.资本完全流动C.资本完全不流动D.不确定8.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失业和顺差并存时可以采取()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9.斯旺模型的原理说明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应采取的政策是()A.减少国内支出和货币升值的政策B.增加国内支出和货币升值的政策C.减少国内支出和货币贬值的政策D.增加国内支出和货币贬值的政策10.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BP曲线是()A.一条水平线B.一条垂直线C.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难以确定11.在浮动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下降的资本状态是()A.资本不完全流动B.资本完全流动C.资本完全不流动D.不确定12.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性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影响()A.收入B.利率C.汇率 D.价格二、判断改错题1.主要通过调节社会需求的内部结构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是需求增减型政策。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1第十一章 开发背景下的宏观经济)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1第十一章 开发背景下的宏观经济)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十一章开放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简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1)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主要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四个部分组成:()=+++-Y C I G X M其中,X为一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和;M为一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和;(X M-)为净出口,通常用CA表示。

CA也表示经常账户的余额,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情况。

如果CA大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大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顺差;如果CA小于零,即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小于进口,该国有经常项目逆差。

(2)根据封闭条件下的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可以相应的推导出开放条件下的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Y C G I CA--=+即:=+S I CA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投资和储蓄并不必然相等。

当本国的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的时候,经常项目会产生赤字从而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净进口以满足国内投资的需要;相反,如果国内的储蓄超过国内投资需要时,则可以通过净出口,并且将获得的外汇收入投资于海外而形成本国的海外债权。

2.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一国的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既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情况,也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在开放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是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来描述一国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的。

(2)国际收支最基本的原则可表示如下:经常项目余额(CA)+资本净流入=0经常项目余额(CA)=资本净流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出口小于进口,即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或逆差,那么这一赤字就必须通过向国外出售资产或者从国外借款来融资,因此该国相应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入,即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盈余或顺差;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出口大于进口,即出现经常项目的盈余或顺差,那么,该国居民就可以将通过经常项目赚取的外汇用于购买外国资产或者向国外贷款进行投资,因此,该国相应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出,即资本和金融项目赤字或逆差。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判断题1.IS曲线代表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代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答案】F【解析】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LM曲线是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2.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T【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i下降,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于是LM曲线向右移动。

3.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答案】F【解析】LM曲线是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会增加收入,同时提高利率。

4.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F【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 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5.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答案】T【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6.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 曲线变得更陡峭。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k h越小,LM 曲线越平缓。

7.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答案】F【解析】实际货币供给/m M P ,这里M 是名义货币供给,M 增加时m 是增加的。

但是,当价格水平P 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m 减少。

8.在IS -LM 模型中,IS 方程中的利率与LM 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与开放经济宏观均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一章第二节讲义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与开放经济宏观均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一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一章第二节讲义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与开放经济宏观均衡一、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的一般分析尽管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因具体国家具体时期而异,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种情况:(一)经济周期变化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如果承认经济发展过程总是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就应当注意到,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个人和企业的收入相应变化,企业生产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致使国际收支失衡。

这种由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二)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制约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而形成了各自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其中,进口结构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从而实现贸易支出稳定增长。

否则容易引起进口数量大起大落,造成贸易外汇支出的剧增或锐减。

而出口结构则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否则外贸收人将会下降。

换言之,一国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适应国际间对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的变动,也会引起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剧烈波动。

这种由经济结构决定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三)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民收入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政策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国民收入变化。

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以分别从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方面,收入决定储蓄和消费,自然也就影响到进口需求。

当国民收入提高时,进口支出随之增加,容易出现经常账户逆差。

另一方面,收入影响投资,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

因为在国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外投资相应增加,结果资本流出很可能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第11章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

第11章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


二、BP 曲线的移动


国内物价水平变化: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BP曲线向左移动; 国内物价水平下降,BP曲线向右移动; 汇率变动: 本币升值,相当于国内价格水平上升, BP曲线向左移动;本币贬值,相当于国内 价格水平下降, BP曲线向右移动;
图10-6 BP曲线的移动
r
P上升,e下降
BP2 BP BP1
r BP(e0) BP′(e1) r* r1 r0 E1 E0 E* LM IS"(e1) IS′(e0) IS(e0) O Y0 Y1 Y*
Y

结论:在浮动汇率,资本有限流动的情
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取决于
资本流动的情况。也就是说,资本流动
性越弱,财政政策越有效;资本流动性 增强,财政政策的作用被削弱了。
投资减少
Y减少
M
r
国内物价水平下降
净出口 增加
国际资本流入
国际收支赤字减少
结论

货币存在自动调整机制,无论存在顺差 还是逆差,从长期来看,都会自我清偿, 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国内货币存 量不变的条件下趋于均衡。
收入调节机制

AD=C+I+G+(EX-IM)

如果把EX-IM看作是国外净投资,用If表示, 令Id表示国内总投资,则: AD=C+Id+G+If
P下降,e上升
O Y
偏离BP曲线

在BP曲线的左上方,意味着国际收支盈余; 国内利率太高,或者国民收入太低; 在BP曲线的右下方,意味着国际收支赤字; 国内利率太低,或者国民收入太高;

第二节 IS—LM—BP 模型
一、内部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8
内外均衡的关系
一方面,外部不均衡会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当 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汇需求增加,本币有贬值 倾向。如果要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就要在外汇市 场买入本币卖出外汇,会影响国内货币的供给;如果 实行浮动汇率,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对 一国收入产生影响。
6
二、IS-LM-BP模型
1、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C I G ( X M ) C S T K r ( 0 ) IG XSTM
I ( r ) G X S ( Y ) T ( Y ) M ( Y )
( e d ) G r X ( 1 ) Y t 0 Y ( M 0 Y )
另一方面,内部不均衡也会影响到外部均衡的实现。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9
第二节 国际收支理论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周期性不平衡
由经济周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 期性不平衡。
当一国的经济处于繁荣和扩张阶段时,国民收入 增加,进口需求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当一 国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时期时,国际收支可能出 现顺差。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9
2、LM曲线及其推导
• 货币市场均衡:
m M L
P
m L1(Y ) L2 (r)
m kY hr
LM曲线:
Yhr m kk
r
(%)
LM
r1
o
y1 y
或:
r kY m hh
•LM曲线:反映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
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IS-LM-BP模型
4、国际收支(外汇市场)平衡:BP曲线 如果把国际收支平衡理解为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
差额之和为零。 令经常账户余额为T,则T=X-M(Y);资本净流出额为F,则
资本净流出额是一国名义利率的函数,F=F(i)。 一国收入水平决定着一国的进口支出;同时,在预期汇率水
平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差异决定国际资本流动。
第十一章 国际收支与宏 观经济均衡
The BOP & Macroeconomic Equilibrium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
第十一章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框架 第二节 国际收支理论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2
学习要点
掌握IS-LM-BP模型 熟悉主要国际收支理论
16
5、IS-LM-BP均衡点
LM i
E
BP
IS
O
Y
在交点E,开放经济处于内外均衡状态。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7
三、内外均衡的关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既包括 内部均衡也包括外部均衡,但内外均衡目标并不总 是一致的。
当政府为追求某一均衡目标而采取政策措施时,既 有可能同时有利于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内外均衡 的一致),也有可能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形成干 扰甚至破坏(内外均衡的冲突)。
10
为什么叫LM曲线:
这条表示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之 所以被称为LM曲线,是由于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 点所指示的利率与所相应的收入水平的组合都会 使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即使货币 市场均衡。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1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失衡
r
r2
A
LM E2
r1
E1
B
O
一般而言是指由于本国国民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国际 收支不平衡。
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增长超过 出口需求增长,从而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同时收入 又会影响投资,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对外投资增 加,资本流出同样也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3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框架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前三项描述了理想的封闭经济的宏观均衡,但 由于以上三个目标,如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之 间通常存在冲突。封闭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应该为“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4
随着宏观分析的框架从封闭经济演变到开放经 济,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需在原来的“内部均 衡”基础上增加“外部均衡”层面。
外部均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际收支差额等 于零”。人们应当从长期的、动态的角度考察 国际收支问题,突破国际收支年度平衡的约束 ,做出战略性的安排。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4
IS-LM-BP模型
因此,当国际收支平衡时,T=F,即XM(Y)=F(r)。
F=c-br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5
IS-LM-BP模型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
F(i)
F
45°
X-M=F
i
BP
O
Y
pX-ep*M(Y)
X-M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y1
y2
Y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失衡
结论:在LM曲线右方各点都代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在LM 曲线左方各点都代表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2
3、IS-LM曲线的交点
i
LM
E
IS
O
y
两条曲线的交点E,可以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13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7
二、IS-LM-BP模型
I(i)+G+X i

IS
O
I+G+X
Y
45
°
I+G+X=S+T+M
S+T+M
S(Y)+T(Y)+M(Y)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8
i
A E
B
IS
0 Y
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 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社会的总需求和 总供给是相等的,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5
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均衡的确切理论含义应该 理解为: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 结构。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当局所追求的宏观 经济均衡,应涉及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个方 面。为了达到内外均衡的目标必须要求产品市 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20
2、结构性不平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往往与经济结构、贸易收支 状况密切相关。
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 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出口 商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发生的国 际收支失衡。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21
3、收入性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