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号数字化
视频信号数字化传输关键技术解析

;<实现数字化传输的条件 各省台信号已完成演播室数字化&实现了 `)&数
字视频输出# 含嵌入音频$ &`)&传输的是采样量化后 没有压缩的数字视音频信号&其传输码率为 !6" ^QAJ_ O&不仅占用带宽很大&而且传输距离只有 #"" @左右& 在内部节目交换尚可&要传输到全省各地市 _县有线台 不借助其他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完成的) 实现数字化播 出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技术条件)
用欧洲 )/-7$标准进行建设&而这一标准的实现必 须建立在地面光纤传输的基础上&安全可靠的干线网 络传输是省级数字电视传输的中间环节)
#2$ 各地 %[$网络(最后一千米的接入&即各地 市 _县 %[$网络&它采用 ](^ 调制技术&产生 S[信 号&在原来传输一套模拟节目所占的 a ^带宽频道上 传输经压缩编码后的数字信号)
图 #5节目传输流程图 流程补充说明(在省干中心机房建立一个前端编 码前端&将所有信号编码压缩&再通过复用将所需节目 打包传输) 我司 !""6 年新建数字化视频前端平台&采 用哈雷编码器以 1f!f"的 ^9.*?! 压缩编码方式进行 编码&节目码率设置为 138 ^QAJ_O&其中视频码率为 1 ^QAJ_O*音频为 #!a XQAJ_O# 体育频道因为其运动量比 较大&视频码率采用 138 ^QAJ_O&总输出设为 8 ^QAJ_O$ &并在编码端对每路信号指定视频*音频与 9$S的 9&) 值&指定 2 个关键技术参数的 9&)值&是因为我们在运 行维护中发现当解码端因自身问题或其他原因产生 9`&_`&信息丢失时&可以通过指定 9&)来进行解码) 然后将 a 路编码器输出的 (`&信号输入多节目码流复 用器形成 ^7(`&信号&福建 a 套节目共产生的总码 流为 138 ^QAJ_Oh6 \8 ^QAJ_Oi2438 ^QAJ_O&因为形 成的 (`&流目前在我司原有的 `)%干线网络上无法 直接下传&必须进行再适配形成 )`2 信号再传输) 形 成的 )`2 信号进入 $2 容器&并最终形成 `+^ 7# 信 号&通过我司 `)%干线网络广播至全省各地市 _县) 目前福建各地市 _县采用 #88 _4!! 传输设备与我司当 地干线机房联接&然后采用 )`2 718^接口将信号落 地) 目前已完成数字化改造的地方如福州*厦门*泉 州*漳州等地将适配后信号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或提 取几套节目 (`&信号&进行 ](^ 调制后通过 %[$传 输至各有线用户&部分县未完成数字化改造的将信号 适配*解复用后形成模拟 (_/信号通过模拟调制方式 形成 S[信号完成传输) A<数字化下传过程关键技术分析与经验总结 a 套节目的总输出码率为 2438 ^QAJ_O&而 )`2 输
视频编码技术-PPT

1.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2.视频文件格式 3.视频压缩编码原理 4.视频压缩标准
学习目标
掌握视频数字化方法 了解视频文件格式 掌握视频压缩编码原理(预测编码、变换编
码、统计编码原理)
理解视频压缩标准( MPEG标准 )
3.1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1.视频相关的基本概念
所谓视频(video frequency ),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 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 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 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即视频是由一系列单独的 静止图像组成,其单位用帧或格来表示;
(1)本地影像视频格式
-MOV格式,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 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 Player。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 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但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 台性,即不仅能支持Mac 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Avid Media composer非线性编辑软件支持该格式。
同步信号
)
地(色度)
S-Video四芯插头(座)
地(亮度)
2.视频的采集及数字化
视频采集卡的接口
莲花接头
2.视频的采集及数字化
视频采集卡的接口 IEEE1394接口
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总线标准,800Mbps的 高速。1394接口具有把一个输入信息源传来的数据向 多个输出机器广播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家庭视听的连接。 由于该接口具有等时间的传送功能,确保视听AV设备 重播声音和图像数据质量,具有好的重播效果。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 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而能继续保 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第7讲 视频的数值化、采集

视频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一、学习目标1、理解视频的数值化原理2、掌握视频容量的影响因数和计算3、掌握视频素材采集的采集方法二、学习任务1、学习视频数字化的要素2、学会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3、学习视频采集的常用方法三、要求和题型四、学习内容(一)重点范例1、视频数字化(1).(浙江2010年会考试题)小王使用“会声会影”制作了一段视频,将制作结果输出为一个视频文件时,有多种视频类型供他选择,其中一项为“PAL MPEG1(352×288,25 fps)”,对该选项中“352×288”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该视频的帧图像分辨率为352×288像素B.该视频的播放时间为352×288秒C.该视频的帧图像存储量为352×288字节D.该视频只能在屏幕宽高比为352∶288的电视机上播放答案:A分析:该题考察视频帧图像的分辨率。
在“会声会影”的分享步骤中需要选择视频的类型,在此选择的是PAL MPEG1的格式,其中MPEG1的帧图像分辨率为352×288像素。
2、存储量的计算(2).(浙江省2012年6月会考试题)将帧频为12fps、帧数为480的Flash动画作品导出为声音禁用且不采用压缩格式的A VI视频文件,其参数为320×280像素、16位色,则该视频文件的存储容量约为A.6.83 MBB.58.60 MBC.82.03 MBD.656.25MB答案:C分析:一段未经压缩的A VI视频文件存储量的计算公式为:存储量(字节)=帧图像存储量×帧频×播放时间,而图像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存储量(单位:字节B)=水平像素×垂直像素×存储每个像素所占位数/8 。
“帧频×时间(秒)”实际上就是该视频总的“帧数”,在该题中已经明确帧数。
经计算,存储容量约为82.03 MB,所以选C。
3、视频压缩和格式(3).下列关于视频质量、数据量、压缩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AVI视频压缩成MPEG格式后存储容量大大减小②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视频质量开始下降③压缩比越大数据量越小④数据量和压缩比没有关系A.①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答案:B分析:A VI视频是未经压缩的视频,压缩成其他格式后存储容量减小,但视频质量下降,压缩比越大数据越小。
1.4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_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_[共2页]
![1.4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_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1ef6b95a8956bec0975e3eb.png)
第章 多媒体信息处理基础 23 11.4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自然的视频信号在空间域及时间域中都是连续的,模拟视频信号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用扫描方式把三维视频信号转换为一维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对模拟视频信号的采样包括以下三个过程:首先,在时间轴上(维)等间隔地捕捉各时刻的静止图像,即把视频序列分成一系列离散的帧;然后,在每一帧图像内又在垂直方向上(维)将图像离散为一条条的扫描行,实际是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空间采样;最后,对每一扫描行在水平方向上(t y x 维)再进行采样,从而把图像分成若干方形网格,而每一个网格就称为一个像素。
其结果是数字电视图像由一系列样点组成,每个样点与数字图像的一个像素对应。
像素是组成数字图像的最小单位。
这样,数字电视图像帧由二维空间排列的像素点阵组成,视频序列则由时间上一系列数字图像帧组成,如图1-14所示。
在数字电视发展初期,对彩色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主要有分量数字编码和复合数字编码两种方式。
复合数字编码是将彩色全电视信号直接进行数字化,编码成PCM 形式。
由于采样频率必须与彩色副载波频率保持一定的整数比例关系,而不同彩色电视制式的副载波频率各不相同,难以统一;同时采用复合数字编码时由采样频率和副载波频率间的差拍造成的干扰将落入图像带宽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复合数字编码方式已经被淘汰,目前已全部采用分量数字编码方式,因此我们只讨论分量数字编码方式。
图1-14 视频序列的时间采样和空间采样 分量数字编码方式是分别对亮度信号Y 和两色差信号B −Y 、R −Y 分别进行PCM 编码。
分量数字编码与复合数字编码相比有下列优点。
① 可以使从摄像机输出到发射机输入的所有环节都是数字信号的形式,这不仅避免了复合数字编码时因反复解码所引起的质量损伤和器件的浪费,而且编码几乎与电视制式无关,大大简化了国际上的节目交换。
加之它可以使得625行/50场扫描制式与525行/60场扫描制式适用同一种标准,这为建立世界统一的数字编码标准铺平了道路。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

3.11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一、DSP数字处理技术从90年代起,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的产品大行其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以DSP为核心的技术及其产品应用。
DSP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英文缩写,但是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表面含义,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数字处理技术。
特点是DSP在摄像机中的成功应用掀开了现代摄像技术的新篇章。
成为继CCD之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摄像机新技术应用成果。
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数学的综合科研成果。
DSP芯片现已广泛应用于磁量驱动器,蜂窗式电话、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接收机、微控制器、光盘机、数码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诸多领域,并将在绝大部分的电子设备中得以应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彩色摄像机中的应用使其成为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字算法,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优化处理,包括白平衡、彩色平衡、伽玛校正及边缘校正等,这些优化处理将直接影响图像信号的质量。
就任何一个DSP芯片来说,其本质上都是一个单片微型计算机,但它是专门用来处理数字信号的,其最大特点就是运算速度极快,比普通的微型计算机快2个数量级,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而繁琐的数学运算。
DSP数字信号处理摄像技术于90年代中期开发,并首先在VHS-C格式摄录机中应用。
图3-81就是这种摄录机中DSP处理电路的典型结构图。
图中从CCD摄像头送出的图像信号经A/D变换成数字信号后就送进了DSP 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在集成电路中首先进行Y/C白平衡的调整,然后从Y/C 处理电路送出的数字信号经数字变焦后存入帧存储器。
同时,数字变焦处理电路可根据不同比例,从帧存储器中取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像信号送到自动聚焦处理器,经过对信号中主频分量的分析,控制电机调整镜头距离,使信号中主频分量为最大,即最佳聚焦状态。
在掌中宝型摄录机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操作者手掌的晃动,由于晃动引起图像的不稳定,而不使手掌晃动又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视频与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信号带宽: 视频信号:6MHz(Y、R、G、B) 色差信号:1.5MHz(R-Y、B-Y压缩)
像素:组成图像的最小基本单元。
像素颗粒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越多, 图像就越清晰、越逼真。
●●●●●●●●●●●●●●●●●●●● ●●●●●●●●●●●●●●●●●●●● ●●●●●●●●●●●●●●●●●●●● ●●●●●●●●●●●●●●●●●●●● ●●●●●●●●●●●●●●●●●●●● ●●●●●●●●●●●●●●●●●●●● ●●●●●●●●●●●●●●●●●●●● ●●●●●●●●●●●●●●●●●●●●
fs≥2fm
3、频谱混叠和限带滤波
当fs<2fm时,上下边带的边界处频谱重叠在 一起,使信号分离不出来而产生干扰失真,叫 混叠干扰。
• 限带:使fm信号的最高频率<1/2·fs。
通常取fs=(2.2~2.7)fm。
二、量化
量化的概念 量化:把在时间上离散化的信号在幅度上
也离散化。
①量化级与量化级差
如果是4:4:4标准:总数码率R=3×13.5×8=324Mb/s。
2.6 ITU-R601标准和中国HDTV标准介绍
一、 ITU-R601标准介绍 演播室数字分量编码(4:2:2)标准—
ITU-R601 主要参数为:P22
参数名称
1.编码信号
2.一行取样点数 亮度信号(Y) 色度信号R-Y、B-Y
R、G、B或Y:74.25MHz
CR、CB :37.125MHz
格式:1920×1080i/50
第一、二章小结
数字电视: HDTV的基本参数: 数字电视的主要优缺点 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取样频率:32KHz、44.1KHz、48KHz 量化比特数:n=16bit 数码率: R=fs×n×声道数
数字电视技术概述

1.4 数字电视主要优势(续)2)频谱资源利用率高 有线电视数字化,节目容量大大提高。如1个8MHz模拟频道可以传6~10套数字电视节目。500 MHz带宽内可以传380~630套节目。HFC网络改造(1G)会使容量进一步提高。 3)多信息、多功能 数字技术有利于电视节目与数据的融合。大大扩展服务内容。如电子节目指南、财经信息、视频点播、歌唱点播、新闻选取、远程教育、电视购物、交互游戏等新颖的增值服务。
4.1 TS码流基本结构(续): TS码流优点: 2)可分级性
TS包的格式允许一个复接好的传送码流与另外一些视频、音频的基本码流进行二次系统复接,生成占用频带更宽的更高一级的传送码流。这一特性在电视节目的网络传输中具有重要作用,使得在网络的每一节点处都可以灵活地复合或分离多路节目。
4.1 TS码流基本结构(续): TS码流优点: 3)可扩展性
1.4 数字电视主要优势1)数字信号处理、传输使信号质量大大提高数字信号在记录/重放、信号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中不会引起信号劣化, 通过整形和纠错编码等技术可将数字信号有效还原,收端图像质量与发端基本一致。以视频编码比特率为4~5Mb/s的数字信号,传输到用户清晰度提到480线,主观评价约4.3分。而模拟信号只有3分左右。(模拟电视经电视中心、微波、卫星、发射机和接收机各环节后为五级质量制评定为3.25级)。
4.1 TS码流基本结构(续): 节目流PS与传送流TS的区别:传送流TS是将视频和音频的PES包作为固定长度的TS包的净荷,然后对TS包进行复接形成的。包结构是固定长度的(188字节), 节目流PS是对完整的视频和音频PES包进行复接形成的,包结构是可变长度的。PS是针对那些不容易发生错误的环境(如光盘存储系统上的多媒体应用)而设计的系统编码方法,特别适合于软件环境的处理。TS流是针对那些很容易发生错误(表现为位值错误或丢失)的环境(如长距离网络或无线广播系统上的应用)而设计的编码方法。
视频信号数字化研究

视频信号数字化研究一、工作方案信号采用大规模的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来实现,通过rs232总线接收上位机信息,然后产生以下视频信号:1)两路不同相位的30hz正弦波、9960hz的副载波;2)复合调制信号。
二、设计与实现为了提高信号中的30hz、9960hz调频副载波和复合信号产生的精度。
设计时采取的思路是:在fpga内部搭建数字振荡器(nco),构成dds(direct digital frequncy synthesizer)频率合成单元,对相关信号进行合成。
1、30hz信号的产生下面以30hz信号的dds合成来具体说明信号处理单元的设计流程,以及相关软件的设置。
1.1 quartusii软件中dds的构建利用quartusii中的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功能选项对加法器与寄存器进行宏功能模块实例化,为了提高精度,加法器位数均为12位。
存储器rom也直接调用,大小为212×12bit,其内部为一个正弦波的幅度量化值。
每个30hz信号产生器设计中调用了两个加法器模块,通过第一个加法器的循环累加,将其结果作为rom的寻址地址,以此形成30hz 基准信号。
相位的改变是通过rom前的第二个加法器,即在频率控制字累加所得相位地址的基础上,将相位控制字加载上去,由此相加得出的结果作为30hz可变相位信号rom的寻址地址。
为了提高信号的稳定度、减少毛刺,rom后接有由d触发器构成的缓存。
1.2 rom查找表的设计在dds的构建中,rom查找表在整个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cycloneiii系列的fpga具有丰富的memory资源,本设计中选用片内的ram block构成查找表。
为了保证波形的平滑,设计时在一个周期内取样4096个点。
rom的初始化数据文件为﹡.mif文件,我们借助matlab7.x生成该文件,通过在matlab里编写m文件,将正弦信号的采样点数据以一定的格式保存在文件cos_data_12.mif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发送端发“1”,接收端收到“0”;或当发射端发“0”,接收 端却收到“1”。这种收发码不一致的情况叫误码。
误码率:也用来衡量数字系统正确传送信号的可靠程度,指码 元或符号(可以是二进制,也可以是M进制)被传错的概率
误码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噪声和脉冲抖动的影响,工业干扰 和雷电干扰等等。影响误码率大小的因素很多,如信号调制方 式,判别门限值的高低。误码率越小,要求视频信噪比越高。 比如,为了使某数字系统的误码率达到10-9,要求信噪比为 21.6dB左右。
奇偶检验包括奇检验和偶检验。奇检验就是当数据码 中1的个数为奇数时其校验位为0,否则为1。偶检验 就是当数据码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其校验位为0,否 则为1。
11页
2019/6/7
奇偶检验法只能判定1位误码,对于两个以上的误码是 无法判定的;而且只能判定有无误码,无法确定误码 的位置。
采用纵横奇偶检验法。每个字最后附上奇偶检验位Pl、 P2、P3、…Pm,这就是横向奇偶检验字。将每一列 作为一个新的字,其后也附上奇偶检验位Q1、Q2、 Q3…、Qm,这就是纵向奇偶检验字。当某一位出现 误码时,必然反映在横向奇偶位和纵向奇偶位上。出 错的横向奇偶检验位和出错的纵向奇偶检验位的交叉 点处,便是误码所在的位置。误码的位置确定后,纠 正是很容易的,只要将该码取反即可。另外规定,如 果误码所在地是在奇偶检验位上,则认为原字码无错 误。
4页
2019/6/7
模拟变数字:取样、量化、保持、编码 激光唱片系统的取样频率是44.1千赫率.每一个取样点
由十六位二进制来表示
5页
2019/6/7
A2 数字信号的编码
一、音频数据码
模拟信号经A/D转换,形成只有1和0组成的二进制码。 这些由l和0组成的数码不能直接用于传输或记录.因 为音频信号在低频时可以低到20Hz,甚至更低。若变 换成数字信号,就会出现连续很长的1;当输入零信 号时,出现连续很长的0。这样,一段时间内信号的 大小就没有变化,这种情况数字处理电路很难识别信 号。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不直接记录A/D转换后 的音频数字信号,而是将音频数字信号通过调制变换 成一种容易记录和读取的波形。经过调制的音频信号 称为音频数据码。
2页
2019/6/7
模拟系统中的噪声与失真等影响是积累的,模拟信号经 过多次处理后,信号质量会明显变劣。为了克服模拟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系统质量指标的影响而造 成的信号变形和失真,并对信号进行更有效的处理与 保存,必须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通常说的 模/数转换(A/D转换)。Biblioteka 3页2019/6/7
另外,为了能淮确重放信号和实现重放控制,还在数
据帧里插入纠错码、控制码、同步码以及其他工作数 据。
7页
2019/6/7
二、纠错码
数字信号能辨认出原来的数字0或1,就能恢复原来 的数字信号,但是,如果信号丢失或出错,仍然会 造成失真。丢失和出错的信号称为误码。数字信号 在记录和读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误码,其影响 比模拟信号更严重。
纵横奇偶检验法可以纠正单个随机误码,对连续误码 是无能为力的。
12页
2019/6/7
纵横奇偶检验法:
13页
2019/6/7
三、交叉交织法
在一般数字系统中,解决连续误码的方法常用交叉交织 法。交叉交织法的功能是将连续误码分散开,变成容 易纠错的随机误码。
交织法就是记录时改变数字信号的顺序,重放时再按原 来的顺序重排,前者称为交织,后者称为去交织。具 体做法就是把数字信号按时间顺序分组,再使各组延 迟一定的时间,然后调换顺序(即交织)重新组合,将 这种交织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记录在光盘上。这样一来, 重放时如果在交织过的信号中出现了连续误码,但经 去交织处理后,数字信号的排列顺序被还原.同时误 码被分散开来,连续误码变成了随机误码,这样就容 易纠错了。
6页
2019/6/7
为了便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必须将连续信号分组。CD 标准规定,音频信号的L和R声道的各6个取样数据合 编为一组.称为数据帧(又称CD帧)。一个取样数据是 16位.在传输时把它分为高位和低位各8位.即两个 字节,因此一个CD帧有622=24字节的音频数据。 由于取样频率是44.1kHz,所以数据帧的重复频率为 44.1kHz/6=7.35kHz。
CD系统中为了达到误码纠正的目的,采用了CIRC交 叉交织纠错编码。信号记录前对每帧24个音频数据 进行C2编码和C1编码,附加4个C2纠错字节(Q纠错 码)和4个C1纠错字节(P纠错码),重放时经纠错解码 可以将大多数误码纠正过来。
8页
2019/6/7
纠错原理示意图
9页
2019/6/7
A3 纠错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及视频信号数字化
A1数字信号及其优越性 A2数字信号的编码 A3纠错技术基础 A4误码补偿 A5数据压缩技术 A6视频信号数字化
1页
2019/6/7
A1 数字信号及其优越性
1.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信号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对模 拟信号的处理通常包括放大、调制、变频、解调、 换能等。模拟信号在处理过程中,常会由于电路系 统指标不良而产生失真。如传输线路频带不足导致 波形失真,处理电路动态范围不够造成限幅失真, 放大器的线性不良产生非线性失真,传输系统内部 产生的噪声使信噪比降低等。
2.数字信号及其优越性
数字信号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不同的状态,相应 地.数字电路中只有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因而电路 的工作稳定可靠。
更主要的是数字信号可以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使传统 的电路概念发生了深刻的革命。
数字信号仅有0与l两个不同的状态.传输过程中只要 能区分这两种状态,信号就不会失真。就是说,在传 输时即使遇到干扰或失真,只要仍能区分高电平和低 电平,就可以将信号复原。
2.误码的类型
(1)随机误码 只有一位出错的误码叫随机误码,有时也把大于1 位但比较短的误码叫作随机误码。
(2)连续误码 连续误码又称群误码。长度长,纠错比较困难
10页
2019/6/7
二、奇偶检验
将误码校正为正确的码字称为纠错,其基本方法是采用 奇偶检验码来检测误码所在。码的奇偶性就是指码中 1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奇偶检验就是在每个字节 的末尾时加一位校验位。使数据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 或偶数。经过存储或传输后,再求一次奇偶位,与原 来的奇偶位相比较,若不一致、则表示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