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浅析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及演唱风格

浅析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及演唱风格89音乐鉴赏前言莫扎特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莫扎特是当时欧洲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对当时欧洲歌剧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力,女高音咏叹调是歌剧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对于歌剧中任务形象的刻画有着极大作用,尤其是在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中,对咏叹调的运用更是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莫扎特在当时对女高音咏叹调的掌握及运用方式,给他的歌剧作品带去了灵魂,他的水平甚至是现在我国很多作曲家或者音乐制作人都达不到的,因此,对莫扎特歌剧中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和演唱风格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于我国音乐作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女高音咏叹调概述女高音咏叹调是一种歌剧咏叹,属于声乐体裁,女高音咏叹在歌剧的表现形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将歌剧中的人物刻画得更加细腻,塑造得更加立体,对于表现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感情变化有着重要作用,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我们可以把女高音咏叹调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抒情女高音、喜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以及戏剧花腔女高音,这四种不同的咏叹调女高音对于不同人物的塑造有着各自的优势,其中抒情女高音主要是为了刻画出一个温柔、善良、可爱的女主人公形象,也是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最能出现的一种咏叹调类型,喜剧咏叹调则是为了塑造出人物活泼伶俐、幽默诙谐的形象,而花腔女高音和戏剧花腔女高音对表演者的基础功底要求较高,也更能表现出表演者的个人魅力,更具有特点。
二、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影子随处可见,比如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唐。
璜》、《魔笛》等世界流行的歌剧中,都能看出莫扎特对女高音咏叹调的熟练掌握,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
(一)音乐线条十分连贯新月线条的连贯性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的一大特点,莫扎特的歌剧作品的衔接非常自然、过渡很流畅,一般从前奏的定调上就可以判断出主体旋律的特点,从开始演唱到最后结束,一般都表现的比较匀称,不会出现太大的旋律起伏。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作者:陈文佩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2期【摘要】《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中最著名且深入人心的一部。
本文简单概括了其故事梗概并分析了咏叹调《何处寻觅美好时光》,仅供参考。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伯爵夫人;咏叹调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4-01被称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之一。
《费加罗的婚礼》是其22部歌剧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频繁的歌剧之一。
其中最为经典的唱段就是费加罗的咏叹调、男仆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咏叹调。
伯爵夫人罗西娜在剧中是个十分特殊的角色,扮演着正歌剧的色彩,这也正是本文以伯爵夫人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一、概述《费加罗的婚礼》由博马舍同名小说改编,莫扎特于1785年12月开始谱曲,这是一部四幕戏歌剧,描写了伯爵仆人费加罗与伯爵夫人侍女苏珊娜相爱并准备结婚,伯爵曾宣布放弃贵族特权——初夜权,但在他们准备结婚时却密谋重新拥有初夜权,而伯爵夫人对此感到忧伤。
为此费加罗、苏珊娜和伯爵夫人合谋给伯爵设下陷阱,最终伯爵夫人找回丈夫,费加罗与苏珊娜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整部歌剧中伯爵夫人是一个关键人物,她是一位贵族夫人,为了高贵爱情宁愿放弃一切。
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向往自由、平等的爱情,所以莫扎特在正歌剧中以庄严、肃穆的音乐语言和情感,将伯爵夫人善良、温柔又温情的性格及高贵典雅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伯爵夫人映射了贵族阶层中另外一部分人的思想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
二、伯爵夫人咏叹调分析伯爵夫人第一首咏叹调在第二幕开篇,名为《求爱神给我安慰》,表现出伯爵夫人从侍女苏珊娜口中得知伯爵变心后的哀婉忧伤;第三幕时,为扭转伯爵的心,伯爵夫人协同苏珊娜和费加罗给伯爵下陷阱。
在等待苏珊娜消息时唱出第二首咏叹调《何处寻觅美好时光》。
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美声演唱技巧

9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4而保持着永恒的魅力。
它被不断重新演绎和解释,每一代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
这反映了莫扎特作品的文化传承和它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证明了它的音乐和戏剧性依然具有不衰的吸引力。
二、美声唱法的背景(一)起源与历史发展第一,美声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时代,音乐和戏剧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而美声唱法也是那个时期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音乐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声音的物理特性。
这些早期的思想家为后来美声唱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文艺复兴时期是美声唱法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音乐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人们开始对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这导致了对古典音乐的重新探索。
美声唱法被重新发现,并在意大利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当时的作曲家如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和克劳迪奥·蒙特韦尔第(Claudio Monteverdi )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积极探索美声唱法。
第三,18世纪的巴洛克时期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以复杂的装饰性唱法和情感表达为特征,这促使歌手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美声唱法的技巧。
著名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如乔瓦尼·佩尔吉内利(Giovanni Pergolesi )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创作了许多歌剧,为美声唱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四,19世纪是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歌剧成为世界各地音乐舞台上的主导力量。
歌手们如乔齐普·威尔第(Giuseppe Verdi )和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 )的作品广受欢迎,美声唱法的技巧达到了巅峰。
婚礼致辞之歌剧《费加罗婚礼》中苏珊娜咏叹调的风格特点与演唱分析

歌剧《费加罗婚礼》中苏珊娜咏叹调的风格特点与演唱分析摘要:在西方群星璀璨的歌剧舞台上,莫扎特创作的喜歌剧《费加罗婚礼》是在歌剧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歌剧之一。
而这部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也是众多声乐学习者必学的曲目,本文就以剧中苏珊娜这个人物的代表性咏叹调为研究对象,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演唱中的应注意和处理的地方等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作品的灵魂所在,把人物的风格特点表现地淋漓尽致。
关键词:苏珊娜;咏叹调;风格特点一、苏珊娜咏叹调的特点分析《费加罗婚礼》中的苏珊娜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侍女。
苏珊娜是一个极其活泼可爱、聪慧善良又敢于斗争的女孩。
她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没有顺从于好色的伯爵,与费加罗一起设计巧妙地计谋,让伯爵回心转意。
《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是苏珊娜咏叹调中的第二首,这段咏叹调出现在歌剧中的第四幕,是苏珊娜因为自己的爱人费加罗对她的不信任感到生气,调皮的苏珊娜为了惩罚和捉弄费加罗,便唱了这一段,同时也表达了快要成为新娘的她对于即将举行的婚礼的无限憧憬,和此时此刻美好的心情。
该咏叹调属于女高音咏叹调。
使用了民间舞曲的节拍节奏型与民间音乐素材,表现了苏珊娜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
莫扎特用优美细腻的音乐把苏珊娜的形象塑造的活灵活现,既乐观又诙谐。
整首曲子充满了对甜蜜爱情的感触,和对美好生活即将到来的愉快心情。
这段宣叙调是4/4拍,快板,节奏欢快活泼,由c大调开始,中间转为f大调结束。
伴奏多用颤音、八分音符、后附点十六分音符等短小紧凑的节奏型,用以衬托和表达苏珊娜此时激动亢奋的心情:“美妙时刻即将来临,倚在情人怀抱里,多幸福啊多欢欣……”旋律自由流畅,时而欢快跳跃,时而舒缓优美。
表现了苏珊娜俏皮活泼的性格特点,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第二部分咏叹调为6/8拍,行板,开始的前奏平稳舒缓,紧接一连串活泼的上行跳音,用以表达苏珊娜内心变化,由之前的激动转为舒畅喜悦的心情。
咏叹调第一段由f大调开始,伴奏多用于跳音,轻盈活泼。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

使得戏剧本身更具张力,人物演绎展示方面的情绪也能 婚礼》作品演唱的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遵守自然、客观、
更加的饱满。例如费加罗和苏珊娜两段二重唱中第一分 优美的准则。演唱中对作品的力度、速度、音值,都要
曲以 4/4 拍的小快板速度进行,这充分展示出了二人对 严格按照乐谱的标记来推进,切记按照主观意愿来进行
这一阶段的二重唱中,作者采用了三连音式节奏变化及 声、刚柔不和等问题。在声音的共鸣方面,各个声部要
口令式歌唱,表现出了人物性格的坚定与机智,同时与 适当控制腔体共鸣,以轻盈灵活的头腔共鸣来使合唱可
整个歌剧的主题交相辉映,更好地展示了苏珊娜这一丰 以展示出丰富和谐之苍穹感。在声音的高位置必须要做
富的人物形象。
剧演绎涉及的人物众多,演员自身特色也各不相同。在 够更好地做好情绪情感的表达。重唱对于人物的肢体语
歌剧演唱中尤其要注重声部的整体配合,一个独唱非常 言、动作都有较高的要求,演唱者除了要用声音塑造音
出色的歌者在歌剧重唱中未必可以有效融入,这是因为 乐形象之外,还要以恰当的肢体表现出剧情的冲突与矛
歌剧的合声对于声部配合有非常高的要求。《费加罗的 盾,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之上,达到音乐与戏剧的完美
演唱者在进行唱功展示时,都需要对作品内容充分理 意腰腹的发力。在演唱中还需要结合人物的复杂心情,
解,并将自己的感情有效带入,这样才可以使音符更具 充分表现角色特征。以合声来表现出声音的层次感。稳
生命力。扎实的成功是完成《费加罗的婚礼》演唱的重 定的气息控制,清晰的吐字,准确灵活的音高控制,都
要前提,在学唱这首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是这首歌剧演唱过程中必须要反复训练的基本功。
越的演唱技巧融入到丰富的歌曲情景表演之中,以深刻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摘要: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有许多女高音咏叹调,本文通过对此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作出分析,使演唱者对女高音咏叹调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演唱中能够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思想,更加成功地塑造莫扎特歌剧中的女高音角色。
关键词: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咏叹调演唱风格Abstract: Mozart’s opera “the marriage of figaro, many soprano aria,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oprano aria singing style to analysis, make the singer to soprano aria with further knowledge, in singing to better reflect the writers’ creation thought, more successfully portrayed Mozart opera soprano roles.Keywords: Mozart’s the marriage of figaro aria singing style绪论《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作于1785-1786年间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
此歌剧创作的的戏剧艺术手法非常高明,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情节安排巧妙,剧情复杂多变。
莫扎特通过咏叹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音乐形象,其中这部歌剧中女高音角色的塑造是不容忽视的。
矜持伤感的伯爵夫人罗西娜、泼辣善良的女仆苏姗娜。
《求爱神给我安慰》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咏叹调。
这个唱段只有四句歌词,经过音乐的不断变化、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唱段。
《美妙时刻将来临》这首咏叹调位于第四幕,旋律优美动听,仿佛是一首苏姗娜唱给费加罗的爱情赞美诗,唱段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两部分组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姓名:陈玉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刘明健20080601/exclusive.asp龙摄影婚纱摄影连锁品牌,来自美丽宝岛台湾,由林树藤先生创立于1976年至今已有34年的悠久历史。
龙摄影崛起台湾,是享誉国内外的婚纱摄影连锁品牌。
分别在新加坡、台北、高雄、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南京、重庆、合肥、兰州、郑州、银川、西宁、内蒙古等六十余个城市均设立了品牌连锁店,其区域分店达到260多家。
34年来,龙摄影品牌理念融汇了中国商道文化的精髓与西方先进的思想,历炼出了“真诚、专业、完美”三大品牌理念,以这样极具创新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品牌理念推动着龙摄影一直不断发展与进步;同时凭借扎根于台湾、内陆行业中经营34年的丰富运作经验,成功打造了龙摄影连锁品牌团队。
/news.asp龙摄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商标,为专业婚纱摄影及服装设计品牌。
龙摄影坚持台湾名牌的专业风范,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MI企业管理理念系统、BI企业行为规范系统,鲜明地在视觉与文化上传达品牌内涵;在34年品牌辉煌发展进程中,凭借独特的品牌魅力与广大消费者的满意肯定,先后荣获了,“全国摄影行业百强企业、百家“放心消费”企业、中国十大杰出婚纱影楼等多项殊荣!龙摄影坚信以人为本,用企业独特的品牌文化魅力去服务好顾客的每一个细节,缔造出新人生命中最平凡最真挚的感动,让新人梦想成真,留下一生中最值得甜蜜珍藏的回忆佳作,用心打造国际化的经典婚纱品牌。
/venture.asp?sort_id=36龙摄影在e时代的今天,更是把握先机,率先将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摄影之中,把传统拍摄技艺与数字艺术精妙融合,创造出独具一派的时尚摄影风格;同时在产品研究、数码影像技术,主题研发都在不断创新,礼服更是将完美浪漫经典演绎,为新人打造绝美靓丽新娘;龙摄影一贯追求零缺陷的作风,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皆追求完美的风范,确立了龙摄影在婚纱摄影行业的领先地位,也是龙摄影在全国各地倍受结婚新人认同与喜爱的原因。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情感表现及演唱特点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情感表现及演唱特点摘要莫扎特作为18世纪末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短暂的生命中写就了不朽的音乐著作,经典歌剧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中所塑造的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都放射着人物的特有魅力,其中有很多的经典咏叹调唱段都成为了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的必学曲目。
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罗西娜这个鲜活的女高音形象通过她的一系列唱段被塑造的惟妙惟肖。
她所演唱的《求爱神给我安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首咏叹调,将女主角心中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爱人背叛的悲凉和伤心充分展现出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高贵的伯爵夫人形象。
本文首先,本文从作者的生平、歌剧的创作背景和剧情介绍开始。
其次对《求爱神给我安慰》的艺术特征进行阐述。
最后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呼吸的应用、语言的把握以及音色和音量的控制三分论点来对作品的演唱技巧进行阐述。
希望为广大学习歌剧咏叹调的爱好者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参考。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演唱分析一莫扎特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一)莫扎特简介莫扎特(1756.1-1791.12)年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从小就显露出超出常人的音乐才能,5岁起就开始创作,他的作品从小步舞曲到宗教题材的弥撒、赞美诗,以及后来的声乐曲、歌剧等;器乐创作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以及其它形式的室内乐以及器乐小品等,几乎涉及到了音乐上的所有领域。
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创作,世人把他看做是个无师自通的天才,其实这与他的勤奋、刻苦还有做为乐师的父亲的严厉教导是分不开的。
在他的创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歌剧,他的歌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音乐语言丰富、旋律线条优美、情感表达细腻,每一部歌剧作品几乎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大多贴近于生活,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人物原型,也充分体现出了古典主义时期歌剧创作的风格特点。
《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等是他歌剧创作的巅峰之作。
他在歌剧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音乐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展现,剧本已不再是所有,只有音乐才能长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摘要: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有许多女高音咏叹调,本文通过对此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作出分析,使演唱者对女高音咏叹调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演唱中能够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思想,更加成功地塑造莫扎特歌剧中的女高音角色。
关键词: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咏叹调演唱风格
Abstract: Mozart’s opera “the marriage of figaro, many soprano aria,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oprano aria singing style to analysis, make the singer to soprano aria with further knowledge, in singing to better reflect the writers’ creation thought, more successfully portrayed Mozart opera soprano roles.
Keywords: Mozart’s the marriage of figaro aria singing style
绪论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作于1785-1786年间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
此歌剧创作的的戏剧艺术手法非常高明,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情节安排巧妙,剧情复杂多变。
莫扎特通过咏叹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音乐形象,其中这部歌剧中女高音角色的塑造是不容忽视的。
矜持伤感的伯爵夫人罗西娜、泼辣善良的女仆苏姗娜。
《求爱神给我安慰》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咏叹调。
这个唱段只有四句歌词,经过音乐的不断变化、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唱段。
《美妙时刻将来临》这首咏叹调位于第四幕,旋律优美动听,仿佛是一首苏姗娜唱给费加罗的爱情赞美诗,唱段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两部分组成。
如何把握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一、明确《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
《费加罗的婚礼》是以费加罗和苏姗娜的婚礼的举行为主要线索,剧情围绕着这条线索展开,这部歌剧中女高音角色的塑造是不容忽视的,矜持伤感的伯爵夫人罗西娜;泼辣善良的女仆苏姗娜。
其中《求爱神给我安慰》刻画的是高贵美丽的伯爵夫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她外表软弱、内心刚强的女性形象。
而苏姗娜是一个善良、活泼可爱、勇于斗争的女孩,是女子美德的象征。
《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音乐优美、动听、抒情。
充分的展现出角色生动鲜活的情感世界,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促进了戏剧冲突,这些经典的咏叹调旋律起伏流畅、接拍变化多样、节奏丰富多彩、结构规整具有高度的整体感。
二、把握作品在旋律音阶、曲式结构,节奏节拍、情绪情感上的变化
《求爱神给我安慰》:是第二幕里伯爵夫人的谣唱曲,伯爵夫人独自一人在华丽的卧室里沉思,丈夫对她非常冷淡,她十分痛苦,但是她的心依然向往着爱情和快乐。
《求爱神给我安慰》演唱时应把握住人物性格,准确真实地体现伯爵夫人的感受,做到音量、气息、力度、情绪变化等的控制。
声音与表演都要符合伯爵夫人的身份。
同时,揭示出她作为妻子渴望爱情的内心世界。
缓慢的前奏,表现了伯爵夫人悲伤的情绪,1—2小节的引子,表现了沉思时的背景状态。
紧接着缓慢而轻柔的主旋律,并在强弱对比中不断变化,表现了人物内心的起伏,前奏最后一小节曲调的节奏是3个休止的16分音符和一个半拍休止具有叹息性。
18—25小节为第一段,“求爱神快给我安慰”一句是上行变化的模进式旋律,“别让我再悲伤流泪”是下行式旋律。
23小节用了一个16分休止符表现了伯爵夫人悲伤抽泣的情绪,25小节结束在低音区,柔和低沉。
28—49小节是第二段,歌词是”让我丈夫回转身旁,或者让我死亡,或者让我死亡!”前两个乐句相似表现了伯爵夫人痛苦的内心世界,第3句旋律上行到词曲的最高音,情绪高涨有延长符号自由延长,表现了伯爵夫人想重新得到伯爵的爱为此甘愿死亡。
与歌词“或者让我死亡”紧密结合。
《美妙的时刻将来临》:这首咏叹调是伯爵看上了年轻的苏姗娜,苏姗娜和伯爵夫人共商计策,有苏珊娜偷偷给伯爵送纸条约他在花园幽会,到时候再由伯爵夫人穿着苏姗娜的衣服去赴约,由于费加罗知道实情以为苏姗娜真的会爱上了伯爵,便到花园看个究竟,这时伯爵夫人在暗处,场上只有苏姗娜,她知道费加罗在偷听,就想和他开玩笑,于是唱了这首咏叹调。
这首咏叹调旋律优美动听,仿佛是一首苏姗娜唱给费加罗的爱情赞美诗,唱段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两部分组成。
咏叹调和宣叙调都是歌剧中的一种音乐体裁,宣叙调是近乎说白、叙事的旋律,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促进剧情的发展。
咏叹调是歌剧中最重要歌唱形式。
用来抒发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内心。
宣叙调部分为4/4拍,C大调,小快板。
力度术语仅有一个p,这就要求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与严格的把握,合理的安排歌唱的力度与情绪。
宣叙调是在四小节前奏音乐的引导下进入的,这句前奏音乐在唱段中与歌词交替出现。
咏叹调为6/8拍,行板,F大调,旋律生动、优美,犹如一首迷人的抒情曲,本段音乐为两段体,调性单一,和声布局严谨,第一段1—18小节,歌词为“快
来吧,欢乐时刻快快来临!天地间充满了甜蜜的爱情!快来吧,切莫错过这美景良辰,夜阑人静,晚风袭人多清新。
”这一段描绘了苏姗娜对爱情的想往与呼唤,音乐具有三拍子的律动感,伴奏配以立柱式和弦的跳音,轻巧、明快。
B段19—50小节,歌词为“那溪水在唱歌,微风在低吟,耳边荡漾着甜蜜温柔的声音,鲜花散发着幽香,绿草如茵,春色满园到处一片芳馨。
来吧,亲爱的!穿过青翠的树林!来吧,来吧!我向你奉献玫瑰花环和我的心。
”这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描写和赞美,进一步抒发了苏珊娜对费加罗的一片深情。
三、把握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
古典时期是西洋音乐史上最短的一个时期,这以时期的音乐通常给人曲式规整、结构严谨的感觉。
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深受古典主义的影响,追求乐曲形式上客观的美感,所以古典乐派的音乐大都有着均衡的特点。
莫扎特的声乐作品具有古典时期的典型特征,这对于掌握古典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是有益的积累。
四、要有扎实的演唱基础,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唱歌剧咏叹调作品时,要对歌唱的呼吸、语言、共鸣,声音的连贯、力度、速度、音色、情感、音乐风格有准确的把握。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对于声音比较完善,但气息的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女高音来说,可以选择《求爱神给我安慰》这首咏叹调作品,演唱这首作品不仅可以很好的训练气息的保持性与流动性,还可以训练长乐句声音线条的连贯性。
对于歌唱的气息、语言、共鸣等训练已经比较完善的女高音,可以演唱《美妙时刻将来临》这首咏叹调作品,来体会音色,音乐情绪的变化。
由于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生活阅历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同一作品理解会有不同,表现也就不同,在表现的同时,创造力便很自然的得到了培养。
结语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咏叹调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高贵的气质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女高音有必要对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这对扎实歌者艺术基础,提高艺术水准大有裨益。
本文就此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使演唱者对女高音咏叹调有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演唱中能够更好地体现莫扎特的歌剧创作思想,更加成功地把握和塑造莫扎特歌剧中的女高音角色。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