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重点词句翻译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 | 第一次月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翻译一、重点字词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巴陵郡越(到)明年增其旧(从前的,原来的)制(规模)胜(美好)状(景色,景象)汤汤(水流大而急)横(宽阔)无际涯(边际)朝晖(日光)夕阴大观(壮丽景象)前人之述备(完全,详尽)矣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文人)若夫(句首发语词像那)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浊浪排(冲)空日星隐曜(光芒)山岳潜(隐没)形(形迹)樯(桅杆)倾(倒下)楫(船桨)摧(折断)薄(迫近)暮(傍晚)冥冥(昏暗)至若(又如)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涌动)一碧万顷(极言广阔)沙鸥翔集(停息)锦鳞(美丽的鱼)游泳岸芷(白芷)汀(小洲)兰郁郁(形容草木茂盛)青青此乐何极(哪有尽头)宠辱偕(一起)忘把(持执)酒临(对着)风尝求(探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居(处在)庙堂(朝廷)之高是(这样)进亦忧微(如果没有)斯人吾谁与(跟,同)归(归依)二、重点句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天色昏暗,景象变化无穷。
/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变化无穷。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在阴云中。
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人家)批评指责。
7、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
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微风时,)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壹2013-4-17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
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词句释义《口技》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词句释义《口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擅长。
2、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
解词:会:适逢;施:安放,设置。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解词:坐:同座。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4、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妙处都具有。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解词:间:夹杂。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翻译: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解词:虽:即使;指:手指(名词);指明(动词)。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8、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解词:名:说出。
翻译: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白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9、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词:股:大腿;几:几乎、差不多。
10、群响毕绝。
解词:毕:全部;绝:消失。
翻译: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句翻译

1. 字词翻译:(1)之: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的”。
例句:吾友之书,何在?(我的朋友的书在哪里?)(2)者:助词,用于句末,表示陈述或判断。
例句:人生者,自有所欲也。
(人生,自然有所追求。
)(3)其: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他的”或“它的”。
例句:夫子之车,其破矣。
(夫子的车,它的破了。
)(4)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
例句:吾欲往矣,而路途遥远。
(我想去了,但是路途遥远。
)(5)以:介词,表示手段、原因、目的等。
例句: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用文学交流朋友,用朋友辅助仁德。
)2. 句子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翻译:男子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了取悦自己的人而打扮。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国家的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
3. 文言文特点:(1)句子结构紧凑,省略较多。
(2)用词古雅,富有韵味。
(3)修辞手法多样,如对仗、排比等。
(4)注重意境,富有哲理。
总之,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通过对文言文常用字词句的翻译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醉翁亭记》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玩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6、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者,太守醉也。
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能够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桃花源记》【原文】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

一、楚人学舟【原文】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慢)(2)乃四顾.胆落(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译文: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椎鼓径进……译文: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答: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原文】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
”(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或.谓之曰(有人)(2)以.子之长(凭)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既克,公问其故。 解词:克:战胜;故:原因、缘故。 15、夫战,勇气也。 翻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词:鼓:击鼓。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 士气就会竭尽。 17、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译: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词:测:推测,估计。 翻译:(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词:靡:倒下。 翻译: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 已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十二)《陈涉世家》 1、苟富贵,无相忘。 解词:苟:假使;无:同“毋”,不要。 翻译:假使谁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好的池塘、桑树和 竹子之类。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词:交通:交错相通。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解词:要:同“邀”,邀请。 翻译: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解词:妻子:妻子小孩;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处处志之。 解词:志:做标志。 11、欣然规往。 解词:规:计划。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词:寻:不久;津:渡口。
•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 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扁鹊见蔡桓公》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 (自己的)功劳。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解词:居:停留;还:同“旋”,掉头;走:跑。 翻译:过了十日,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3、立有间。 解词:间:一会儿。 4、汤尉之所及。 解词:汤:同“烫”,用热水焐;及:到达。 5、火齐之所及。 解词:齐:同“剂”,药剂。 6、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解词:属:管。 翻译:那是司命所管的 ,(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7、使人索扁鹊。 解词:使:派;索:寻找。 1、臣是以无请也。
•
翻译: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解词:次:编次;为:担任,做。 翻译: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谪戍的队伍中,担任小队长。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解词:会:适逢;度:估计;失期:误期;法:依照法规。 翻译:恰巧遇上下大雨,道路行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法规是 要斩头的。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解词:亡:逃跑;举:发动;等:同样;死:为……而死。 翻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6、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长时间了。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解词:以:因为;数:屡次;使:派;将:带领。 翻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带兵。 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解词:诚:果真;唱:同“倡”,倡导。 翻译: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是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人的倡导, 应该有许多响应的人。 9、固已怪之矣。 解词:固:本来。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解词:间:暗中。
• 翻译: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解词:奇:零数;许:上下、光景。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熠中。 解词:比:并。 翻译:他们另外两只膝盖靠在一起,隐藏在画幅下边的衣服折纹中。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仰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解词:类:像;属:关联、联系。 翻译:佛印的模样很像弥勒佛,敞开胸襟,露出两个乳头,抬头仰望上空, 他那神态与苏、黄两人不相关联。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解词:简:同“拣”,挑选。 翻译:这是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地方刻成的。 (六)《狼》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3、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两只狼像原来一样追赶。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解词:窘:困窘急迫;敌:攻击、胁迫。
• (八)《马说》 1、不以千里称也。 解词:称:出名。 翻译:不能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词:食:同“饲”,喂养。 翻译:喂养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解词:见:同“现”,显露、表现。 翻译: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解词:且:尚且;安:怎么。 翻译:想要与普通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 解词:策:驱使;以:按照;道:方法。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6、食之不能尽其才。 翻译: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鸣之不能同其意。 翻译: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词:其:难道;其:恐怕。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句翻译
(一)《论语十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词:愠:恼恨。 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 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
9、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词:股:大腿;几:几乎、差不多。 10、群响毕绝。 解词:毕:全部;绝:消失。 翻译: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四)《为学》 1、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解词:逮:及,赶得上。 2、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解词:怠:懈怠;迄:完结。 3、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解词:卒:终于;鲁:反应迟钝,不聪明。 翻译: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解词:鄙:边境;其:其中。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解词:顾:难道;如:比。 翻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五)《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翻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九)《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词:名:闻名;灵:降福显灵。 翻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 住就能降福显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十)《爱莲说》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莲)出自淤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 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水面。
•
•
5、何以战? 翻译:凭什么作战呢?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解词:安:养生的东西;专:独自专有。 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解词:徧同“遍”,遍及,普遍。 翻译: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词: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夸;信:信实。 翻译: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词:孚:为人所信服;福:降福,保佑。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词:狱:案件。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 11、公将鼓之。 解词:鼓:击鼓。 12、齐师败绩。 解词:败绩:大败。 13、公将驰之。 解词:驰:驱车追赶。
•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解词:径:径直;犬:像狗一样。 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6、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7、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解词:洞:打洞;隧:钻。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攻击屠夫。 8、狼亦黠亦。 解词:黠:狡猾。 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七)《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词:穷:尽。 翻译: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树林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词: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