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摄影、暗房技术实验报告
黑白暗房技术

对苯二酚(海得尔):
是一种白色细小针状结晶体,易溶于水和亚硫酸钠的溶液中,具有还原性(体现在 保存时间长,又回到结晶)。
它属于慢性显影剂,主要功能是银盐密度增加。开显影能力缓慢,虽时间越长速度 越快,对暗部显影能力小,对强光部分显影能力强(银盐堆积多而厚),所以反差 大。主要用于提高反差。在温度低于(14-15度)的情况下海得尔显影能力丧失 。
d.纸基组成和功能
组成:是由棉或亚麻类的纤维制成。具有色泽纯净,质地紧密,不起毛, 不起泡,膨胀率低。
作用:乳剂层的载体。
三.相纸的性能,形态,用途分类
1.相纸按其性质,反差可分为五种: 0号 代表特软性 1号 代表软性 2号 代表中性 3号 代表硬性 4号 代表特性性
相纸的选用要与负片的反差适当配合
d.坚膜剂
钾矾(硫酸铝钾)
性能:白色透明晶体,味涩,溶于水 在空气中基本上不氧化。
特点:对胶状物体有收敛和增进组 织的作用。
柯达F5坚膜定影液
水
600ml
海波
240g
无水亚硫酸钠
15g
醋酸5g
钾矾
15g
普通定影液 水(30摄氏度) 海波 无水亚硫酸钠
650ml 240g 10g
b.显影液呈碱性,如含有显影液的底片和 相纸直接放入酸性的定影液中,影响定影 液的使用寿命。
3.停影液的配置
水
750ml
醋酸28%
48ml 加水至1000ml
3.定影液的作用与配方
定影,胶卷显影后,把未还原的卤化银洗
暗室技术——精选推荐

• 显影时间:在红光灯下观察,至显 出影像为止。
• 曝光和显影是印相与放大技术中要 想取得好相片的关键步骤。
3、停显:在停显液中10-20sec。 4、定影:在定影液中15-20min。 • 以上步骤均需在暗室中红灯下操作。 5、水洗:流水洗20min。 6、上光;涂塑相纸直接晾干。 7、裁边。
• 因其片基上涂有一层 乳白色的遇光能起化 学反应的卤化银乳剂, 通常称之为感光材料。
• 其作用在于记录影像。
1、感光材料的结构
• 保护层:保护乳剂层免受损伤。 • 乳剂层:由卤化银和色素组成。卤
化银遇光后起化学反应,形成肉眼 不可见的潜像,经显影剂作用后, 卤化银中的银变成黑色颗粒,形成 肉眼可见的影像。 • 接合膜:连接乳剂层和载体。 • 载体:乳剂的载体。
• 定影时间:20min。
4、水洗:
• 水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残留的药液,以避 免底片或照片发黄或退色。
• 水洗时间:流水冲洗15min。
5、晾干:
• 将胶片晾干后保存,以备印相或放大。 • 应注意不要用手触摸胶片药面;更要防
止底片有划痕。
(二)相纸的印相或放大的步骤和原理
• 印相或放大是利用透过底片的光线使印相纸或 放大纸感光,经显影、定影处理后形成与底片 相反、而与实物相同的影像。
4、感光材料正反面的辨认
• 感光材料上涂有乳剂的一面为正面。 • 已冲洗过的底片,迎着光看其反面较
正面光滑,反光较强; • 相纸的正面用手触摸较反面发涩。
二、底片的冲洗及相纸的印相、放大技术
• 一张照片的产生需要经过如下过程:
1、完成负片(底片)的过程——底片的冲洗
拍照(曝光:光的作用) → 显影(化学作用) → 负片(底片)
暗房感光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暗房感光处理实验,掌握传统照片冲洗的基本流程,了解感光材料在暗房中的处理方法,熟悉显影、定影、停显等化学药液的配置和使用,提高对摄影暗房技术的基本认识。
二、实验器材1. 黑暗室(暗房)2. 显影液、定影液、停显液等化学药液3. 照片纸(公元纸基相纸)4. 显影盘、定影盘、停显盘5. 电子秤、温度计6. 滤镜、暗室灯、显影计时器7. 水槽、晾干架三、实验步骤1. 准备暗房环境:- 确保暗房内无光源,所有操作均在暗室中进行。
- 检查暗房内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2. 配置显影液:- 根据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各种化学药粉。
- 将药粉加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搅拌均匀。
- 将显影液装入药瓶,备用。
3. 配置定影液:- 按照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各种化学药粉。
- 将药粉加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搅拌均匀。
- 将定影液装入药瓶,备用。
4. 配置停显液:- 按照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各种化学药粉。
- 将药粉加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搅拌均匀。
- 将停显液装入药瓶,备用。
5. 冲洗照片:- 将黑白底片放入显影盘中,倒入适量的显影液。
- 使用显影计时器,控制显影时间。
- 显影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停显盘中。
- 停显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定影盘中。
- 定影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清水中水洗。
- 水洗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晾干架晾干。
6. 观察结果:- 检查照片的显影效果,包括照片的清晰度、对比度等。
-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显影时间过长或过短、药液浓度不合适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显影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将黑白底片转换为可见的黑白照片。
- 照片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良好,符合预期效果。
2. 实验分析:- 在显影过程中,发现显影时间对照片效果有较大影响。
显影时间过长,照片可能过曝;显影时间过短,照片可能欠曝。
- 药液浓度也是影响照片效果的重要因素。
药液浓度过高,照片可能过曝;药液浓度过低,照片可能欠曝。
暗房放大实验报告

暗房放大实验报告暗房放大实验报告暗房放大实验是摄影爱好者们常常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在暗室中将底片放大成照片,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存我们的摄影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暗房放大实验经历,并探讨其中的一些技术和挑战。
首先,我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底片、放大机、暗房灯、底片洗涤剂、显影剂、定影剂、冲洗盘、胶卷夹等。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确保暗房的环境是完全黑暗的,以避免底片受到光线的破坏。
接下来,我将底片放入放大机的底片夹中,并将其调整到所需的放大倍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底片的定位和对焦,以确保最终的照片清晰度。
然后,我打开放大机的灯源,将底片放大到照纸上。
这是整个实验的关键步骤,因为光线的控制和曝光时间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质量。
在暗房放大实验中,曝光时间是一个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关键因素。
过长或过短的曝光时间都会导致照片的过曝或欠曝。
所以,在进行实验之前,我首先进行了一些曝光时间的测试。
我将照纸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不同的曝光时间,然后进行显影和定影。
通过观察不同曝光时间下的照片效果,我可以找到最佳的曝光时间。
除了曝光时间,底片的显影和定影过程也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显影剂的浓度和时间将影响到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而定影剂则可以去除未显影的银盐颗粒,使照片不再敏感于光线。
在实验中,我根据底片的特性和个人偏好,调整了显影剂和定影剂的浓度和时间。
这样,我可以获得我想要的照片效果。
在实验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挑战和技巧。
例如,避免底片上的指纹或灰尘对照片的影响,需要在处理底片时保持手部的清洁和使用吹尘器进行清理。
此外,当底片放大到照纸上时,我需要小心地调整对焦和放大倍率,以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暗房放大实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它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通过控制光线、曝光时间和化学药品的使用,我们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摄影作品。
在实验中,我尝试了不同的曝光时间和显影剂浓度,以探索不同的照片效果。
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

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第一篇: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暗房技术与技巧》课期中报告伴随着紧张严格的军训结束,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本学期开设的《暗房技术与技巧》课依然是由敬爱的“马爷”为我们授课。
从对黑白摄影的生疏到渐渐熟悉,从对传统相机的生涩到渐渐熟练,使我在摄影这条路子上不断成长……本学期已至期中,在教室的理论课上认真听取了马老师讲习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蓝晒(铁氰酸盐)印相法;在暗房的实践课上学习了黑白摄影的印放技术,并顺利完成了10幅作品的印放;在外出去街子古镇和丹景山的采风中,丰富了我的所见所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拍摄的机会。
黑白摄影在记录和表现现实世界方面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黑白摄影中,把一个现实的色彩世界置换为黑、白、灰的单色影像,能够更准确地体现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内涵。
黑白摄影的魅力不仅是在拍摄过程中,而且在后期暗房处理中更为神奇,亚当斯说过一句名言:“底片是乐谱,印放是乐章。
”足以说明黑白摄影后期暗房处理中“手工制作”的乐趣,也同时道出黑白摄影作品制作过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拍摄、冲洗、印放是黑白摄影影调复制的三大过程,《暗房技术与技巧》课程更加注重冲洗和印放过程的学习。
通过对胶卷冲洗,控制底片的反差,以求得一张密度适宜的底片;通过对相纸印像,控制相纸的曝光,以求得一张影调丰富的照片。
摄影创作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只有用严谨的态度对待黑白摄影才能创作出最佳的影像,在摄影的任何过程中都应做到精心,都要有耐心,都须用心。
由于135底片画幅较小,所以在暗房处理中需要对影像进行放大。
放大时,先将负片置于放大机的底片夹中,调节镜头与放大纸的距离,改变放大的倍数,聚成清晰的影像。
经过光源的照射,使负片的影像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相纸上,曝光后相纸产生“潜影”,再经过显影、定影、水洗、晾干等处理,便可得到与拍摄景物影调相同的放大照片了。
期末暗房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模块:暗房技术实践实验标题:暗房冲洗与印放照片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操作者:张三实验指导者:李四老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暗房冲洗与印放照片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暗房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照片冲洗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摄影后期处理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照片冲洗2. 照片印放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准备暗房所需的冲洗设备,如显影液、定影液、水、冲洗架、晾干架等。
(2)准备待冲洗的照片,确保照片干净、无污渍。
2. 照片冲洗(1)将照片放入显影液中,浸泡约1分钟。
(2)取出照片,放入定影液中,浸泡约5分钟。
(3)取出照片,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晾干架晾干。
3. 照片印放(1)准备印放所需的材料,如感光纸、印放机、显影液、定影液等。
(2)将感光纸放入印放机,调整曝光时间。
(3)将冲洗好的照片放在感光纸上,进行曝光。
(4)取出感光纸,放入显影液中,浸泡约1分钟。
(5)取出感光纸,放入定影液中,浸泡约5分钟。
(6)取出感光纸,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晾干架晾干。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冲洗照片所需的时间,包括显影、定影、冲洗等步骤。
(2)记录印放照片所需的时间,包括曝光、显影、定影等步骤。
(3)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实验环境实验地点:学校摄影实验室实验器材:暗房冲洗设备、印放机、感光纸、显影液、定影液等。
五、实验过程1. 实验操作者张三在李四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照片冲洗与印放。
2. 在冲洗过程中,张三注意观察照片的变化,调整显影液和定影液的浓度,以确保照片冲洗效果。
3. 在印放过程中,张三根据照片的明暗程度调整曝光时间,以达到理想的印放效果。
4. 实验过程中,张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1)照片在冲洗过程中出现过度显影,调整显影液浓度,问题解决。
(2)印放照片时,曝光时间过短,导致照片偏暗,调整曝光时间,问题解决。
实验报告(暗房)

结课报告本学期的暗房课,施老师带我们熟悉了大画幅照相机及胶片的用法,并引导我们进行了实践,使我们对于胶片摄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准备好底片、片夹、胶片、暗袋、测光仪的情况下,我首次尝试了那种用布遮住相机进行避光拍摄的大画幅照相机摄影,了解了胶片摄影发展的历史,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装片过程需要在暗袋或完全避光环境中进行,先将待装片的片夹用软毛刷和气吹把内部清洁干净,插刀以未曝光标记面朝外插入片夹,插刀手柄向左放入暗袋,并将底片不要打开包装整盒放入暗袋,然后在暗袋内进行下列操作。
使用测光表对被摄物进行测光,关闭相机取景开关,转动快门环设置快门速度,拨动光圈手柄设置光圈值。
快门上弦,释放一次快门,确认快门工作正确,快门再次上弦,并最后确认快门取景开关已关闭、所有动作机构均已锁定。
待曝光的片夹面向前,将片夹插入后组插槽,确认片夹插到底部,接着按下快门进行曝光,曝光结束后将片夹插刀翻面插回片夹。
大画幅照相机之所以直到现在还在使用,而且大多是为了拍摄更加完美的高品质照片,就是因为这种照相机有着其他小型照相机所没有的独特功能。
第一,那么它所拍摄的底片也就特别的大,当然就要细腻很多,细节再现也会更好。
第二,大画幅照相机可以对所拍摄的影像进行多方位的调节。
平行横向移动镜头板,可以绕开挡在正面的障碍物并且把后面的景物拍摄得规规整整;俯仰调节镜头板,并且与后组角度调节幅度相配合,使镜头板平面与胶片平面、被被摄物平面在空间上相交于一点,即使是使用最大的一挡光圈,也会得到最大的景深效果。
手工影相需要使用一定程度的照相术和暗房技术来完成。
照相术的采用决定了所有工艺被归类于摄影艺术创作手段之下;而手工属性决定了创作过程的趣味和可控、最终作品的唯一和价值。
手工影相的成像因创作特性,多为单色作品,即便是彩色作品,亦不以色彩还原见长,但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更加随心所欲地加入作者所期望的元素,故从创作角度来讲,是个挺好的途径。
大画幅底片冲洗和其他画幅并无区别,此处仅以JOBO25系列显影罐进行装片讲解。
黑白暗房技术

有效期 (年月)
2005.1 2003.2 2003.1 2002.1 2003.4 2002.12 2002.9 2001.4 2001.12 2004.1 2004.7 2002.1 2001.12 2002.5 2004.1 2004.3 2003.11 2002.5 2004.7
标称 感光度 (ISO)
a.涂塑纸基(乐凯) b.不炭塑纸基(俄罗斯相纸) c.纤维纸基
黑白暗房技术
黑白暗房技术
胶片相纸类型和尺寸
密度与影像效果
密度,是指感光材料经过曝光、显影、定影之后,在底片的单位面积上银粒沉积量,用 以表示变黑的程度。通常把这种黑度称作密度。 曝光,冲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胶片,相纸所形成的密度。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都不 可能获得“理想的密度”,只能任其损失亮部或暗部的层次。 要想获得层次丰富、反着正常、影调明快的影像效果,只能依靠曝光正确,冲洗正确、 密度正常的底片。
性能:无色澄清有刺激气味的液体, 它能使定影液酸化而成酸性,所以 叫做“酸化剂”。
如果定影液只有海波,不仅寿命短, 而且易产生沉淀而污染画面。因为 只有海波的定影液是中性的,所以 宜被胶片的带入的显影液碱化,使 胶片在定影时还在继续显影,所以 必须加入一定分量的酸 化剂。
黑白暗房技术
d.坚膜剂 钾矾(硫酸铝钾) 性能:白色透明晶体,味涩,溶于水 在空气中基本上不氧化。 特点:对胶状物体有收敛和增进组 织的作用。
a简单定影液 b 酸性定影液 c 酸性坚膜定影液 d 快速定影液
配置定影液时,也要按配方顺序溶解。
黑白暗房技术
a.定影剂
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
性能:是一种无色棱状晶体, 易溶于水。可以将乳剂中卤化 银完全溶解掉,而是以曝光的 银粒固定留在片基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院xxx系
《黑白摄影、暗房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九年十一月
一、实验项目名称:
黑白摄影及黑白暗房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黑白摄影技术
2、学习、掌握黑白暗房应用技术
三、实验内容
黑白胶卷的拍摄,不同光圈、快门的使用,不同光线、角度、景别的联系。
黑白胶卷的冲洗液的配置、黑白胶卷的冲洗、相片的放大、裁剪、命题等四、实验器材
单反相机、58mm标准镜头、21定黑白胶卷,黑白暗房相关药液、钢制冲洗罐、聚光式放大机、3号黑白放大纸、烘干机
五、实验步骤
1、在学校的实验楼前,晴天的下午,分组拍摄风景、人物;
2、配置黑白胶卷的显影液、定影液,配置黑白相纸的显影液、定影液;
3、从相机内取出胶卷,在暗房里将胶卷正确放置到冲洗罐内;
4、按照规范的步骤黑白胶卷冲洗为黑白负片、晾干;
5、使用放大机将黑白负片的影像放大为黑白正像;
6、通过显影液将黑白相纸上的潜影显现出黑白图像,经定影液和净水的冲洗,
固定为黑白正像。
7、烘干相纸后,进行裁剪,命题。
六、实验分析:需要记录
一、拍摄实验相关数据(镜头焦距、光圈、快门、距离、角度、构图)、分析;
二、冲洗药液配置和胶卷的冲洗相关的数据(温度、时间、方法)、分析;
选用D-76显影药和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药作为胶卷的冲洗药。
(一)配兑D-76显影药: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50℃水,倒入小包药粉,用玻璃棒搅拌至药粉融化,再将大包药粉倒入量杯里,用玻璃棒慢慢搅拌直至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二)配兑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液: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温水,将定影药慢慢倒入量杯,用玻璃棒搅动直至药粉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三)将拍摄完毕的胶卷倒入胶卷盒内,进入暗房,将灯全部关闭。
打开胶卷盒,将胶卷装入显影罐的卷轴里,将胶卷装入显影罐,使两层胶片之间保留空隙,保证药水完全浸透胶片,从而使得显影与定影均匀。
1、盖上显影罐盖,避免胶卷曝光。
在暗房内打开暗房的灯光,将水注入显影罐,轻轻晃动显影罐,使胶卷充分湿润。
胶卷装到显影罐中后,将显影罐中注满水进行水洗,水洗的目的是使胶片完全被水浸透,保证注入显影液时,显影液能一下子浸透胶片,防止在显影时胶片上有空气气泡,以至显影出来的胶片有沙眼。
一分钟后将水倒掉;
2、将罐内水倒出后注入D-72显影药液。
连续搅动1分钟,然后每隔1分钟搅动5秒钟。
控制显影温度,一般黑白胶卷的显影温度控制在18-20度之间,此时冲洗效果最佳。
特殊情况与要求也可以相应的变化。
显影至5—10分钟;
3、倒出显影药,加入清水搅动一分钟,再到出,此次水洗目的是使显影停止,并洗掉胶片上残存的显影液,防止它降低定影液的使用寿命;
4、再将配好的定影液注入显影罐内,目的是使胶片上没感光的卤化银溶解掉。
定影时也应该与显影时一样的搅动,定影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定影温度18-20度,它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没有显影时严格;
5、5-10分钟后,打开显影罐罐盖,将定影液到出后,将胶片从显影罐中取出,用流动的清水冲洗20分钟左右,目的是将胶片上残存的所有药液冲洗干净,否则时间一长,胶片就会发黄,不利于长期保存;
6、将水洗干净的胶片取出,挂在通风无尘的地方,让其自然晾干,晾干后的胶片用底片袋细心保存起来。
三、放大相关数据(镜头焦距、光圈、时间,显影液的温度、显影时间、停显时间、定影液的温度时间);
使用放大机将黑白负片的影像放大为黑白正像
(一)选用D-72作为放大的显影药,按照说明书配兑显影药和定影药(具体配兑方法同上)
(二)在两个显影盆里分别注入显影液和定影液。
(三)选用聚光式放大机,
1、调整放大机与定位板的距离决定放大画面的尺寸;
2、根据放大的尺寸,选定后一定的50mm焦距的放大镜头;
3、将底片夹清洁干净,把底片的药膜面向放大纸置于放大机内;
4、确定放大尺寸后把镜头调到最大光圈,调节好图像的清晰度;
5、根据底片厚薄调校光圈(一般调小两级光圈);
6、试放;
7、根据试放的效果,确定相纸曝光时间;
8、正式放大;
9、将曝光后的放大纸放入D-72显影液,用显影夹夹住放大纸在显影药里晃动,根据放大纸上的影像效果确定显影时间,一般在2分钟左右;
10、显影结束后将放大纸放入清水里进行水洗,水洗约10-20秒;
11、将水洗后的放大纸放入定影液里,定影定影时间约15分钟;
12、将定影后的放大纸进行水洗,流动水洗时间一般在30分钟。
四、相纸的烘干的方法;
将清洗后的放大纸干燥,大光纸用上光机干燥,涂塑相纸用自然晾干。
五、裁剪技巧、命题。
(不同照片有不同的裁剪和命题表述,你为什么这样裁剪,你的命题含义是什么。
)
放置黑白风景照
放置黑白人物照
七、实验体会:需要记录
一、使用单反相机的体会(不同光圈、快门选择,手持相机技巧,)
(一)大光圈景深短,起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效果,小光圈景深大,图像清晰范围大,纵深长,图像的反差和清晰度也得一定程度的到提高。
(二)选用快速度快门,能凝固高速运动的客体,往往能强化图像的艺术效果;选用慢速度的快门,能产生虚无缥缈的艺术效果,特别在拍摄夜间的运动的车辆时,车辆的灯光能形成美丽的五彩缤纷的线条,拍摄星空能清晰表现星星的运动轨迹。
(三)手持相机拍照时,要双脚分开,重心下降,稳定心跳,取景器紧贴前额,在拍摄瞬间要屏住呼吸,手指轻按快门。
如果使用50mm镜头时,一般快门速度在1/30秒以上时,手持相机没有太大的问题,在1/30秒以下时,最好使用三脚架,以避免图像的模糊。
二、配置暗房药液的体会(药粉的纯度、水温、搅动的次数,保存的器皿)(一)在选用暗房药粉时,一般选用分析纯药粉,最好不要用化学纯,因为化学纯的药粉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影像药液的效果,而分析纯的药粉的杂质相对就要少的多,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药液的质量。
(二)在配置药液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控制水温,因为在固定的水温情况下,药粉的融化和化学反应效果接近最佳。
水温太高加快药液的氧化速度,缩短药液的寿命。
水温太低药粉融化速度太慢,化学反应时间延长。
(三)配置暗房药液时要用玻璃棒慢慢搅拌,搅动快了能加快显影速度,提高胶卷影像的反差。
搅动的次数也要按照固定的要求操作,搅动太多了能提高胶卷影像的反差,搅动太少化学反应速度太慢,影响显影效果。
(四)保存药液的器皿必须用深色的玻璃瓶,因为浅色的器皿没有遮阳作用,阳光的直接射入,容易加快药液的氧化速度,不利于药液的保存。
存放药液的器皿最好用玻璃器皿,因为塑料器皿的化学成分不一定稳定,如果渗入药液就容易改变药液的化学成分,影响药液的效果。
三、使用放大机的体会(对焦的方法)
(一)为了提高照片的反差最好使用聚光式放大机,相反降低反差,使照片线条柔和,就选用漫射式放大机。
一般使用聚光漫射式放大机,因为该放大机集以上两种放大机的优点,适应性较强。
(二)放大对焦是放大照片的最关键的一步,照片是否清晰关键要看对焦的准确程度,因此在使用放大机对焦时,最好使用专用的对焦器对焦。
四、使用冲洗药液的体会(负片和正片的冲洗要求和技巧)
(一)在使用负片和正片的冲洗药液时,一定要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药液的温度。
(二)当拍摄照片时曝光不足时,可以将药液的温度适当的提高,以加快药液的化学反应速度和强度,弥补曝光不足的缺憾。
当拍摄照片时曝光过度时,也可适当降低药液的温度,以减弱药液化学反应强度。
(三)当需要提高照片的反差时,可在搅动时提高搅动的强度和次数;当需要降低反差时,可减弱降低的强度和次数。
八、教师评语: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