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毕业论文——简论《红楼梦》的女性观精选

合集下载

红楼梦对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思考800字作文

红楼梦对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思考800字作文

红楼梦对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思考800字作文前几天,我读了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不是众多小姐,而是大观园中服侍人们的丫头们。

首先,是晴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晴雯不像众多丫头一样,乖乖的,她懂得反抗,也许,这正是王夫人将她赶出大观园的原因吧。

晴雯本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后来,被贾母调到了宝玉房里。

晴雯不会任凭人们欺负,自然也看不惯别的丫鬟任凭人欺负。

但是袭人却正好相反,所以晴雯称她为“西洋哈巴狗”。

当然,她也知道,做丫头的,自然是要服侍。

但是当她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她不会听别人的,就算是王夫人提出来的要求。

举个例子吧,大家应该都记得,有一次,一个叫王婆子的老婆子告诉王夫人,有许多丫鬟都会勾引贾宝玉,晴雯就是一个。

王婆子说:“这晴雯呀,相貌比别人生得俊俏些,便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跟西施似的。

”哦,可怜的晴雯,竟被误认为是“狐狸精”!我真想到衙门口替晴雯击鼓鸣冤。

唉,又说偏了。

王夫人决定召见晴雯。

晴雯正巧生病,无心打扮。

王夫人见她果真长得标致,便让人拉着她出去。

晴雯恼火了,她使劲挣开两个丫鬟的手跑了出去。

最终,她还是被赶出了大观园。

因病逝世。

这也许也预示着宝黛最终悲惨的结局吧!其次就是袭人,她对宝玉的忠心耿耿,让我受益匪浅。

袭人的性格与晴雯正好相反。

我记得有一次,贾宝玉本该让袭人为他梳洗,结果他跑到了黛玉那里梳洗,害的袭人一天都没有理他。

从这儿可以看出,袭人对宝玉是忠心耿耿。

袭人之所以不理宝玉,是因为宝玉没有找袭人梳洗,所以袭人伤了心,便不理他了。

但第二天,又早早地起了床,为宝玉梳洗。

还记得贾宝玉要娶薛宝钗了,宝玉却想娶黛玉。

袭人想到如果贾宝玉娶了薛宝钗,那么林黛玉知道了便会生病,她本来就有“多病西施”这个称呼,一听说,这是,岂不会让病魔缠身?宝玉呢,也不会开心,因为他心里想得是林黛玉,薛宝钗如果知道了,又怎会高兴,那这样,岂不是一害三个人?于是,她便找到王夫人,告诉了王夫人她的想法,王夫人自然也想到了,但却不知怎么办。

《红楼梦》中女性价值观的探讨

《红楼梦》中女性价值观的探讨

红楼梦中女性价值观的探讨1. 前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经典之作,描绘了清朝贵族家庭的生活和人物形象。

本文将重点探讨《红楼梦》中女性价值观的体现与变化。

2. 古代女性地位与观念在古代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相对较低,男尊女卑的思想普遍存在。

女性被认为是依附于男性的存在,注重家庭、婚姻和子孙后代。

3. 林黛玉:个人意识与才情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位深刻而独特的人物,她具有超越传统女性角色的个人意识和才华。

她以独立自主、聪明才智以及对爱情追求纯粹等特质展现出女性价值观的新面貌。

4. 薛宝钗:传统与理智相比之下,薛宝钗则更符合传统女性形象。

她以贤良淑德、温婉持家等品质展现了传统女性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同时她还是红楼中理性思考的代表,注重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计划。

5. 贾母:尊严与权威作为贵族家庭的掌管者,贾母在《红楼梦》中展示了女性价值观中的尊严与权威。

她是一个聪明智慧、善于处理家务事的女性,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发挥领导力的能力。

6. 古代女性困境与挣扎虽然《红楼梦》中出现了一些具备超越传统价值观的女性角色,但整体上古代女性面临许多困境和束缚。

她们常常面临着父母、夫家以及社会意见对自己情感和命运选择的限制,这使得她们不得不迎合传统价值观。

7. 结语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性价值观既有传统遵循也有新思维的突破。

尽管存在困境与束缚,但女性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传统与个人意识之间寻找平衡点。

以上是笔者对《红楼梦》中女性价值观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形象

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形象

试论《红楼梦》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记述了康熙末期的清室及其贵族家庭的历史故事,以及神话般的悲剧行为,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性审美与情感符号。

其中,有许多精彩出色的女性形象,在书中鲜活
地展现出深邃的心态,卓越的精神实力,多变灵活的见解,以及优雅而内敛的行为,极大
地拓宽了历史小说人物形象的内涵和深度。

首先,杨颐的闺密贾敏,无论面对满宫冰雪的贵族冷落,还是面对贾赦暴虐和贾政的
虚伪,她都展现出固执、坚毅的性格,勇敢为自己所信仰的誓言坚守苦战。

例如,在梦中,她为了保护林黛玉,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反抗贾政,惊心动魄,展现出一个追求自由、不
甘被奴役的女性形象,引起读者的敬佩。

其次,被称为“西厢联合胡三小姐”的薛宝钗,是少数具有社会财产才能的女性形象,在贾家的一反常态的家庭社会关系中,以自己的文雅、出色的实力,一系列地扼杀了宁国
府客人及家族弟子,甚至一度把握住贾夫人的政治必争权利而谋取更高的地位。

同时,她
又成功地打动了林钰花的芳心,从而实现了职位的提升,展现出一个聪明、精明、有主见
的女性形象,增加了小说中社会阶层差异的刺激性。

最后,关汉卿的女儿林黛玉,是一个真诚、守么、孝恭的天真人物,无论贫寒品尝痛苦,还是路过富贵,始终迸发出卓越的芳心美,引得贾家众人的笃信爱护。

身处满宫荒淫,却终能自律节操,从而把一种很独特的清新感带入小说的故事之中,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
会到神话般的憧憬与认知性。

总之,《红楼梦》中几位著名的女性形象,通过其各自的性格特征及行为举止,凸显
出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性,使得有一股壮丽灿烂的感情流淌在书中,体现了女性清高、动人的心态及优雅朴素的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价值观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价值观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价值观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作为一部关于贵族家庭的宏大长篇小说,其中描绘了众多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还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地位。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几位重要女性角色的形象和所传达的不同价值观。

薛姨妈: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代表薛姨妈是贾府中地位较高的老太太,同时也是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孩们的亲戚长辈。

她所代表着传统家庭价值观念,在坚持孝道、嫁鸡随鸡、从一而终等方面非常强调。

她教育和引导年轻女性注重礼仪、谨言慎行,并在教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贾母: 亲情与温和美德的典范作为贾府的家族长辈,贾母展现了亲情与温和美德。

她对孙辈们关怀备至,以和悦之态度处理家庭事务,在困难时给予强大的支持和鼓励。

贾母的形象彰显了家庭中亲情的重要性,以及理解、宽容和同情心带来的温暖。

林黛玉:叛逆与超凡世俗价值观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关注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在爱情和人生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叛逆特点。

她不认同传统封建礼教,崇尚自由、平等和真诚。

林黛玉对权力、虚伪等世俗价值观持怀疑态度,并通过自己坚持真实感情的方式展现个人价值。

薛宝钗:传统美德与顺应社会规范相比于林黛玉,薛宝钗在《红楼梦》中被描绘为传统道德与美德的代表。

薛宝钗乖巧、善良,顺应社会规范,在贾府尽心尽力地维护家族利益。

她注重人际关系和面子问题,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持坚守态度。

结论《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个性与价值观。

从薛姨妈强调的传统家庭道德到贾母所展示的亲情温和美德,再到林黛玉与薛宝钗对待世俗价值观的不同态度,这些女性形象都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进行了反思。

通过分析这些角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所揭示出的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所处的多元角色与取舍困境。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摘要:《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在写人方面很值得我们进行借鉴。

本文对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在写女性主义思想方面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写人艺术进行创新,大量的使用烘托对比的方法以及添加神话色彩等等。

旨在帮助人们学习和借鉴《红楼梦》的写人手法,品位其文学艺术。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人物性格;写人艺术《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与其它三者不同,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在对人物性格的展现中运用了丰富的写人技巧。

这些写人方法对于我们现代写作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需要我们在品位红学艺术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借鉴。

下面结合自己读《红楼梦》的一些感悟,对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红楼梦》概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内容和情节有其他三者不同,其描写的重点是一个大家庭的平常生活和在这种看似和谐表面下的家族斗争。

我们在品读《红楼梦》时看到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里的打打杀杀,也不是天外神话,是在一种柔情描述里的诗情画意。

一般的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间冲突的描写来使人物鲜明的性格得到展示,但《红楼梦》更多的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叙述,这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在作者笔下却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谓是入木三分,我们不得不称赞曹雪芹写人手笔的高超。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特点1.林黛玉的女性特点在对林黛玉的介绍首先是借助于其他人看见黛玉时反应“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接着又借助于宝玉见到黛玉时的反应“细看形容,与众各别”,将黛玉的形象借助于他人进行了很好的展现。

在贾宝玉还没有出场时,首先是他的母亲王夫人对其日常的一些行为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黛玉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描写,借助黛玉对宝玉的推测,丰富了宝玉的形象,在贾宝玉出场后,又借助于黛玉对其的观察,借助于黛玉之眼将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完整的描绘了出来。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简论《红楼梦》的女性观精选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简论《红楼梦》的女性观精选

简论《《红楼梦》》的女性观徐炳言摘要:《红楼梦》成书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可以说,对它的研究从它诞生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有对《红楼梦》成书的考证,有对《红楼梦》究竟所隐何人家事的考证等等。

不过对于《红楼梦》中的女性观的研究,却并没有形成专著。

曹雪芹所寄托于《红楼梦》中的,有他超越于当时时代的女性观。

赞赏女性才干,关注女性命运,提倡自主婚姻,反对男尊女卑。

通过无数女性的悲惨命运,期盼女性的个性解放。

关键字:《红楼梦》;女性观SUMMARYIt is a patriarchal society in ancient China, the so-called male who is not equal to roughly patrilineal, because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if not as the father of the man also enjoy more rights than women not as a mother, which caused by a variety of social phenomenon, although at the time was seen as normal, but today it is should be worth our reflection. Which cao xueqin's "Dream of Red Chamber" as a predominantly about women of great works of literature, it is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for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exploring nature with unique side,this paper aims to cao xueqin analyzing the typical individualcharacter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spects its character, analysis of its living environment,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Key words:female consciousness、Dream of Red Chamber、awakening引言:鲁迅先生曾说:“自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女性意识探讨读后感

红楼梦女性意识探讨读后感

红楼梦女性意识探讨读后感读罢关于《红楼梦》女性意识的探讨,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那些鲜活的女子形象,在曹公的笔下熠熠生辉,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挣扎与追求,让我对女性意识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在《红楼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黛玉。

她可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温顺乖巧的女子。

她敏感、聪慧,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

还记得她初进贾府时,那小心翼翼却又不失个性的模样。

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生怕行差踏错,但在面对不合理之事时,又绝不委曲求全。

她会因为宝玉的一句话而暗自垂泪,也会因为自己的身世而感怀伤春。

她的情感细腻得如同春天的细雨,丝丝缕缕都能触动人心。

黛玉的爱情观,在那个时代可谓是大胆而独特。

她对宝玉的感情,不是那种基于门第、财富的考量,而是纯粹的心灵契合。

她不在乎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在乎外界的风言风语,只在乎宝玉对她的真心。

在那个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时代,黛玉敢于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这是多么难得啊!她会为了宝玉的一句承诺而满心欢喜,也会为了宝玉的一丝冷落而黯然神伤。

她的爱情,纯粹而热烈,没有丝毫的杂质。

再说王熙凤,那可真是个厉害角色!她精明能干,把贾府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

但她又不是那种只知道迎合男权的女子。

她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手段。

在处理家务事时,她雷厉风行,绝不手软。

她敢于和男人在商场上一较高下,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

记得有一回,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狠狠地教训了那些不听话的下人,那场面,真叫一个精彩!她的泼辣和果断,让人又爱又恨。

但这也正是她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她不愿意被男人轻视,不愿意被束缚在传统的女性角色中。

还有薛宝钗,她看似遵循着传统的礼教规范,实则内心也有着自己的坚持。

她聪明、理智,懂得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她会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并不是因为她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她深知在那个时代,这是一条相对稳妥的道路。

她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虽然受到了种种束缚,但依然努力地寻找着平衡。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它们的共同特征表现为勇敢、独立、有主见和聪明美丽。

从性格上说,这些女性大多具有彪悍、勇敢、有毅力的特征,在坚决办事的同时也极具风趣。

例如,贾宝玉母亲贾母勤奋节俭,以批评为主,但也懂得尊重有才艺的人;杏奴小厮黛玉,在宋江及婆婆的百般阻挠下依然坚定的守护爱情的忠贞之心;尤其是林黛玉,在整部小说中一直成为那聪明辩智精湛、排除万难的典范。

从外貌形象上看,《红楼梦》中的女性个个美艳动人,而且具有几分豪爽性格,既自信又大度。

例如,秦可卿虽然爱得凄苦,却仍用秀气与洒脱的神态装扮着她内心深处的痛苦;薛宝钗以生龙活虎的精神,勇敢地以贾宝玉重回正轨为宗旨;贾兰酒孻孩子袭艳以其出神入化的言行,死心塌地的爱她的丈夫贾宝玉。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既有美好的品质又有优秀的智慧,她们的高尚情操在中国文学史上理应值得赞赏与崇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红楼梦》》的女性观徐炳言摘要:《红楼梦》成书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可以说,对它的研究从它诞生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有对《红楼梦》成书的考证,有对《红楼梦》究竟所隐何人家事的考证等等。

不过对于《红楼梦》中的女性观的研究,却并没有形成专著。

曹雪芹所寄托于《红楼梦》中的,有他超越于当时时代的女性观。

赞赏女性才干,关注女性命运,提倡自主婚姻,反对男尊女卑。

通过无数女性的悲惨命运,期盼女性的个性解放。

关键字:《红楼梦》;女性观SUMMARYIt is a patriarchal society in ancient China, the so-called male who is not equal to roughly patrilineal, because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if not as the father of the man also enjoy more rights than women not as a mother, which caused by a variety of social phenomenon, although at the time was seen as normal, but today it is should be worth our reflection. Which cao xueqin's "Dream of Red Chamber" as a predominantly about women of great works of literature, it is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for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exploring nature with unique side,this paper aims to cao xueqin analyzing the typical individualcharacter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spects its character, analysis of its living environment,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Key words:female consciousness、Dream of Red Chamber、awakening引言:鲁迅先生曾说:“自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①]在《红楼梦》之前,没有一部小说能够以女性为主角,会说自己写书的目的是“使闺阁昭传”,把女子的地位捧的如此之高。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凡二百余年,对《红楼梦》的研究不可谓不深入。

郭豫适把对《红楼梦》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清朝乾隆年间至一九二一年,第二个时期是从一九二一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至一九五四年,第三个时期是从一九五四年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中胡适派唯心论以后的时期。

”[②]尽管《红楼梦》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总的来说,对《红楼梦》中的女性观研究并不系统和深入,也未能形成专著。

一方面,是因为对《红楼梦》女性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从反封建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定位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整个社会的思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对《红楼梦》女性观的研究逐渐兴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

但从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并未能够形成一致的观点。

分其大类,大概有这样三种:女儿崇拜轮、男性文人价值论、双性和谐论。

另外,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有的学者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独到的解读;有的将《红楼梦》与古典小说、戏曲、现当代小说进行比较,主要论及女性意识的继承发展与差异的问题;有的则与外域文学进行对比研究,开拓了视野。

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红楼梦》女性观的解读也有着各自的时代印记,它有着多层面、多角度的丰富内涵。

但是,综观以往对《红楼梦》女性观的研究,仍然有着不足之处。

这体现在,虽然研究者和论文数量很多,但尚未形成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一些论著只是简单的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对《红楼梦》女性观本身的独立和内涵缺乏了解,并且忽视了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文化环境。

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红楼梦》女性观形成的背景、《红楼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红楼梦》中女性的品德和才能以及《红楼梦》中女性之美四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的女性观。

正文:一:《红楼梦》女性观形成的社会背景《红楼梦》的女性观,从另一个方面讲,就是曹雪芹的女性观。

体现在文章中的话,自然就是主人公贾宝玉的女性观。

贾宝玉有一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一方面体现的是贾宝玉对于女儿特有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当时男尊女卑这样一种传统思想的否定。

可以说,这是曹雪芹女性观的核心。

而能形成这样的女性观,自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从经济上看,明代中叶之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经济格局。

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了上层建筑的变化。

以王阳明的“心学”为主导,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启蒙思潮,这些思潮更多的强调了人的作用。

对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代中叶是我国小说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金瓶梅》、“三言”“二拍”《牡丹亭》等,都出现这一时期。

与此同时,女性文化开始繁荣,女性的家庭、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明清女性文化的繁荣,也体现在文学和艺术方面。

明清以前的词坛,基本上是男性的天地,知名的女词人可以说是寥若晨星。

而仅仅清一代的女词人,即有六百余家。

其中徐灿、顾贞立、吴藻等人,成就还很突出。

清代女性文学作品集更是“超轶前代,数逾三千”。

[③]明清女作家之间的交往也非常密切,不仅有着很多唱和的作品,而且也出现了一些文学社团,如“蕉园诗社”、“清溪诗社”等等,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有关结社的华彩篇章,均为对清代女性结社之风的审美再现。

虽然明清时期社会的家庭关系随着女性文化的繁荣,有了一定的改变。

但男尊女卑、“男主内,女主外”等传统思想仍然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

但也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压迫,使得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满于沿袭这样的封建礼教,他们对传统的禁锢女性的制度口诛笔伐。

为女性形象涂上了浓重的反抗色彩。

可以说,正是有着这样繁荣的女性文化,才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构建的这种女性观提供了一个社会背景。

《红楼梦》以此为基础,而又不拘泥于此,并且从更新更高的角度。

反映出更为突出的女性意识。

二、《红楼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为描写众多的人物形象倾注的极大的心血,对于这人物形象的处理也能体现曹雪芹不同于当时社会的女性观。

如果把《红楼梦》中的贾府比作一个家族企业的话,那贾母无疑就是贾氏集团的董事长,王夫人是总经理,王熙凤则是常务总经理。

这三个人基本构成了贾府的领导班子。

贾府在她们的管理下保证着日常的运作。

当然,除此之外,《红楼梦》也描写了很多其他角色。

比如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才智精明但却是庶出的贾探春,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薛宝钗,敢于反抗封建传统的林黛玉以及贾府的天之骄子贾宝玉。

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曹雪芹的女性观。

(一)、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人物中,贾母是一个贯串始终的重要人物形象。

单就篇幅而言,前八十回贾母出场有将近一半回数;就人物形象而言,王昆仑先生曾感叹:“读了《《红楼梦》》关于贾母的描写,才使人忽然发现,原来中国历代那么多的史传和小说,竟找不出几篇完整美好的老太太传记。

所有的多半是千篇一律的贤母传,或片断不全的言行钞,再不然就是寿序讣文一类的死文学。

”[④]贾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形象,有它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有它独特的典型意义。

但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贾母身上也有着当时封建思想的缺点。

在《红楼梦》“变生不测凤姐泼醋”这一回目中,本是贾母想让凤姐好好的受用一日,于是就凑钱帮凤姐儿过生日。

凤姐儿不得已喝了很多酒。

“凤姐自觉酒沉了,心里突突的往上撞,要往家去歇息。

”结果回去的时候就抓到了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

结果自然是大闹了一场。

贾琏气的要拿剑杀了凤姐,凤姐逃到了贾母跟前。

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肯定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就放到现在也是要被批判的。

那贾母怎么安慰凤姐的呢。

“贾母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呢?从小儿人人都打这么过。

这都是我的不是,教你多喝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在贾母的眼里,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不过是孩子年轻嘴馋罢了。

便把这么一件影响很坏的事情轻描淡写掩饰了过去。

可以说,从这件事情上还是可以看出贾母的思想还是有着封建色彩。

贾母对于才子佳人的模式也是反对的。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对于《凤求鸾》这出戏的有着非常精彩的点评。

“贾母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佳人才子,最没趣儿。

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

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

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

这小姐必是通文讲理,无所不晓的,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像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的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比如一个男人家,满腹的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看他是个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

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子的小姐,又知理读书,连夫人都知书知礼的,就是告老还家,自然奶妈子丫头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头知道?你们想想,那些人都是管做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了不是?’”从这来看,贾母并不赞成自由恋爱,她认为,作为大家的小姐,既是知书达理。

在婚姻问题上就应该听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才能称之为大族人家的小姐。

很显然,这些都是封建家长的陈旧思想。

但在曹雪芹笔下的贾母,依旧有着一般封建家长所不具备的性格品质。

而且,还很耀眼。

首先,贾母有着很高的美学修养。

贾母喜欢自然美景,能够在自然之景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红楼梦》中,贾母数次在大观园中游览,请客。

对于大观园总的美景总是流连忘返。

此外贾母也有着很高的戏曲和文学鉴赏能力。

前文提到的贾母对才子佳人模式的否定时说的那番话,即是很到位的文学点评。

贾母在戏曲上也大胆革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