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4
指南录《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全文;(2)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爱国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通过分析词句,理解文章主旨;(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背诵《指南录后序》;(2)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及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2)分析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指南录后序》,遇到生僻字词自行查阅字典,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生僻字词的含义,分析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天祥爱国精神的理解,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指南录后序》;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指南录后序》的情况;2.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程度;3. 学生对文天祥爱国精神的理解程度;4.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
六、教学内容:1. 解读《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创作动机,分析其历史意义。
2. 深入剖析文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3.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指南录后序》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指南录后序》的深层含义。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形象。
3. 采用比较研究法,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深入理解文本。
八、教学步骤:1. 回顾《指南录后序》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天祥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指南录后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3. 了解作者吴亮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4.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感情。
5.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1. 《指南录后序》的文意理解和背诵。
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指南录后序》的文意理解和背诵。
2. 课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课文内容、重要词汇、句式、作者介绍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指南录后序》的,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 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作者介绍(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作者吴亮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2.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三、课文朗读与理解(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
3. 教师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后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知识点。
二、课文讲解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针对课后练习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
《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设计

《指南录后序》是一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文章,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因 此,文章结构的分析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 忆之前学过的相关历史背景和 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加 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 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
教学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 小组报告、口头测试等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
教学管理
运用教学管理软件和平 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和质量。
05
作业与要求
作业布置
01
熟读并背诵《指南录后 序》。
0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
03
搜集与《指南录后序》 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 文章背景和作者生平。
教学过程
先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再 讲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最后组织学 生讨论和回答问题。
教学效果与评价
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指 南录后序》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 对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有了 更深刻的认识。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6篇指南录后序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
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
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
[附录]关于文天祥起兵勤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勤王诏至赣(今江西赣州),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得万人,遂入卫。
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至是,痛自损抑,以家赀为军费。
闻者为之感动。
”三、朗读并补充注释。
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
1.第1段。
①萃——集。
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
在文天祥之前, 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 刘岊(jié)、杨应奎等人。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
意,猜想、揣度。
④觇——偷偷地察看。
本段大意: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
2.第2段。
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
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
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
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
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指南录后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通过对文中的描写和叙述,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能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指南录后序》的文意和主旨。
2. 分析并欣赏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背诵《指南录后序》的内容。
2. 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将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由朗读《指南录后序》,理解文意。
二、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内容,解释重要词汇和句子。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看法,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指南录后序》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和探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
2.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收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内容。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5篇

《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指南录后序》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指南录后序》是南朝梁萧统《指南录》的后续作品,作者是明朝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
本文以指南录为主题,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发明、演变及其在航海、探险、地理发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果。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特点。
2. 掌握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增强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1. 文本阅读与分析2. 词句解析3. 主题讨论4. 写作技巧分析2.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特点。
2. 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4. 分组讨论,探讨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本背景、词句含义、写作技巧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本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内容、图片、视频等。
2.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纸质教材:提供文本原文,方便学生阅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4.2 评价指标1. 知识掌握:学生对文本背景、词句、结构等方面的理解。
2. 技能运用:学生对文本分析、讨论、写作等技能的应用。
3. 思维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提升。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1. 第1课时:介绍《指南录后序》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特点,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录后序》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作业: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
构恶:做坏事。
)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
层见错出(见,通“现”。
)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
靡及:达不到)
[如]
A动词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B介词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⑤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
今:单调,没有价值。
)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
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
今:大方。
)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
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
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
⑥偏义复词
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
⑦源于本文的成语
痛定思痛──悲痛过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
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
定:平静、止住。
2.句式解析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
二、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三、学生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师生共同探讨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翻译全文
2、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2、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二、学生齐读课文(会背的学生背诵)
三、研习新课
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从文中筛选信息)
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2、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
“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
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3、学生自由读第5段,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再读,读出情感)
4、结集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
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
)
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5、本文是什么文体?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显著特色?举例说明
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
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