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哲学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柏拉图:建立起了一个以理念论为本体论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亚里士多德: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大综合和大发展。

第1章 古代希腊罗马及中世纪

第1章 古代希腊罗马及中世纪
经济学说史
执政的哲学家 战士 农民、 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9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分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
工使每人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 工使每人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互助 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 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每人应从 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 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 • 柏拉图还主张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他认为除 柏拉图还主张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 最低等级外,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拥有私有财产, 最低等级外,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拥有私有财产,由 国家每年供给够一年生活之用的收入。柏拉图的“ 国家每年供给够一年生活之用的收入。柏拉图的“共 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 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 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 柏拉图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柏拉图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这是与他反对商业资 本和高利贷资本有关的。 本和高利贷资本有关的。 •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马克思称为埃及种姓制度在雅 柏拉图的“理想国” 典的理想化。 典的理想化。
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 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历任执 政官、监察官等职。 政官、监察官等职。 • 主要著作:《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 主要著作: 论农业》 起源》 的史书,已失) 的史书,已失)
经济学说史
16
第二节 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
• 《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 论农业》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让· 布丹的主权理论
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 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主权是指对 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 等的权力。 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的性质。
第四章 17世纪欧洲大陆的政治 思想
胡果· 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 1583—1645)
荷兰人,近代西方资 产阶级思想先驱,国 际法学创始人。其名 著《战争与和平的权 利》(1625年)不仅 是重要的国际法著作, 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 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 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 开创性著作。

阿奎那对政体的分类
正义政体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 非正义政体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但丁· 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 , 1265—1321年)
.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 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 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 开端的历史人物。他 的文学名著《神曲》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 山之作,但他的政治 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 纪的范畴。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 人的双重本质:人是由肉体和灵魂同时构成的 ↓ • 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城——即社会,是一个有序的人的群体) ↓ • 双城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爱”为基础 • 双城在现实生活中混在一起,只有在末日审判的时候才会 分开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方法(统治术)
• 宁可做令人惧怕的君主而不是受人敬爱的君主
• 君王必须同时扮演狮子与狐狸的角色
• 马基雅维里是西方第一个关注统治术的思想家, 充分体现了他的目的/手段论,即“以目的说明手 段正确的政治无道德论”。但其本质是一个爱国 主义者。
Is it better to be loved than feared, or the reverse? The answer is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be both, bu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join them together, it is much safer for a prince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if he is to fail in one of the two┉ Nevertheless, the wise prince makes himself feared in such a way that, if he does not gain love, he escapes hatred; this he will always achieve if he refrains from the property of his citizens and his subjects and from their women. --------Machiavelli, The Prince, pp62-63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亚里土多德(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 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 一。《政治学》是古希腊 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 著。成书于公元前326年 , 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 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 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 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 公民最好的国家。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总体上倾向于性恶论的人性论从人性论出发论证国家起源问题国家学说认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权力马基雅维里的政体观共和理想与君主专制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混合政体最赞赏罗马的共和制度但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主张在当时腐败的意大利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古罗马时期的地图
.
斯多葛学派(Stoicism)
公元前300年左右,塞浦路斯岛人 芝诺(约前 336~前264年),在雅典创立的学派。 由于他通 常在雅典的画廊(英文stoics,来自希腊文stoa) 聚众讲学而得名。晚期斯多葛学派主要流行于罗 马帝国。其代表人物:巴内斯、塞内卡、埃彼克 泰特、马可•奥勒等。
让· 布丹(Jean Bodin,1530-1596 )
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 1576年布丹 发表了《国家六论》,在西方政治、法律 思想史中,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 权学说,被认为是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让· 布丹的政治思想
1 国家理论
承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国家是从家庭发展 起来的; 在社会与国家之上,布丹承认神法与自然法的权 威
没有政府的生活状态, 霍布斯称为“自然状 态”。 1651年出版《利维 坦》,是社会契约论的 第一部杰作。
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

西方哲学史第二版1(古希腊自然哲学).pdf

西方哲学史第二版1(古希腊自然哲学).pdf

西方哲学史(古代----近代)第一篇:古希腊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第三章:晚期希腊罗马哲学第二篇:中世纪哲学•第一章:教父哲学•第二章:经院哲学第三篇:近代哲学•第一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第二章:英国经验主义•第三章:欧洲大陆唯理主义•第四章: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史阅读文献:•北大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1-2)•梯利:《西方哲学史》(1-2)•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1-2)•罗素:《西方哲学史》(1-2)导论一哲学与西方哲学史•(一)哲学与西方哲学•(二)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胡适(1891--1962)•西方为科学的文化•印度为宗教的文化•中国为道德的文化梁漱溟(1893--1988)•西方为前进的文化•印度为后退的文化•中国为中庸的文化冯友兰(1895--1990)•中西之分,古今之异。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张载(1020--107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兴起于西欧,而不是首先兴起于古代实用科技更发达的东方(中国)?二李约瑟难题(1900--1995)李约瑟的解答•中国有完备的“封建官僚制度”杨振宁的解答《〈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2004年月3日人民大会堂)• 1 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 2 天人合一的观念。

(1922-- )三为什么近代民主首先在西方出现?•(一)古代民主与近代民主•(二)希腊民主与中国民本伯里克利•公元前431年冬,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发表了著名演说:古代希腊民主•“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欧洲希腊与罗马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哲学。

它是随着奴隶制社会的确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将这一时期的哲学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自然哲学问题。

最早的唯物主义派别是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为代表的米利都派和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爱非斯派。

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土、气等物质性东西。

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等古代光辉的辩证法思想。

最早的唯心主义派别是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派和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受利亚派。

前者认为抽象的“数”是世界木原,后者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最初的哲学家都围绕着世界木原问题展开了讨论。

(2)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城邦奴隶制繁荣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哲学除继续探讨世界木原问题之外,还注重社会政治、伦理和人的问题的研究。

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唯物主义,是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与此同时,智者派将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社会和人的问题,他们大多都带有明显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

柏拉图在前人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派生的。

人的认识就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亚里士多德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作为形式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形式就在具体事物之中。

但他又认为质料是被动的、形式是主动的;质料的特性是由形式决定的,这就导向了唯心主义。

他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人。

(3)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城邦奴隶制衰落时期的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原子唯物主义,认为原子除了具有形状、大小、秩序和状态区别之外,还有重量区别,从而提出了原子偏斜理论,克服德谟克利特否认偶然性存在的局限性。

伦理学是这一时期哲学讨论的重点。

伊壁鸠鲁派认为幸福就是追求快乐,但反对纵欲。

人生哲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人生哲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人生哲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理论化2.生命活动的历程3.哲学世界观4.辩证唯物主义5.革命乐观主义6.社会实践社会化7.阶级8.现实生活二、单项选择题1.C2.C3.A4.B三、名词解释1.人生就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同时也改造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即个人一生中全部实践活动的总和。

2.人生观就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生活经验,对于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等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

3.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观的学说,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人生观。

四、简答题1.第一,无产阶级人生哲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第二,无产阶级人生哲学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的目的。

第三,无产阶级人生哲学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第四,无产阶级人生哲学以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人生态度。

2.第一,揭示人生的本质及其规律,科学地回答有关人生的重大问题,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理论体系,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第二,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剥削阶级人生哲学,引导人们自觉地抵制和清除腐朽的人生观念的影响,提高实践科学人生观的自觉性。

第三,为人们尤其为青少年指明人生的方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第四,吸取旧人生哲学中一部分积极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无产阶级的人生哲学。

3.学习无产阶级人生哲学的意义有: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有利于人们增强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困苦和坎坷曲折。

第四,有利于青年较为顺利地过渡为成熟的社会人,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代的挑战。

4.第一,能动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第四,相对独立性。

1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1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 才的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 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 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 同类或相等的。
(3)主要经济思想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 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 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 的两种属性。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 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 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 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 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 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 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3、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人物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 希腊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是苏格拉 底的学生。
3、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在公元1—2世纪出现于古代罗马社会中,基督教最 著名的思想家是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奥格里·奥古斯丁(353—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 一度曾信奉摩尼教,后皈依基督教,任北非希波主教。他 的著作有《忏悔录》、《论上帝之城》、《创世纪注释》。
•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各地 游历,公元前343年被聘为马其顿 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 年返回雅典,创立逍遥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追
求个人自由和人性解放
--在他看来,认识人生,就是要克服对死亡 恐惧,以求得幸福.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 和避免痛苦. “我们并不选取所有的快 乐,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 我们每每放过这许多快乐;如果我们一时忍 受痛苦而可以有更大的快乐随之而来,我们 就认为有许多种痛苦比快乐还好.”
第四节:雅典哲学的繁荣
一﹑智者学派
1.普罗泰戈拉的人本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2.高尔吉亚的怀疑哲学 “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 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 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幻灯 片 34
二﹑苏格拉底的目的论哲学
• 古希腊的奴隶制是城邦奴隶制。
整个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历史可大体分三 个时期:

一.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奴隶制形成时期(早期希腊哲学): 伊奥尼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爱利亚学派.
二.公元前五--前四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繁荣并走向危 机时期(黄金时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苏格拉底 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哲学.
生) (公元前428年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
4.社会伦理政治观--“理想国”.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里,没有私人家 庭生活,青年男女在一定年龄之内集体生 活在一起,男女结合有官方分配的性 质.结合要符合优生的原则,最好的男子 与最好的女子结合,或者男人共同占有一 些女人.所生子女都不认识自己的父母, 父母地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他们由集体喂 养成人,最优秀的培养成为哲学王,其次 是武士.男女之间没有多少私人感情,也 没有什么羞耻之感,甚至赤身裸体,毫无 羞涩. 正如柏拉图所言,他们有“美德的衣 服就足够穿了.”
列宁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欧洲哲学的发展 所反映的人类认识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而是由曲折 和反复、肯定和否定构成的一条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 一般地说,在历史上后起的哲学家总要提出某些新 的原则,力图克服以往的哲学家所具有的偏见和不足, 但是,无数事实又表明,每一时代的哲学家受制于历史 的局限性,往往赋予自己提出的新原则以最大的普遍性, 使之绝对化,从而造成新的片面性和缺陷.这种局面的 反复出现,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种假象:哲学史似乎是一 座谬误的陈列馆.但是,人们倘若不是拘泥于被哲学家 绝对化了的具体的哲学命题或结论,而是能够透过这些 命题或结论去寻求、发掘它们所体现的新的原则,那么 就不难发现,正是哲学家相继提出的这些原则,构成了 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标志着人类的认识逐步深化和 丰富.
西方著名哲学思想赏析
余成跃
13636359689 ychy0911@
欧洲哲学史从世界观方面反映了 欧洲奴隶制占有制社会,封建主义 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 发展,反映了欧洲近代实验自然科 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上哲 学发展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素材和 线索,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理论 前提,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渊 源.
六﹑基督教教父哲学
1.基督教的产生。
2.教父哲学.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在信徒中出现 了一些护教人物,他们不但宣传基督 教信仰,制定教义,并努力为信仰作 论证.后来这些解说信仰的权威人物 为“教父”.他们的神学学说为“教 父哲学”.
3.教父制定的主要信条: (1).三位一体说.信仰唯一的神,把圣父,圣子, 圣灵三位一体,即把上帝,耶酥和教会联为一体. (2).创世说.基督教认为,自然﹑生物和人都是上 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 (3).原罪说.亚当和夏娃对神犯了罪,这种罪传给 自己的后代,于是人人有罪. (4).救赎论.人既有了原罪,上帝对人一要惩罚, 二要解救,于是出现了救世主耶酥替人赎罪的事.由 于耶酥的受苦而替人赎了罪,所以人应当把自己无限 地奉献给上帝和基督. (5).天国报应说.要信奉上帝和基督,为此要蔑视 物质享受,过禁欲的生活,以求升入天堂,实现永恒 的幸福生活.
• 要科学地评价一种哲学思想,就不应
该仅只是孤立地考察它得出的具体结 论是什么,尤为重要的是应当深入探 究它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提 出了什么新的问题,对推动人类认识 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 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克服认
识中的片面性,逐步接近真理的历 史.
• 在欧洲,哲学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
三.公元前四世纪--公元五世纪,希腊为马其顿所征服, 而后又被罗马所吞并,即古罗马时期:继承了原子论的 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唯物主义,宣扬唯心主义和宿命 论的斯多亚学派,以及名种怀疑主义和神秘主义.
第一节:伊奥尼亚的唯物主义:米利都 学派和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
一.米利都学派(寻求宇宙万物本原的成果) 1.泰勒斯的“水”;幻灯片 3 2.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幻灯片 4 3.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幻灯片 5 二.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 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幻灯片 6 2.“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幻灯片 7 3.“对立造成和谐”.幻灯片 8
1.苏格拉底生平幻灯片 24 (公元前468-400) ; 2.“自知自己无知”; 幻灯片 25 3.“认识你自己” ﹑ “美德即知识”;幻灯片 24 4.“助产术” --思想的接生婆.幻灯片 24
三﹑柏拉图的理念哲学
1.柏拉图生平;
-古希腊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2.世界的本体--“理念论”;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 3.知识的来源--“回忆说”;
四﹑亚里士多德
恩格斯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1.亚里士多德生平。 2.“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 动力因,目的因。 4.潜能与现实。 5.几句名言。幻灯片 36
五﹑古希腊晚期的道德哲学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占领希腊,希腊 各城帮在危机进一步加深.城帮的工商业, 民主政治和科学文化都失去了过去的繁荣, 呈现出不景气的现象.希腊晚期的哲学从 总的方面说,同城帮奴隶制的衰落相适应, 转向侧重研究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他们 把道德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企图在社会 危机和动乱中寻求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第二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 学派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 1.“数是万物的本原”: --“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黄金 分割” ﹑“1:2得八度音,2:3得五度音, 3:4得四度音” ﹑ --“1是万物的生母,10是和谐” 2.“灵魂转世说” --“灵魂的部分是不死的,其余的部分则是会 死亡.”
二﹑爱利亚学派
1.巴门尼德的“存在” A﹑“存在是唯一的和不动的”;幻灯片 12 B﹑“真理和意见是对立的”;幻灯片 13 2.芝诺 A﹑关于否定“多”的论证;幻灯片 14 B﹑关于否定“运动”的论证.幻灯片 15
第三节:原子论唯物主义哲 学的创立
一﹑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年-435年) 1.“四根说”;幻灯片 17 2.“爱恨说”;幻灯片 18 二﹑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00-370)的“原子论” 1.原子和虚空的学说;(同时指出事物生成变化的原 因在于原子的涡旋运动,这是自然界的必然性.) 2.神灵有死论;幻灯片 19 3.幸福论.幻灯片 21幻灯片 20
2.皮浪的怀疑主义.
--“我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 来说事物是真的或假的.所以我们不应当相信它 们,而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 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一伯事物都说:它既不不存 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 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 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象影子随着形体一 样.”
• --在奥古斯丁看来,奴隶制度对于神
来说不一定是很合适的,但对奴隶进行 奴役是十分必要的.奴隶被奴役是出于 罪的本性.主人奴役仆人可能不公道, 但作为神对人的惩罚又是公道的.现实 的被奴役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将来的自由, 现实的被剥夺,是为了取得“不能被剥 夺的东西”,取得神圣的通天的证书, 最终到上帝之城去过着幸福生活.
4.希波主教--奥古斯丁
--主要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
(1).“罪恶是丑陋的,我却爱它,我爱堕落,我爱 我的缺点,不是爱缺点的根源,而是爱缺点本身.” --证明人具有原罪的本性,目的在于贬低人和抬高 神.
(2).“罪是奴役制度之母,是人服从人的最初原 因.它的出现不是越过最高的上帝的指导,而是依照 最高的上帝的指导.因此,警告奴仆要顺从他们的主 人,并且要愉快地,善意地服侍主人:以此为目的, 如果他们不能从他们的主人那里得到自由,那他们就 把他们的奴役作为自己的一种自由,不用虚惊而用忠 诚的爱来服侍主人,直至不公道消失,这样,一切人 的暴力和国家被废除,就只有上帝是一切了.”
出现而产生的,欧洲哲学史上出现 的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是由隶属 于一定的阶级的人们创造的,都反 映着一定阶级的要求,服务于一定 的阶级利益.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奴隶 社会的哲学
•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世
界的疆域广阔,除希腊半岛以外,东至爱 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西至西 西里、意大利南部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法兰 西、西班牙。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 元前九世纪,也即所谓“荷马时代”,古 代希腊开始了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 渡。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古希 腊奴隶占有制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