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评估和管理

合集下载

认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认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认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认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介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一种致命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CRS最常见于一些使用免疫相关生物治疗药物的患者。

近期已批准通过了几种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姆单抗、CAR-T细胞疗法,且免疫肿瘤学目前是一门迅猛发展的的次级学科。

很多免疫治疗药物有很高的风险诱发CRS。

随着这些药物的逐渐广泛使用,患者罹患严重CRS的情况将越来越多见。

重症监护人员应熟悉这种临床病人的管理。

流行病学CRS在不同的免疫治疗中可观察到不一样的发病率。

可导致CRS 的免疫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和brentuximab。

CRS 还可发生于持续化疗或者应用雷利度胺进行免疫调节的患者。

特别是一些T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治疗策略,例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双特异性抗体或检录点阻断法都存在高风险诱发CRS。

近期研究分析指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CART疗法的患者94%存在CRS,27%发展为严重CRS(sCRS)。

CRS的临床表现可从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到严重危机生命的综合征。

CRS的患者经常表现为发热、不适、头痛、恶心、呕吐、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僵硬。

sCRS可合并危及生命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呼吸系统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且低氧血症经常发生。

心脏的并发症如心动过速、低血压、伴随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快速的心脏功能障碍。

除此之外,还可出现毛细血管渗漏导致外周和肺部水肿。

神经系统毒性可表现为轻度的神志错乱、幻觉、失语、嗜睡, 偏瘫,颅神经麻痹和癫痫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系统症状还可以发生在CRS的峰值过后,其病理机制尚未清楚。

CRS症状的出现似乎取决于被转移细胞的活化剂或增殖剂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发病时间可从数分钟至14天,但经常发生在治疗开始首周内出现。

严重CRS的诱发因素包括严重的疾病状态、年龄和存在并发症。

病理生理学CRS的病理生理血并未完全清楚。

首例直肠癌行CAR-T治疗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首例直肠癌行CAR-T治疗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者安全。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并发症处理中应用
组建多学科团队
包括肿瘤科、免疫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专业 医生,共同参与患者诊疗。
定期会诊讨论
针对患者并发症情况,组织多学科会诊,制 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加强沟通协作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信 息共享,提高诊疗效率。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CAR-T治疗知识,提供心 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
及时的病情观察与处理
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和处理,有效预防了并 发症的发生。
存在问题剖析以及原因分析报告
沟通不足
部分患者对CAR-T治疗存在恐惧和疑 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够充分 ,未能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导致患者 产生不良情绪。
护理记录不够完善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
2
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
肿瘤分期
3
直肠癌诊断依据及分期
根据TNM分期系统(肿瘤大小、淋 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进行 分期。
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及预 后。
CAR-T治疗原理简述
CAR-T细胞疗法的基 本概念。
简介CAR-T疗法的制 备过程及回输给患者 的方式。
描述CAR-T细胞如何 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
THANKS
05
并发症观察、预防与处理策略 分享
常见并发症类型介绍以及危害程度分析
01
发热反应
CAR-T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由免疫反应或感染引起,需密切监
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02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表现为高热、低血压、缺氧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早期识别和积极
干预。

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

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CSS患者可出现高热、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 竭等严重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痛 等免疫相关表现。
诊断依据
CS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 影像学检查。其中,血液检查可发现促炎细胞因子水 平显著升高,有助于确诊。
治疗现状及挑战
治疗现状
目前,CSS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支持治疗以及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 是CSS治疗的关键,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抑制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 。
02
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原理及技 术
人工肝技术简介
历史与发展
人工肝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 ,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定义与分类
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脏支持装置,根据其组成和功能,可分为非 生物型、生物型和混合型等多种类型。
临床应用
人工肝技术在治疗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急性加重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
Hale Waihona Puke 针对人工肝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专家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展望,包 括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临床与科研 的深度融合等。
有专家指出,目前人工肝技术仍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如设备成本、 技术普及率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 力克服。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有望在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及其他 重症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高效的治疗效果。
THANKS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完善治疗规范
进一步完善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 在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中的 操作规范,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加强技术研发

细胞因子检测与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检测与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检测与临床意义细胞因子种类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 家族、集落刺激因子或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检测临床应用:1.脓毒症目的: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状态检测因子:TNF-a、IIL-1、IL-6、IL-12、IL-8、MIF、sCD74、HMGB1等IL-6临界值为52.6 pg/mL时可诊断败血症,当其超过348.92 pg/mL时可诊断败血症休克,且28天病死率明显增高。

TNF-α随着脓毒症疾病进展而升高,TNF-α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IL-8是强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早期预测脓毒症有重要价值,其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比PCT高。

IL-8还可以预示脓毒症患者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可能,可作为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指标。

IL-10是机体关键的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升高与脓毒症不良预后相关,持续高表达的IL-10反映脓毒症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HMGB1可促进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诱导中性粒细胞、DC等细胞活化。

HMGB1水平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密切相关,HMGB1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HMGB1可作为脓毒症病情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具有多效炎症介质功能的细胞因子,包括抑制巨噬细胞迁移、化学趋化作用及促进白细胞在炎症部位募集。

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中MIF浓度显著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2.感染炎症因子IL-6、TNF-α和抗炎因子IL-10等可用于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

IL-6的升高早于CRP和PCT,其持续时间长,2h达到高峰。

IL-6>1000ug/L,提示预后不良。

IFN-γ:病毒感染患者主要升高的细胞因子,IFN-γ显著升高、伴随IL-6、IL-1β、IL-8、IL-10和TNF-α等因子升高,多提示为病毒感染。

IL-6和IL-10>正常值的10倍以上,考虑革兰阴性菌感染。

医疗机构管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应用的规范

医疗机构管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应用的规范

ICS 11.020C 00 CMBA 团体标准T/CMBA 013—2021医疗机构管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应用的规范Hospit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of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marketed products2021-02-01发布2021-02-01实施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1年6月第16卷第3期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21, V ol. 16, No. 3 279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团体标准·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21.03.015·T/CMBA 013—2021目 次前言 (280)1 范围 (28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81)3 术语和定义 (281)4 基本要求 (282)5 设施和设备 (283)6 人员 (283)7 制度和程序 (285)8 质量管理 (285)9 治疗 (286)10 记录和标识 (287)参考文献 (288)280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1年6月第16卷第3期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21, V ol. 16, No. 3 T/CMBA 013—2021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北京博仁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级与处理方案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级与处理方案

西部医学2019年10月第31卷第10期Med J West China,October2019,Vol.31,No.10・1477・•专家述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级与处理方案*何爱丽贾亚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陕西西安710004)【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免疫治疗,尤其是CAR-T治疗的一种最常见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多样、发生率高,严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CR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升高、血管内皮激活相关。

及早诊断及治疗CR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托珠单抗及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CRS的主要药物,合适时机应用是控制CRS的关键。

【关键词】免疫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30.5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9.10.001Progress of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HE Ai】i,JIA Yachun{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 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04,China}(Abstract]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has achieved surprising results in tumor therapy especiall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t diseases.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of CAR-T.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RS are various and the incidence is high.Severe cases can caus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even endanger the lives of patients.The pathogenesis of CRS is still unclear.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CRS are related to the elevation of cytokines such as IL-6.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Tocilizumab and glucocorti­coid are used to control CRS at present.It is crucial to use drugs at the appropriate time.[Key words!Immunotherapy;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2013年,肿瘤免疫治疗被《科学》杂志评为突破性研究进展第一位⑴。

《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解读

《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解读

《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解读张帆;周文琴【摘要】对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制定的《ESMO临床实践指南:系统性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管理(2017版)》,从抗癌治疗输液反应的风险评估、症状/体征、管理、记录、再激发、药物以及追踪观察等方面进行解读,提出我国应建立静脉输液管理的长效机制尤其是癌症患者的输液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系统化的标准方案等;护理人员可以运用指南中所推荐的内容,熟悉应用风险评估、观察、处理等程序对癌症患者输液治疗进行准确管理,建立动态的输液反应监测流程,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输液护理质量.【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17【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抗癌治疗;输液反应;输液管理;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解读【作者】张帆;周文琴【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护理部上海,20012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护理部上海,200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范围内约有1 410万癌症新发病例,预计到203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 170万[1]。

在我国,仅2015年癌症新发病例就高达430万[2]。

目前抗癌药物仍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其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3-4]。

多数抗癌药物存在毒性作用,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存在输液反应的风险,不同药物同时应用时其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会增加[5]。

国内一项研究报道,在15 183 份抗癌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静脉输液占90.53%,92.57%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5例死亡病例中4例与过敏反应有关[6]。

因此,在抗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测、及时救治过敏反应,以避免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

CAR-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CAR-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CAR-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张佳佳,赵万红AdvancedinresearchonadversereactionsrelatedtoCAR-TcellimmunotherapyZhangJiajia,ZhaoWanhongDepartmentofHematolog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00,China.【Abstract】CAR-Tcellsareeffectiveinthetreatmentofhematologicalmalignancies,butatthesametime,adversereactionshavebeenobserved,commonlyincludingnon-hematologicadversereactions(cytokinereleasesyndrome,CAR-Trelatedencephalopathysyndrome)andhematologicaladversereactions(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 sis,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Bcellaplasia,hematopoieticrecoverydelayed).Theseadversereactionscanbereversiblethroughactivetreatmentinmostcases,butsometimestheywillaggravateandcanbefatal.Ifearlyi dentificationispossibleandpreventivemeasuresaretakenforhigh-riskpatientstoavoidseriousadversereactions,thenthetherapycanbenefitmorepatients.Consequently,theclinicalfeatures,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s,treat mentmeasuresandevaluationandpredictionofhigh-riskpatientsareintroduced.【Keywords】CAR-Tcellimmunotherapy,adversereactions,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s,theclinicalfeaturesandtreatmentmeasuresModernOncology2020,28(12):2159-2164【指示性摘要】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显著,但是,同时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AR-T治疗相关脑病综合征,血液学不良反应有: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细胞发育不良、造血功能恢复延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Step Approach for IEC-Associated Toxicity <b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Determine the grade of CRS <br />ASTCT Consensus Grading Lee et al. BBMT, 2018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9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40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9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0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1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br />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4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5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6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5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6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7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8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9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0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1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2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3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4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5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36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3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4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5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7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8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9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0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1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2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6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7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8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2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3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24
Presented By Elizabeth Shpall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