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核桃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评价

合集下载

云南四大干果生产现状

云南四大干果生产现状
基地连农户” 的产业链模式 。
济效 益 、 社会效益 和生态 效益。


核 桃
据( ( 2 0 1 2 年 云南统计年 鉴》 资料 , 2 0 1 1年云
南核桃产量 3 1 . 0 1 万t , 比2 0 0 1 年的 6 . 8 6万 t 增 加3 . 5 倍, 比2 0 0 5年的 9 . 1 3万 t 增加 2 . 4 倍 。又
在 这 几 年迅 猛 发 展 中也 存 在 不 少 主要 问 题 。一是有 的地方 没做到 “ 因地 制宜 ,适地适 树” , 滇 东 北 和 滇 西 北 的 一 些 县 乡 在 海 拔
产值 1 - 2 亿元 , 农 民人均有核桃林 6 6 7 m 2 , 农 民人
济 贫 困 的祖祖 辈 辈 山 民 的重要 生 产 和 经济 门
投产面积 2 0 0万 h m ,产量 2 0 0万 t ,产 值 超
1 0 0 0亿元, 并 指定财政 厅每年拨 给 1 . 3 亿元 扶 持, 连续拨 款 5年 。与此 同时 , 省林 业厅确定 了 7 0 个 核桃基地县 ( 占全省 1 2 9个县 [ 区、市] 的 5 4 . 2 6 %) , 并 对 之进 行 重点 扶持 指 导 和检 查 督 促 ,凡是列 为基地县 的都把其 当成 考核项 目去
农户种植 核桃 。到 2 0 1 1 年底 , 全州核 桃面积达
加强 了栽培管理 , 提高 了单位 面积和单株产 量 。
面积增加快 的原因 , 是进入 2 1 世 纪后 时任省委 领导见核桃 的经济效益好 ,就主张大力 发展核
2 0 l 3 年第 3 。卷第 4期
6 1 . 0 8万 h m 2 ,其 中挂 果面 积 l 6 . 7万 h m 产量 1 1 . 8 9万 t , 产值 4 8 . 2亿元 , 分 别 占全 省 总面积 、

山阳县主要核桃间作模式效益初探

山阳县主要核桃间作模式效益初探

山阳县主要核桃间作模式效益初探
赵斐;靳玲兵;彭少兵
【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2(50)3
【摘要】为高效利用核桃林下土地,促进林农收益,探究陕南不同核桃间作模式的效益,给陕南核桃林下复合经营提供参考,以陕南核桃主产区和核桃林下套种典型代表区——商洛市山阳县为对象,通过实地测定与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陕南地区核桃林下套种不同作物的效益。

结果表明:当地核桃林下可以采用林药、林芋、林粮、林油、林菜模式套种,且间作部分作物有助于核桃生长。

其中林芋、林药套种效益最高,林油、林粮模式次之,不同林地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间作利于提高种植效益。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赵斐;靳玲兵;彭少兵
【作者单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3+4
【相关文献】
1.核桃-冬凌草复合间作效益研究
2.不同林药间作模式对初果期核桃生长及果园综合效益的影响
3.对核桃实行果粮间作效益的调查
4.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探讨
5.核桃——金银花复合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桃间种模式及综合效益分析

核桃间种模式及综合效益分析

核桃间种模式及综合效益分析张琦芬;朱正明【摘要】基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林农间种模式具有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等级性等特征.遵循核桃间种模式物种组合原则,提出核桃—茶树、核桃树—核桃苗、核桃—杉木苗、核桃—魔芋、核桃树—生姜、核桃—刺包菜6种核桃间种模式实践.分别对每种间种模式的栽培管理技术及产量、效益进行阐述.认为核桃间种可以改善林木下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降低抚育成本,达到以短养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收获的产品可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并培养一批林农和林业科技人员,为林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interplanting mode of agro-forestry system withplyability,systematic,intensives,gradability etc.This paper put forward 6 kinds of walnut interplanting mode which of walnut and tea tree,walnut trees and walnut seedlings,walnut and Chinese fir,walnuts andkonjac,walnuts trees and ginger,walnut and cabbag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walnut interplanting model species combination.The paperalso analyzed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each interplanting model,results showed that those interplanting modes can improve the growth environment for under layer crops,reduce tending costs,driv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in many aspects,and cultivate a batch of forest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industry.【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6(041)006【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核桃;间种模式;栽培技术;效益分析【作者】张琦芬;朱正明【作者单位】新平县林业局,云南新平653499;新平县林业局,云南新平6534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3;S753.536;F224.5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新平县核桃种植面积达 31 200 hm2,其中投产面积为 10 093.3 hm2,核桃总产量549万 kg,单位产量544.5 kg/hm2(按现有挂果投产面积计算);核桃总收入1.647亿元,平均产值 16 320 元/hm2(按现有挂果投产面积计算)。

临沧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临沧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构建林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结合临沧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根本目标,按照“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强做优核桃、临沧坚果产业,加快发展木竹精深加工、林下中药材产业,稳步推进森林康养旅游业、森林碳汇交易开发,重点实施基地提质增效、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市场主体倍增等工程,促进林草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林草产业经济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力争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在2023年318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突破640亿元,建成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1个,建成大型核桃交易市场1个,产业集群和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

(S)总体布局。

综合考虑各县(区)生态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施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推动优势资源集约化、园区化聚集。

核桃精深加工及产品交易以凤庆核桃产业园为主;临沧坚果精深加工及产品交易以永德、镇康为主;木竹基地建设及精深加工重点布局在沧源县、临翔区、云县、双江县、耿马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工,逐步推进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全域化推进森林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重点任务(一)深入实施国土绿化美化。

依托国土“三调”和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成果,调整国土绿化结构和布局,合理确定绿化规划和任务,以沿江(河)、沿城镇、沿公路、沿边境一线,城市面山及局部生态脆弱地区为重点,大力开展人工造林、种草。

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征

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征

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征
农林复合经营是一种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将农作物种植和森林经营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多元化经营:采用多种农作物和森林树种的种植方式,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循环利用:通过农作物的种植和森林的经营,实现土地、水、养分等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3. 生态保护:通过森林的经营,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4. 可持续发展:采用农林复合经营方式,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经济效益:通过农林复合经营方式,可以获得多种农产品和森林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征是多元化经营、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浅议农林复合经营的重大意义

浅议农林复合经营的重大意义

农 林科 研 IlI
浅议 农林 复合经营 的重 大意义
杨玉 香
( 黑龙江省 齐市泰来县城镇建设管理处 , 黑龙江 泰来 12 0) 640
摘 要: 农林复合 经营是一 个很好 经营方式, 在实践 中已经被应用 , 林复合 经营在 经济、 农 生态与社会 效益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林 区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 农林复合 经营; 用; 义 应 意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 业产业不 林 断转产 , 多种经营不断发展 ,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出一些好经营方式和模式 ,促进了林 区经济不 断繁荣与发展 。农林复合经营也是 一个很好 经 营方式 , 在实践 中已经被应用 , 农林复合经 营在 经济 、 生态与社会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 , 对 于林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l 进行农林复合经营在 山区既可 获得粮食 又可发展商品经济 山区因山高坡 陡,粮食生产 十分困难 , 加 之商品经济不发达 。 难以摆脱贫 困。 其根本 出路 是打破封闭 的自然经济 , 改传统林业 的单一生 产结构为多产业结构 , 制宜利用林地 、 因地 灌丛 地套种 间作 , 生产 更多 的粮 、 、 油 瓜果 、 、 、 茶 菜 药、 的大量商品 , 杂 甚至生产一些出 口创汇的产 品, 大大增加经济 收入 。 这样也就有 了发展加工 业 的基础 。我国山区现在 已建立 了大量的经济 沟, 农林牧果副综合发展 , 山区人民得以脱贫 使 致 富, 就是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果。 2立体种植 。 多层利用
Ab ta tAc odn o p o cin e d , d v lp d a lcrc a sr c : c r ig t rdu to n e s e eo e n ee t h mme,te i r h me h nc l ein s e sn b e lw ma ua trn o t smpe c a ia d sg i ra o a l, o n f cu ig c s, i l

核桃经济林调研报告

核桃经济林调研报告

核桃经济林调研报告核桃经济林是指专门种植核桃树,以获取核桃作为经济收入的一种举措。

核桃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因而发展核桃经济林具有较高的潜力和前景。

通过调研,发现核桃经济林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经济和生态效益。

首先,核桃经济林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核桃是高价值的特产农作物,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

通过种植核桃树,农民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此外,核桃的采摘和加工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就业问题。

其次,核桃经济林有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

核桃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能够生长在丘陵、山区等地,且能够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

种植核桃树可以起到林木防护、固土保水的作用,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

此外,核桃树还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轻大气污染,对环境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再次,核桃经济林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核桃经济林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核桃经济林与传统农作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可以帮助农业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然而,发展核桃经济林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核桃树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丰产期,对农民的投入和耐心有一定要求。

其次,核桃树对土壤和气候条件有一定要求,不同地区的环境适宜性会对核桃经济林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核桃经济林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农村地区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然而,在发展核桃经济林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促进核桃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核桃投入产出分析

种植核桃投入产出分析

8518鲁品1号核桃高产高效栽培模式8518鲁品1号核桃投资效益分析核桃+红薯模式和核桃+牧草+养鸡模式。

核桃种植成本(投资产出分析)第一年:1700元1、土地投资:每亩300元(假设)2、种苗投资:每亩56株,每株12元,合计672元3、挖树穴:每个0、5元,每亩56个,合计28元4、栽树:每个0、5元,每亩56株,合计28元5、化肥农药:底肥每个树穴2斤,每斤1元,每亩56个树穴,合计112元;化肥农药60元.总计:172元6、管理用工:每亩每年10个,每个工值50元,合计500元第二年:972元1、土地投资:300元2、化肥农药:172元3、管理用工:每亩每年10个,每个工值50元,合计500元第三年:972元1、土地投资:300元2、化肥农药:172元3、管理用工:每亩每年10个,每个工值50元,合计500元种植核桃前三年总投资1700+972+972=3644(元)。

前三年核桃树虽然可以结果,但是树冠较小,产量较低,同时为了让树冠长大,也不让核桃树结果。

那么怎样提高核桃种植前三年的效益呢,我们提倡两种模式:一是核桃+红薯模式,二是核桃+牧草+养鸡模式。

核桃+红薯模式:核桃树下间作红薯,红薯选用鲜食型品种,如北京553,黄香蕉,亩栽3000株,红薯亩产可达2500千克,每千克0、8元,产值2000元。

三年合计6000元。

与三年核桃种植投入3644元相抵,盈利2356元。

第四年停止间作,这时核桃产量在亩产400斤左右,每斤10元计,核桃亩产值4000元。

以后逐年提高。

核桃+牧草+养鸡模式:核桃树下种草,用草养鸡,鸡粪肥田,鸡来卖钱,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选用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墨西哥玉米草,多年生黑麦草,美国菊苣,白三叶等。

每亩每年养两批,每批500只,每只出栏重量1.75千克,每千克价格20元,总收入35000元,除去鸡苗成本每只3元,计3000元,每年收入32000元,三年合计96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核桃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评价作者:苏为耿施彬赵平刘金凤陆婷赵永丰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01期摘要云南是我国核桃种植的第一大省,核桃也是云南省的第一经济林果。

为合理利用核桃林下土地,缓解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林农收益,本文论述了云南省当前核桃复合种植中具有代表性且效果较好的几种模式以及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核桃;复合经营;模式;效益;云南地区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152-02Agroforestry Compound Management Model of Walnut and Its Benefit Evaluation in Yunnan SU Wei-geng SHI Bin ZHAO Ping LIU Jin-feng LU Ting ZHAO Yong-feng *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Kunming Yunnan 650224)Abstract Yunnan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province of walnut cultivation in our country,walnut is the first economic forestry fruit of Yunnan Province.In order to use land in walnut forest,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land use efficiency,improve land productivity,increase farmers′ income,several efficient modes of walnut compound planting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cluding ecoloyic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social benefit were elucidated in this paper.On this basis of that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relevant proposal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walnut;compound management;model;benefit;Yunnan area在23届国际杨树大会河南濮阳现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表示,林下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对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发挥重大作用。

虽然云南省核桃产量与面积居全国第一,但是在树林结果以前没有收益。

为了带领百姓脱贫致富、提高核桃种植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解决长短结合,选择有效的核桃复合经营模式是提高长短期核桃林单位面积土地综合效益与发展核桃产业的有力保障。

截至2016年底,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为224.17万hm2,全省种植面积最多为临沧市,占全省经济林木面积的14.3%;最少为迪庆州,占全省经济林木面积的1.0%[1]。

在核桃复合经营模式中,昆明以复合玉米、豆类、烟草、蔬菜、雪莲果、小麦为主,楚雄州复合以玉米、豆类、桑树为主,大理州以复合小麦、花生、烤烟、茶叶、荞子、豆类、蔬菜、少量药材为主,临沧市以复合烤烟、茶叶、豆类、少量药材、林下养殖为主。

目前生产实践中核桃农林复合模式很多,但缺乏对效果较好的代表性模式的总结分析与筛选。

本文对效益较好的核桃农林复合模式进行总结,以期为云南省农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优良的核桃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云南省相关科研院所与企业已经分别在昆明、保山、文山等地区开展核桃+草+畜,核桃+川续断,核桃+食用菌,核桃+烤烟等不同模式复合经营。

通过试验、示范,筛选总结了以下适应于云南省的4类效益明显的核桃复合种植模式。

1.1 核桃+草+畜核桃+草+畜模式,即在砚山开展核桃林下种植饲料草,将饲料草用于养羊养畜,并将牲畜粪便集中起来发酵后用于当年基肥。

此模式下畜禽养殖以养羊和养鸡为主,在生长2~5年核桃树林下以圈养为主,而鸡可以散养;核桃树种植6年以后可以采用圈养和散养2种方式进行。

采用此种模式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林下养殖业中的林下鸡,通过一个简单的鸡—虫—树食物链就可以形成鸡、树共同生长的状况,而林下鸡的引入则对林木的肥料提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作用,鸡群喜欢啄食树干基部和地面的害虫及其蛹、卵,可大大减轻丰产林害虫危害[2],减少用药量,产业链与生态链的良好结合使林地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大,间作其他作物的收入逐年减少,而此种模式是一种比较长效的模式,可长期实现以短养长、持续经营的目的[3]。

1.2 核桃+药材(川续断)林药间作模式,即选择适宜的核桃林地,在其林下及林间空地种植经过科学方法筛选及驯化的矮杆中药材川续断。

其特点是种植方式广泛,适用于任何树龄的核桃林。

通过在云南省保山市实施项目,川续断年产量达3 000 kg/hm2(干品)以上,核桃树体生长及早实丰产性明显好于核桃+包谷模式,按2016年11月产地最低价格12元/kg计算,年产值达3.6万元/hm2,纯收益3万元/hm2,是传统核桃+包谷模式的3倍以上,解决了核桃树上不结果、树下无收益的困难局面。

云南怒江州种植核桃也采用了核桃林下续断规范化栽培,充分利用了核桃林地空间价值,提质增效十分明显[4]。

在药材复合种植方面,北方地区主要开展了多种药材与核桃复合种植实践,如土贝母、知母、菊花、射干、桔梗。

这5种药材适宜在核桃结果初期(核桃树龄10~12年)间种,而荆芥、丹参、土木香这3种药材适宜在核桃幼树期(核桃树龄3~4年)种植[5]。

北方地区的种植经验和模式也给云南省发展核桃复合种植提供了参考。

1.3 核桃+食用菌(大球盖菇)核桃+食用菌模式,即在核桃林郁闭≥70%的林下采用仿野生种植方式生产食用菌。

这种复合模式可以靠山养山、靠树养树,具有简单易行、方便推广、原料来源广泛、更换品种后可多茬轮种的优点。

通过在昆明开展试验示范,种植大球盖菇产量为30~45 t/hm2,以当地市场价格15~20元/kg计,产值达45万~60万元/hm2。

这种方式投资短、见效快,是适应于云南本地的一种模式,林农也容易接受和掌握。

1.4 核桃+烤烟由于烤烟经济效益高、周期短,致使在当地连作现象十分普遍,长期连作导致病虫害严重、土壤养分失调、微生物种群结构改变、土壤生物化学反应受到抑制等,进而影响烤烟产质量。

土壤养分失衡是导致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通过在昆明、保山开展土壤有效肥力分析发现,作物不同,其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的有效养分也不同,而通过复合经营对缓解土壤养分失衡有一定效果。

核桃属于深根性树种,烟草是一种施肥量较大、肥料利用率较低的作物[6],烟草大量施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肥料浪费、烤烟品质下降、水体污染等问题,因而烟草栽培过程中亟待提高肥料利用率[7]。

核桃与烤烟复合经营能够利用烟地淋失的氮肥、磷肥、钾肥,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面源污染,减少核桃栽培投入。

核桃农林复合经营的方式有很多,但有些复合模式是盲目的,是不能复合经营的,因为核桃会分泌出一种毒素——核桃醌。

研究表明,核桃对苹果、海棠、蓝莓、番茄、辣椒、黄苓等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而核桃复合白菜、花菜、牧草、烤烟等,作物长势良好;核桃林下复合食用菌抑制作用不明显,土壤肥力明显增强。

2 核桃复合经营效益评价2.1 生态效益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也极大改善了生态景观。

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对农业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局部小气候因子、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尘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核桃林下土地容易水土流失以及土壤酸化,在核桃林下开展复合经营后,核桃树冠能有效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还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同时枯落物也是土壤养分来源之一,其分解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增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孔隙度,提高土壤渗透性,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改善林下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核桃复合经营后可以有效降低风速,增加局部空气湿度。

据俞心妥研究表明,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 000 hPa,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

2.2 经济效益核桃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

以昆明为例,开展核桃复合玉米、蔬菜、烤烟,土地附加值增长9 600~54 000元/hm2,在文山石漠化地区开展核桃+牧草模式发展羊、鸡养殖等,土地收益增加15 000元/hm2以上,大大增加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林农收益。

同时,对林下农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可以耕代抚、抑制杂草、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潮湿,进而改善核桃林的生长环境[7],提高核桃挂果率,降低抚育成本。

2.3 社会效益核桃林复合经营可以产出多种产品,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短期效益十分明显。

开展核桃复合经营劳动力投入大,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培养了大批农业和林业乡土人才,他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解决了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

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培育好林业主导产业,带动部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林农收入,激活发展动力,增强当地林农依靠运用科技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 发展核桃复合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核桃复合经营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是核桃农林复合经营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种群互作、化感作用及养分循环机理等基础理论及系统研究不够,缺乏区域的最优化模式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分析比较各个区域内现有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而缺乏对当地最优模式的探讨,缺乏立地生产力长期变化及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针对农林复合经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完善核桃复合经营技术体系研究核桃复合经营作为生态农业的一种形式,是研究合理布局、立体间套、用养结合、互生共利的最优模式。

应在核桃化感作用及养分循环机理方面研究各模式间最适的管理技术,从而提供各模式相应简明实用的技术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