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

合集下载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下面由就由店铺为大家整理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欢迎查看~一、用气: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噪音重。

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

我们采用胸膈呼吸法。

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

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

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

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

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训练方法:吸气:小腹向中心收缩:胸廓、大腹、腰部同时扩张。

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而要向左右撑开。

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

呼气:切忌一下把气放出使胸、腰塌瘪,而是把小腹一直坚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气来。

支点: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浅,咳嗽式堵塞式的气息。

整个上部是紧张的,要解放这部分,扩张开,就解决了。

紧张点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劲儿用到的地方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对比示范:1、唱"深深的海洋……"(有支点与无支点的声音)2、发"啊"———————打通了,音越高气越要下沉。

3、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门中断楚工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对比体会两种用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

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

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

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2、鲜花一支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

要舒适自如,避免紧张僵硬。

吸气时深沉而安静,使五脏六腑都感到熨帖愉快。

3、体会用力抬起一件笨重物体感觉:气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缩,4、早上来到野外,深呼吸,体会胸扩腹收。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材料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材料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材料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 纯呼吸训练: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等。

2. “闻花”训练:用闻花香的方式平缓吸气,然后屏住气息,直到极限。

3. “吹灰”训练:用较轻缓、均匀、有控制的气息去吹。

4. 半打哈欠:嘴张半大,感觉与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相似。

5. 抬重物的感觉训练。

6. 单纯音的呼吸训练:如“丝衣乌啊”、“m”等音的训练。

7. 横膈肌的弹发训练:先无声,然后用小腹的力量去怂恿、强迫横肌上下运动,接着进行狗喘气练习改良后的发声训练,如发“啊”音、发“嘿”音、发“哈”音等。

8. 数“数儿”训练。

9. 数“葫芦”训练:如“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二十四个葫芦”等。

10. 声辅地训练:以“g、k、g、k”等音节进行训练。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口部操练习,如搓脸、左右转颈、舌头搅拌伴随牙齿咀嚼等。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主持人在播音时更好地掌握气息,提高发音质量。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气息发声训练方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呼吸和声音来提高声乐表现水平的技巧。

它在声乐、演讲和表演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气息发声训练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正确的呼吸是气息发声训练的基础。

我们需要学会腹式呼吸,也就是利用腹部肌肉来控制呼吸。

当我们深吸气时,腹部应该向外膨胀,当我们呼气时,腹部则应该缩小。

这样的呼吸方式能够让我们的声音更加稳定、持久。

其次,声音的发声部位也是气息发声训练的重点之一。

我们需要通过练习,让声音从腹部、胸部到头部逐渐共鸣,实现声音的自然、流畅发声。

这样不仅能够让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还能够减少声带的压力,降低声音疲劳。

另外,姿势的调整也是气息发声训练中需要重视的一点。

正确的姿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呼吸和发声。

通常来说,站立时双脚要稍微分开,身体保持挺直但不僵硬,头部微微抬起,这样能够让呼吸更加顺畅,声音也更加自然。

除了以上的基本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训练方法也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说,可以通过吹气球、吹口琴等方式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从而提高呼吸的控制能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朗读、唱歌等方式来锻炼声音的稳定性和表现力,让气息和声音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气息发声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声乐表现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呼吸、发声部位的控制、姿势的调整以及辅助训练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声音,让表演更加生动、自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

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

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气息训练技巧

气息训练技巧

气息训练技巧气息训练技巧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闻花香:用鼻子吸气,要自然轻松,避免猛吸导致胸部上抬。

体会这时小腹放松、胸腔放松,小腹微微隆起,则为吸气时的状态,小腹内收则为呼气状态。

注意力放在小腹的变化上,一定要保证胸腔舒展通畅。

- 吹蜡烛或吸尘土:想象自己朗诵作品的时候,在嘴前有个点着的蜡烛,所唱出来的每个音所用的呼吸都均匀的吹在这蜡烛的烛心上,但是还要保证这个蜡烛不会灭。

这个想象练习是训练在朗诵过程中的均匀用气,让气息缓缓的平平的流动起来。

- 快吸慢呼发“s”音:用口鼻同时快速深吸气,感受小腹的隆起,保持住十秒,然后让气息从齿间摩擦而出,发出“s”的送气音。

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体会的是腰腹之间的对抗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长短配合的练习。

- 通过压力练习:身体平躺在床上,在小腹上施加重物然后吸气,体会对抗的压力。

吸气后保持住,体会腰腹间的扩张,呼气时慢慢缓缓的送出均匀的气息来。

- 音阶练习: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气息的控制上,要严格按照换气点换气,要做到让声音搭在气息上富余的进行。

在起音的时候就要为以后的每个音做好气息准备,不能一张口就漏掉一大部分的气,换气时要做到快而深,气息需要控制着使用。

- 挡气练习:主要针对挡气,用“u”这个元音是比较有效果的。

练习时要注重这个元音的发音,“u”元音在发声时要主要控制住气息,不能漏气,但是又不能发出特别明亮的声音色彩,如果音色很明亮的话,证明自己本钱的东西用了太多。

- 连线练习:吸气将气息控制在腰腹间,体会腰腹间的扩张力,起音就要保证不漏气。

盯好一个点,不要扩大,换音的时候也要保证气息不要漏出来。

这条练习是一个大连线的练习,所有的音都要被气息牵着走,赖在气上,注意气息走在声音的前面,带动声音。

- 跳音练习:这条练习要求在念的时候速度不要太快,要断开每个音,干净利落,但是还不能靠喉咙帮忙,每个音都是在气上做出来的,体会小腹的弹跳腰腹之间的变化。

换气速度要快,但是气息还要深,不能浮在胸腔,换字的时候注意不要漏气。

播音主持练气发声最基本的四种状态

播音主持练气发声最基本的四种状态

播音主持练气发声最基本的四种状态
练气发声的四种基本状态
练气发声的四种基本状态也可以用“稳、匀、细、活、深”五个字来概括。

1声高气低。

声音较高时,气息要深、沉、稳——支持点低。

支持点低的感觉是因为
得到骨盆的支持而产生的,气深压力大,有足够的动力保证,声带振动正常,效率高,能
量大。

2声低气提。

发低音时要有“提气”的感觉,更要注意保持吸气时各部位的状态。

否则,发低音就很困难。

3声强气沉。

声强要求气息压力》大,必须在保持气柱深长的前提下,在丹田往上往
里收缩顶气的同时,使横膈膜和后腰处保持向下的力量。

只有这样,气息才能平稳,压力大,从而保证强音的需要。

4声弱气稳。

声音较弱时,仍然要保持稳劲的控制状态,从而保证声带振动的相对稳定。

否则,声弱气浮,声道不通,发音吃力,效果不好。

要注意纠正“气多声少”和“气少声多”的气、声不协调的毛病。

所谓“气多声少”,就是气息呼出量过过大、过猛,超过了使声带正常振动所需的呼出量,而出现漏气现象。

漏气不仅使声音粗糙,音色发沙、暗、空,而且由于发声效率低,声带负担重,容易受到
损伤,坏嗓子。

所谓“气少声多”,就是气息的呼出量过小,远远不足以使声带正常振动。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不了对抗感觉,喉头负担重,声带容易受损。

呼气要不多不少,恰到
好处,在对抗的感觉中得到保证和支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播音主持用气要求和发声要领

播音主持用气要求和发声要领

播音主持用气要求和发声要领
播音主持是一项需要良好气息和发声技巧的工作。

首先,让我们谈谈气息要求。

播音主持需要有充足的气息支撑声音,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音质和持久的发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点,播音主持人需要学会正确地控制呼吸,通过深呼吸来充分填充肺部,然后慢慢地用气来支撑声音的发出。

这样可以避免声音因为气息不足而变得虚弱或不稳定。

此外,播音主持人还应该避免过度用力或者急促呼吸,以免影响声音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发声要领。

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清晰、响亮、富有表现力的声音。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发声要领。

首先是发声的位置,应该通过正确的呼吸和声音产生的位置来确保声音的清晰和响亮。

其次是发声的方式,应该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来保证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

最后是发声的节奏,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语气来调节声音的节奏和音调,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总的来说,播音主持人需要通过良好的气息要求和发声要领来保证自己的声音质量和表现力。

通过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他们
可以在工作中展现出清晰、响亮、富有表现力的声音,从而更好地完成播音主持工作。

播音员日常训练流程

播音员日常训练流程

播音员日常训练流程一、基本功训练。

1. 气息的训练。

气息就像是播音员的“内力”,要是没练好,那说出来的话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忽忽的。

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深呼吸开始练起,找个舒服的地方站着或者坐着,深深地吸气,感觉气息一直能沉到肚子里,然后再缓缓地呼气,就像吹蜡烛一样,但是要把这个过程拉得长长的。

还可以练习数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口气能数多少算多少,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气息变得更稳啦。

2. 口腔的训练。

口腔就像是播音员的“发声小屋子”,这个屋子得宽敞明亮,声音才好听。

每天可以做一些口腔开合的练习,张大嘴巴“啊”,再闭上嘴巴“嗯”,来回多做几次。

还有唇部的练习也很重要哦,像嘟嘴、咧唇这样的动作,做起来可能有点傻,但是真的很有用。

舌头也不能闲着,舌尖可以顶牙齿、顶硬腭,舌根也可以往后缩,这样能让舌头变得更灵活,说话的时候就不会打结啦。

3. 发音的训练。

发音准确那是播音员的基本素养呀。

咱们得把每个音素都发得清清楚楚的。

比如平翘舌音,“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多念几遍,念到舌头都不会打架为止。

还有前后鼻音也得注意,“an、en、in”和“ang、eng、ing”可不能混为一谈。

可以找一些绕口令来练,像“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花凤凰”,既能练发音又很有趣呢。

二、稿件的练习。

1. 理解稿件。

拿到一篇稿件,可不能上来就念。

得先好好理解它的内容,就像交朋友一样,得先了解对方才能相处得好。

要搞清楚稿件的主题是什么,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是高兴的、悲伤的还是严肃的。

比如说一篇描写春天美景的稿件,那我们就要在脑海里想象出春天的画面,有嫩绿的小草、盛开的花朵、温暖的阳光,这样念出来才会有感情。

2. 断句和重音。

稿件里的断句和重音就像音乐里的节奏一样重要。

断句断得好,能让听众很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重音找得准,就能突出重点内容。

比如说“我喜欢冬天的雪”,如果“雪”是重音,那就强调了喜欢的对象是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播音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第一节气畅(呼吸控制)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基本状态。

这种基本状态的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这是一种深吸气。

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

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打开的感觉,否则易成为胸式呼吸。

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

在胸腹联合式呼吸训练中,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

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

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气量的增加。

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控制能力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

在训练时。

,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忌人为地扼喉。

若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控制能力,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控制气流正常发声。

呼气的要领: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第三步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

纵观呼吸控制基本状态的训练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

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

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

达到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控制时,才能使呼吸控制达到纵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训练是一个过程。

第三,呼吸控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

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

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解决情、声,气的关系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

如果脱离了稿件,就无所谓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

因此,播音中的情、声、气应该统一于稿件。

首先是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

情、声,气统一于稿件,又要处理好几个统一。

自如性是指从主观可能角度,情、声、气固有的适应能力。

播音员自己具备的情、声、气达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心中有数。

有的播音员对某种内容、某类体裁的稿件、对某些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对某种工作环境是适应的,就叫有自如性。

对另外一些不适应,就叫没有自如性或缺乏自如性。

控制性是指从客观要求角度,情、声、气可塑的支能力;播音员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和不同工作环境的不同要求,也应该心中有数,并根据这不同要求去播音。

把握这不同要求运用悄、声、气的过程就是加强控制性的过程。

由此可知,在播音中解决情、声、气的关系,控制性与自如性要统一。

初学播音的同志往往把许多自然成份带到播音语言十来,以为这就是“自如”,这是因为对播音中的控制性认识不足。

我们所说的自如性,必须与控制性统一,必须有准确的语言目的,必须有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并统一于稿件中,完成于话筒前。

如果不顾及稿件的客观要求,一味地“自然”下去,不仅谈不上控制性,就连自如性也会逃之天天,剩下的便只有白纸一张了,怎能画出自如性与控制性统一的图画来?如果只有控制性而无自如性,情、声、气就会显得生硬,带有明显的僵化状态。

必须善于把握自己情、声,气的自如状态,在可能的基础上,在深广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实现自如的控制性。

在克服“自然”状态过程中,必须强调控制性,否则,只是隔靴搔痒。

我们必须认识到控制性与自如性是对立的统一,在解决情,声、气的关系时不应抑此扬彼。

因为,没有控制性,自如性就失去了确定性,成了随意运动,而没有自如性,控制性也就失去了主动性,成了机械运动。

…在控制性与自如性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又要注意二者的不平衡性。

我们的目的是使二者融为一体,浑若天成。

但在播音实践中,二者往往是若即若离,此伏彼起。

控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止境的,它们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们总是处于认识不平衡,寻找平衡的过程中,力求达到“从心所欲而不喻矩”。

有的稿件,有的时候似乎达到了某种平衡,也要分辨那不平衡的细小差异,以便向更高一级努力。

控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性有多种情况。

一般地说,控制性过强,给人以做作、不纯熟之感,好象理智在排斥着感情,取代了感情;自如性过多,给人以模糊、轻率之感,似乎感情摆脱了理智,干扰着理智。

有的播音员播某一篇稿件时,有的地方控制性过强,有的地方自如性过多,不够统一。

有的播音员,播这一篇稿子控制性过强,播另一篇稿子自如性过多。

也有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较好‘气息、声音的控制性过强(气浅声高、气足声压、语势呆板单一、停顿四平八稳之类),或者气息、声音状态较好,而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自如(情景再现不丰富,内在语不充分、对象感欠具体、语言日的太笼统、工作环境对心情的影响等)。

另外,初学者自如性过多,既不知如何调动感情,对气息,声音也缺乏正矾舶控制。

学一段之后,明确了正确的创作道路,一时又不能全面掌握,显得控制性过强,以后,经过多次反复,理论上的明晰,实践上的体会,便可以达到初步的统一。

我们可以说,控制性过多,是脱离自然状态的开始,不应该过分担心,好象是走上了错误的创作道路。

这时,只要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再进一步加强控制性中的自如性,问题是可以顺利解决的。

其次是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规整性是播音语言的基本特点。

规整性是指有声语言的规范、工整、质朴,缜密。

它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在吐字归音上应该“字字珠玑”,切忌音包字、葫芦字、棉花腔,不但要正确,规范,还要有韵律美。

那种声音似乎优美,但吐字含混、咬字塌瘪的播音,就不可取。

呼吸一般无声,进气迅速,出气发声,没有发声的气擦声,也没有停顿时的放气、吸气声。

2.格式正确,轻重恰当:每一个词、词组都有轻重格式的问题,违背了轻重格式的规律不但显得语言不够规整,有时还会使得语意不清、语气生硬。

以两个字词为例,有中重格式如白云、水渠、伟大、自觉,有重轻格式如月亮、石头、进去、名字,还有重中格式如光荣、正确、必然、情况。

以台名为例,“人民广播电台”一般为重中中重中重格式,中央和各省、市名也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中央、北京,广东、广西等为中重格式,上海、辽宁,吉林、贵州、四川等为重中格式,黑龙江为中中重格式。

如果在语句中因并比关系突出某个音节作为重音,种种轻重格式可以发生变化,如与湖北并比,“湖南”可变为中重格式。

3.逻辑严密、不涩不粘:如按语法关系停顿连接、按主次关系突出削弱、按逻辑联系衔接呼应,按政策高度把握分寸等。

不能生涩,拖沓,不宜粘连一堆,散乱一片。

4.语势平稳、不浓不淡:播音切忌从语势上追求大起大落、突起突落,也不宜从色彩—卜着意夸张渲染。

感情色彩太淡,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而感情色彩过浓,也会造成故作多情的印象。

重要的是平稳中显出变化,分寸上把握浓淡。

规整性是指语言的一种表达特点,类似文学创作巾的白描手法,绝非对感情色彩的轻视,更非对语言技巧的摒弃。

它要求的是适合寸:播音语言的表达样式,是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

这种样式或方式,并不比戏剧台问、朗诵语言的要求低。

忽视了播音语言的规整性,就会失掉我们这一门语言艺术的特色。

但是,多样性又是播音语言的长期弱点。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缺少对多样性的探求,没有较好地解决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问题。

所谓多样性,简单些说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抓个性,要有意境:每一篇稿件都有自己的个性,从内容、目的、基调到体裁、结构、语言特点都有不同于另一篇稿件的东西。

这种种不同就是我们创造它的意境的条件。

抓不住个性,抓不住具体稿件的特点,不可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抓语气,要有造型:语气是播音语言诸种技巧的中心,它不但体现播讲目的,还带动丰富的语势变化。

造型,有播音员个人语言特点的风格、形象化人物的语言特征、诸种文体特殊性语言表达等,并非仅指人物的老少。

不从语气入手和不通过语气显露,同样造成语言的雷同化,情、声、气的单一化。

3.抓变换,要有情彩:这里说的变换,包括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声音、气息状态的转换。

以明暗为例,深沉的感情与欢快的感情要求声音的明暗不同。

那种单纯追求响亮的声音的作法,不会有情彩可言,必然导致播音中缺乏多样性。

4.抓美感,要有装饰:所谓装饰,不同于外在的,形式主义的粉饰。

我们应该从美学的高度来对待、处理播音中的情,声,气,否则就会有意无意地走上自然主义的歧途。

必须使听众得到美感享受,播音才可能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自立于各类学科中,并作为一种艺术珍品列于人类艺术宝库里。

从情、声、气的角度说,这艺术珍品一定要给人以深思遄想的天地,一定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

多样化,就在于情、声,气的丰富多彩,就在于充分利用话筒并综合各种表达技巧。

如有时用虚声,有时用气音,停顿节拍感的欲断还连,话筒偏正、远近等。

这种装饰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多样性为我们的播音再创造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绝非对播音特点的菲薄,也绝非对语言技巧的玩弄。

规整性与多样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

只有规整性,缺乏多样性,容易百人一腔、千篇一律,只有多样性,没有规整性,容易各行其是,面目全非。

在播音中我们要努力把规整性融入多样性,把多样性化入规整性,达到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坚持播音语言的基本特点的同时,创造姹紫嫣红的播音语言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