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五单元《倍的认识》+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课件

1×2=2(个) 2×2=4(个) 4×2=8(个) 8÷1=8 答:这种细菌的数量是原来的8倍。
随堂练习
6.根据图意列算式。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5题]
2× 4+ 1
9米
拓展练习
6.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12题]
熊宝宝: 熊妈妈:
熊妈妈原来抱了多少个玉米?
给完后,妈妈玉米的 个数是宝宝的2倍。
探究新知
学生站队,第一行站 2 个学生,第二行的学生人数是第 一行的 2 倍,第三行的学生人数是第二行 2 倍,第二行和第 三行分别站了多少人?
2人
4人
8人
游戏规则 老师报数,如果你手中的号码是老师所报数的倍数, 请到讲台前面来。请没有获得号码牌的孩子做好小裁判, 仔细听,认真看,看他们的判断是不是又快又准。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
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跳棋的价钱, 要求象棋的价钱。
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理解
跳棋:
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象棋:
8元 是跳棋的 4 倍
?元
小结:图的前端文字说明,1 份量(标准量)画短些, “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 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阅读与理解
跳棋:
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象棋:
8元 是跳棋的 4 倍
?元
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 4 )个( 8 )是多少。
8×4=32(元)
回顾与反思
我们解答得对吗? 32 元是 8 元的 4 倍吗? 32÷8=4,解答正确。
答:象棋的价钱是 32 元。
随堂练习 5.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5题]
擦桌椅的:
扫地的:
随堂练习
6.根据图意列算式。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5题]
2× 4+ 1
9米
拓展练习
6. [教材P55 练习十一 第12题]
熊宝宝: 熊妈妈:
熊妈妈原来抱了多少个玉米?
给完后,妈妈玉米的 个数是宝宝的2倍。
探究新知
学生站队,第一行站 2 个学生,第二行的学生人数是第 一行的 2 倍,第三行的学生人数是第二行 2 倍,第二行和第 三行分别站了多少人?
2人
4人
8人
游戏规则 老师报数,如果你手中的号码是老师所报数的倍数, 请到讲台前面来。请没有获得号码牌的孩子做好小裁判, 仔细听,认真看,看他们的判断是不是又快又准。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
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跳棋的价钱, 要求象棋的价钱。
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理解
跳棋:
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象棋:
8元 是跳棋的 4 倍
?元
小结:图的前端文字说明,1 份量(标准量)画短些, “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 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阅读与理解
跳棋:
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象棋:
8元 是跳棋的 4 倍
?元
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 4 )个( 8 )是多少。
8×4=32(元)
回顾与反思
我们解答得对吗? 32 元是 8 元的 4 倍吗? 32÷8=4,解答正确。
答:象棋的价钱是 32 元。
随堂练习 5. [教材P54 练习十一 第5题]
擦桌椅的:
扫地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件)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分析与解答
223+234=_______
估算
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 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分析与解答
223+234=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
哪种估算合理?
回顾与反思
223+234=_______
将这两个数估成与 它们接近的几百几 十数,误差小。
回顾与反思
223+234=_______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用估算解决问题
新课导入
找出与下面各数相邻的整十数:
182
346
602
871
180
340
600
870
190
350
610
880
新课导入
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
327
213
482
194
330
210
480
190
新课导入
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203
194
517
200
随堂练习
把196看成200,把226看成230, 196<200,226<230
200+230=430, 430<445,坐得下。
影院有445个座位。
两所初中分别有196名和 226名学生。
1.按要求把下面的数填在相应的圈中。 [教材P16 练习三 第4题]
(1)203 195 123
接近100
200
500
999 1000
探索新知
科技馆的影院有445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
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教材P15 例4]
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 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5.1《倍的认识》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06
课堂练习
3. (1)
(2)
的数量是 的( 2 )倍。
2号杯中的豆子颗数大约 是1号杯中的( 4 )倍。
06
课堂练习
4.○○○
能力提升
△△△△△△△△
(1)要想使△的个数是○个数的2倍,需要填上( 1 )个○。
(2)要想使△的个数是○个数的4倍,需要去掉( 1 )个○。
07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倍的认识 2根
我们说
3个2根 的根数是 的3倍。
08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45页第6题。
09板书设计倍的认识 Nhomakorabea2根我们说
3个2根 的根数是 的3倍。
(2) 的只数是 的( 2 )倍。
05
拓展延伸
变式练习二
2.淘淘的身高是小狗身高的( 3 )倍。
淘淘
06
课堂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有( 4 )个, 有( 12 )个, 的个数里面有( 3 )个4, 的个数是 的( 3 )倍。
06
课堂练习
2.摆一摆,画一画。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 二行摆( 4 )个6根,一共是 ( 24 )根。
的联系。
2.在观察、比较、变化中进一步加深对“倍”的本质的理
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02
复习导入
( 4 )个 2
( 2 )个 3
你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中有几个几吗?
学习任务一
初步感知“倍”
03
任务一
图中的小兔子在做什么呢? 有几种萝卜?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 万以内的加法运算 • 万以内的减法运算 • 加法和减法的综合应用 • 练习与巩固
0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 本概念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
加法定义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 个数的方法。例如,2 + 3 = 5 表 示将2和3合并成一个数5。
详细描述
估算是一种快速估计数值的方法,在加法中应用估算可以快速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例如,计算398+527,可 以估算为400+530=930,所以结果应该在930左右。
加法的验算方法
总结词
掌握加法的验算技巧,确保计算准确性
详细描述
加法的验算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相加或者用和减去其 中一个加数来验证。例如,计算56+49,交换加数的位置得 到49+56=105,或者用和105减去其中一个加数得到另一个 加数。
估算在减法中的应用
总结词
培养估算意识,提高计算能力
VS
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估算在 减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 高计算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减法的验算方法
总结词
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
详细描述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减法的验算方 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 率。
任意两位数的加法
总结词
掌握任意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技巧
详细描述
任意两位数的加法需要按照数位对齐,从低位开始相加,如果和超过10,则向前一位进位。例如,计 算47+29,先对齐数位,7+9=16,超过10,向前一位进1,4+2+1=7,所以结果为76。
contents
目录
•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 万以内的加法运算 • 万以内的减法运算 • 加法和减法的综合应用 • 练习与巩固
0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 本概念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
加法定义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 个数的方法。例如,2 + 3 = 5 表 示将2和3合并成一个数5。
详细描述
估算是一种快速估计数值的方法,在加法中应用估算可以快速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例如,计算398+527,可 以估算为400+530=930,所以结果应该在930左右。
加法的验算方法
总结词
掌握加法的验算技巧,确保计算准确性
详细描述
加法的验算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相加或者用和减去其 中一个加数来验证。例如,计算56+49,交换加数的位置得 到49+56=105,或者用和105减去其中一个加数得到另一个 加数。
估算在减法中的应用
总结词
培养估算意识,提高计算能力
VS
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估算在 减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 高计算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减法的验算方法
总结词
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
详细描述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减法的验算方 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 率。
任意两位数的加法
总结词
掌握任意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技巧
详细描述
任意两位数的加法需要按照数位对齐,从低位开始相加,如果和超过10,则向前一位进位。例如,计 算47+29,先对齐数位,7+9=16,超过10,向前一位进1,4+2+1=7,所以结果为7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 习题课件

2米=20分米 20÷4=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 绳子有多长?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对折两次 也就是折成了4段。 4÷4=1(分米)
答:每段绳子长1分米。
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长 3厘米 3分米 3米
( ) ( ) (√ )
练习
5分米○>5毫米
5分米=500毫米
6厘米○= 60毫米6厘米=60毫米9毫米 Nhomakorabea< 3分米
3分米=300毫米
8毫米○< 2厘米
2厘米=20毫米
1米○>7分米
1米=10分米
4分米○< 4米
4米=40分米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 单位用毫米表示。某地一天的日降水量为120毫米, 今天下的是什么雨?
(3)黑板长30分米。(√ )
(4)小红家距奶妈家20千米,她最好步
行去。( × )
算一算。 7千米-1000米=( 6000 )米 5000米+3000米=( 8 )千米 390米+( 610 )米=1千米 4千米-1千米500米=( 2 )千米( 500 )米
王老师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天往返两次他家距离 学校2千米。王老师每天走多少千米?
120毫米=12厘米 答:今天下的是中雨。
日降水量 小于1cm 10-25cm 25-50cm
术语 小雨 中雨 大雨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分析: 凳子的高即为每条腿的长度,锯 成同样长的凳子腿也就是把2米平 均分成4份,用除法计算。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 绳子有多长?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对折两次 也就是折成了4段。 4÷4=1(分米)
答:每段绳子长1分米。
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长 3厘米 3分米 3米
( ) ( ) (√ )
练习
5分米○>5毫米
5分米=500毫米
6厘米○= 60毫米6厘米=60毫米9毫米 Nhomakorabea< 3分米
3分米=300毫米
8毫米○< 2厘米
2厘米=20毫米
1米○>7分米
1米=10分米
4分米○< 4米
4米=40分米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 单位用毫米表示。某地一天的日降水量为120毫米, 今天下的是什么雨?
(3)黑板长30分米。(√ )
(4)小红家距奶妈家20千米,她最好步
行去。( × )
算一算。 7千米-1000米=( 6000 )米 5000米+3000米=( 8 )千米 390米+( 610 )米=1千米 4千米-1千米500米=( 2 )千米( 500 )米
王老师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天往返两次他家距离 学校2千米。王老师每天走多少千米?
120毫米=12厘米 答:今天下的是中雨。
日降水量 小于1cm 10-25cm 25-50cm
术语 小雨 中雨 大雨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分析: 凳子的高即为每条腿的长度,锯 成同样长的凳子腿也就是把2米平 均分成4份,用除法计算。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减法》+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课件

+ 11 0 9
910-1.09= 801
910
- 109
101 9
801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
新课导入
【课本P43 例4】
你根能据从这中些获信得息哪,你能提出 些一信个息数?学问题吗?
阅读与理解
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课本P41 例1】
276 - 124=________
276 -1 2 4
怎样列竖式?从 哪一位减起?
152
从个位减起。
探究新知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课本P41 例1】
276 - 124=_1_5_2_(__本__)
276 -1 2 4
1 5 2 答:五年级比二年级多 捐152本。
分析与解答
(1)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230+170 +560 大约=准4备00多+少5钱60才 够估,一=估不9就用60行精(。确元计)算,
答:妈妈大约需要准备960元钱。
分析与解答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166+225+558= 949(元)
收银员收1 钱6要6准 确,要精2 确2计5算。
194+248+165= 607(米)
194 248 + 165
21
607 答:准备607米长的网就够了。
随堂练习
2.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
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组委会的老
师打算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安排
在观众席就坐。
(1)这些座位够我校三至六年 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
910-1.09= 801
910
- 109
101 9
801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
新课导入
【课本P43 例4】
你根能据从这中些获信得息哪,你能提出 些一信个息数?学问题吗?
阅读与理解
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课本P41 例1】
276 - 124=________
276 -1 2 4
怎样列竖式?从 哪一位减起?
152
从个位减起。
探究新知
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课本P41 例1】
276 - 124=_1_5_2_(__本__)
276 -1 2 4
1 5 2 答:五年级比二年级多 捐152本。
分析与解答
(1)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230+170 +560 大约=准4备00多+少5钱60才 够估,一=估不9就用60行精(。确元计)算,
答:妈妈大约需要准备960元钱。
分析与解答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166+225+558= 949(元)
收银员收1 钱6要6准 确,要精2 确2计5算。
194+248+165= 607(米)
194 248 + 165
21
607 答:准备607米长的网就够了。
随堂练习
2.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
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组委会的老
师打算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安排
在观众席就坐。
(1)这些座位够我校三至六年 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整理复习练习题》课件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 分)
(1)一张身份证长10毫米。( ) (2)妈妈身高16分米。( ) (3)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 ) (4)一个休闲广场一圈长500米,爷爷每天绕广场走4圈,他
每天要走2千米。( ) (5)丽丽家离木兰湖有28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
4.量一量,画一画。(共8分) (1)量一量。(4分)
略
(2)画一条长60毫米的线段。(2分)
略 (3)画一条长3厘米7毫米的线段。(2分)
5.解决问题。(共51分) (1)这辆车能过桥吗?为什么?(6分)
不能。车上货物重10吨,再 加上车本身的质量,超过了 10吨,所以不能过桥。
(2)一本字典大约厚5厘米,6本这样算一算。 1 千米-200 米=( 800 )米 800 千克+200 千克=( 1 )吨 9 千米+8000 米=( 17 )千米 15 厘米+25 厘米=( 4 )分米 5 厘米+3 毫米=( 53 )毫米 2 吨-600 千克=( 1400 )千克
(4)在 里填上“>”“<”或“=”。 78 千米>7800 米 40 毫米=4 厘米 3800 克<3 吨 120 厘米<15 分米 6000 千克 >5 吨 5 吨 5 千克< 5500 千克
A.1300千米 B.1500千米 C.1700千米 (4)一袋面粉重10千克,( B )袋这样的面粉重1吨。 A.1000 B.100 C.10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 A.鲨鱼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最合适 B.小明走100米大约要走200步,他走了600步,大约 走了300米 C.把16厘米长的纸条对折后再对折,每段长4厘米
5×6=30(厘米) 30厘米=3分米 答:6本这样的字典大约厚3分米。
2024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15练习十五(附答案)》教学课件

82×9 > 700 65×8 < 550
6. (1)买4个足球,需要多少钱?
46×4=184(元) 答:需要184元。 (2)买8个篮球,500元够吗? 58×8 ≈480(元)
60
480<500,58×8<500 答:500元够。
(3)买5个排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4×5=170(元) 200-170=30(元) 答:应找回30元。
490×4 =1960 129×3 =387
(自己估一估)
2.实验小学417名师生乘车去参观博物馆。每辆 车限乘49人,8辆车够吗?
限乘人数里包括司机。
49-1=48(名) 48×8 ≈400(名)
50
400<417,48×8<417 答:8辆车不够。
3.张大爷家的稻谷大约有多少千克?
把59、63、62、57、58、62、58都看作60。 60×8=480(千克)
9.豆腐坊用5千克黄豆做出20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 用75千克黄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 20÷5×75 =4×75 =300(千克)
一估,再计算。
82×3 =246 189×6 =1134 309×6=1854 720×5=3600 890×7 =6230 665×9=5985
答:张大爷家的稻谷大约有480千克。
4.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78个字, 6分钟能录入完吗? 78×6 ≈480(个)
80
480<500,78×6<500 答:6分钟不能录入完。
5.在 中填上“>”“<”或“=”。
23×3 > 60 489×5 < 2600
44×2 > 80 951×6 > 5300
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 先求小棒的总根数: 3×8=24(根) 再求可以摆多少个正方形:24÷4=6(个) 答:正好可以摆6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5-16=24(张) 答:还剩24张。
练习三
11、右图是某宾馆客房的价格。
(1)宾馆有59个三人间, 180位女游客全部住三人 间,够不够?
(2)住3个双人间和1个单人间,一共 要多少元?
3×128+98=482(元) 答:一共要482元。
练习三
思考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637 ×1 1 2 3
19 1 1
245 ×1 3 3 7
17 1 5
练习三
9、
5×18=90(个) 103 -90=13(个) 答:小张加工得多,多13个。
练习三
10、 (1)小芳收集了10套动物画片,每套 4张。送给同学16张,还剩多少张?
10×4-16=24(张) 答:还剩24张。
(2)小军收集了25张动物画片和15张风 景画片。送给同学16张,还剩多少张?
练习三
7、口算下列各题。
12×5= 60 5×15= 75 12×7= 84 14×3= 42
17×4= 68 4×16= 64 6×16= 96 24×3= 72
练习三
8、
27 ×1 2 4 108
514 ×4 1 3 8
41 1 2
359 ×1 2 4 5
17 4 5
84 ×5 2 6
504
5×96=480(张) 4×126=504(张) 答:小云有480张照片,小兰有 504张照片。
练习三
4、
2×15+5=35(元) 答:一共要35元。
练习三
5、
吃掉25棵,还剩多少棵?
14×3-25=17(棵) 答:吃掉25棵,还剩17棵。
练习三
6、 13×3= 39 2×14= 28 24×2= 48 16×3= 48 4×14= 56 24×3= 72
练习三
2、 3×284
284 × 2 13
852 6×724
724 ×4 1 2 6 43 4 4
9×263
263 ×2 5 2 9 23 6 7
355×8
355 ×2 4 4 8 28 4 0
练习三
3、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 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小云和小兰各有多少张照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三
练习三
1、
6×7+4=46 2×8+6=22 7×9+5=68
5×5+3= 28 3×9+7= 34 8×6+4= 52
练习三
2、
43×8 43
×3 2 8 344
39×5 39
×1 4 5 195
7×44
44 ×3 2 7 3087×675 ×4 3 6 450
练习三
11、右图是某宾馆客房的价格。
(1)宾馆有59个三人间, 180位女游客全部住三人 间,够不够?
(2)住3个双人间和1个单人间,一共 要多少元?
3×128+98=482(元) 答:一共要482元。
练习三
思考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637 ×1 1 2 3
19 1 1
245 ×1 3 3 7
17 1 5
练习三
9、
5×18=90(个) 103 -90=13(个) 答:小张加工得多,多13个。
练习三
10、 (1)小芳收集了10套动物画片,每套 4张。送给同学16张,还剩多少张?
10×4-16=24(张) 答:还剩24张。
(2)小军收集了25张动物画片和15张风 景画片。送给同学16张,还剩多少张?
练习三
7、口算下列各题。
12×5= 60 5×15= 75 12×7= 84 14×3= 42
17×4= 68 4×16= 64 6×16= 96 24×3= 72
练习三
8、
27 ×1 2 4 108
514 ×4 1 3 8
41 1 2
359 ×1 2 4 5
17 4 5
84 ×5 2 6
504
5×96=480(张) 4×126=504(张) 答:小云有480张照片,小兰有 504张照片。
练习三
4、
2×15+5=35(元) 答:一共要35元。
练习三
5、
吃掉25棵,还剩多少棵?
14×3-25=17(棵) 答:吃掉25棵,还剩17棵。
练习三
6、 13×3= 39 2×14= 28 24×2= 48 16×3= 48 4×14= 56 24×3= 72
练习三
2、 3×284
284 × 2 13
852 6×724
724 ×4 1 2 6 43 4 4
9×263
263 ×2 5 2 9 23 6 7
355×8
355 ×2 4 4 8 28 4 0
练习三
3、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 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小云和小兰各有多少张照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三
练习三
1、
6×7+4=46 2×8+6=22 7×9+5=68
5×5+3= 28 3×9+7= 34 8×6+4= 52
练习三
2、
43×8 43
×3 2 8 344
39×5 39
×1 4 5 195
7×44
44 ×3 2 7 3087×675 ×4 3 6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