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动机与旅游倾向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动机与旅游倾向

第三章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二)第二节旅游者的动机一、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动机面对金钱,有的人拾金不昧,有的人抢劫行骗,有的人甚至谋财害命,人的行为为何会有这样大的差别?这就需要你去寻找人的行为的原因,我们常说,行为之后必有原因,这里所说的原因就是动机。

什么是动机呢?动机(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

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

或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所以,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的。

(二)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重要条件”需要”。

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

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

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

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

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二是外在条件“诱因”。

即满足需要的条件。

是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社会性因素,可统称环境因素。

个体的愿望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诱因的作用。

否则,只能停留在大脑里。

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

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三)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

如:好奇心、兴趣,自尊心、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理想等内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推动人们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内在动机。

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2)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条件(诱因)诱发而来的动机。

旅游心理服务之旅游者需要与动机

旅游心理服务之旅游者需要与动机

1
自然需要
自然需要又称为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生命 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要求。 2 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指人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对劳动、 知识、社会道德、审美、宗教信仰、成就、尊重等 方面的需要。
需要的内涵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 不平衡状态;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三)旅游动机的特征

多样性 层次性 发展性 交叉性 周期性
需要与旅游动机
二、旅游动机的多源性
1 健康的动机
健康动机是人们为了使身心得到调整和休养而 产生的一种外出旅游的动机。
2 探索的动机
好奇和探索需要是人的共同特征,人们对未知 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有探索其奥秘的欲望。
二、旅游动机的多源性
问题思考:

旅游动机是什么? 旅游动机是怎样产生的?

旅游动机要如何激发?
绪 论 需要与旅游动机
一、动机与旅游动机
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 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动机是刺激和促使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
朝着某一目标迈进的心理倾向。
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是由需要直接引起的一 种心理状态。
需要与旅游动机
(二)旅游动机的激发
第一,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第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第三,拓展旅游接待能力
第四,宏观环境营造
第五,加强宣传营销
需要与旅游动机
1 倡导现代旅游观念,鼓励旅游消费
2 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
3 努力开发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自然性,尽可能保持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原始自然风貌, 满足旅游者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要;(2)独特性,个性是旅游 产品的魅力所在,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突出个性、特色和 独特的感染力;(3)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 那些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充满 了吸引力。

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

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

a
33
1993年以前,中国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国内旅游收入占 GDP的1.5%以下。
199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939元人民币,折合300多美元, 旅游业出现了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a
34
(3)旅游动机的多源性
1、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2、基本智力的需要 3、探索的需要 4、冒险的需要 5、一致性需要 6、复杂性需要 7、多样性需要
a
5
高级需求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低级需求
a
6
要点: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在 例外的特殊情况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 要 人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和环境,有所不同,而且是变 化发展的
a
7
不同人群五种需求的差异
a
27
诱因理论
观点 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 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②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赫尔的修改公式:P=D×H×K(K,诱因) ④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 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a
28
唤醒理论
观点(赫布和柏林)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水平, 不太高,也不太低。
a
8
ERG理论
奥尔德弗(Alderfer) 1969年提出 生存需要( Existence ) 关系需要( Relation ) 成长需要( Growth )
a
9
a
10
和马斯洛理论有两点不同:
1、各种需要可同时存在。 2、如果高层需要受到抑制而未能满足,那么 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就更为强烈。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与动机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与动机

第四章旅游需要与动机人们的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又是变化着的。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旅游动机是激发旅游行为的动力,起着发起、维持、调节和评价旅游活动的作用。

了解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助于使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根据旅游者的特点,采取积极措施来激发旅游动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需要是否也要建立在基本需要满足基础之上呢?人们为什么要去旅游?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旅游活动?这些就是本章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概述人们的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都是多种多样的,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基本动力因素,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旅游需要与动机(一)旅游需要1.需要需要(need)是人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当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有关条件不足时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需要就是为了消除这一状态产生的内部驱动力。

例如当人们口渴了,就会产生对饮水的需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个体会产生与人交往的需要。

需要可以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人们的生理或社会的要求。

需要越强烈,由它引起的活动也就表现得越强烈。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人们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或者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自然需要是与人保持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排泄、睡眠、性、躲避危险等的需要。

人的自然需要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即在满足自然需要时,还要受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风俗等的制约。

社会性需要是在自然需要基础上发展起来、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是人的社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例如对于交往、友谊、劳动、尊重、成就等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果社会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物质需要是指对物质对象的需要。

如人们对衣、食、住、工作条件等物质条件的需要。

其中既有生理性需要,也有社会性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如审美、求知、道德、创造的需要等。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Macbook官方广告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
是引发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满足其旅
游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P80
阅读《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主观条件是旅游者个体的内在条件,即旅游需要等。 客观条件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外在条件,主要有三类 1.时间条件
2.经济条件
3.旅游对象和旅游目标 (最重要诱因)
旅游目标包括客观目标和主观目标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 需要 心理紧张 或不安 旅游动机 (驱动力) 旅游 决策 旅游 行为 需要 满足
心理紧张消除
旅游动机的过程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一致性-复杂性与心理紧张
案例—2 “照葫芦画瓢”不灵
七月,小李带团上黄山。刚上山,天就起了 大雾,接着下起了中雨。游客看着屋外的雨下个 不停,坐在酒店的大厅里闷闷不乐。 小李想起春节与赵先生带的来自东南亚华人 团的情景。那也是在黄山这家酒店。当时,山上 下起了雨夹雪,也有很大的雾。赵先生便向游客 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天气不好,又是雨又是 雪,我们出去也只能看到白蒙蒙一片的雾。我提 议现在暂时休息一会儿,我给大家借些扑克和麻 将来,大家先玩着,天气一有转变,我立刻通知 大家出发。大家看怎么样?”
动机与旅游动机
动机的方向 正面价值的目标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促使他们去达到 这个目标,并且寻找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产品。(例如,去头 屑用海飞丝;为了放松而出游) 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愿望激发以达到某个目标 的,有时候消费者被激发去回避一个负面的后果,他们将通 过购买和消费活动来减少达到这种结果的机会。(例如,为 避免晒黑而用防晒油;为了躲债而出游)

旅游需要与动机分析第一节旅游者需要第二节旅游者动机

旅游需要与动机分析第一节旅游者需要第二节旅游者动机

思考:我们为啥要去旅游?
• 姐姐说:去看看西湖究竟有多美? • 姐夫说:听说杭州的“西湖醋鱼”味道不错。 • 弟弟说:我要去方特! • 爸爸说:追随古人足迹…… • 妈妈说:吃饱撑的,花钱买罪受
……囧……
• 几个概念:
需要 需求 动机
• 出游的三个深层心理根源
• 单一性需要&复杂性需要 • 好奇心 • 刺激寻求
• 人们为什么购买瓶装水/桶装水? • 为什么成百上千的人花数百倍于 自来水的价钱去买瓶装水。
其表明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中?
• 便利的需要
• 营养和健康的需要:喝纯 净的水,没有添加剂,并且 富含矿物质。
• 安全需要:水源安全否?自 来水对健康是否有害?
• 显示地位需要:假如是某 品牌瓶装水,喝它显得更别 致。
• 思考:
再也受不了这天天变
化、漂泊不定的生活了!• 李白当年游历三山五岳,
我要疯了!!
你可知他内心的彷徨?
• 邓小平当年三起三落, 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 北漂一族,心里最渴望 的事情是什么?
• 水浒众好汉内心深处最 想要的是什么?
• 稳定!
• 毫无疑问,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就是稳定和 安逸的生活。
美食节上的“蝎子王”
某美食节的摊位专营 油炸昆虫,一串蝗虫2元, 一条蜈蚣15元,都是椒盐口 味。不过,最贵的是毒蜘蛛, 售价100元。
摊主称生意不错,仅国庆第 一天就卖出四五千元的昆虫, 顾客主要是年轻人,男女各 占一半,每天都卖出300多 串蝎子王,30多条蜈蚣。
旅游需要与动机分析
第一节 旅游者的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的动机
学习目标 了解需要的概念、特征;掌握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理论;了解旅游需要的定义以及旅游者 在不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旅游需要的 作用和现代旅游者需要的特点; 知道动机的含义、功能、种类和过程;掌握 旅游动机含义和产生的条件;理解旅游动机 的分类;分析如何激发旅游动机。

旅游心理与人际沟通任务4 旅游者需要动机与行为

旅游心理与人际沟通任务4 旅游者需要动机与行为
• 物质需要主要是指旅游者对服饰、食物、住所、 交通等物质产品的需要。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追 求精神上的满足,但精神上的满足离不开物质产 品的支持,所以,旅游者的物质需要是普遍存在 的。旅游者的物质需要不全是低级需要,除了生 存需要部分外,有的属于发展需要,有的属于享 受需要。在旅游活动中,后两者还比较突出,这 也是旅游物质需要同一般物质需要的重要区别。
• 人们为什么离开自己温暖、舒适、安全的家而选 择外出旅游?
2019/10/27
9
活动一 旅游者需要与行为
• 一、旅游者需要 • 二、旅游者需要种类
2019/10/27
10
一、旅游者需要
• (一)旅游者需要的含义 • (二)旅游者需要的基本结构
2019/10/27
11
(一)旅游者需要的含义
• 需要是个体在内外条件的刺激下,感到某种生理 或心理因素的缺乏而产生内心紧张不适的不平衡 状态。
3
动机产生的条件?
需要 动机
诱因(刺激)
行为(反应)
2019/10/27
4
任务4 旅游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 活动一 旅游者需要与行为
• 课堂讨论(4):人们为什么离开自己温暖、舒适、 安全的家而选择外出旅游?
• 活动二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
2019/10/27
5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19/10/27
•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 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 全的满足,但基本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 将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2019/10/27
18
(4)尊重需要
• 在尊重需要的驱动下,旅游者会购买那些昂贵的 或非常独特的旅游产品,以标志个人的成功或取 得名誉与威望。

第四章旅游动机ppt课件全

第四章旅游动机ppt课件全
通过对本章的讲解与学习,帮助学习者熟悉了动机理论和需要层 次理论,搞清了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因素,了解到了中外学者对 旅游动机的不同分类方法,明确了旅游动机的激发措施,从而为如何 调动旅游者的旅游积极性,变潜在的旅游者为现实的旅游者提供了理 论基础。
健康、娱乐的动机 社会交往的动机
好奇探索的动机 宗教信仰的动机
审美的动机 商务动机
第四章 旅游动机
第三节 旅游动机的激发 动机的产生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以需要为基础的
愿望和一定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激发人们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 部客观条件和刺激物。
一、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1.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要以自然为本
较强的形象性 真实可靠性
第四章 旅游动机
本章小结
动机是支配旅游行为的最终驱动力。然而,人们为什么要旅游? 对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往往都显得很肤浅。它们往往没有涉及到人们 旅游的较深刻的心理原因。旅游者自己所说的旅游动机,可能只是他 内在需要的反映,真正的需要也可能他自己都尚未意识到,或者根本 不愿意被一语道破。
经济条件
时间条件
社会条件
其他条件
第四章 旅游动机
三、旅游动机的分类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需 要是复杂多样的,另一方面也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象征性行 为,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因此,对旅游动机的分类就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来进行。
国外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国内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2.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个性
3.要突出民族特点并不断进行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新
4.必须提高旅游产品的可进入性
第四章 旅游动机
二、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1.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2.通过加强硬件投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需要绪与旅论游动机
(一)需要的内涵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 不平衡状态;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马斯洛描述的五种主要需要相对突出的渐进变化关系
▪ 正所谓“凡人羡仙境,仙人慕凡尘”就是这个道理。
2、旅游需要产生的客观条件
▪ (1)经济因素 ▪ 经济因素是产生旅游需要和实现旅游需要满足的基本前提
。经济收入与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呈正相关。 ▪ 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和支付能力做基础。
▪ 旅游支付能力是指在人们的全部收入中扣除必须缴纳的税 金和必需的生活及社会消费支出后的可自由支配的余额中 ,可以用于旅游消费的货币量。
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1
本章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内容
本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分两节依次讨论旅游需要与动机的内涵 、产生、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满足旅游需要与激发动机 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需要与动机 的内涵、类型及特 点,了解旅游需要与动机的产生及影响因素,熟悉满足旅游需要与 激发旅游动机的基本方法,为工作中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需要、激 发旅游者动机提供心理依据。
▪ 可自由支配的余额越大,旅游支付能力就越强。
▪ 补充资料:
▪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国 民普遍产生国内旅游需要与动机,达到人均4000-10000 美元时,将普遍产生国际旅游需要。
▪ 经济因素不仅影响人们旅游需要的产生,而且决定着旅 游消费结构、旅游方式选择、旅游时间长短、旅游地的 远近等。
——美国心理学家小爱德华·J·梅奥在他所著《旅游心理学》
▪ 这三个研究对象度过了很不相同的假日, 游览了不同的旅游地点。我们如何解释她们 在选择度假方式上为何如此不同呢?这就要 研究人们的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 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因为他深深爱着这 片河山;沈从文怀着解不开的故乡情结, 流连在湘西的沱江岸边、吊脚楼前;白雪 公主奔进美丽的大森林,希望能够躲避世 俗的无情迫害;小丑鱼为了追寻比生命还 重要的骨肉亲情,不畏大海波涛,挣扎在 暗流之中……出游的人,总有一个梦想、 一份情怀、一个理由。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去旅行,最终是要找到
自我。
——皮寇·爱耶尔(美国)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需要产生的条件
1、旅游需要产生的主观条件 ▪ 第一,基本需要失衡并被感知产生了变换
生活环境以调节身心节律的旅游需要
▪ 人的身心的疲劳紧张和精神的相对空虚引起生理 或心理的平衡失调,由此产生去外地摆脱紧张、 补偿缺乏、恢复平衡的驱动力。
▪ ▪ 影响产生旅游需要的经济因素还包括对旅游商品价格的
敏感度。
▪ 一般而言,旅游需要与旅游商品价格之间具有负相关的 关系。但是,只有适中的动态定价才会带来最大量的需 求。
▪ 补充资料:(2012.3.20国家旅游局)
▪ 国民休闲纲要将出台: 旅游行业进入消费 升级阶段
▪ 从全球旅游客源地的发展历程来看,旅客的旅游 动机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提升,大体分 为“观光游-度假游”三个发展阶段。当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产生国内旅 游的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赴邻国旅游 的动机;超过3000美元时,将会产生洲际旅游的 动机。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游将 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人均GDP约合4200 美元,中国旅游业已进入旅游消费升级阶段。
教学重点:旅游需要与动机的内涵、类型、特点及激发
教学难点:旅游需要与动机的关系、特点及影响因素
案例
芝加哥市有三个女教师利用暑假外出旅行。她们中的卡西是先飞到 纽约,后又飞往西雅图,先参加了个学习班、又飞到阿拉斯加进行村庄 旅行,她每个村庄住3天,和阿留申人同吃同住五周后,又乘车从内陆 走廊返回西雅图,再回芝加哥。 另两个人是到欧洲去旅游,其中之一的巴巴拉是与好朋友一起随旅 游团旅游,采取了双飞的形式,走过好多国家后,返回芝加哥; 另一个安娜是独自乘火车前往纽约,再飞往欧洲拜访老师未果,她 就乘坐火车在欧洲游览了几个旅游胜地,又前往巴黎度过一周后飞回纽 约,乘火车返回芝加哥。
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内容简介 ▪ 第一节 旅游需要 ▪ 第二节 旅游动机
第一节 旅游需要
讲授要点:
▪ 旅游需要的含义及产生的条件 ▪ 旅游需要的分类及特点 ▲ ▪ 旅游需要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旅游需绪要与论旅游动机
要点一:什么是旅游需要?
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 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 中的反映,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旅游需要产生的主观条件
▪ 第二,好奇心驱动了认识与探索的旅游需要
▪ ▲概念:好奇心是人类和其他一些高级动物在面对新奇 、陌生、怪诞或复杂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趋近、探索和 操弄,以求明白、理解和掌握的心理倾向。65页
▪ 动物也有对新环境喜欢探究的特点。 ▪ 人类发展需要好奇心的滋养。 ▪ 幼儿的好奇心表现为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操弄。(满足
比较容易些)
▪ 成年人对周边的事物已经不像幼儿那样事事感到新鲜了 ,因此要满足成年人的好奇心就比较难一些。异地未曾 亲见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对成年人构成了永恒的吸 引力,千百年来一直强烈地诱惑着人们外出旅游。
▪ ▪ 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中长大的人,也要劳师远
征去异地游山玩水的怪而又不怪的“围城尔德弗的ERG理论
成长需要 (growth)
相互关系需要 (relation)
生存需要 (existence)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二)需要的特征
➢ 丰富性 ➢ 客观性 ➢ 差异性 ➢ 阶段性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什么是旅游需要
旅游需要是人的一般需要在旅游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旅游需要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及其要素 的愿望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