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x

李昂
一、能量的摄取
人体需要的热量来源于 食物, 食物,具体地说来源于 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蛋白 糖类、脂肪)。 质、糖类、脂肪)。
种子燃烧释放的热量 千焦 食物的热价 = 克 m
水吸收的热量 千焦 = 克 m
4.18 ×10 × 30 × (t 2 − t1 ) 千焦 = 克 m
人体呼吸过程: 人体呼吸过程: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是否 需要 氧气 体外 燃烧 体内 氧化 能量 形式 能量 多少 二氧 化碳 放能 速度 所需 条件 分解 场所
是
热能 相等
热能、 热能、 体内特 相等 有能量
是 是
快 慢
着 火 点 酶
体外 细胞
是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活动的强度 年龄 性别 体质 环境温度
1.将小白鼠和青蛙从 ℃的环境 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 将小白鼠和青蛙从 转移到5℃的环境中, 转移到 ℃的环境中,它们耗能 量的变化是( 量的变化是(C) A.都增加 都增加 B.都减少 都减少
−3
不同子的热价
花生: 千焦/ 花生:8.439千焦/克。 千焦 黄豆:6.319千焦/克。 千焦/ 黄豆: 千焦 玉米: 千焦/ 玉米:5.491千焦/克。 千焦
二、能量的释放
体内氧化: 体内氧化: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 水 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 能量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1、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该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内,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数量多;2.外面缭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叫呼吸运动。
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进入肺);(高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于)外界气压,于是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
(4)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4、人体能量的获取过程: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能量释放的场所是组织细胞;意义: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及活动强度。
中考生物复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ppt 济南版PPT精选课件

A
B
C
D
【解析】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 的上下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 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A正确。
3. (2017广安)如图为人体在
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 意图,说法正确的是(C )
第3题图
A. ab段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B. bc段为吸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C. cd段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
D. cd段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b、cd段为呼气,膈肌舒张, 胸 廓容积减少,肺内气压增大;bc段为吸气,膈肌收 缩,胸 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第2讲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 1 呼吸系统的
组成及功能
1. 呼吸系统
肺
考点2
鼻腔 咽
气管
呼吸系统示意图
【识图要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⑤_呼__吸__道___和肺。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作用是保证 气体顺畅通过,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考理点,2 将吸入的气体 变得⑥_温__暖___、湿润和清洁,减少对肺的刺激,但对空气 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a.鼻腔: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有过滤灰尘的作用;鼻腔
命题点 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4. (2017济南)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 液中的氧气含量变化如下列哪一图所示( A )
A
B
C
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由含氧 量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静脉血中氧 的含量低,但并不是没有氧气,所以血液中的氧含量 不能从“零”开始。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 过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中氧气与肺泡内的氧气浓 度一样时,血液的含氧量就不再增加。所以A图能正确 表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氧含量的变化。
第二章 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明确目标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2、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课前延伸一、能量的摄取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________。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________表示,即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________。
2.、和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蛋白质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脂肪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
二、能量的释放▲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因年龄、性别、体质和________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也与和有关。
了解一天活动所需能量,可以适当调整摄取的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平衡。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是否相同?2、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3、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合作探究(一)探究不同事物的热价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3、你所测得食物热价符合其实际热价吗?(二)1、剧烈运动时,人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加强,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2、有机物在体内分解与在体外燃烧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三)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精讲点拨【例题】小明今年13岁了,他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1 340千焦。
小明每天大约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5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你估计小明的体重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巩固检测课本P35思考与练习课后提升1.下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无机物B.有机物C.无机盐D.维生素2.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对吸入气体有__清洁__、_温暖_、湿润__作用,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2、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4、5、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间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6、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_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乙图表示的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2)从A→C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两图中,含氧量最高的是__肺泡____,含二氧化碳量最高的是___组织细胞_____。
(5)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它们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而实现的。
8、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__B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
(4)在曲线AB段、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 收缩;BC 舒张。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
2.热价: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
即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燃烧释放的热量。
呼吸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七下生物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通过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用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食入手,指导学生做好“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用生物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宗旨。
课前准备: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提问:他们俩个谁的食量大什么?你知道其中的大人是做什么运动的吗?他的饮食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相扑运动员食量相当于同龄人的5-6倍。
过渡:那么人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呢?让学生看书,仔细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填空:1、能量的摄取:人体需要的能量来分析讨论运动、讲话和思维等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即使在安静睡眠时人也需要足够的能量。
(2)人在一天中消耗的能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总结1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附:课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A类: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各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B.蛋白质C.无机盐D.维生素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多的是A.快走B.骑车C.慢走D.唱歌3、供给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4、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A.构建细胞B.转化废物C.提供能量D.构建细胞和提供能量5、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6、下列营养物质中既参与构造细胞又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7、食物的热价是指一克食物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济南版七年级下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全国一等奖)

备课标
课标分析:
本节课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的二级主体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的相关内容体现了人与生物圈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课标具体要求如下: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三、能量的消耗因素
学生阅读33页的图和数据完成问题,小组分析讨论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
补充:体质指数
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个良好健康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正常的体重!
尝试书写“呼吸作用”的反能量维持相对平衡,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身体发胖,影响健康。
食物中的热价是指一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通过问题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活动三:
实验探究
活动目的: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活动程序:
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30-31页中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能量,说明了什么?
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激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
自主学习
一、能量的摄取
我们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多少能量?能量用什么表示呢?
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吗?
明确问题,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
学生说出相关的答案
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来表示。
(完整版)济南版生物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下

生物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二、人体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②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附注:①肠、胰淀粉酶②肠、胰麦芽糖酶③蛋白酶④胆汁的作用⑤肠、胰脂肪酶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1.我国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
2.食品安全: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主要成分、保质期、使用方法、说明书。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鼻毛:阻挡 鼻腔 黏膜:分泌黏液 毛细血管:温暖空气咽: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用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二、人体怎样获得能量1.能量的摄取:蛋白质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糖类17.15千焦/克 2.能量的释放: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3.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质、 活动的强度 三.空气质量和健康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废气、尾气、生活垃圾、尘埃 2.空气质量等级: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 3.对健康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4.改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5.吸烟的危害:①烟的有害成分: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②危害:支气管炎、肺气肿、癌症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①血浆:淡黄色,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②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输血和血型:1.总血量:4000―5000毫升、失血30%(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献血200-300毫升2.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3.输血原则:①输同型血、②异型输血要慢而少、③AB型万能受血者、O型万能供血者二.物质运输的器官2、心脏: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倒梨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氧气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学习目标】
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能量供给的过程。
2.说出不同的食物所含能量的区别
3.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自主导学】
1.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
2.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
在发育期所需要的能量比其他时期。
3.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导致。
【小组探究活动】
模拟呼吸运动;
【课堂练习】
1.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所以它们所储存的能量也。
2、当你呼吸时,能保证气管和支气管中气体畅通的结构是()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
C 会厌软骨
D “C”形软骨
3、你认为人体内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呼吸的通道的器官是()
A 口腔
B 咽
C 喉
D 鼻腔
4、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后,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A 呼吸运动
B 气体的扩散作用
C 呼吸肌的收缩
D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5、人的肺泡内氧气的浓度与外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相比()
A 始终高些
B 始终低些
C 时高时低
D 一样高低
6、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A 高于外界大气压
B 低于外界大气压
C 等于外界大气压
D 无法确定
7、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A 肺泡
B 血液
C 细胞
D 肾脏
【能力培养】
利用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这些活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类活动消耗能量最多?哪些活动消耗能量最少?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含氧量打?
【课外延伸】
1、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时
(1)你作出的假设是
(2)在探究中你使用的食物材料是
(3)你用课本的方法测出的食物热价与实际相比高了还是低了?。
原因是什么?
【综合训练】
2、下列坐标系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时的肺内气压变化。
(2)曲线BC段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3)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4)简述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段:(),BC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