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学案(无答案)济南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3_2_2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3_2_2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一、自主导学(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探究不同事物的热价。

(难点)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重点)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4.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二)导学内容A、能量的摄取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________。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________表示,即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________。

2.糖类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蛋白质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脂肪的热价为________千焦/克。

B、能量的释放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C、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因年龄、性别、体质和________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了解一天活动所需能量,可以适当调整摄取的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________的________与之间的平衡。

二、合作探究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时,一般会出现呼吸加深和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

三、精讲提升【例题】小明今年13岁了,他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1 340千焦。

小明每天大约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5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你估计小明的体重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四、分层提升(第1~6小题为必做题,第7题为选做题)1.下列食物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无机物B.有机物C.无机盐D.维生素2.不同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 )表示。

A.热价B.重量C.温度D.湿度3.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千焦/克)分别为( )。

A.17.15、 17.15、 38.91B.38.91、 17.15、 23.43C.17.15、 23.43、 38.91D.17.15、 18.91、 38.914.为什么与吸入气体相比,人体呼出气体的温度较高?5.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七年级生物下册3_2_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1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3_2_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1新版济南版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第一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能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热价,并能用来计算食品中的热量○2能解说人体内能量的开释过程(重难点)○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耗费的要素2.能力目标○1经过研究不一样食品的热价,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会经过实验研究食品的热价(难点)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认可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课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内容波及实验,经过小组分工合作达成研究活动;采纳问题指引自主学习,视频展现和合作研究相联合的方法打破要点丈量食品的热价,联合植物的呼吸作用指引学生理解食品中能量的开释过程;经过举例、亲自感觉说明影响能量耗费的要素。

学生的学主要经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计算法、剖析议论等获取新知。

课前准备:教师: 1、制作课件。

2、花生、饼干等,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滴管、酒精灯、火柴、天平,蒸馏水。

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师:(展现课件)提出问题:学校的运动会正在强烈地进行,参加竞赛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呢?生:谈感觉(心慌、气喘、腿酸)师:这些现象都与人体能量的供应相关。

那么,人体是如何利用能量的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板书课题)(设计企图:经过运动会竞赛和饥饿时的亲自感觉,导入新课,真切感强,也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目标展现明确要点:( 2 分钟)师:展现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右上角; 请学生高声读出学习目标,并记忆学习目标生:读出学习目标,并记忆学习目标(设计企图:要学生高声读出学习目标,并记忆能够使本节课的学习更有目标性)1-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三、指引研究层层推动(30分钟)(一)、自主学习一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0—31 页内容及表 3.2-1达成助学目标一(1)人体需要的能量根源于食品中的_____,详细说根源于食品中的______ 。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人体内能量的来源,了解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
2. 理解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能解释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现象。
3. 掌握能量利用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过程。利用动画、模型等展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转化的情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2.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设置小组讨论话题,促进学生深入交流。
3. 鼓励小组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设置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小组成员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小组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引导学生总结人体内能量的来源、能量转换过程以及能量利用的意义。
2. 能量供应与生命活动:强调能量供应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能量平衡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人体内能量利用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成员的能量摄入与消耗情况,并分析能量平衡的必要性。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人体能量供应的顺序和利用方式等。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观点和经验。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学习变得更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食物图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通过展示人体内能量供应的动态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能量的传递和利用过程。
3.创设生活情境,如运动员比赛、劳动者工作等,让学生探讨不同情况下人体能量的利用方式。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二)讲授新知
1.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通过PPT展示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等。
3.讲解人体能量的来源、传递和利用过程,以及人体能量供应的顺序。
4.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人体在不同情况下能量的利用方式,如运动时肌肉细胞的能量供应等。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以丰富的餐桌图片和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和人体能量的利用过程。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能量供应顺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以提高学生对营养物质作用和能量供应顺序的理解为主要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人体怎样获取能量说课稿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人体怎样获取能量说课稿
1.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切入点,如运动会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能量来源的思考:为什么参加完比赛后会感到饥饿?
2.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3.提出问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到底有多少能量可以被身体利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实验器材、食物模型等,用于直观展示食物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3.技术工具:网络平台、互动白板等,方便学生实时反馈和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实验法: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食物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等基础知识。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能量转化过程的抽象性,可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对影响能量利用的因素认识不足,容易产生混淆。
3.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果。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word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word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word教案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重、难点)22明白得人体内能量的开释过程(重、难点)3举例说明阻碍能量消耗的因素学习用具:课件学习方法:观看、阅读、摸索、讨论等学习过程:问: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包括哪两个过程?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别是如何进行的?引入:大伙儿都有过如此的经历,当我们剧烈运动时,常有心慌、气短的感受,饥饿时,我们会感到全身乏力。

这些现象都预热体的能量的供给有关。

那么,人体是如何获得能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板书课题)第二节人体如何样获得能量新授:一,能量的猎取。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地说,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物质。

食物说含营养物质的多少能够用热价来表示。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开释的热量。

那么,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作出假设:你的假设是什么?制定打算:实验中需要哪些材料与用具?如何进行实验?实施打算:依照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表达交流: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开释热量,这说明了什么?22不同食物的热价什么缘故有较大的差异?3你所测出的食物的热价符合事实上际热家吗?什么缘故?小结: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因为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

糖类的热价是17.。

15千焦每克,蛋白质的为17.15千焦每克。

脂肪的热价是38.91千焦每克。

指导学生观看课文33页表3.21,了解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练习,小明午饭时摄取了100克蛋白质,200克脂肪,50克糖类、10克无机盐、5克维生素和300克水,请你关心他算算这一餐共摄取了多少热量?二,能量的开释我们明白,木柴燃烧时,依靠空气中的氧,木柴中的有机物能够被氧化分解,开释出其中的能量,那么,我们躯体里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如何样被开释出来的呢?学生答:通过呼吸作用完成。

2024年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2024年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 结合实践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4. 小组评价:
- 对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团队合作精神和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 鼓励学生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 指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5. 期末评价:
- 在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估。
-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践评价等,给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 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和未来学习建议。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食物代谢过程,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科学探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人体能量利用的规律,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高能量摄入,以满足高强度运动对能量的需求。他们的饮食应包含较高比例的糖类、适量的脂肪和蛋白质。
举例:
- 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摄入富含糖类的食物,如面条、面包等,以增加肌肉内的糖原储备。
- 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需要补充含糖饮料或能量胶,以维持血糖水平。
- 运动后,运动员应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鸡蛋等,以帮助肌肉恢复。
4. 能量利用
- 人体利用能量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生长、修复细胞等。
- 不同活动对能量需求不同,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能量消耗。
5. 热量平衡
- 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体重的影响。
- 能量平衡原理:当摄入热量等于消耗热量时,体重保持稳定;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时,体重增加;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时,体重减轻。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2《人体怎样获得能量》教案1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2《人体怎样获得能量》教案1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2《人体怎样获得能量》教案1 济南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重点难点:食物的热价一、精梳理(一)能量的摄取:1.能量来源:食物中的,如、、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2.食物的热价:(1)概念:指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2)糖类的热价:千焦/克。

(3)蛋白质的热价:千焦/克。

(4)脂肪的热价:千焦/克。

(二)、能量的释放:1.场所:内。

2.过程:有机物。

3.意义:进行各项和保持。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能量的消耗受、性别、的影响。

我们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

如果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导致肥胖。

二、随堂练习: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无机物 B有机物 C无机盐 D维生素2.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含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水3.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时,需要空气中哪种气体的参与()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4.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A快走 B静坐 C爬坡 D扫地5.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发生在()A血液里B组织液内C组织细胞里D肌肉内6.初到高原的人,有心慌、气短的感觉,原因是高处空气稀薄,氧气少,影响了人体内的分解和释放。

7.下列食物中,热价最高的是()A大米 B花生 C鲜牛奶 D大头菜8.人体惊醒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A蛋白质的分解 B糖类的分解C脂肪的分解 D食物的分解9.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A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B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C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为每个细胞提供氧气10.下列生理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A细胞分裂 B维持体温C读书写字 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课题: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学案序号:6主备人:时吉辉初一生物组课时:1 时间:2010-3-16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量的释放。

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

学习内容及方法:
一、能量的摄取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和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热价分别为千焦/克、千焦/克和千焦/克。

其中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二、能量的释放
▲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和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和。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也与
和_有关。

学习疑问:
视野拓展:
1.一个人在冬天比夏天往往饭量大一些,试分析原因。

2.人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20℃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

在此条
件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那些生命活动?
3.比较有机物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与在体外燃烧的异同。

达标检测:
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A.馒头
B.花生
C.牛肉
D.苹果
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 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5.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6.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唱歌
B.扫地
C.快走
D.骑车
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8.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
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
9.右表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每天所需
量的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每天所需能量主要用于和。

(2)从上表中看出组的人每天所需能
量最多。

原因是。

(3)假如一位15岁的男生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能
量的摄入量低于11340千焦,他会变得怎样?。

(4)食物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这种物质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我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