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1. 无症状期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表现,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期。
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种骨密度减少的疾病,对于骨骼的破坏和损伤并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疼痛或其他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骨骼的某些部位比以前容易受伤,但这通常很难察觉或被忽视。
因此,如果您年龄超过40岁,并且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饮食不均衡等),建议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症。
2. 骨折风险增加随着疾病的进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会变得更加脆弱和易碎,导致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脊椎骨折:脊椎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或背部的剧痛,尤其是在弯腰或抬重物后会加重。
脊椎骨折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的出现。
•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摔倒或扭伤引起的,患者会感到严重的髋关节疼痛,并且无法正常行走或承受体重。
•其他骨折:除了脊椎和髋关节骨折外,骨质疏松症还会增加其他部位的骨折风险,包括手腕、胸骨、肩膀和骨盆等。
如果您有以上提到的骨折风险因素和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骨疼痛和骨变形在骨质疏松症的晚期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骨疼痛和骨部变形的症状。
骨疼痛: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通常发生在背部、腰部、髋部、手腕等受力较大的部位。
疼痛程度可以从轻微的刺痛到剧烈的痛苦不等,可能会限制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骨变形:由于骨密度减少和骨质丢失,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容易发生变形。
常见的变形包括脊柱前凸(驼背)、手指关节畸形、桡骨骨折等。
这些变形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三点症状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易肌肉酸痛、易疲劳、容易出现骨挫伤等。
总之,及时了解和识别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对于早期防治和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PPT课件

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 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3
骨质疏松预防意识不足
目前社会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很 多人缺乏预防意识,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上 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精准医疗在骨质疏松领域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个性化、
通过X射线或超声波等方法测量骨密 度,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FRAX工具
FRAX是一种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算 法,用于预测10年内髋部骨折及任 何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QFracture工具
QFracture是一种基于临床数据和统 计模型的算法,用于预测未来骨折的 风险。
风险评估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评估个体骨质疏松的风险。
药物治疗方案
抗骨吸收药物
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 密度。
促骨形成药物
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 ,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活性 ,增加骨形成,提高骨密 度。
其他药物
如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 受体调节剂等,通过调节 内分泌系统,改善骨代谢 平衡。
新型药物研究进展
RANKL抑制剂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骨密度测定技术
双能X线吸收法(DXA)
01
通过测量骨骼对两种不同能量X线的吸收程度来计算骨密度,具
有精度高、辐射量低的优点。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
02
利用CT技术对骨骼进行三维重建和骨密度测量,可更准确地评
估骨质疏松程度。
超声骨密度仪
03
通过测量骨骼对超声波的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来评估骨密度,
骨质疏松的鉴别

骨质疏松的鉴别1. 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是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它是指骨骼数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质结构破坏等情况的综合表现,这会导致骨骼易碎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有着不同的表现,正确地鉴别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家族病史、疾病史、骨密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鉴别。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鉴别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分为热疏松和性腺激素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
热疏松表现为全身性骨质量减少,患者常出现肩带区、骨盆前缘的疼痛,身高明显下降。
而性腺激素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则常伴有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出汗等,同时也会出现骨量减少、骨质破坏等表现。
3. 退行性骨质疏松的鉴别退行性骨质疏松是最为常见的骨质疏松类型,常出现于老年人。
退行性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是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量的减少。
其鉴别主要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骨折史等方面。
与其他骨质疏松的不同是,退行性骨质疏松常为对称性骨质量减少,多见于骨盆、脊柱等处。
4. 高转换性骨质疏松的鉴别高转换性骨质疏松是由高转换性骨吸收所致,这种类型的骨质疏松常见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或静脉注射,以及吸烟、大量饮酒等习惯所致。
与其他骨质疏松不同,高转换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痛风、脂肪肝等代谢障碍病史,表现出急性骨痛、易骨折等症状。
5. 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药物所致,如骨髓增生不良、血液疾病、酒精性骨质疏松、细胞毒药物影响等。
与其他骨质疏松不同的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症状常与原发疾病或药物使用情况密切相关,如出现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要考虑到是由继发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高。
6. 综合鉴别对于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遗传及家族病史、疾病史和骨密度检查情况等综合因素,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进行准确鉴别处置,借此来扭转骨质流失的趋势,维持骨返鲜活力,使骨骼系统不再易碎,获得理想的疗效。
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诊断方法
包括临床表现评估、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其 中,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以骨密度值为主 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骨质疏 松。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的疾病。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06 患者日常管理与 教育
定期随访监测指标设置
骨密度检测
定期通过DXA等方法检测骨密度,评 估骨质疏松程度。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了解患者骨代谢状况。
骨折风险评估
结合年龄、性别、骨折史等因素,评 估患者未来骨折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均衡饮食
增加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如奶制 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 性别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 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治疗效果
考虑患者合并症和用 药史,避免药物相互 作用和不良反应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 等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运动类型选择Biblioteka 饮食禁忌提醒患者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碳酸饮料等影响骨健康的食物。
骨质疏松ppt课件

误区三、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 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
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 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 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类别
主食 鲜豆类
根茎类 鲜蔬瓜果
咸菜类 水果类 肉类和禽类 蛋类 水产品 乳类 油脂和调味品类 菌藻类
食品
稻米(上白粳) 面粉(标面)
玉米面 黄豆 绿豆 豆腐
甜薯干 白萝卜 青萝卜 小白菜
芹菜 苋菜 丝瓜 柞菜 腌芥菜头 桔橙 红枣(干) 西瓜子(炒) 猪肉(瘦肉) 猪内(瘦/肥) 羊肉 鸡类 鸭类 虾皮 虾米 河虾 鲫鱼 奶粉 代乳粉 牛乳 芝麻酱 酱油 豆瓣酱 海带 紫菜 黑木耳
止再次发生骨折。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 松.2011)防治骨质疏松疾病宣传知识要点
误区五、单纯补钙能治疗骨 质疏松
在活性维生素D足够的前提下,才能帮助钙剂在肠道有效吸收,足量的活性 维生素D是肠钙吸收的必要条件。
误区六、血液有充足的钙,不需要治疗骨质疏松!
活
性
维
血
生 素
管钙
D
钙
——[1]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骨折常见部位
1、脊柱骨折:是最 常见部位,易漏诊或 误诊为腰背肌劳损。
3、腕关节和手指骨折:多为粉碎性 骨折,愈合后易畸形和疼痛,常造成 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
4、肱骨近端骨折
2、髋部骨折:死亡率高、 股骨头坏死率高、骨折不 愈合率高、致畸致残率高、 康复缓慢。
一、骨质疏松症概念、好发人群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四、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 五、骨质疏松症健康指导 六、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误区
骨质疏松

•
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 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 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 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 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 性格怪癖、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 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 到重视。
(二)全身性骨质疏松
• (1)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 或中年后,特别是绝经期后的妇女。有 时又称为“经绝期后”或老年性“骨质 疏松。正常年龄变化可引起一定程度的 骨质疏松,因此本病可视为超过正常程 度的年龄变化。病变主要累及脊椎,骨 盆,肋骨等,四肢受累较轻。
• 组织学变化表现为骨小梁变窄,小梁间 距离增宽。有时较难判断骨小梁将窄到 何种程度才可认为是骨质疏松。有人提 出如果能看到骨小梁直径小于骨髓脂肪 细胞直径,有参考意义。若要进一步测 量骨小梁减少程度,目前已有的正常测 量数值不多,但已知在髂前上嵴后方2。 5—-5厘米处,骨小梁在正常成人占切面 面积的15-20%,如在15%以下,应考 虑为骨质疏松。可用该处的活组织检查 来作出诊断。
(3)疏松的原因有甲 • 状旁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 垂体前叶功能不全或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 过多或过少,维生素C缺乏,全身性骨髓瘤 病,广泛性类风湿性关节炎,Boeck类肉 瘤,成骨不全等。 •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主要方 法
• ①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合理安排 饮食结构。老年人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 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 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 理地调节饮食并持之以恒,短时间内暴饮暴食 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 ②药物治疗: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者体内 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 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 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 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
骨质疏松PPT专业课件

运动与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 步、太极拳等。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6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展望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建立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骨质疏松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骨 质疏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包括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生 活方式等。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与骨形成失衡,骨量逐渐减少 ,骨骼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高。
流行病学特点
患病率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尤为显著。
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高于正常人群,骨折部位多 见于髋部、脊柱和手腕等。
加强科研合作与创新,推动骨质疏松防治技术进步
加强科研合作
加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 ,共同开展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和临 床研究,提高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的骨质疏 松防治技术和产品,如新的药物、医 疗器械等,提高骨质疏松防治水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开展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
组织各类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宣传周等,提高公众的 参与度和知晓率。
提高医疗保健体系对骨质疏松的重视程度
加强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
在医疗机构中加强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完善骨质疏松的医疗保健服务
建立骨质疏松防治中心,提供专业的骨质疏松诊疗服务,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 疗、营养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增加钙的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用机制
SFDA批准适应症
通过CaR调节,刺激聚集的成 治疗绝经后骨质 骨细胞胶原蛋白与非胶原蛋白 疏松症 的合成,增强前成骨细胞增殖, 延长成熟成骨细胞寿命,促进 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另一 方面,能剂量依赖地抑制前破 骨细胞的分化,诱导破骨细胞 凋亡,从而抑制破骨细胞介导 的骨吸收。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2mg/三个月,静脉滴注≥2 同唑来膦酸注射液
松症
小时,生理盐水250mL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同阿仑膦酸钠 松症、GIOP
同阿仑膦酸钠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
5mg/每年,静脉滴 注至少15分钟,液 体不少于250mL
一过性发热、骨痛、肌痛等 类流感样症状;每次给药前 检测肾功能,肌酐清除率< 35mL /min者不适用
雌激素
PTH (甲状旁腺激素片段) SERMs(选择性雌激 素受体调节剂)
维生素K2 植物雌激素
中药
新指南推荐 的双膦酸盐
阿仑膦酸钠
依替膦酸钠
伊班膦酸钠 利塞膦酸钠 唑来膦酸注 射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新指南推荐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双膦酸盐
作用机制
SFDA批准适应症
服用方法
不良反应及注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
基础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营养、运动、阳光等)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 预防跌倒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SFDA批准药物
双膦酸盐
锶盐
降钙素
活性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依据WHO标准,以脆性骨折史或DXA检测T值判断
诊断
依据
正常
T≥-1
骨量低下
-2.5<T<-1
骨质疏松
T≤-2.5,或者有脆性骨折史
重度骨质疏松
T≤-2.5合并一处或多处骨折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质疏松的诊断流程图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血、尿常规、钙、磷、碱性磷酸酶、胸腰椎侧位
鲑鱼降钙素 鳗鱼降钙素 雌激素
PTH
SERMS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新指南推荐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其他药物
作用机制
SFDA批准的 适应症
与破骨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结 合,激活蛋白激酶,短期内抑 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吸收边 缘形成),长期作用可以抑制 破骨细胞增殖,同时促进血Ca 进入骨骼或者通过肾脏排泄 (抑制肾小管Ca/P重吸收)
口服片剂,0.2g一日两次, 两餐间服用,服药两周停药 十一周,服药两小时内避免 高钙食物、矿物补剂、抗酸 药
注意轻度胃肠道反应, 包括轻度上腹疼痛、反 酸等食管炎和胃溃疡症 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返流性食管炎慎用
轻度胃肠道反应,包括轻度 上腹疼痛、反酸等食管炎和 胃溃疡症状;肾功能损害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雷洛昔芬口服片剂, 60mg/d
少数患者出现潮热和下肢痉挛症状,潮热症状 严重的围绝经期妇女不宜用,有静脉栓塞病史 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
新指2011南推荐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新增药物
新指南新增的 抗骨质疏松药物
雷奈酸锶
1,25双羟维生素 D3-骨化三醇 1α羟基维生素 D3-α-骨化醇
治疗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
治疗绝经后骨质 疏松症
服用方法
口服2g/日,睡前服用,最 好饭后2小时后服用
口服0.25~0.5μg/日
不良反应及注意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 泻、头痛、皮炎、湿疹,极 少发生超敏反应(用药3~6 周)。出现皮疹应尽快停药, 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具有高静脉血栓(VTE)风 险或既往病史者慎用;肌酐 清除率<30 mL/min患者不 推荐使用。不宜与钙和食物 同时服用。
❖ 年龄(老龄) ❖ 性别(女性) ❖ 体重(低体重) ❖ 身高(降低) ❖ 骨折史 ❖ 家族髋部骨折史
❖ 吸烟 ❖ 使用糖皮质激素 ❖ 类风湿关节炎 ❖ 继发性骨质疏松 ❖ 饮酒(≥3单位/天) ❖ 低BMD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9
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
•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测工具(OSTA)
全面完整的诊断,避 免误诊、漏诊
• 骨质疏松防治新进展
发现危险人群 明确诊治目标
预防疾病
脆性骨折 骨密度检测
鉴别诊断
注重安全,合理应用
2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合适剂量下,通过靶细胞表面 受体调节,促进肠道细胞对 Ca的主动吸收及肾脏对Ca的 重吸收,修复体内Ca平衡; 抑制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下调 PTH mRNA合成速率,抑制 PTH合成和释放,减少骨Ca 溶出
作为γ-羧化酶的辅酶,介导 骨钙素的谷氨酸残基羧基化, 羧基化的骨钙素与矿化组织内 的羟基磷灰石结合,促进骨矿 化,还有一定抑制骨吸收作用
长期使用应注意定期监测血 钙和尿钙水平
口服0. 5~1μg/日
肝功能不全者不建议使用, 长期使用应注意定期监测血 钙和尿钙水平
一日三次,每次口服15mg, 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腹痛、
饭后服用
皮肤瘙痒、水肿和转氨酶暂
时性轻度升高。禁忌用于服
用法华令的患者。
新指南,新关注
Hale Waihona Puke •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治已病→治未病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骨质疏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预防及治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定义
正常骨组织
骨质疏松骨组织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 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60岁前的围绝经 和绝经妇女,特 别是有绝经期症 状(潮热、出汗) 及有泌尿生殖道 萎缩症状的妇女
口服、经皮、阴道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绝经早期开始使用 药多种制剂,根据患 (60岁前),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年进行安 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 全性检测,重点是乳腺和子宫。
疗方案、剂量、制剂、 治疗期限
促骨形成药物,靶细胞 为成骨细胞及肾小管细 胞,通过受体刺激成骨细 胞增殖、促进释放骨生 长因子、促进1α羟化酶 活性,增加肠道Ca吸收
雌激素类似物,在子宫和乳腺 起抗雌激素样作用,在骨骼和 血脂为雌激素样作用
国外用于治疗严 重骨质疏松症
治疗绝经后骨质 疏松症
20μg/d,皮下注射
部分患者有头晕或下肢抽搐反应,有动物研究 显示可能增加骨肉瘤风险。合并Paget‘s病、骨 骼疾病放射治疗史、肿瘤骨转移及合并高钙血 症者,避免使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临床表现
• 疼痛
• 脊柱变形
• 骨折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骨折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骨折风险评估
7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高
<-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年龄、体重与风险级别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WHO骨折风险评估方法:FRAX
年龄、性别 体重、身高 以往骨折史 父母髋部骨折
吸烟 应用糖皮质激素 风湿性关节炎 继发性骨质疏松 过量饮酒≥3单位/天 低骨密度(BMD)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OSTA指数=(体重kg-年龄)×0.2
王女士:体重58kg,年龄65岁 OSTA指数=(58 - 65) ×0.2=-1.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
OSTA指数判断骨质疏松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
OSTA指数
低
>-1
中
-4~-1
治疗绝经后骨质 疏松症
服用方法
不良反应及注意
鼻喷剂200IU/日;注 射剂50IU/日,皮下或 肌肉注射,2~7次/周
肌肉注射,20U/周
少数患者有面部潮红、恶心,偶有过敏现象, 过敏体质慎用,按药品说明书要求确定是否做 过敏试验。应用疗程要视病情及患者其他条件 而定。
可能机制:雌激素受体调节降 低破骨细胞对巨噬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反应性、诱导破骨细胞 凋亡,下调刺激骨吸收的细胞 因子如IL-1、IL-6,或者经雌激 素受体阻止cAMP调节的PTH刺 激的破骨细胞形成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流行病学
➢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 病率女性为20. 7%,男性为14. 4%
➢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
在低骨量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 人种 ➢ 老龄 ➢ 绝经后 ➢ 母系家族史
➢ 低体重 ➢ 影响骨代谢药物 ➢ 低雌激素状态 ➢ 吸烟, 过量饮酒等 ➢ 缺乏锻炼 ➢ 钙摄入不足 ➢ Vitamin D 摄入不足 ➢ 高钠饮食 ➢ 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8
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
化验指标异常
化验指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