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设计管径确定

合集下载

暖气片管径选取标准

暖气片管径选取标准

暖气片管径选取标准暖气片是室内采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室内空间中。

在选择暖气片时,合理选取管径非常重要,可以保证热量传递的效果和能耗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介绍暖气片管径的选取标准,并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一、管径选取原则1.1热负荷计算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需要供应的热量,它与室内的建筑面积、保温状况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选取暖气片管径时,需要首先进行热负荷的计算,确定室内需要供应的热量。

然后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1.2水流量计算暖气片的传热效果与水流量直接相关。

过小的管径会导致水流受阻,降低了传热效率;而过大的管径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和能耗。

因此,选取合适的管径需要根据系统的水流量进行计算。

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G / (ρ * A)其中,Q为水流量,G为质量流量,ρ为水的密度,A为流通截面积。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水流量后,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对应的管径。

1.3流速控制流速是管道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参数之一。

流速太大会引起噪声和水锈问题,流速太小则会影响供热效果。

一般来说,流速控制在0.2-0.4米/秒之间比较合适,对于不同的管径,可以通过调整阀门和换热器来控制流速。

二、暖气片管径选取参考值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热负荷计算的结果和水流量的要求,我们可以参考下表来选择合适的暖气片管径。

管径(毫米)适用面积(平方米)15 4-620 6-1025 10-1432 14-2040 20-25需要注意的是,上表中的数值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厂家提供的性能参数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三、其他注意事项3.1系统水质在使用暖气片前,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和处理。

水质过差会造成管道堵塞、水垢产生等问题,影响传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合理选择管径时,也需要考虑到系统水质的要求。

3.2建筑布局建筑的布局和房间的使用情况也会影响暖气片管径的选择。

地暖方案及技术参数

地暖方案及技术参数

地暖方案及技术参数一、地暖方案。

# (一)整体布局。

1. 房间分区。

咱们得根据房间的功能和使用频率来分区铺设地暖。

像卧室这种需要长时间保暖的地方,地暖管的铺设密度可以稍微大一点,这样就能保证晚上睡觉的时候暖烘烘的,脚丫子不会冷。

客厅呢,是大家活动比较多的区域,也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但因为空间比较大,可能需要多几个回路来确保热量分布均匀。

厨房和卫生间就有点特殊啦。

厨房因为有炉灶这些发热源,地暖的热量需求相对没那么高,不过考虑到冬天洗菜刷碗啥的也不能冻手,还是得铺上。

卫生间的话,铺地暖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地漏这些地方,防止漏水损坏地暖系统,而且最好是可以实现快速升温,毕竟谁也不想在冬天脱了衣服还哆哆嗦嗦地等半天热气。

2. 管道走向。

地暖管道的走向就像给房子画一幅温暖的画。

一般是按照蛇形或者回字形来铺,这样可以让热水在管道里均匀地流动,每个角落都能照顾到。

就像水在小河流里,弯弯绕绕地把热量带到每一寸土地(地板)。

在墙角这些地方呢,管道要稍微弯曲得圆润一点,可不能硬掰,不然管道容易损坏,那就像血管堵塞一样,热量就送不过去喽。

# (二)热源选择。

1. 壁挂炉。

如果家里没有集中供暖,壁挂炉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它就像一个小暖炉,自己就能产生热水来供给地暖。

市面上有燃气壁挂炉和电壁挂炉。

燃气壁挂炉加热速度快,适合大一点的房子,而且使用成本相对比较低,只要有燃气供应就可以。

不过呢,需要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毕竟是烧燃气的,安全第一嘛。

电壁挂炉就比较适合小户型或者没有燃气管道的房子,安装比较方便,但是用电的话,如果功率大,电表可能会“压力山大”,电费也会多一些。

2. 空气能热泵。

这可是个环保又节能的好东西。

空气能热泵就像是一个“热量搬运工”,它从空气中吸取热量,然后把热量传递给地暖系统的水。

虽然前期投资可能比壁挂炉高一点,但是后期运行成本低呀,而且比较环保。

不过呢,它的工作效率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特别冷的天气,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需要辅助加热设备来帮忙。

地暖管面积与管径的要求

地暖管面积与管径的要求

地暖管面积与管径的要求咱来说说地暖管面积和管径的要求哈。

一、面积与管径的基本关系。

1. 小面积的情况。

要是你家面积比较小,比如说就几十平米的小房间。

那管径相对可以小一点,一般16毫米的管径就挺合适的。

就像小水流给小池塘注水似的,16毫米管径的地暖管能比较均匀地把热量送到每个角落。

2. 大面积的情况。

要是房子面积大,像那种几百平米的大别墅之类的。

那管径可能就得大些了,20毫米管径就比较靠谱。

这就好比大河流给大片农田灌溉,大管径能保证足够的热水流量,让热量在大面积区域内分布得比较均匀。

二、不同房间类型的特殊要求。

1. 卧室。

卧室主要是让人休息的地方,咱们不需要特别大的热流量。

一般16毫米管径就行,只要能让卧室保持温暖舒适的温度就好,大概18 22度,就像给卧室盖了一层温暖的小被子一样。

2. 客厅。

客厅比较大,活动的人也多。

如果面积小一些,16毫米管径能应付,但要是客厅面积超过30平米,那还是20毫米管径比较好。

这样才能保证客人来了不会觉得冷,大家可以在温暖的客厅里愉快地聊天玩耍。

3. 浴室。

浴室虽然面积不大,但它有特殊需求。

因为我们希望洗完澡出来不会冻得哆哆嗦嗦。

这里管径16毫米就可以,不过要注意布局,要让热量能快速地充满整个浴室空间,就像给浴室穿上一件热乎乎的小棉袄。

三、其他影响因素。

1. 房屋保温情况。

如果房子保温特别好,像那些新建的节能住宅,外面的冷空气不容易进来。

那不管面积大小,管径的选择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比如本来按面积可能需要20毫米管径,但因为保温好,16毫米管径也能达到很好的取暖效果,就像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不需要那么大的热量供应管道。

相反,如果房子保温差,那管径就得根据面积合理放大。

就像一个到处漏风的屋子,需要更大的热量“输入口”(管径)来保证室内温暖。

2. 热源情况。

如果热源功率比较小,像小功率的壁挂炉,那管径也不能太大。

不然热水流不动,就像小马拉大车一样。

如果是大功率的集中供热或者大壁挂炉,那管径可以根据面积适当选择大一些,这样能充分利用热源的能量,让整个屋子都热乎起来。

地暖主管道设计的两种计算方法

地暖主管道设计的两种计算方法

地暖主管道设计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由采暖热负荷、供回水温差决定;另一种应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

应取二者中大值。

以建筑面积100㎡的住宅为例:采暖热指标取60W/㎡,
采暖负荷:100*60=6000W=6kW
水流量:(6*0.86)/10=0.516m3/h
单路地暖盘管要求最小水流量:
管材PERT De20*2.0
水流速:取0.26m/s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中要求不小于0.25 m/s。

)
G最小=3.14*[(0.02-0.004)/2]2*0.26*3600=0.19m3/h
即单路地暖盘管要求最小水流量为0.19m3/h。

地暖的主要参数:
(1)、供水温度:50-60度,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0度。

(2)、供水压力:0.3-0.5Mpa,最高不应大于0.8 Mpa。

(3)、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度。

(4)、加热管内热水流速:宜控制在 0.25-0.5m/s。

(5)、地热辐射采暖结构厚度:50-80mm(不包括找平层和地面装饰层厚度),其中隔热层30-50 mm,填充层25-30 mm。

(6)、地热辐射采暖层结构重量:70-120kg/m2。

(7)、每环路加热管长度宜控制在60-80米,最长不应超过100米,每套分集水器不宜超过6个回路。

(8)、地面温度控制:人员长期停留的地面温度宜控制在24-26度,人员长短期停留的地面温度宜控制在28-30度,无人员停留的区域地面温度宜控制在35-40度。

地暖设计规范

地暖设计规范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一、一般规定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

2)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一下的规定:区域特征适宜范围最高限值人员经常停留区 24--26 28人员短期停留区 28--30 32无人停留区 35--40 42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要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5)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λ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

λ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加热管的技术数据及规格;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绝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等。

λ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

二、地面构造1)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

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2)地面构造有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曾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λ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对于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

λλ面层(装饰层)应采用热阻小于0.05㎡.K/W的材料。

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应按下表规定(热阻相当原则)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 20㎜与土壤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 30㎜与室外空气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 40㎜4)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

加热管的填充层不宜小于50㎜。

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地暖管道铺设标准

地暖管道铺设标准

地暖管道铺设标准
地暖管道铺设标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地暖管道进行铺设的具体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地暖管道铺设标准:
1. 管道选材:地暖管道通常采用PEX材质,具有耐高温、耐
腐蚀、抗压强度高等特点。

2. 管道直径:根据实际热负荷和设计需求确定地暖管道的直径,一般为16mm、20mm或25mm。

3. 管道铺设间距:根据地暖系统的设计要求,管道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0-15cm,具体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管道加固:地暖管道在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固定和加固,以防管道移位或受到外力破坏。

可以采用支架、固定夹等方式进行加固。

5. 管道斜度:地暖管道应保证有一定斜度,以便顺利排放空气和循环流体。

一般要求管道有0.5-1%的坡度。

6. 管道连接:管道连接通常采用热熔连接、承插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紧密、无渗漏。

7. 管道保护:在地暖管道铺设完毕后,应确保管道不受外力损坏,可以采用保护套、护套、保护层等方式进行保护。

8. 管道标识:地暖管道在铺设过程中,应当标明管道的名称、编号等信息,方便维护和管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暖管道铺设标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规范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运行。

地暖设计方法

地暖设计方法

外气温度(℃DB) -7 -5 -3 0
3 57
融霜修正系数 0.95 0.93 0.88 0.84 0.85 0.9 1.0
容量表
地暖部分选型流程
HD实例设计测试
【条件】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3.4℃ 室外机:RBZQ16AAY 管长损失不考虑 【计算】 HD能力(分别连接2/3台HD时)
外气温度(℃DB) -7 -5 -3 0
2F
13 1.690 100+30
15
1950 100+30
11
1430 100+30
80 10,400 130
合计 152 19.112
管间距 ㎜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水环路数 路 2
2 1 5 2
2
2 6 11
各环路管长 m
地面材料
U型: 1.容易产生房间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 2.弯管处为180°折弯,材料所受应力较大。 3.一般只在较狭小的空间内部分采用。
地暖部分选型流程
计算各房间总负荷 室外机初选
HD实际能力计算
管间距选择 各房间盘管布置要求 分集水器台数及位置设计
HD初选
不满足
校核HD能力 满足 地暖选型结束
地暖部分选型流程
管间距确认
地面盘管的管间距直接影响到地板的散热量,而地板散热量需满足室内 负荷的要求。管间距根据管材、室内设计温度、供水温度、地面材质等因素 而定——大金地暖产品管间距一般要求150mm。
地板材质
• 石材、瓷砖 • 地暖专用复合地板、 强化复合地板
管材及管径
• 管径:De20 • PEX-a、PERT

铺地暖的标准尺寸

铺地暖的标准尺寸

铺地暖的标准尺寸地暖是一种现代家居装修中最常见的节能设备,更是一种舒适性佳且使用方便的暖气系统。

许多家庭在安装地暖前,都会考虑安装地暖时的尺寸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安装地暖的标准尺寸。

首先,地暖的标准尺寸是指地暖电缆、地暖瓷砖、地暖膜、地暖泵等地暖主要部件的标准尺寸,通常按照安装地暖时准备的施工设计图进行尺寸设计,根据实际地暖能量及使用要求,可以确定最佳的地暖尺寸,以便在安装过程中以最低的成本到达预期的效果。

其次,地暖的标准尺寸根据安装环境和地暖能量要求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种安装尺寸:单层地暖尺寸、多层地暖尺寸和轴流地暖尺寸。

单层地暖尺寸指的是在单层地面上安装地暖电缆时,将安装地暖电缆的宽度设计为15~30毫米,将安装地暖电缆的厚度设计为2~4毫米,将安装地暖片的宽度设计为20~ 40厘米,将安装地暖片的厚度设计为2~4毫米。

多层地暖尺寸指的是在多层地面上安装地暖电缆时,将安装地暖电缆的宽度设计为20~50毫米,将安装地暖电缆的厚度设计为2~4毫米,将安装地暖片的宽度设计为20~50厘米,将安装地暖片的厚度设计为2~4毫米。

轴流地暖尺寸指的是在地面安装轴流地暖时,将安装地暖电缆的宽度设计为15~35毫米,将安装地暖电缆的厚度设计为2~4毫米,将安装地暖片的宽度设计为15~35厘米,将安装地暖片的厚度设计为2~4毫米。

最后,在安装地暖时,建议客户根据自身家庭环境及地暖能量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地暖尺寸,并事先准备好设计图,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实现最好的效果。

同时,客户应选择有资质的地暖安装公司,以确保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性。

总之,地暖的标准尺寸是根据安装环境及地暖能量需求确定的,在安装地暖时应注意最佳尺寸的选择,同时事先准备好设计图,并且应选择有资质的地暖安装公司,以实现最优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暖设计管径确定
1、地暖盘管管径的确定
1.1.1一般说来,地暖盘管管径不需要计算,在大多数民用建筑中,用De20(DN15)的管径就可以满足要求。

查《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附录A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选择合适的平均水温和地暖盘管的间距就可以满足要求。

请注意:附录A给出计算条件是加热管公称外径为20mm、填充层厚度为5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层厚度20mm、供回水温差10℃时PE-X管或PB管时数据。

表中给出了地面为水泥或陶瓷、塑料类材料、木地板、铺厚地毯几种情况下“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

如果是其他材料,如PE-RT 、PP-R和PP-B,按照《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3.4.2条要求,应通过计算确定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可参阅该规程“3.4地面散热量的计算”进行精确计算)。

实际上,在缺乏相关专业资料的情况下,附录A也可以作为其他管材设计时的参考数据。

1.1.2举例说明:某20℃房间计算热指标为40 W/m2地面层为木地板,平均水温40℃时,当平均水温40℃时,选用DN15的PE-X时可查附录A.1.3确定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

如下表(这是附录A.1.3的一部分),间距300即满足要求(66.8-26.3=40.5满足要求房间耗热量40W/m2的要求)
1.1.3顺便加以说明:选择地暖盘管时,管材、管径确定之后,还要根据采暖系统设计运行温度、压力选择壁厚,这样地暖管才算选完。

这部分请参看《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附录B加热管的选择”。

这里也给出一个范例:一般六层住宅楼,平均水温40℃时,用壁厚2mm,DN15的PE-RT管子就可以了。

2、立管管径的确定朋友们应该还记得负荷计算的方法。

假设我们已经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了建筑物各部分的负荷。

下面先介绍一个公式。

流量计算公式:GL=0.86×∑Q/(tg-th)Kg/h
其中:GL—流量,Kg/h;∑Q—热负荷,W;tg、th—供回水温度,℃。

我们把计算的负荷与供回水温度代入上边的公式,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流量。

接下来接着介绍一个参数:比摩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米管道的阻力。

室内采暖系统的经济比摩阻应控制在60~120Pa/m。

室内采暖立管常采用焊接钢管。

可以在暖通专业的设计手册(如:《供
暖通风设计手册》P345)中找到“热水供暖系统管道水力计算表”,用控制比摩阻的方法,根据流量和比摩阻选择管径。

这是计算的原理,下面介绍个管径选择的好工具:“鸿业水力计算器”,举例说明。

点“流量计算”按钮,输入负荷和供、回水温度,比如5000W,55,45;点“OK”进行计算。

菜单自动退出,并将数据返回到“流量计算”按钮后的小方框内。

将该流量填到下边的计算表中,选择管径,点击“计算”,这个软件将自动计算比摩阻。

为了便于比较,我选了三个管径:用比摩阻控制法,选择DN20的管径就可以了。

如果是末端。

可以将管道放大一号,取DN25。

根据上边的方法逐段进行管径计算就可以了。

对于做地暖的朋友来说,我觉得有“鸿业水力计算器”是非常好的小工具,有了他就足够了。

这是一款免费软件,朋友们可以到鸿业公司的网站的“下载中心”去下载。

3、最后简单的谈下阻力的计算先说计算公式及其阻力的计算的原理:
3.1比摩阻的计算
可以根据本文第二段中的方法,用暖通专业的设计手册的“热水供暖系统管道水力计算表”
直接查取管道比摩阻,如果所查数据没有列在表中,需要用内插法进行计算。

下面介绍用公式直接计算:《节能技术》中给出了计算公式为:R=0.00688×0.00050.25×G2/(U1×D0.25)
其中:R—比摩阻,Pa/m;G—流量,Kg /h;U1—水的密度。

近似取100℃时的值:958.38Kg/m3;D—管径,m。

有了这个公式,就可以直接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单位长度管段的阻力了。

3.2沿程阻力的计算《节能技术》中给出的计算公式为:R = H×L
其中:R—沿程阻力,Pa;H—比摩阻,Pa/m;L—管段长度,m。

3.3管段阻力公式:管段阻力的精确计算需要根据先计算局部阻力,再把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和。

这些计算原理在《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3.7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水力计算”。

本文介绍个粗略的计算算法。

《节能技术》中给出了计算公式为:R=H×L(1+a)
其中:R—沿程阻力,Pa;H—比摩阻,Pa/m;L—管段长度,m。

a—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与沿程损失的比例百分数,一般a=0.3 。

对比3.2和3.3中的两个公式,可得出以下关系式:R管段= 1.3×R沿程
管径选择还有其他方法;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也可以输入管道的负荷模型按系统进行计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相关的暖通设计手册或体验下软件。

下面推荐几本好的资料和软件:
采暖资料[1]陆耀庆.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2]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贺平、孙刚.供热工程(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 李岱森.简明供热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暖通
软件[1] 鸿业暖通ACS 6.2;[2]浩辰暖通6.0;[3]天正暖通7.5 以上软件都可以到网上下载的试用版。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