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实验2.

高级财务管理实验2.
高级财务管理实验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资本收益分配、存货管理实验(实习)日期 4.12 得分指导教师赵凌

系会计系专业财务管理年级2010级班次1班姓名张晶晶学号20102339047

实验二资本收益分配、存货管理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资本收益分配的顺序及资本收益分配的经济效果;掌握股利分配中的有关规定、股利理论和股利分配政策等问题。

实验资料:

某公司年终利润分配前的有关资料如下表7-1。

表7-1

项目金额(万元)

上年未分配利润1000

本年度税后利润2000

股本(500万股,每股1元)500

资本公积100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400

所有者权益合计4000

每股市价40

该公司决定:本年按规定比例15%提取盈余公积(含公益金),发放股票股利10%(即股东每持10股可得1股),并且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1元。要求:假设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价值成正比例关系,计算利润分配后预计每股市价。

实验步骤:

1.输入值。按表7-2所示在区域A3:B15输入计算所需原始数据。

表7-2

A B

3 项目数额

4 上年未分配利润(万元)1000

5 本年度税后利润(万元)2000

6 股本500

7 资本公积(万元)100

8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万元)400

9 所有者权益合计(万元)4000

10 每股市价(万元)40

11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提取比例15%

12 股票股利发放比例10%

13 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元) 0.1

14 每股面值(元) 1

15 流通股数(万股) 500 2.输出值。按表7-3所示在区域A17:B28输入计算所需算式。

表7-3

A B

17 项目金额(万元)

18 1.提取盈余公积=B5*B11

19 盈余公积余额=B8+B18

20 2. 股票股利=B10*(B15*B12)

21 股本余额=B6+B14*(B15*B12)

22 3. 股本溢价=(B10-B14)*(B15*B12)

23 资本公积余额=B7+B22

24 4. 现金股利=B15*(1+B12)*B13

25 未分配利润余额=B4+(B5-B18-B20-B24)

26 5.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价值之比=B10/(B9/B6)

27 分配后每股账面价值=(B25+B23+B19+B21)/B21

28 6.预计分配后每股市价=B27*B26

表7-4

A B

1 资本收益分配的经济效果

2 输入值

3 项目数额

4 上年未分配利润(万元)1000

5 本年度税后利润(万元)2000

6 股本500

7 资本公积(万元)100

8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万元)400

9 所有者权益合计(万元)4000

10 每股市价(万元)40

11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提取比例15%

12 股票股利发放比例10%

13 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元) 0.1

14 每股面值(元) 1

15 流通股数(万股) 500

16 输出值

17 项目金额(万元)

18 1.提取盈余公积

19 盈余公积余额

20 2. 股票股利

21 股本余额

22 3. 股本溢价

23 资本公积余额

24 4. 现金股利

25 未分配利润余额

26 5.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价值之比

27 分配后每股账面价值

28 6.预计分配后每股市价

实验资料:

(1)存货管理

假定某存货的年需求量为3600件,单位存储变动成本为2元,单位订货成本25元,单价10元,单位缺货成本为4元,交货时间为10天,日耗用量为10,每日送货量为30。交货期的存货需求量及概率如图表表6-3所示。

表6-3

需求量(件)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概率1% 4% 20% 50% 20% 4% 1%

计算:

(1)存货的经济批量、成本、订货次数及再订货点。

(2)不同保险储备下的总成本并从中选优。

实验步骤:

(1)创建工作表格,如表6-17、6-18所示。

表6-17

A B C D E F

1 存货决策(保险储备模型)计算表

2 原始数据区计算区

3 年需求量3600 经济订货量

4 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2 订货次数

5 单位缺货成本 4 再订货点

6 单位订货成本25 最佳订货周期(月)

7 每日送货量30 存货总成本

8 交货时间10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元)

9 每日耗用量10 -

10 单价10 -

表6-18

A B C D E F

13 存货决策(保险储备模型)计算表

14 交货期的存货需求量及概率不同保险储备下的总成本

15 需求量概率保险储备中间值总成本

16 70 1%

17 80 4%

18 90 20%

19 100 50%

20 110 20%

21 120 4%

22 130 1%

23 - 最小成本

24 - 再订货点

(2)在表6-17中的C3:C10、表6-18中的A16:C22单元格区域内输入原始数据。

(3)参考表6-19所示,利用相应公式或函数在表6-17、表6-18中进行计算。

表6-19

单元格公式或函数

F3 =SQRT(2*C3*C6/C4)

F4 =C3/F3

F5 =C8*C9

F6 =12/F4

F7 =SQRT(2*C3*C6*C4)

F8 =F3/2*C10

D16 =IF(A16

D17 =IF(A17

D18 =IF(A18

D19 =IF(A19

D20 =IF(A20

D21 =IF(A21

D22 =IF(A22

E16 =IF(D16="无效","无效")

E17 =IF(D17="无效","无效")

E18 =IF(D18="无效","无效")

=IF(D19="无效","无效",

E19

(A19-F5-D19)*C19+(A20-F5-D19)*C20+(A21-F5-D19)*C21+(A22-F5-D19)*C22)

=IF(D19="无效","无效",

E20

(A20-F5-D20)*C20+(A21-F5-D20)*C21+(A22-F5-D20)*C22) E21 =IF(D21="无效","无效",(A21-F5-D21)*C19+(A22-F5-D21)*C22)

E22 =IF(D22="无效","无效",(A22-F5-D22)*C22)

E23 =MIN(F19:F22)

E24 =D21+F5

F19 =C5*E19*F4+D19*C4 F20 =C5*E20*F4+D20*C4 F21 =C5*E21*F4+D21*C4 F22 =C5*E22*F4+D22*C4 实验习题:

完成表6-17,6-18,7-4。

表6-17

表6-18

表7-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