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
如何快速练出丹田内气

如何快速练出丹田内气前面的文章曾经讲过,小白怎样学气功快速入门。
身边的几个朋友曾经经过现场指导,其中一位体质比较敏感的当天就从双手找到气感,自然是自信心爆棚,从此对练气爱不释手。
但是入了门以后,你不能经常那样练初级的功法,好比是你在幼儿园再怎么用功?你也没有一年级的同学学的好,学的东西多。
提供最主要的基础就是丹田气,练出来以后你才能向小周天,大周天迈进。
所以已经练出气感的朋友,应该开始丹田气的修炼。
书上网上关于丹田气的修炼的功法,何止千万。
本人也尝试十余种,但都没有老师口传的这套管用。
今写出来,回馈关注我的朋友。
这套功法占坐躺三式都有,而且每式都有三层功法,本人就挑最容易入手的躺式第一层讲。
预备式:平躺在床上,枕头不宜太高。
然后双腿慢慢蜷起,双脚心相对,然后两膝盖向两边自然分开(姿势不是不雅?但这就是秘密)。
初始两跨分开的时间长了,会有酸疼的不适感,可提前找一些靠枕一类的东西,分别放在两腿的旁边,似一点支撑。
双手的大拇指扣住中指,分别放在两条大腿根部,深呼吸三次,放松入静就可以开始了。
舌顶上颚,意守丹田,想象丹田有一团能量在做顺时针旋转。
用逆腹式呼吸法(一逆顶三顺,想快一定要用逆腹式呼吸法)。
如果实在没有基础,逆腹式呼吸做不来,可正常的腹式呼吸过度一下。
吸气时会阴轻轻提起,小幅微微收起,意在丹田。
呼气时小腹微微鼓起,想象体内一股真气,从喉咙部位顺任脉下入丹田,和丹田的能量汇合,丹田能量球越来越大,越来越热。
收工。
自然调息三次,双腿伸直并拢,双掌搓热,抚于小腹丹田位置上,先逆时针旋转49次,在顺时针旋转49次。
在旋转过程中,将丹田之能量慢慢的散布于全身。
这套功法学会后,坐卧行走睡每时每刻随时皆可练习。
练丹田气的速度数倍于其他的功法。
请好自珍惜。
喜欢气功的朋友,可关注,以后会断断续续的把后边的讲出来。
丹田充气法:睡前躺着练,久练通周天

丹田充气法:睡前躺着练,久练通周天
这是我数年前收集的一个小功法。
事情太多,正常的练功时间无法保证!每临睡前练习一会,感觉效果极佳。
特介绍给各位初学者。
功法:
仰卧于床上,双目微闭,上下牙齿相对轻合,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每次呼气时,自齿隙间发“嘶…”声,气尽声止。
反复进行即可!
注意事项:
一、全身必须放松,特别是胸腹部。
二、呼吸以自然为好,不要强行拉长呼气或吸气时间。
三、当练习十分钟后(不是绝对的)小腹发热,此时意注小腹,意随气行,补充丹田内气。
当不想再练时,意注小腹一会,即为收功!若功中睡去,可在第二天醒来时,轻轻意守小腹数分钟!
本功可作为丹田内功的补助功法。
为打通小周天打基础。
丹田如何聚气快速简单学会聚气

丹田如何聚气快速简单学会聚气
1、练功者采用一般的坐姿,放松入静,排出杂念,呼吸自然。
口眼轻闭,头身中正,含胸沉腹,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住丹田虚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个空间,意念双目神光朗照这个空间,达到“万念俱灭,一灵独觉”。
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2、聚气法:这种功法主要是借助天地间的混元气帮助丹田内气集聚。
练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观想自己在朦胧宇宙真气中之后,并默念“我在其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
然后用手掌在下丹田处划圈,男左女右,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划在圈内,再从大到小。
划圈时意想宇宙的真气、光能都被调集过来,向划圈的中心点小腹处集聚。
划圈时,意念用手把周围的气场搅动,好像把一盆水搅动一样,形成一个气场的漩涡,使真气集聚到下丹田。
这种功法的关键是意念,意念到了,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点击展开全文。
丹田内转的九个方法

丹田内转的九个方法
以下是丹田内转的九个方法:
1. 腹式呼吸法:通过深呼吸,将气息引入丹田,然后缓慢呼出,同时将丹田内的气息向下推动,以达到丹田内转的效果。
2. 腹部按摩法:用手掌轻轻按摩腹部,从右下方开始,顺时针方向按摩,以刺激丹田的活力。
3. 腹式运动法:通过腹式运动,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可以锻炼腹肌,同时也可以刺激丹田的活力。
4. 内观法:闭目静坐,将意识集中在丹田,感受丹田内的气息,以达到丹田内转的效果。
5. 气功练习法:通过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功法等,可以调节身体的气息,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6. 静坐冥想法:闭目静坐,将意识集中在丹田,通过冥想的方式,调节身体的气息,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7. 食疗法:通过食疗,如食用一些具有温热作用的食物,如姜、葱、蒜等,可以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8. 药物疗法:通过服用一些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可以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9. 水疗法:通过泡脚、洗澡等水疗方式,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促进丹田内的气息流动。
练丹田气最简的方法

练丹田气最简的方法
练习丹田气是一种古老的修炼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内
的能量,提高身体的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通过简单的练习来提升丹田气的水平,下面就介绍一些最简单的方法。
首先,找到丹田的位置。
丹田位于脐部稍微向内的地方,是人
体内气的主要聚集点。
当我们练习丹田气时,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
这个位置上。
其次,深呼吸。
坐下来,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气流进入
丹田。
然后慢慢地呼气,将气从丹田中排出。
重复这个过程,让自
己的呼吸变得更加深沉和平稳。
接着,进行轻微的按摩。
用手指轻轻按压丹田的位置,顺时针
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几分钟。
这样可以刺激丹田周围的经络,促进
气血的流通。
此外,可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气功练习。
比如,站立或坐下来,慢慢地将双手抬起到头顶,然后缓慢地放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集
中注意力在丹田,感受气的流动。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
练习丹田气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要着
急求成。
每天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慢慢地就会感受到丹田气的变化。
通过以上这些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地练习
丹田气,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够尝试并坚持下去,
享受到练习丹田气带来的好处。
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精编资料推荐)快速练出丹田气的功法

……………………………………………………………专业资料推荐…………………………………………………
快速练出丹田气的功法
金刚桩内功乃少林真传,法简效宏,功效极为惊人!习者用心修习10天即可令丹田聚气成团,身心剧变判若两人,一般疾病不药而愈。
继而打通大、小周天,从而产生超常的攻防能力。
(1)预备式
两脚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口微闭舌抵上颌,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虚领顶颈,下颌微收,眼微闭,两手心自然相对下垂体侧,肩要沈,胸宜含,总之使身体舒适为宜!
(2)第一式
接上势,两手缓缓上提抱于胸前,两手距胸30厘米,手指似弯非弯,似夹非夹,劳宫穴相对呈抱球状,两手相距5厘米为宜,身躯正直,做到松而不软,紧而不僵,静站5分钟。
(3)第二式
接上势,两手慢慢同时外拉,拉至10厘米左右再缓缓内合,合到3厘米左右时,再同时向外拉,如此反复练习,但动作一定要放慢,不可用僵力开合,要体会两手之间似乎有物,不久你就会发现两手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令你双掌合不拢、拉不开,此即内功初生之兆!呼吸与动作也需配合,开时吸,合时呼。
(4)第三式
上式修习10分钟后可做收功,两手于胸前抱住不动,将掌中内力分成两股,各自从双掌劳宫穴吸入,并沿两臂上行至胸部合而为一,然后下沈至小腹丹田。
连做3次,每次动作都是吸气运行,呼气时两掌下按配合内力同时下沈丹田,然后双掌迭放于下丹田,意守丹田30分钟为宜!
(5)收功式
上式做完须起身行走数趟,两手互相揉搓至发热,轻蹬双腿,宁心静气片刻即可。
1。
练丹田气最简的方法

练丹田气最简的方法
练习丹田气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调节呼吸和集中注意
力来调和身心,增强体质。
下面介绍一种最简单的练丹田气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保持舒适的姿势,闭上双眼,放松身体,调整呼吸。
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尽量使
呼吸平稳和舒缓。
在呼吸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放在丹田部位,也
就是脐下三寸的地方。
尽量感受到气在这个部位的运动和积聚。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想象自己吸收了大自然的能量,让气在
丹田部位慢慢聚集,感受到身体逐渐放松,心情逐渐平静。
这个过
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不要着急,慢慢来,让自己完全沉浸在
这个状态中。
当感觉到丹田部位有了一定的热度或者饱满感时,可以慢慢地
将注意力从丹田部位转移到全身各个部位,感受整个身体的状态。
同时,继续保持深呼吸,让气在全身循环流动,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练习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一般建议每天坚持练习15-30分钟。
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晚上练习,这样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状态,提高精神和体力。
练习丹田气需要持之以恒,不要急功近利,要慢慢来,循序渐进。
同时,要配合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练习丹田气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身心,增强体质。
希望大家能够按照上述方法坚持练习,感受到身心的变化,享受健康和平静的生活。
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1.上吸下呼法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
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
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真气被吸到头顶(百会穴处),呼气时,意想真气从百会经印堂穴流到中丹田处(膻中穴区域)。
呼吸一定要匀、缓、自然,意念一定不要过重。
每天早、午、晚练习三次,每次20~30分钟,大约3~10天即会感到每一呼吸时,即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
此法习练1~5天时,可产生中丹田紧张感,属正常现象。
当每一呼气即感到热流注入中丹田时,则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慢慢地热流自然向下丹田处推进。
经过5~15天习练,即可达到每次呼吸时,都会感到一股热流注入下丹田。
此时脾、胃、肠、膀胱、肾等疾病都会好转或痊愈。
当感到每一呼吸时有股有流注入下丹田时,此时再练时,呼气要轻轻地止于下丹田,呼气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
再过5~10天,即感到丹田气足,明显有一气团存在,此即气丹产生,再继续习练,经络及大、小周天将逐步打通。
2.金丹直灌法端坐或盘坐,姿势皆同上。
自然呼吸。
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黄色真气聚成一乒乓球大小的金丹,呼气时意念金丹穿过头顶百会穴慢慢地沿着中脉降下丹田。
如此吸气聚金丹,呼气降金丹,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大约经过30~40天的习练,即可感到金丹(气团)的存在。
3. 旋转金丹法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
自然呼吸。
意想下丹田处又金黄色的一个鸭蛋大小的金丹。
双手交叠轻放在下丹田处,然后均匀、缓慢地逆时针旋转120~360圈,然后再顺时针旋转120~360圈。
每转一圈大约5秒钟,每天2~3次,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热胀,气丹转动感。
4. 呼吸封丹法姿势同上,呼吸自然。
先观想下丹田处有一鸭蛋大小的金黄色气丹3分钟。
吸气时意想鸭蛋大小的气丹胀到足球大,呼气时意想气丹恢复到鸭蛋大小。
每天习练2-3次,每次30~40分钟,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丹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里的功不仅指武术基本功,更指代表实力的功力。
练就超人的功力是一个练武者终生的追求。
功有内功、外功、轻功等,其中内功更重要。
功谚云:“练就丹田混元气,打遍天下无人敌”。
少林《易筋经》(内壮篇)也说:内壮侧重于练“道”,外壮侧重于练“勇”,内壮可以步入超凡入圣之高深境界,外壮则难脱俗套。
内壮与外壮相比较,内壮更令人羡慕。
事实也证明,要练成金刚之躯,非走内功这条路子不可,而且,内功也是练成轻功的基石,没有深厚的内功,轻功便无从谈起。
练习内功之法,各家各派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以练气、养气为主,只是方法不同,功效也就快慢不同。
现将本人所习的南少林铁布衫功的内功修炼方法介绍给大家。
该法简单易学,二十天左右丹田即会有得气感,两至三个月左右丹田内气即能聚集成团,可收可发,随意自如,实为少林之真传,功家必修之功也。
望好者自珍之。
(一)内养功
练者先备一个一寸厚的坐垫放好,然后宽衣解带,正身盘膝而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
鼻脐相对,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姿势端正,双目微闭、双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双手掌心朝天结一手印上下重叠(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
吸气时意想一股真气自百会穴进气贯注丹田,微微提肛。
呼气松肛,似守非守丹田,进气要缓慢,绵绵长长,功中一切顺其自然。
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放松入静,无忧无虑,使内气随着人的意识引导而贯通到全身各个部位。
初练时每次练半小时,后逐渐延长至1—2小时以上。
每日练2次。
收功:一掌贴于丹田,另一掌覆于其上(男右掌在内,左掌在外,女反之)。
以肚脐为中心,两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渐放渐大,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两侧至腰侧为限,共36圈。
然后每三圈缩小一次,渐缩渐小,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最后收在丹田处,意念全身之气渐渐收拢在丹田成团,然后发散至全身四肢百骸。
两手掌心对搓发热、擦面。
鸣天鼓36通;叩齿36通;将口水咽入丹田。
然后再缓缓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炼丹功
炼丹法是为了巩固并加强丹田气感(热感)。
分为四个步骤来操练,分述如下:
第一步
将丹田处的气团,想象成一个圆球,红色并发光,气团周围还弥漫着灵气。
1、以腹正面为平面,意念气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并逐渐带动弥漫着的灵气。
旋转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体会转动时的热感。
然后逆时针旋转36、7
2、108圈。
2、以会阴到百会的连线为轴,水平面为平面,气团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转。
3、以左右两腰侧的连线为轴,身体侧面为平面,气团先向下向后向上向前旋转36、72、108圈,再逆反向旋转。
最后收功(同内养功)。
注意这里气团的“旋转”,并非“运行”。
旋转是指气团在原位围绕一根直线轴转动(如转动地球仪),运行指气团离开原位,形成一定的运动轨迹。
(以上1—3分别以身体正面、水平面及身体侧面为平面,下同)。
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炼丹第一步必须在内养功有成效(即丹田热感)的基础上才能加练。
二是气团的旋转必须是缓慢而均匀的,不能忽快忽慢,要耐心地体会它的旋转。
由于是以意引气,故不能急燥,否则可能出偏差。
第二步
第一步练习纯熟,气感很强后,可改练第二步,方法如下:
1、以肚脐为中心,以身体正面为平面,气团作顺时针圆周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左右至两髋骨,上至心窝,下至耻骨,为最大,共36周或72周。
气向上提时配合吸气,气向左向下时配合呼气。
注意:(1)气团运行均匀、缓慢,要耐心体会。
(2)转圈要尽量成圆形,不能转弯抹角,然后反方向运行渐收渐小收至肚脐,配合呼吸,圈数同上。
2、带脉运行。
先将丹田之气向前引向肚脐,然后向右腰运行,呼气;接着,将气向后腰命门向左腰侧运行,吸气;再从左腰侧经肚脐向右腰侧运行,呼气;如此缓慢运行36周或72周,再逆方向运行36周或72周,最后回收丹田。
3、将丹田气沿任脉向下引向会阴穴;呼气,再引向长强,上提命门、吸气;从命门向前透出至肚脐,再沿任脉向下,呼气……如此运行36周或72。
将气引回丹田。
最后收功(同内养功的收功,下同)。
注意:(1)必须等第一步练习纯熟后方可改练此步,不可操之过急。
(2)气的运行必须缓慢、均匀。
第三步
第二步练习纯熟后,可改练第三步。
1、以身体正面为平面,以中脘穴与中枢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引气运行,渐行渐放渐大,共36周或72周。
左右扩至两肋,上至天突,下至耻骨,先顺时针运行,再逆时针运行,配合呼吸。
2、以带脉运行为原型,引气向上螺旋顺时针运行,渐升渐高,至与天突穴同高的水平面为止,36圈或72圈;然后反方向运行,渐降渐下,回复至带脉,再收回丹田。
注意配合呼吸。
3、呼气,将其气从丹田降入会阴;吸气,从会阴引气到长强,沿督脉经命门、中枢至大椎穴;呼气,再将气前透至天突穴,沿任脉向下经中脘、肚脐、丹田,向下至会阴;再吸气……如此周而复始。
可行36或72周。
第四步
第三步完成后,气感已很强烈,并能意领气走,气随意行,这时外在的锻炼——排打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时气通大小周天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现将气的运行路线及呼吸的配合详述如下:
1、带脉运行36或72圈。
2、小周天行功:呼气,将丹田之气向下沉入会阴;吸气,将会阴之气经长强(闭后阴)沿督脉上经命门、中枢、大椎、后枕至头顶百会穴;呼气,引百会气向前经印堂、人中、天突、膻中、中脘,向下降至丹田。
如此提降沿小周天运行,共36周或72周。
然后在带脉行功及小周天行功纯熟的基础上加练大周天行功。
大周天行功方
法如下:呼气,将丹田之气沿两足三阳经向下降至脚心,吸气,将涌泉之气沿两足三阴经向上提至会阴穴;然后呼气,换气一口;吸气,气分两支沿两耳后向下经两手三阳经至十指尖之井穴;吸气,将井穴之气沿手三阴经上提至天突穴会合;呼气,将天突穴之气向下降至丹田。
如此大周天运行一遍。
可运行36遍。
至此,丹田浩然之气已凝成一团,可聚可运。
练者精神饱满,巍然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