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知识点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课程标准:通过学习1640年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领导阶级是哪个阶级?主要领导人是?哪位国王被送上断头台?答: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资产阶级、新贵族;克伦威尔 1649年查理一世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答:1688年光荣革命(“宫廷政变”,也被称为不流血的革命)。

4、为了保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议会在哪一年通过了什么文件?该文件颁布的目的?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它的通过有何意义?答:1689年、《权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权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的权力。

意义:1、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2、君主立宪制度逐渐形成。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意义?答: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对世界: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答:国家性质:由封建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由君主专制变成君主立宪制。

第18课美国的独立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是什么?答: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转折、结束和胜利的时间以及分别的标志事件各是什么?(大陆会议?大陆军?)答: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探索。

2、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僵化,严重弊端)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对欧亚非的安排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英、法、美主宰,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

相关链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开始。

2、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日美两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内容: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列强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是资本主义世界短期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

四、经济大危机1、经济危机(1929—1933)从美国纽约开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劳动人民深受其害。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罗斯福新政(美国)①、1933年,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对比记忆表)第1课:古代埃及①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代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②统一与灭亡: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③科学文化:(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木乃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建筑方面,(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①位置:”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米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区。

②文化: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

③建国:(汉谟拉比)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还制定了(法典)④评价(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但《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⑤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第3课:古代印度(有“黄金之国”、“大象之国”的美称)①位置:古代印度在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②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许多小国。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③文化:“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到世界各地。

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④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级是(婆罗门);第二级是(刹帝利);第三级是(吠舍);第四级是(首陀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知识点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历史传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国议会的诞生:(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2)议会制度的确立:根据《大宪章》,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17世纪,王权与议会矛盾尖锐(1)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2)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革命过程:A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B 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C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D 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E 王权复辟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表91-6-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表91-6-2: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的创作表91-6-3: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比较表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点。

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表91-6-4: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姓名主要事迹林肯他主张为维护国家统一,应当尽快解决美国的奴隶制问题,并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废除奴隶制。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宣布南部各州为叛乱州,号召人们参军。

但在战争初期北方军队却一再失利。

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在剧院刺杀了林肯。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C)A.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人民宪章》B.马克思创办《莱茵报》C.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D.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2.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理论是(B)A.科学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C)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巴黎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D.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4.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中联邦政府颁布的文件是(C)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D.《共产党宣言》5.下列关于林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 B.林肯在南北战争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C.林肯先后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和《宅地法》D.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剌杀在剧院6.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是揭示下列哪一事件的实质(B)A.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 D.南北战争资产阶级改革 D.资产阶级革命④632年8.列举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的名称和发生的时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的成就:天文学、数学、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徐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促进医学的产生。

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每个侧面形似汉字的“金”,所以中国人称“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种姓制度内容: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佛教的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力山大帝国希腊城邦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海洋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思维导图】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程标准】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拉美独立运动 (1)背景: 葡萄牙和西班牙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剥削;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英雄人物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加强。

(2)时间: 1857 —1859年。

(3)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4)结果:失败。

(5)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知识,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1.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2)时间:18世纪初。

(3)人物:彼得一世。

(4)目标: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5)内容: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废除农奴制(1)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

(2)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知识点1836---1848
政治纲领
:___________________
英国宪章运动中心内容:要求取得__________,提高政治地位,以便参与国家管理。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失败,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
结果:失败,1871年5月21日至28日,__________________。

巴黎公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念: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作词,___________谱曲。

背景:南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矛盾的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南北战争战争初期,北方一再失利。

—1865 转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__________年,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扫清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条件。

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作
背景:农奴制阻碍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着着危机。

1861年改革者: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8年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内忧:_____________掌握实权,对外____________,阶级矛盾尖锐。

外患:_________年,_______敲开日本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向西方学习,掀起了倒幕运动。

内容: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1868年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治维新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有远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进步性:使日本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摆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日本历史的__________。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放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奴隶宣言》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化改新是日本向__________学习,使日本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过渡,明治维新是日本向__________学习,日本从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我们要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明的长处。

大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英、美、法三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