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第三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汪小兰,第三版)

4.14溴苯氯代后分离得到两个分子式为C6H4ClBr的异构体A和B,将A溴代得到几种分子式为C6H3ClBr2的产物,而B经溴代得到两种分子式为C6H3ClBr2的产物C和D。A溴代后所得产物之一与C相同,但没有任何一个与D相同。推测A,B,C,D的结构式,写出各步反应。
答案:
4.15将下列结构改写为键线式。
h. 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 i.3-氯-1-丙烯3-chloro-1-propene j. 1-氯-1-丙烯1-chloro-1-propene
6.4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必要溶剂或试剂
答案:
6.5下列各对化合物按SN2历程进行反应,哪一个反应速率较快?
答案:
6.6将下列化合物按SN1历程反应的活性由大到小排列
第一章绪论
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离子键化合物
共价键化合物
熔沸点
高
低
溶解度
溶于强极性溶剂
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
硬度
高
低
1.2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2.5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a. 3,3-二甲基戊烷b.正庚烷c.2-甲基庚烷d.正戊烷e. 2-甲基己烷
答案:
c > b > e > a > d
2.6写出2,2,4-三甲基戊烷进行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一氯代产物的结构式。
答案:
农学考研--315化学414植物生理生化推荐教材

315化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有机化学》(第三版或第四版均可)汪小兰
《普通化学》(第三版或第四版均可)赵士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赵士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和实验相关,建议也可到图书馆接一本化学实验相关书籍结合考纲要求复习即可)
辅导书:
2013农学门类考研丛书-----(每年大概8-9月份出)
《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2010年考研丛书)赵士铎周乐张曙生主编,农业大学出版社
看,
便评价)
2012
版社
2010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高职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化学制剂、药学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等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有机化学和药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药物中,极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而且在大量涌现的新药中,也几乎是有机化合物。
通常有机药物的结构和性能都较复杂,要正确了解和掌握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配制和药效,以及对新药的创研、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合成药物生产中的工艺改进、药品质量检验、剂型加工以及药品使用保管、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精制等,都需要有比较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作基础, 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从事化学制药生产中的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为主线,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在选择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紧扣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总计144学时包含:理论课程(100学时)、实验课程(44学时)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这些知识、技能、方法在生活和化学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关注化学制药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一定的合作共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意识、劳动纪律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
重新建立及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
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有机物性质---结构式的重要性。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1.价键理论
回顾中学化学键概念,写出几种简单无机物、有机物的电子式;简述价键理论要点。
2.分子轨道理论
介绍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有成键
轨道和反键轨道;成键电子围绕整个分子运动电子。
成键三原则:对称性匹配、能量近似、最大重叠。
表示方法:波函数表示
3.碳原子杂化轨道理论
详细讲述杂化轨道理论要点,从价键理论过渡到杂化轨道理论,
用轨道式表示碳原子的价层电子的排布。
讲述杂化轨道概念及SP3杂化、SP2杂化态、SP杂化态。
论述σ键、π键的形成过程、电子云形状与特点。
简述共价键的四个参数:键能、键长、键角与偶极矩。
简述分子几何构型、极性与分子化学键的关系。
介绍化学键的异列与均裂。
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方法
1.用容
第三节烷烃和环烷烃的异构与构象
1.烷烃和环烷烃同分异构现象。
2.乙烷和丁烷的构象,
3.环烷烃和取代环烷烃的构象。
讲述对象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2.掌握离域键,电子离域及共轭效应等重要概念
3.了解苯的结构及化学性质教学重点1.共轭二烯烃和苯的结构特点
2.共轭二烯烃1,4-加成和苯的亲电取代反应教学难点电环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教学方法启发式课时安排
100分钟
4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有机化学概述•烃类化合物•烃衍生物目录•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与生物碱•周环反应与有机光化学•有机合成与绿色合成策略有机化学概述01有机化学定义与发展定义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科学。
发展历程从18世纪末开始,随着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逐渐从无机化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特点与分类特点有机化合物通常含有碳元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可变性等特点。
分类根据碳骨架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
揭示生命现象促进材料科学发展推动医药事业发展拓展能源领域应用有机化学研究意义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研究有机化学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许多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研究有机化学可以为药物设计和合成提供思路和方法。
有机材料在材料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有机化学可以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有机化合物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技术。
烃类化合物02简单介绍烷烃的分子通式、结构特点以及命名规则。
烷烃的通式与结构特点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的来源与用途详细阐述烷烃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全面介绍烷烃的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异构化反应等化学性质,并配以实例说明。
简要说明烷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工业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燃料、溶剂、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应用。
介绍烯烃的分子通式、结构特点以及命名规则,特别强调双键的存在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烯烃的通式与结构特点阐述烯烃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并与烷烃进行比较。
烯烃的物理性质详细介绍烯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化学性质,配以实例说明,强调双键的反应活性。
烯烃的化学性质说明烯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工业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方面的应用。
华农考研资料

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7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01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园林设计》唐学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608数学《大学数学》(第2版) 谢季坚、李启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邓泽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概率论及试验统计》余家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09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主编,科学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有机化学》陈长水主编,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3版)汪小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12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次印刷。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年。
613教育学《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614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16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17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风笑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9法学综合(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民法学》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有机化学汪小兰版 ppt课件

E-Z Nomenclature
*
*
CC
(Z)
*
CC
*
(E)
•CHEN FENG
第三章 烯烃(Alkene)
§3—2 烯烃命名
次序规则 ① 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次序大; 原子次序小,顺序小;同位素中质量高的,次序大。
I> B r> C l> F > O > N > C > D > H
C2= HC2 --C3H H
主 链 选 择 (1) X
(2) X
C2-H C2-H C3H
(3)
1 2 3 4 5 6 编 号 正 确
C3-H C=C 2-H C-H 3 C-H CH
6
4 3 2 1 编 号 错 误
C3H C3H
•CHEN FENG
第三章 烯烃(Alkene)
§3—2 烯烃命名
6-甲基-2-庚烯 6-Methyl-2-heptene
•CHEN FENG
第三章 烯烃(Alkene)
§3—2 烯烃命名
三、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 顺反标记法
顺式(cis) :双键碳原子上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处于双键 同侧。 反式(trans) :双键碳原子上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处于双 键反侧。 将顺、反写在全名之前用 — 相连
a
b
c
d
a , b 与c 为骨架异构; a与b为位置异构;a, b , c与d为官
能团异构.
•CHEN FENG
第三章 烯烃(Alkene)
对于 b又有两种结构
§3—1 烷烃及其分类、同系列和异构
CH3 C=C
H
华农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初试科目501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园林设计》唐学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360数学《大学数学》(第2版) 谢季坚、李启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邓泽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概率论及试验统计》余家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09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主编,科学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有机化学》陈长水主编,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3版)汪小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12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次印刷。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年。
613教育学(含教育史)《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614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16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17社会学研究方法《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风笑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9法学综合(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民法学》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法学概论》李长健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621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习题答案
11.1
11.2
11.3 存在对映异构体: d
11.4
11.5
a. 苄胺中的苄基与烷基相似,氨基氮上的电子对不能与苯环共轭
b. 氨基氮上电子对与苯环共轭,电子云密度受苯环上取代基影响,硝基为吸电子基,甲基
为给电子基。
a.硝基乙烷
b.对亚硝基甲苯
c.N -乙基苯胺
d.对甲基溴化重氮苯
e.邻溴乙酰苯胺
f.丁啨
g.对硝基苯肼
h.己二胺
i.
j.N-亚硝基二乙胺
k.溴化二甲基苄基十二烷基铵
l.[(CH 3)3N +CH 2CH 2OH]OH -
m.2CH 2NH 2[(CH 3)3N +CH 2CH 2OCOCH 3]OH -
n.
o.CHCH 2NHCH 3OH p.CH 3CHCH 2CH 3NH 2q.H 2NCNH 2NH r.二甲乙胺丁二酰亚胺(CH 3)2N H H
O H H O H a. b.(CH 3)2N H H N (CH 3)2CH 3CH 2CH 2NHCH 3甲丙胺(2·)(CH 3CH 2)2NH 二乙胺(2·)(CH 3)2CHNHCH 3(2·)甲基异丙基胺CH 3CH 2N(CH 3)2(3·)CH 3CH 2CH 2CH 2NH 2丁胺(1·)CH 3CHCH 2CH 3NH 22-丁胺(1·)CH 3CHCH 2NH 232-甲基丙胺(1·)CH 3CCH 3CH 3
NH 22-甲基-2-丙胺(1·)二甲基乙基胺
11.6
11.7 a.叔胺 b. 伯胺 c.叔胺盐 d. 伯胺盐 e. 季铵盐
f.叔胺
g.仲胺
h.仲胺盐
11.8 作为亲核试剂的是:a ,b ,c ,d ,e ,f
11.9
(+)-酒石酸+(±)-仲丁胺.(+)-酒石酸.
(+)-酒石酸(+)-仲丁胺
(-)-仲丁胺a.3H 2SO 4NH 2b.NH 23NHCOCH 3NHCOCH 332+NH 2NO 2c.CH 3COOH 3CH 3COONH 4CH 3CONH 2d.CH 3CH 2OH K Cr O 24CH 3CHO C 2H 5MgBr H 2O/H CH 3CHCH 2CH 3OH HBr CH 3CHCH 2CH 3Br NH CH 3CHCH 2CH 3NH 2
过量23
3NO 2NH 2f.
NO 2Br Br NH 22H +Br N 2+Cl -NH 2
11.10
11.11 a. FeCl 3,苯磺酰氯/NaOH b. AgNO 3
11.12
11.13 苯磺酰氯/NaOH
11.14 a<c<b<d<e
11.15
3g.
NH 22H N 2+Cl -CH 33CH 3CH 3OH
N=N CH
3a.N N b.N N N O=CCH 3
c.CH 3
d.N CH 3CH 3+I -N
e.N 2
f.N O=CCH 2CH 3
g.N=O N CH 3HNO 2-+
h.CH 3HCl -+N H 2Cl -+a. b.c. d.(C 2H 5)3N +Br -
CH(CH 3)2(CH 3)3N +(CH 2)3CH 3CH 3NCH 32CH 3NO N(C 2H 5)
2苄胺苄醇对甲苯酚水层(对甲苯酚钠)有机层
H CO 对甲苯酚HCl 有机层(苄醇)
NaOH 苄胺
11.16
有关反应式略
A. B.C.CH 3CHCH 2CH(CH 3)2NH 2CH 3CHCH 2CH(CH 3)2OH
CH 3CH=CHCH(CH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