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接口电路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是一种交叉学科领域,涉及电子学、物理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和化学等多个学科,它们的协同作用使得微传感器和集成电路技术在扩展和拓展领域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概念、原理、发展和应用等方面。
一、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概念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是指在集成电路上嵌入微传感器,在同一个芯片上实现传感、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的功能。
它可以将各种传感器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实现微型化、低功耗、多参数监测和高性能等多种优势。
与传统的离散器件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环境适应性好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医疗健康、环境检测、安全监控等领域。
二、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原理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是将传感器的感知元件、信号调理电路、传输接口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等功能部件集成在一起,通过微电子加工工艺实现芯片级别的集成化。
传感器的感知元件根据不同的物理量制备,如电容、电阻、感应、压力、温度、湿度、光学等,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放大、滤波、线性化、温度补偿等处理,保证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传输接口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将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模拟和数字信号转换传输到外部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处理和控制。
三、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oger T. Howe等人首次在晶圆加工的硅基板上制造了微机械结构,开创了MEMS技术的研究之路。
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将MEMS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开发微传感器和微致动器等微系统。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和拓展。
四、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应用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环境监测。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
一、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概述
1.1 微传感器的定义与应用
1.2 接口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应用
二、微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2.1 传感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2.2 主要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
2.2.1 压力传感器
2.2.2 温度传感器
2.2.3 光传感器
2.2.4 加速度传感器
2.3 微传感器的制造工艺
2.3.1 基于MEMS的制造工艺
2.3.2 微纳加工技术在传感器制造中的应用
2.3.3 传感器表面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接口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3.1 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
3.2 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3.2.1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2.2 高精度ADC设计
3.2.3 模数转换器设计
3.3 接口电路的选择与优化
3.3.1 传统接口电路的选择
3.3.2 集成接口电路的选择
3.3.3 接口电路的性能优化方法
四、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4.1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耦合方法
4.2 接口电路的功耗优化技术
4.3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
五、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5.1 器件尺寸与性能的折中
5.2 集成度与功耗的平衡
5.3 新材料的应用与工艺的优化
5.4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在智能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六、结论
6.1 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性
6.2 总结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6.3 展望微传感器与接口集成电路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传感器接口

1-wire温度传感器LTM8877接口1-wire的原理及工作过程:1-wire总线仅用一根数据线与外围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工作电源完全从总线上获取,不需要单独的电源支持,允许直接插入热/有源设备;宽广的工作范围(2.8V~5.25V,-40~+85);每个器件都有通过工厂光刻的64位ROM ID,是唯一的识别,它存储在只读的ROM中。
通过唯一的64位器件序列号和网络操作协议,1-wire存储器允许挂接在同一条1-wire总线上,并可独立工作,主控制器通过每个器件的唯一的ROM ID来识别与之通信的从设备。
ROM ID由8位校验码,48位序列号和8位家族码组成,家族码标示了此1-wire设备的类型,序列号标示此设备的ID,校验码用于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1-wire设备在工作时不能主动发送数据,只有在主控器对其进行命令指示时才会响应。
通常的1-wire设备都有两套命令,一套命令操作设备内部的ROM,包括读,匹配,搜索等命令,但不包括写命令。
ROM中的内容由厂家写入,用户不得更改,通信时,总线控制器先发出一个“复位”信号以使总线同步,然后选择受控制器件进行随后的通信。
既可以通过选择一个特定的受控器件(利用该设备的ROM ID进行选择)或者通过半搜索法找到总线上的下一个受控件来实现,也可以选择所有的受控器件,一旦一个特定的器件被选中,那么在总线控制器发出下一次“复位”信号之前,所有的其他器件都被挂起而忽略随后的通信。
如果1-wire从设备与主控制器尚未建立连接,则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一旦成功建立,1-wire从设备将数据线置为低电平,以此通知主控制器已经建立了连接,等待接收命令,这个脉冲称为在线脉冲。
主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发送“复位”信号使数据线变为低电平。
当从设备接收到“复位”信号时,通过检测数据线的电平状态,可在数据线变为高电平后立即发出一个在线脉冲。
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半双工的双向通信。
小结一下,所有的1-wire通信器件所使用的不同的API有着共同的特性,这反映出源于协议的信息交换的原理,下面通过不同API功能进行分类:大多数的1-wire器件具有存储器,尽管存储器的输入输出功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器件,但我们还是把它们分为一个通用的API集。
三、电阻式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

实验三电阻式传感器的仿真与接口电路设计首先介绍一款应变片传感器YZC-1B称重传感器。
它的主要参数见下表。
额定载荷:3,5,8,10,15,20,25,30, 35,40,45kg绝缘电阻:≥5000MΩ工作温度范围:-40 ~+80℃灵敏度:2.0±0.002mv/v 安全过载:150%F.S综合误差:±0.02%F.S 极限过载:200%F.S 蠕变:±0.02%F.S推荐激励电压:10~12V(DC)零点平衡:±1%F.S最大激励电压:15V零点温度影响:±0.02%F.S/10℃密封等级:IP67输出温度影响:±0.02%F.S/10℃材质:铝合金输入电阻:405±5Ω电缆:线长:0.3~3m;直径:¢4mm 输出电阻:350±3Ω输入+:红;输入-:黑;输出+:绿;输出-:白这种传感器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电子计价秤、计重秤等小台面电子秤。
它的外观是这样的。
这个实验里首先对这样一款传感器进行仿真,然后设计一个接口电路,使其具有测量压力(重量)的功能。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应变片是由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电阻体,其阻值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金属导体,导体变化率△R/R的表达式为:△ R/R ≈(1+2μ)ε式中μ为材料的泊松系数;ε为应变量。
通常把单位应变所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称作电阻丝的灵敏系数。
对于金属导体,其表达式为:K=△R/R=(1+2μ)所以△R/R=Kε。
在外力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化,同时应变片电阻也发生相应变化。
当测得阻值变化为ΔR时,可得到应变值ε,根据应力与应变关系,得到应力值为:σ=Eε式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量(为轴向应变);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kg/mm2)。
又知,重力G与应力σ的关系为G=㎎=σs 。
式中:G为重力;S为应变片截面积。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是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它能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有关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电路的处理后,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围绕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和应用来展开论述。
一、电路基础原理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导体和电子器件组成的路径,可以使电流在其中流动。
电路基础原理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其中,欧姆定律是最基本的电路定律,它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原理。
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器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其中依次通过。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器件并联连接,电流在其中分流。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原理,我们可以灵活地设计各种电路结构,满足实际需求。
二、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采集信息的装置。
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是将传感器与电路连接起来,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模拟信号,而电路的输入信号为数字信号。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进行处理。
在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信号调理和滤波。
信号调理是指通过放大、移位等操作改变信号的幅值和形态,以适应电路的输入要求。
滤波则是指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杂波,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传感器与电路的应用传感器与电路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中,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智能家居中,传感器可以用来实现家庭安防、智能灯光控制、自动化家电控制等功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

08新增内容压力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利用应变式力传感器制作的智能压力测试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可测试和显示压力数值,精度达到6位有效数字。
图1 智能压力测试系统结构框图1. 力传感器与单片机接口的硬件设计智能压力测试系统由5个模块构成,它们是测量电路、差动输入模块、调理放大模块、A/D 转换模块、单片机和显示模块。
(1) 力的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为应变片电桥测量原理电路图,由应变电阻R 1和另外3个电阻R 2、R 3、R 4构成桥路。
当电桥平衡时(积电阻应变片未受力作用时),R 1=R 2=R 3=R 4=R ,此时电桥的输出V 0=0;当应变片受力后,R 1发生变化,使1324R R R R ⨯≠⨯,电桥输出00V ≠,并有 00144K R V V V Rε≈±≈±(2) 差动输入模块和调理放大模块在许多需要A/D 转换和数字采集的单片机系统中,很多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都很弱,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
在这里选择如图3所示的电路,差动输入模块由LM324中的两个运算放大器A (V 1)和B (V 1)构成,该电路具有共模抑制比高和调节方便的特点,从差动放大器输出的信号送调理滤波电路进一步放大和整理,可以将微弱的压力信号放大到满足A/D 转换的要求。
若用500g (生产厂家型号如此标注)量程的压力传感器,在空载时,可设定调理放大电路输出模拟量为0.0V ,若压力为500g ,输出模拟量为4.0V ,则平均每2.5g 对应1LSB 变化量,对应电压变化值为0.02mV .图3 差动输入模块和调理放大模块电路(3) A/D 转换模块A/D 转换模块是将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单片机处理。
A/D 转换电路由ADC0809承担。
(4) 单片机和显示模块单片机采用MCS-51系列的80C51,显示电路采用串行驱动,用74LS164直接驱动LED 数码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4 )
,式
式 ( 为 电桥转换 原理 的一 般形 式 。 A 为 电桥输 出 电压 。作 为全等 臂 电桥 ,△ =△ = 4)
( )变 为 △ =U 4 Kc。
2 微 压 力传 感 器 接 口申。 路
应 用微压 力传感 器对 压力 的感 应特 性 ,将 压力 转换 为
值。
当有压力时各桥臂的电阻状态都将改变 ,电桥 的电压输出会有变化 。
:
‘ I+ R2 + 尺41 R3 f L一 R
.
() 1
式中:
为输 出电压 , 为输入 电压 。
当输入电压一定且 A , e 《 . , 时
dU : ” O Rl
= dl堡 d2盟 d3翌 d R- 盟 t - R R+ R 4
工艺制造出的压力传感器往往存在 :零点输 出和零点温漂 ,灵敏度温漂 ,输出信号非线性 ,输出信号幅值 低或不标准化等问题 。本文的研究工作 ,主要集 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 介绍微压力传感器接 口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 介绍主要硬件的选型及接 口电路 , 包括 AD转换 电路 、 / 单片机接 口电路 、 62 10
电路 、放大 电路 、AD转换 电路 、L D显 示 电路 。 / C
21 电桥 放大 电路 .
图 l 微 压力 传感 器接 口电路框 图
由于所 测 出的微压 力传感 器 两端 的
电压信号较弱 , 所以电压在进行 AD转 /
换 之前必须 经过放 大 电路 的放 大 ( 图 见
2 oN 18由 3 A 1 I 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差分 放 大结构 ,内置输 入 过压保 护 ,且 可通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气体传感器电路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气体传感器电路设计一个简单的气体传感器电路是一项重要且有挑战性的工程任务。
通过传感器检测特定气体的存在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可以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测量和监测。
下面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而高效的气体传感器电路。
一、器件选择在设计气体传感器电路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器件。
常用的气体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PID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灵敏度范围适用于不同的气体检测。
二、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传感器与接口电路是实现气体浓度测量的关键部分。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电极需要与一个电路相连,以便将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1. 放大电路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往往比较小,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放大电路来提高信号的幅值并减小噪声干扰。
常见的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等。
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类型和幅值范围,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方案。
2. 滤波电路设计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能会受到其他噪声的干扰,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滤波电路来去除这些噪声。
滤波电路通常包括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滤波器类型和截止频率。
3. 校准电路设计为了提高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设计一个校准电路来校正传感器的输出。
校准电路可以根据已知浓度的气体样品进行校准,将传感器输出与实际浓度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三、电源电路设计除了传感器接口电路外,还需要设计一个适当的电源电路来为整个气体传感器电路提供电源。
电源电路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并能满足传感器和接口电路的供电需求。
1. 电源稳压为了保证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的正常运行,电源电路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可以采用线性稳压器或开关稳压器等电源管理器件来实现电源稳压。
2. 电源滤波为了去除电源中的噪声和干扰,可以在电源电路中添加滤波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来实现电源滤波。
这可以降低传感器接口电路对电源噪声的敏感度,提高整个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out
RFUin R1
(10-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式中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其放大倍数只取 决泛于应用RF于与各R1种的比比例值运,算具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反相放大器广
(2) 同相放大器
图输相1入放0端大-3(加器b)入的是, 输同而 出相输 电放出 压大电U器o压的ut可U基由o本ut通下电过式路确R。F定反输,馈入即到电反压相U输in直入接端从。同同相
(10-2)
当时电,桥电桥4个的臂平的衡电被阻打发破生,变电化桥而此产时生的增输量出电R1压、为R2、R3、 R4
U out
R1R4U (R1 R4 )2
( R4 R4
R3 R3
R2 R2
R1 ) R1
(10-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若取 a R4 R3 ,则
差动放大器U最out突出RRF1的(U优2点是U1能) 够抑制共模信号。(10共-9模) 信号是
指在两个输入端所加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理想的
差动放大器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为零,所以差动放大
器零点漂移最小。来自外部空间的电磁波干扰也属于共模信
号,它们也会被差动放大器所抑制,所以说差动放大器的抗
第10章 传感器接口电路
10.1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10.3 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的连接 10.4 传感器接口电路应用实例
10.1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和处理 方法
10.1.1 输出信号的特点
要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必须了解传感器输出信号 的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了关为方,100便例p条如F,件,要。 当求但C测f=是1量0,0精0测p度F量,为K精=11度%04却时,与,C配允a=接1许0电0电p缆F缆,的的电分长缆布度分电约布容为电C0容有 1000m,当要求的精度为0.1%时,则允许电缆的长度仅有 100m。
5. 传感器与放大电路配接的示例
图10-5所示是应变片式传感器与测量电桥配接的放大电路。
10.2.1 检测电路的形式
有许多非电量检测技术要求对被测量与某一定值的判断进行 比较,当达到确定值时,检测系统应输出控制信号。在这种 情况下,大多使用开关型传感器,利用其开关功能,直接控 制元件使用。使用开关型传感器的检测电路比较简单,可以 直接用传感器输出的开关信号驱动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工作。
当
a
R1
U out
R2
aU
(1 a)2
( R4 R4
R3 R3
=1时,输出灵敏度最高,此时
R2 R2
R1 ) R1
(10-4)
U out
U 4
( R4 R4
R3 R3
R2 R2
R1 ) R1
(10-5)
如果R1=R2=R3=R4,则电桥电路被称为四等臂电桥,此时输 出灵敏度最高,而非线性误差最小,因此在传感器的实际应
用中多采用四等臂电桥。
直流电桥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误差,消除误差通常采用补偿 法,其中包括零点平衡补偿、温度补偿和非线性补偿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2) 交流电桥
U
如Z1和图Z102为-2所阻示抗为元交件流,桥它式们电同路时,可其以中为变电压感器或T电的容输,出电为桥双两2臂, 为差动方式,又称为差动交流电桥。在初始状态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因此可以把电桥的输出端看成是开路,电路不受负载电阻的
影响。在电桥的另一对角线接点上加有直流电压U:电桥的 输出电压可由下式给出,即
U out
U (R2 R4 R1R3 ) (R1 R4 )(R2 R3 )
电桥的平衡条件为
(10-1)
R2 R4 R1R3 当电桥平衡时,输出电压为零。
定值判断的检测系统中,由于检测对象的原因,也常使用具 有模拟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要先由检测 电路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再放大,然后用比较器将传感器输 出信号与设置的比较电平相比较。当传感器输出信号达到设 置的比较电平时,比较器输出状态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低电 平转为高电平输出,驱动控制电路及报警电路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3. 放大电路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
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主要用来将传感器输出的直流信号或 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为检测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模拟输入 信号,它对检测系统的精度起着关键作用,如图10-3所示。 目前检测系统中的放大电路,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由运算 放大器构成。 (1) 反相放大器 图加R确F1到定反0反,-馈3(相即到a)是输反反入相相端输放,入大同端器相。的输反基入相本端放电接大路地器。,的输输输入出出电电电压压压UUUioonuut通t通可过过由电电下阻阻式R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2. 电桥电路 电桥电路是传感器检测电路中经常使用的电路,主要用来把
传感器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转换为电压或电流,根据 电桥供电电源的不同,电桥可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直 流电桥主要用于电阻式传感器。例如,热敏电阻、电位器等; 交流电桥主要用于电容式传感器和电感式传感器。电阻应变 片传感器大都采用交流电桥,这是因为应变片电桥输出信号 微弱需经放大器进行放大,而使用直流放大器容易产生零点 漂移。此外,应变片与桥路之间采用电缆连接,其引线分布 电容的影响不可忽略,使用交流电桥会消除这些 影响。 (1) 直流电桥 直流电桥的基本电路,如图10-1所示。它是由直流电源供电 的路电的桥一电对路角, 线电 是阻 输出R1、端R,2、一R般3和接R有4构高成输桥入式阻电抗路的的放桥大臂器。,桥
干扰能力极强。
4. 电荷放大器
利用压电式传感器进行测量时,压电元件输出的信号是电荷 量的变化,配上适当的电容后,它的输出电压可高达几十伏 到数百伏,但信号源的内阻很大,信号功率很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为此,要在压电元件和检测电路之间配接一个放大器,放大 器应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目前用的较多的 是电荷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是一种带电容反馈的高输入阻抗、高放大倍数的 运算放大器,其优点在于可以避免传输电缆分布电容的影响。
图10-4是用于压电传感器的电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图中Q为
电R容容F荷,。为量如R反a为果K馈为压忽电运电略阻算传较,放感高C大a器的为器的输压开等入电环效电传差电阻感模阻后器放,,等大C电效i倍为荷电数电放容,荷大,C放器Cf为大0的为反器输电馈的出缆电输电分容入压布,电电
从与而式R且1的其(10比绝-2值对)可,值以U这也看ou个比t 出数反(,1值相同为放RR相F1正大)U放,器in大说大器明。的输增出益电也压同与样输(1只0入-取8电)决压于同R相F ,
(3) 差动放大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图别输RF1经出=0R电-R331(,和压c)差是RU2o动差输ut则放动入经大放到R器大运F反的器算馈输的放到出基大反电本器相压电的输U路反o入u。相t 端,两输。可个入电由输端路下入和中式信同要确号相求定U输1R,和入1即=U端2R,分2 、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主要由传感器接口电路完成。因此, 传感器接口电路应具有一定的信号预处理功能,经预处理后 的信号,应成为可供测量、控制及便于向微型计算机输入的 信号形式。接口电路对不同的传感器是不同的,其典型的应 用接口电路如表10-2所示。
上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完成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的各种接口电路统称为传感器检测 电路。
下一页 返回
10.2 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
当检测系统要获得某一范围的连续信息时,必须使用模拟信 号输出型传感器。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接口电路预处理后,再 经放大器放大,然后由数字式电压表将检测结果直接显示出 来。数字式电压表一般由A/D转换器、译码器、驱动器及数 字显示器组成。这种检测电路以数字读数的形式显示出被测 物理量,例如,温度、水分、转速及位移量等。接口电路则 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特点进行选择。
半导体管阻抗匹配器,实际上是一个半导体管共集电极电路, 又称为射极输出器。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相位与输入相位相同, 其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电流放大倍数从几十到几百倍。当发
射射极极电输阻出为器的Re时输,入射阻极抗输高出,器输的出输阻入抗阻低抗,带负载Rin能。力因R强e此,,常
用来做阻抗变换电路和前后级隔离电路。 半导体管阻抗匹配器虽然有较高的输入阻抗,但由于受偏置
Z的Z1,=阻Z则抗2=电增Z桥0,加的电,输桥另出平一电衡个压,元为输件出的电阻压抗U减ou小t=,0。假测定量Z1时=Z,0+一Z,个Z元2=件Z0-
U out
( Z0 Z 2Z0
1 )U 2
ZU 2Z0
如果假定Z1=Z0-Z,Z2=Z0+Z,则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U out
ZU 2Z0
(11-6)
由于传感器种类繁多,传感器输出信号形式也是各式各样的。 例如,尽管同是温度传感器,热电偶随温度变化输出的是不 同的电压,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使电阻发生变化,而双金属 温度传感器则随温度变化输出开关信号如表10-1。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比较微弱。有的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最小只有0.1µV。 传感器的输出阻抗都比较高。这样会使传感器输出信号输入
10.2.2 常用电路
1. 阻抗匹配器 传感器输出阻抗都比较高,为防止信号的衰减,常常采用高
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阻抗匹配器作为传感器输入到测量系 统的前置电路。常见的阻抗匹配器有半导体管阻抗匹配器、 场效应晶体管阻抗匹配器及运算放大器阻抗匹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