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九年级
人教版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通过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3. 学习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即重力加速度g。
根据物理学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1/2gt^2。
三、实验器材1. 自由落体仪2. 秒表3. 米尺4. 记录本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自由落体仪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至水平状态。
2. 将米尺固定在自由落体仪的正下方,确保米尺的零点与自由落体仪的起始位置对齐。
3. 用秒表记录自由落体仪释放物体后,物体通过米尺的时间。
4. 重复步骤3,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时间。
5. 使用米尺测量物体落下的距离,记录下来。
6.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释放时间(s) | 落下距离(m)------- | -------- | --------1 | 1.00 | 0.502 | 1.20 | 0.723 | 1.40 | 0.984 | 1.60 | 1.285 | 1.80 | 1.60六、数据处理1. 计算每次实验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a = 2s/t^2a1 = 2×0.50/1.00^2 = 1.00 m/s^2a2 = 2×0.72/1.20^2 = 0.60 m/s^2a3 = 2×0.98/1.40^2 = 0.50 m/s^2a4 = 2×1.28/1.60^2 = 0.40 m/s^2a5 = 2×1.60/1.80^2 = 0.33 m/s^22. 计算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 = (a1 + a2 + a3 + a4 + a5) / 5 = 0.50 m/s^2 3. 计算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 = s/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1 = 0.50/1.0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2 = 0.72/1.2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3 = 0.98/1.4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4 = 1.28/1.6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5 = 1.60/1.80^2 = 0.504. 计算平均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平均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1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2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3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4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5) / 5 = 0.50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每次实验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较为接近,平均加速度为0.50 m/s^2。
九年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一到十四)

物理实验与探究报告册答案1、不一样,质量大的用的时间长2、不相同,因为清水的吸热能力比酒精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物质的吸热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1、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温度计出来两种物质的初温2、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加热水和沙子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做记录等质量的水和沙子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秒表天平烧杯分析商标可以看出相等时间里水的温度上升慢,沙子上升快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强1、晚上灌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大夜间放出相同热量温度下降的慢,使稻田的温度保持较高的温度,而白天将水放出因为沙子的比热小,在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是稻田的温度上升的快,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
2、早晚时,由于泥土沙子的比热小,放出相同热量温度降低的快气温低,中午时吸收相同热量温度上升快,气温高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的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2、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1、设计电路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观察实验现象4、整理实验器材两个小灯泡两节干电池开关导线把一个灯泡卸下,另一个不亮,此电路为串联电路观察各用电器间是否互相影响,影响为串联,不影响为并联2、串联并联四、练习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A2、○1必须将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2必须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了解如何使用电流表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还是与被测电路并联、设计电路图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3、检查电路4、闭合开关,把电流表分别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和并联,观察灯泡亮度5、整理实验器材开关电源小灯泡电流表导线串联时,灯泡正常发光并联时,灯泡不发光电流表需串联在被测电路中、○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2、L23、所选量程为0~3A 电流表实数为1.6A五、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用电流表测得可知2、用电流表测量各用电器通过的电流大小,再测总电路上通过的电流大小,记到表格中,多测几组数据避免偶然性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何关系?、设计电路2、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4、闭合开关,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图中的A、B、C三处电流,并填入表格5、整理实验器材导线开关电流表干电池小灯泡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流处处相等2、没有应注意开关断开连接电路六、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关系、用电流表测得2、用电流表先测得通过干路的电流大小,再分别测得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大小,多次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得出结论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关系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何关系、设计电路2、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4、闭合开关,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处电流5、整理实验器材导线开关电流表小灯泡干电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A1测L1L2L3电流 A2 测通过L2 A3测通过L3的电流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七、练习使用电压表、测电路两点间电压○V2、观察指针是否指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预先不能估计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程试触串联电路中,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设计电路2、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4、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每节串联电池组,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电压表导线开关电源小灯泡串联电路中,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电压表元件符号○V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2、画电路图、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2、做实验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设计电路2、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4、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读V1V2V3示数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源两端电压、应该处于断开状态3、两个用电器串联,电阻大的电压大九、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不等于电源电压 2、设计一组实验,验证猜想,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电路2、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4、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每节电池、串联电池组,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电压表灯泡电源开关导线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连接元件断开开关2、电流表需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需与用电器并联3、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引言:物理实验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提供一份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弹簧测量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弹簧的伸缩变化,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
2. 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上,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用尺子测量弹簧的伸缩长度。
4. 记录测得的弹簧伸缩长度和物体质量。
实验结果:根据胡克定律,弹簧伸缩的长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关系。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弹簧伸缩长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图。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尺寸,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 利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通过测量密度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的性质。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1. 将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棱镜中,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2. 通过公式折射率=正弦入射角/正弦折射角,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数据,可以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测量折射率可以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四:探究电路中的电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探究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1. 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和电阻。
2.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 计算电阻值,使用公式电阻=电压/电流。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值。
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通过测量电阻可以了解电路的性质和特点。
新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实验与探究报告册答案

2、图一串联图二并联
十二页日期
测量电流的大小,(符号自己画)
1、串联,接线柱正进负出,选合适的量程,不能直接接电源两端
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
问题:无
猜想:无
十三页设计:连接串并联电路并用电流表测量不同位置的电流
器材:电流表开关电源导线灯泡
收集:无
分析论证:无
五十八页
1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2略(可根据自己知道的写)
批改日期:
镍铬合金0.5米电流0.3A
镍铬合金0.8米横截面积更大的电流0.25A
酒精灯加热的镍铬合金0.5米电流0.44A
论证: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三十二页交流1、注意观察电流表示数,不足时电阻小容易损坏电源
2电阻大电流小所以小灯泡不发光
3灯泡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4不能,因为她没有用不同长度的电阻做实验
目的:测灯泡功率
问题:略
假设:略
设计:测处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流并根据P=UI计算功率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
收集:(你们自己书上有实验数据自己填写)
论证: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四十九页
1额定的是标注的正常工作的数据,而实际的是实际发生的数据
三页探究日期:
不一样,质量大的用的时间长
1、不相同,因为相同热源加热水的时间长
探究目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相同吗
猜想假设:不相同
四页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看谁温度升高的高
实验器材:酒精灯水没有温度计烧杯
(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组成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两只小灯泡、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
2.连接用电器,组成并联电路,画出电路图。
3.检查线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S 和S 1S 2,再观察开关S 和S 1、S 2控制电路的情况。
4.整理器材,填写实验结果。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所控制的用电器是 (2、②L 1、③全部用电器)。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 1所控制的用电器是 (①L 1和L 2、、②L 1、、③L 2)。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 2所控制的用电器是 (①L 1和L 2、、②L 1、、③L 2)。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预接电路(按图1连接好电路,待用)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
2.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3.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
4.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
6.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结论:串联电路中。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2.5v和3.8v各一个),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初三九年级物理物理中考电学实验(Word版 含解析)答案

初三九年级物理物理中考电学实验(Word 版 含解析)答案一、电压 电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 1、L 2、L 3均发光,接着她将电流表连入a 、b 、c 、d 四处,测得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其中错误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
(3)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你认为合适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测量处a b c d 电流/A 0.2 0.2 0.2 1.0解析:断开 d 处的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不合适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解析】【详解】(1)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d 处的电流与其它各处的电流不相等,故是错误的,可能是选用电流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根据电流表大小量程之比为5:1,d 处的电流应为 1.0A 2150.A =,故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3)不合适,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2.用甲图测小灯泡电阻.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2.5V .(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而小灯泡不亮.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3)若一个电表发生故障,但有已知的定值电阻R 0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_______.解析:2 12.5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低 D【解析】【分析】【详解】(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0~0.6A 量程,分度值为0.02A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由欧姆定律,小灯泡的电阻为:2.5V 12.50.2AU R I ===Ω; (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说明电路是连通的,小灯泡不亮,可能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低,灯泡实际功率太小所致;(3)A .由电路图可知,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待测电阻的电压U x ;S 闭合时,R 0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得出S 断开时定值电阻的电压U 0=U –U x ,由欧姆定律可求电路中的电流0x U U I R -=,从而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00x x x U U R R I U U ==-, 故A 不符合题意. B .S 断开时,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 0,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源电压U=I 0R 0; S 闭合时,电流表测并联电路干路的电流I ,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两电阻并联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不变,故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待则电阻的电流I x =I-I 0,由欧姆定律可求待测电阻大小000x x I R U R I I I ==-, 故B 不符合题意. C .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 ,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的表达式U =(R x +R 0)I ;S 闭合时,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 0的电流I 0,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的表达式U =I 0R 0,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则(R x +R 0)I =I 0R 0,可求待测电阻大小为 00(x I I R R I-=), 故C 不符合题意. D .无论开关断开与闭合,电压表都测电源电压,故不能测量待测电阻的大小.故答案为D .3.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 、b 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 、b 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 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3)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选填序号), 为了探究猜想② 应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_________ 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乙、丁所示位置,若I 乙 ≠ I 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解析:保护电路 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或电流大小) ① 甲、丙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解析】【分析】【详解】(1)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 0的目的是保护电路,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或者导线;(2)导电性能越好,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所以可以用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3)由图可知甲、乙两个溶液密度明显不一样,所以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甲、乙所示位置时,可以探究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为了探究猜想②,需保证两溶液的浓度一样,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一样,只有溶液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应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甲、丙两图所示位置;(4)图乙、丁只有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论是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点睛】本题考查导体导电性的实验探究,利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4.如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_______.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 B.L1灯泡的灯丝断了C.L1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D.L1灯泡靠近电源正极(3)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实验序号电流表的位置A B C1电流I/A0.30.30.32电流I/A0.40.40.43电流I/A0.20.20.2(4)他获得三组不同电流值的方法是:________(5)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甲:________ 乙:________解析:(1)不相同;(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C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4)换了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5)甲、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乙、电流表的量程选取得太大了【解析】试题分析:(1)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不同的。
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答案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 、N 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 (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________效果更好.在电路中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_______的作用. (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图14-2乙),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 ①在图14-2乙中补全电路图.②说明操作、判断的方法和可能的结果.(二)探究欧姆定律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法。
(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保持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某步骤的实验中,第一次是把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读取电流表示数;再把1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继续进行实验……a )请你在下图中连接第一次实验所需的电路;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 2A 镍铬合金 0.8 0.5B 锰铜 0.8 1C 锰铜 0.8 0.5D 锰铜 1.2 0.5-- 0.6 3 -- 3 15 15Ω 10Ω 5ΩC PD BAS甲 乙A 、C C 、DB 、C 控制变量 电阻 电压 小灯泡 电路短路b )当把1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按照你连接的电路,详细叙述你接下来的操作过程: 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连接串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教师评分:
日期
月日
(3)改变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看它的作用是否改变。
2.连接并联电路
(1)在图乙中,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闭合和断开各个开关,观察不同开关有什么作用,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是否发光。
实验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
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第小组姓名: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连接串联电路
(1)在图甲Βιβλιοθήκη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2)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是否发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九年级
纸锅烧水:
猜想能烧开交流与评估 1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远远低于纸的着火点2 使水充分浸湿纸, 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没有水的纸上。
冷水烧开水
猜想能交流这是因为瓶内上部的空气由于温度降低,压强会减小,在低压下水的沸点降低了。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干冰升华,从固态变成气态。
干冰升华后吸收大量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微小的冰晶。
然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以冰晶为凝结核,继续冷凝成水滴。
固体熔化和凝固
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39℃、42℃、45℃、48℃、48℃、48℃、51℃、54℃、51 48 48 46
蜡 27 32 42 54 59 64 70 66 60 55 47 36
描点作图海波熔化凝固图像蜡的熔化凝固图像
分析海波具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变
交流 1 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都要吸热,试管从烧杯中拿出,吸热停止,则熔化停止。
反之,继续吸热,熔化继续。
2 相同点:都要吸收热量不同点: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蜡没有。
水的沸腾
猜想 1温度越来越高2 有许多气泡水上下翻滚
实验
温度变化气泡情况
沸腾前不断升高无——有少——多小——大
沸腾时温度不变有大量气泡产生
沸腾后继续加热不变有大量气泡产生
停止加热不变气泡减少
结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猜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依据类比:草鱼的运动规律:水温越高,草鱼运动越快
结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交流1 一样 2用到的研究方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温度越高,染色就越快4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水洗碗比凉水,更容易去油腻。
自主做问自己弹簧测力计受到力的作用
探究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
猜想1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关,水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 2 不同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烧杯液体名称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
a、水 20 4
b、煤油 20 2
c、水 10 1
d、煤油 20 1
分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交流 1 水和煤油可满足“不同物质2在探究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使水、煤油的质量相等,因为质量也是影响吸热的因素。
3酒精灯热源具有污染性和不稳定性,用电热源或热水做热源,学习使用电流表
交流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把正负接线柱调换2换用小量程组成并联电路
问自己 1 能2能有影响3
组成串联电路
1不能毁坏电源2保护电路3不能4不能不改变一个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相同相同
分析: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I=I1+I2+I3+……In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还有导体的粗细积影响电阻的大小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交流 1导体的横截面积影响电阻的大小2控制变量法
玻璃能通电
实验现象见立即行动 3
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猜想电源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问题测绿灯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正接线柱接5或6 负接线柱接3或4测量两灯两端电压时,电压表正接线柱接 8或9或10 或11 负接线柱接1或7
交流 1 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电压表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2。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3正确
拓展 1。
电压表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2.选0-3V 读书更加精确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分析表1 电流与他两端电压成正比,2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交流 1 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值发生变化;没有矛盾2 电源也有内阻
细漆包铜线有多长
1温度影响电阻 2 R=U/I
伏安法测电阻
1不完整没有交流评估2没有多次测量3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4电流表量程过小,滑动变阻器没调到最大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