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向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合集下载

漫谈中日关系 九一八事变和二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漫谈中日关系 九一八事变和二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漫谈中日关系九一八事变和二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中日两国的历史纵深悠久,长期以来一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九一八事变和二战成为两国关系中的重要节点,对后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讨论九一八事变和二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一、九一八事变引爆的中日关系危机九一八事变,即发生在1931 年的日本侵华行动,标志着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这一事件由于其在中国国内产生的广泛影响,使得中日之间的摩擦升级至空前的高度。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以下几个主要影响。

首先,九一八事变导致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恶化。

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头的不断加强,中日之间的战略冲突明显加剧。

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敌对情绪普遍上升,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其次,九一八事变对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日本在东北地区的侵略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政府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使得东北工业基础几乎被日本夺取,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在中国秦园设立伪满洲国,这一行为进一步削弱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

最后,九一八事变引发了中国民族觉醒的浪潮。

九一八事变使得中国国内的抵抗情绪迅速蔓延,激发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意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渐崛起,为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二战对中日关系的重大冲击二战是中日关系长期发展中的又一重大事件。

对于两国而言,二战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战争本身,还涉及到了政治格局、经济发展以及民众思潮等各个方面。

首先,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旧金山和约,日本正式放弃了其在中国控制的领土,这为中日关系重新修复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日双方开始重建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二战对于中日两国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而日本则借助战争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经济扩张。

钓鱼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钓鱼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钓鱼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

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海上安全环境中面临的热点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涉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展的大局关键词:钓鱼岛、主权归属、中日关系、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3]。

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4]、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

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

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钓鱼岛简介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1972年美国将其“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一起“交给”日本,历史上琉球并不属于日本。

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

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9月11日,央视首次播钓鱼岛天气预报。

2012年9月17日,央视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

钓鱼岛的历史简介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琉球群岛。

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

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向及影响_朱海燕

1-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向及影响_朱海燕

126务中的话语权;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巩固日美同盟。

虽然介入南海问题也面临诸多牵制因素,但日本不会轻易罢手。

日本搅局南海给中国以“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增添复杂性,加大中国在东部战略方向上的军事安全压力,也使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及塑造国际话语权面临更多挑战。

〔关 键 词〕南海问题、日本南海政策、日美同盟、中日关系〔作者简介〕〔中图分类号〕D822.3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16)2[1]日本并非南海争端当事国,近年来却频频插手南海问题。

日本的介入给本已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的海上维权行动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日本安倍政府摆脱‘战后体制’战略与中国的对策”(编号:15BGJ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感谢匿名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文中疏漏概由作者自负。

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向及影响一、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主要动向自2012年底再次执政以来,安倍政府积极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使日本成为影响南海事态发展的重要域外力量之一。

(一)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安倍政府以支持所谓“航行飞越自由”为名,支持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权行动,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

安倍多次出访东盟各国,航行飞越自由及南海安全形势是其所到之处的核心话题。

在日本的东南亚外交中,菲律宾、越南等与中国存在领土纷争的国家是重点,安倍着力与其构筑以海洋问题为纽带的关系网络。

2013年2月,日菲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搭建了外交、海军、海警共同参加的“3+3”海上安全合作框架,使海上安全合作成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支柱;日本还支持菲律宾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

日本与越南的高层互动也极为频繁:越南是安倍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后的首访地,而越南几乎全部高层领导都对日本进行了访问。

此外,日本积极提升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安全关系,并将南海问题列入两国首次“2+2”会谈。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简介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简介

(二)地理因素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2.不利方面 ⑷周边热点多,安全面临着威胁
朝核问题
南海问题
台湾问题
(三)社会因素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1.有利方面 ⑴综合国力增强,为国家安全奠定了基础
综合国力世界第六位
(三)社会因素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1.有利方面 ⑵注重睦邻关系,改善我国战略环境
1.南沙争端的由来及现状 “六国七方”
(五)南海方向
1.南沙争端的由来及现状
(五)南海方向
岛屿被侵占 海域被分割 资源被掠夺
国家
岛礁
越南
27
菲律宾
8
马来西亚 9
印尼
文莱

海域面积 20万 41万 27 万 5万 3千
掠夺资源 打井60口 打井70口 打井110口 油田29 气田4 油田9 气田4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简介
总体和平 局部战乱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二、主要战略方向我国安全面临的威胁 三、民族分裂对祖国统一构成严峻挑战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地理因素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3.台湾当局加强军队建设,企图“以武拒统”
陈水扁上台后 继续购买武器装备,增大抗衡大陆 实行“先制反制”、“境外决战”的方针 频繁进行军事演习
(一)“台独”分裂对祖国统一构成挑战
(一)基本概念
安全利益
国家的主权、领土和国民得到可靠的 保护,不受其他国家的武力侵犯或武 力威胁,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一)基本概念
经济利益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随之导致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避免,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福岛工业区,同在该工业区内的有福岛第二核电站。

两个核电站统称为福岛核电站。

第一核电站共有6个反应堆,第二核电站拥有4个反应堆。

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第一核电站6个反应堆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异常情况。

核泄漏原因之一:技术缺陷、设备老化、选址不科学等因素是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不断发酵的原因。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反应炉1971年开始运转,运行时间将近40年,严重老化。

据悉,日本很多核电设备不少已是“超期服役”,使用寿命接近或超过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

抗震标准老化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日本早期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里氏6.5级。

2006年日本修改了核电站抗震标准,将这一标准提高到抗震能力最大为里氏7.0级。

但目前日本国内55座核电站中,只有静冈县的滨冈核电站达到了最新抗震标准。

据东京电力公司文件显示,对第一和第二核电站的地震测试假设,最高只有7.9级,换言之,该核电站的安全设计水平,远未达到抵御9级地震的标准。

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当天日本电力公司宣布,其在日本北部女川町工厂的三座核反应堆自动关闭。

然而,几天后相继传来核电站爆炸和反应堆受损的消息。

部分专家通过媒体上描绘的各个节点的场景为记者勾勒出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大致过程:由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地震之初就已自动停止,所以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不会发生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

所谓堆芯熔化,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

1-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向及影响_朱海燕

1-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向及影响_朱海燕

126务中的话语权;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巩固日美同盟。

虽然介入南海问题也面临诸多牵制因素,但日本不会轻易罢手。

日本搅局南海给中国以“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增添复杂性,加大中国在东部战略方向上的军事安全压力,也使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及塑造国际话语权面临更多挑战。

〔关 键 词〕南海问题、日本南海政策、日美同盟、中日关系〔作者简介〕〔中图分类号〕D822.3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16)2[1]日本并非南海争端当事国,近年来却频频插手南海问题。

日本的介入给本已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的海上维权行动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日本安倍政府摆脱‘战后体制’战略与中国的对策”(编号:15BGJ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感谢匿名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文中疏漏概由作者自负。

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向及影响一、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主要动向自2012年底再次执政以来,安倍政府积极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使日本成为影响南海事态发展的重要域外力量之一。

(一)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安倍政府以支持所谓“航行飞越自由”为名,支持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权行动,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

安倍多次出访东盟各国,航行飞越自由及南海安全形势是其所到之处的核心话题。

在日本的东南亚外交中,菲律宾、越南等与中国存在领土纷争的国家是重点,安倍着力与其构筑以海洋问题为纽带的关系网络。

2013年2月,日菲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搭建了外交、海军、海警共同参加的“3+3”海上安全合作框架,使海上安全合作成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支柱;日本还支持菲律宾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

日本与越南的高层互动也极为频繁:越南是安倍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后的首访地,而越南几乎全部高层领导都对日本进行了访问。

此外,日本积极提升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安全关系,并将南海问题列入两国首次“2+2”会谈。

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题目: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产生哪些重要影响课程名称考查学期考查方式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产生哪些重要影响【摘要】冷战的结束,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提供了好的机会,军事战略调整成为了日本历届内阁的政策重点。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启了军事转型的进程,通过成为军事大国而进一步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而且日本追逐军事强国的步伐也是以军事调整为核心的。

日本进入民主党执政期以来,加快了军事调整的进程,其以对外干预为主的积极攻势防御战略日趋明显,这已经造成了亚太地区局势的复杂化,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

日本军事调整的行为已经对我国的安全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日本军事调整的正确分析、预测,有助于保障我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日本军事调整中国安全影响一、日本的现行军事战略(一)调“多元威胁”,建立全方位安全体系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周边安全形势和所谓“威胁”的判断有较大的改变。

由冷战时期的主要对付苏联转向强调对付地区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

关于“威胁”的来源,日本提出所谓“多元威胁”论,确定其作战对象依次为中、朝、俄,其中对付所谓中国和朝鲜的“威胁”被摆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自1996年版《防卫白皮书》首次公开将中国作为防范对象后,近几年的《防卫白皮书》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正在逐年提升。

日本还对我国捍卫领海主权和正常的海洋勘测与开发活动始终持有戒心。

日本对中国的“关注”从本质上讲就是防范与遏制。

据日本《东京新闻》2004年11月8日透露,日本防卫部门曾设想未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三种可能性,即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并为应对此种“事态”制定了作战计划。

对于朝鲜、远东俄军也作出相应的防范计划。

日本力求建立起全方位的防御体系,其军事部署已由过去单纯侧重北方转变为北、西、西南并重,即在继续保持北部地区一定作战能力的同时,结合部队的整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西部、西南方向的军事部署,其重点是提高反导弹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

九一八事变的地缘政治影响与中国的周边战略

九一八事变的地缘政治影响与中国的周边战略

九一八事变的地缘政治影响与中国的周边战略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侵略行动,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开始。

这场事变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地缘政治上对中国的周边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九一八事变使中国认识到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事变后,中国政府意识到自身的薄弱和与邻国的不平衡关系。

中国开始关注周边国家的动向,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交流。

这一认识推动了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周边战略,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其次,九一八事变导致了中国周边战略的调整。

事变后,中国政府将东北地区视为保卫祖国的前沿阵地,加强了对东北的军事布局和经济建设。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苏联的合作,以对抗日本的侵略。

这一调整使中国在地缘政治中更加注重周边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九一八事变还导致了中国对日本的警惕和对其他周边国家的依赖。

事变后,中国政府认识到日本是其最大的威胁,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日本的侵略。

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合作,以形成对日本的抵抗力量。

这种警惕和依赖关系在中国的周边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中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九一八事变还对中国的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变后,中国的周边国家纷纷感受到了日本的威胁,也开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共同对抗日本的侵略,也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种合作关系在地缘政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周边战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中国的周边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事变使中国认识到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调整了中国的周边战略,并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事变也使中国对日本的警惕和对其他周边国家的依赖增加,促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些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中国的周边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日本急于成为政治大国 日本急于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并把 我国视为潜在对手 ,与我国的战略利 益冲突渐趋突出 二、从现实情况看
(三)日本已经成为军事大国
日本加快扩军步伐 ,已经具备了在亚太地 区打一场现代化进攻性 战争的能力,对我国的 军事威胁日益严重。
★日本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凸陆 显海 其空 2 强三 0 大军 0 军军 0 事事 年 实演 日 力习 本
日对华政策中的消极因素明显上升
结 束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多次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 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 武器的国家。 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中国有广阔的市场 ,中日关系的友好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中日关系的友好是 两国关系的主流。但从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角度来看, 日本对我国产生威胁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我们一方面要使两国关系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加 强两国的经贸往来与技术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互利;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打赢现代化信息战争,大力加强国防 和军队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1、日本国内右翼倾向看
(二)在侵华历史问题上的 暧昧态度
2、赔款不自觉 道歉不自愿
一、从历史角度看
(一)日本是经济强国
由于对侵略历史缺 乏深刻反省,在历史积 淀下来的心理惯性和思 维定势驱使下,强大的 经济实力有可能成为日 本未来进行扩张的资本
二、从现实情况看
思考题
1.你怎样看待日本军事战略的转变? 2.根据所学知识,面对日本加强对与我 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这一事实,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请各位首长、领导 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日军主要的武器装备
(三)日本已经成为军事大国
日本人口众多,经济 、科技发达,军官和士官 占兵员总数的比率高,还 储备了大量核原料,具备 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
▲日本拥有雄厚的战争潜力
(三)日本已经成为军事大国
●日本防卫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四)中日存在利益冲突
日中除了在台 湾问题、日本扩军 问题和侵华历史问 题上存在分歧外, 还存在钓鱼岛和东 海大陆架争端,不 排除未来日本挑起 冲突的可能性
日本的动向 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成都医学院 严华
讲 课 提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二.从现实的情况看
三.
小 结

(一)历史形成的日本民族 的生存危机感与扩张传统
1、岛国的特殊生存环境造就了 日本民族特殊的生存哲学和心 理状态。 2、日本是西方列强中侵害中国 最严重的国家。
一、从历史角度看
(二)在侵华历史问题上的 暧昧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