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2024-2025年中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目录
一、前言
二、中国聚异戊二烯橡胶(EPDM)现状分析
2.1EPDM的发展现状
2.2EPDM的市场分析
2.3EPDM的应用领域
三、 2024-2025年中国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市场前景预测
3.1中国EPDM市场预测
3.2辅料市场预测
3.3企业发展预测
四、结论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重视,橡胶制品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聚异戊二烯橡胶(EPDM)是一种具有优势的全氟烷类橡胶,它的发展给橡胶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中国聚异戊二烯橡胶(EPDM)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耗量的增加,各方都把中国EPDM市场列为发展重点,加紧开发新产品,推动市场的发展。
本文针对2024-2025年中国聚异戊二烯橡胶市场的现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展望,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二、中国聚异戊二烯橡胶(EPDM)现状分析
2.1EPDM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EPDM在中国的市场消耗量不断增长,主要应用在现代汽车、建筑、涂料、管道等行业。
随着汽车行业发展,EPDM的供应量有望进一
步攀升。
根据市场分析师估计,EPDM在中国的市场消耗量将在2025年达
到18.5万吨。
我国合成橡胶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量 和 消 费量 将 进 一 步 增 长 , 世 界 在 合 成 橡 胶 总量 中所 占的 比例 将 进一 步 上升 。
能 化 的产 品, 经营方 式也 在进 一步 地
国际化 、 多元化。
表 1 近年来我 国合成橡胶的生产量 进出口量、 表观销售量
豳
A v ne a r lI u t da cd t isn s y M ea d r
■ 文/ 于希椿
中国化工 学会化工新材料 委 员会理事长 、教授级 高工
作为 化 工材料 的重要 产 品之一 , 合 成橡胶是 高科技和 国民经济支柱产 业 不 可或 缺的材 料 , 也是 重要 的战略 物资 。 一个国家合成橡 胶的产量 多少 、 品种 是否 齐全 , 一定程 度上 反 映了 在
其 工业 水 平和 现代 化的程 度 。 界各 世
一
、
现状
经 过半 个多 世纪 的 发展 , 国合 我
结构调整取 得了
一
成橡胶工业 走过了一条 国内 自主研 发 和 引进 国外先 进技 术相 结合 的道 路。 目前 , 我国 已初步 形成 了较 为完整 的
下4 个方面 。
橡胶 品种 , 消 费量 占合 成橡 胶 消费 其
总量的 4 %以上 。 0 目前 , 国际上有近 3 0
艺 , 化公 司具 备 了具有 自主 知识 产 吉 权 的乳 聚丁苯 橡胶 成套 技术 , 项 技 这 术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个 国家和地 区的 10 0 多个 企业 生产 丁 苯胶 , 年消耗量 5 0 以上 。 0 万t 由于 丁苯 橡 胶 在耐 磨性 、 热性 和 耐老 化性 等 耐 方面优于 天然胶 , 而且价格 便宜 , 因此
随着 我 国经 济 和 社 会 的 不 断 发
中国橡胶市场分析

中国橡胶市场分析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轮胎、橡胶制品、橡胶管等领域。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之一,在橡胶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橡胶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关系、价格波动等方面内容。
一、市场规模中国橡胶市场规模庞大。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汽车、建筑、交通等行业对橡胶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橡胶消费量已超过XX吨,并且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供需关系1. 供应端:中国橡胶市场的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
国内橡胶产能较低,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主要进口原料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其中,天然橡胶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而合成橡胶则以国际市场为主要来源。
2. 需求端: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受多个行业的影响。
汽车行业是橡胶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了橡胶消费总量的较大比例。
此外,建筑、交通、电子等行业对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供需关系紧张是中国橡胶市场的常态。
橡胶的大宗进口和供应不稳定导致市场波动较为频繁。
三、价格波动中国橡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供需关系的紧张及国际市场影响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当国际橡胶价格上涨时,国内市场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反之,当国际橡胶价格下跌时,国内市场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而下跌。
此外,汇率波动、政策调控等因素也会对橡胶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汇率的升值会使进口成本减少,推动国内橡胶价格下降。
而政策调控则可能通过限制进口等措施来调节市场供应,对价格产生影响。
四、市场前景中国橡胶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橡胶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兴起,也将进一步推动橡胶市场的发展。
然而,中国橡胶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供应端的不稳定性对市场造成不确定性;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橡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橡胶市场在当前的环境下呈现出规模庞大、供需紧张和价格波动大的特点。
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1)

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一、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现状1、生产现状。
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生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工艺合成的合成橡胶。
虽然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目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大体平衡。
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而东南亚诸国生产了477。
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
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面积曾达220万公顷。
至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
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一半左右,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产业。
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
从多方面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年产干胶大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泰年均产干胶220万吨。
由于劳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至年产180万吨的水平.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小植胶面积改种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东北部大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
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目前泰国在千方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车生产商在泰建厂,泰已成为世界10 大轿车生产国之一。
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大必然导致泰国出口原料胶的减少。
印尼的植胶面积最大,单产最低,而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力也最大.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业的发展。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一、行业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橡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乙丙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电子、医疗和日用品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2.产能扩张:中国乙丙橡胶生产企业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纷纷启动。
例如,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相继投入乙丙橡胶生产线建设,提高了国内乙丙橡胶的产能。
3.技术进步: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些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外贸出口增长:中国乙丙橡胶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乙丙橡胶的主要供应国之一、中国乙丙橡胶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具有竞争优势,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二、未来前景预测:1.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乘用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建筑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国乙丙橡胶的市场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另外,乙丙橡胶在医疗、日用品等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拓展。
2.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中国乙丙橡胶企业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性能乙丙橡胶,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环保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乙丙橡胶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以满足环保要求。
4.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乙丙橡胶是全球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
中国乙丙橡胶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运作效率,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产量增长、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以及国际化竞争等因素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面临环保压力和国际市场竞争等挑战,需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一、橡胶产业概述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汽车、轮胎、鞋材、橡胶制品等领域。
全球橡胶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橡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1.主要消费市场的变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的需求增长迅猛。
此外,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氢能源等的兴起也对橡胶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森林橡胶和合成橡胶的竞争:目前,大部分橡胶来自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森林橡胶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合成橡胶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其性能和价格正在逐渐提升,与天然橡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全球贸易环境变动: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橡胶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加强国内橡胶供应能力和技术创新,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将成为橡胶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分析1.产能规模:中国橡胶产能居全球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橡胶产品。
高端橡胶产品仍需进口满足需求。
2.技术水平:中国橡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3.市场竞争:橡胶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狭小,面临生存压力。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4.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橡胶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管控,加大环保投入势在必行。
四、橡胶产业发展对策1.提高技术水平和产能: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橡胶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橡胶品牌认证体系,提升中国橡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形成精准营销策略,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橡胶消费市场。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一、引言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等领域。
云南作为中国的主要天然橡胶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拥有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
本文将对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二、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1. 产量分析云南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年均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
其中,西双版纳、勐腊等地是主要的种植区域,占据了全省总产量的大部分份额。
2. 种植规模与品种云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品种有海南三号、泰国RRIM600、泰国RRIM901等。
其中,海南三号占据了绝大部分种植面积,因其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而备受农民青睐。
3. 市场需求与出口情况天然橡胶市场需求旺盛,主要用于轮胎制造和橡胶制品生产。
近年来,云南天然橡胶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出口省份之一。
4. 产业链完整度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链相对完整,包括种植、采收、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加工技术相对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三、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思路1.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提高云南天然橡胶的单株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2. 加强科研与创新建立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加大对天然橡胶的研究力度。
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增强产业竞争力。
3. 完善产业链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鼓励企业在加工环节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4. 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天然橡胶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企业发展。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组织,提高种植效益和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对天然橡胶市场的监测和预测,及时调整政策措施。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合成橡胶概述合成橡胶,又称为合成弹性体,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从产品形态上可以分为液体橡胶、固体橡胶、乳胶和粉末橡胶等,根据形成过程又可分为热塑性橡胶和硫化型橡胶。
合成橡胶种类较多,因此下游应用极其广泛,可大致分为民用领域和工业领域两部分。
民用领域包括日用品、建筑装饰胶粘剂、制鞋业等行业,工业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农业等行业。
下游市场的需求受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
二、合成橡胶产量2004年以来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品质和装置规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我国合成橡胶供需两方面受到冲击,下半年受市场回暖、价格降低、出口退税等多重因素影响,产量逆势上扬。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为811.7万吨,同比增长9.72%。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推动,我国企业纷纷投产,产能持续提高。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产能占比达到66%。
另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也有产能分布,分别占比15%、11%、8%。
但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断扩产,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这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发力,盘活闲置产能,减少资源浪费。
三、合成橡胶进出口量2019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下降至54955吨,同比下降19.2%。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合成橡胶产量有所下降,使得进口量上升,相对于2019年上升幅度达到14.04%。
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进口量继续上升,达到71633吨,同比上升14.3%。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出口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国内合成橡胶产能的增长,使得国内合成橡胶的产能已经超过需求,因此我国合成橡胶出口量才呈现上升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一、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现状1、生产现状。
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生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工艺合成的合成橡胶。
虽然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目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大体平衡。
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
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而东南亚诸国生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
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
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面积曾达220万公顷。
至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
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一半左右,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产业。
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
从多方面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年产干胶大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泰年均产干胶220万吨。
由于劳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至年产180万吨的水平。
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小植胶面积改种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东北部大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
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目前泰国在千方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车生产商在泰建厂,泰已成为世界10 大轿车生产国之一。
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大必然导致泰国出口原料胶的减少。
印尼的植胶面积最大,单产最低,而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力也最大。
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业的发展。
印度年产天然橡胶约60万吨,植胶面积和生产能力大体定型。
印度是一个大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橡胶还需要部分进口。
越南近年天然橡胶生产发展也很快,目前拥有21个国营大橡胶种植公司,产胶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加上其它橡胶种植园,到2020年可望年产天然橡胶50万吨。
缅甸、柬埔寨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产量较小。
进入90年代,非洲天然橡胶呈现萎缩状态,其生产量占仅世界总产的4~5%。
随着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世界主要产胶大国从土地比较效益降低、劳动力成本上涨、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在今后若干年里,世界天然橡胶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至1999年,我国已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五省区建立了橡胶基地,植胶面积发展到63.09万hm2(世界第四位),年产干胶48.96万吨(世界第五位)。
2、世界天然橡胶消费、需求现状及趋势。
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可分为两大范畴,即轮胎部门和一般胶制品部门。
轮胎部门的消费量除包括轿车和商用车外,还包括其它车辆的内外胎的耗胶量、轿车和商用车以外的其它车辆的耗胶量约占轮胎部门总耗胶量的15~25%。
轮胎工业的耗胶量几乎达到天然橡胶总产量的3/4,如下表所示:按部门计1998年世界天然橡胶消费量的大体分配类型消费量(千吨)占总消费量的%轮胎479075.3 重型货车220033.3 轻型货车120018.5 轿车105015.9 其它车辆5307.9 工业胶制品82012.4 乳胶(按干量计)81012.3 总计6000100.0目前,尽管天然橡胶在轿车和轻型车轮胎中只占约20%的比例(就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比例而言),但它在商用车辆轮胎中却占50%左右,在重型车辆轮胎中占80%或更高,而在某些制品方面,例如飞机轮胎,几乎占到100%。
这是因为天然橡胶具有合成橡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天然胶的低滞后性(hystertsia),把生热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具有良好的滚动阻力其较低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使之具有良好的粘合性。
天然橡胶的滞后性虽低,但在拉伸的情况下,他的结晶却带来了良好的工艺性能。
因此天然橡胶在未来若干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在工艺胶制品范围内,天然橡胶最终将成为一种专用的弹性体。
天然橡胶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世界3个主要轮胎公司消费了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40%左右。
这一结构性变化肯定将影响天然橡胶的贸易和价格。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将影响天然橡胶的消费方式。
关于对天然橡胶消费量的预测。
一些专家认为,到2010年,世界弹性体的总消费量,可望增长到2500万吨。
如天然橡胶仍能保持约40%的比例,那届时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可达1000万吨左右。
另一些专家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到2020年,由于天然橡胶的价格较高和合成橡胶工艺的进步,天然橡胶在世界弹性体中的比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到35%或更少些。
关于世界天然橡胶需求现状。
行家普遍认为,东南亚国家21世纪初天然橡胶产销走势决定了21世纪初世界天然橡胶产销的发展趋势。
随着马来西来、泰国、印尼等世界主要产胶大国土地的比较效益下降、汽车行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涨、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对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由于石油的大量消耗,用于生产合成橡胶的原料将受到限制,价格也可能提高,因此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稳步上升,而天然橡胶的生产又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加上天然橡胶主产区东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若干年后产量将下滑。
在今后10年(2010年前)可能会出现严重供不应求局面。
从2002年起就有可能出现世界性的天然橡胶短缺。
新世纪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仍具有重要的战略物资地位。
(二)世界天然橡胶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世界天然橡胶业的发展是和其技术不断变革分不开的。
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harlesGoodyear)发明了橡胶硫化法,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天然胶才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需要量也急剧上升。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A.Wickham)从巴西引进巴西橡胶树种子至英国,后将其培育的巴西橡胶苗运往东南亚国家种植获得成功。
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N.Ridley)发明了不伤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在原割口上复割的连续割胶法,使橡胶树能连续几十年割胶,纠正了巴西原产地用斧头取胶的旧方法。
1915年印度尼西来爪哇茂物植物园荷兰人赫尔屯(VanHetten)发明了芽接法,使优良无性系可以繁殖推广,初生代次生代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使橡胶树的产量成倍提高。
1968年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发现了乙烯对橡胶树具有高效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低频割胶成为可能。
由于这些技术的改进,使橡胶树开始了商业栽培,也使单位面积产量、工效成倍提高。
在新世纪,由于科技发展和橡胶树新用途不断得到扩展,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转基因橡胶树和胶木兼优橡胶树的栽培利用将成为新世纪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
1、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
橡胶树的主产品是胶乳中的橡胶,即胶乳经加工后的各种橡胶产品。
而胶乳中丰富的非胶组分基本上都被白白浪费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植胶业的利益驱使,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尤其是白坚木皮醇等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的开发利用,将是新世纪橡胶综合利用、研究和开发热点。
有专家认为,将来巴西橡胶树更有价值的是作为工业原料的非胶组分而不是天然橡胶。
2、转基因橡胶树。
由于橡胶树的收获期长达30年以上,在生物技术开发中极具优势,通过转基因工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贵重药品的绿色工厂。
因此,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转基因橡胶树将成为新世纪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
这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等非植胶国家的重视,马来西亚已将其作为橡胶研究的最重点项目而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我国的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3、橡胶木材及胶木兼优新品种的栽培利用。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天然林,特别是保护热带雨林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外木材将面临严重短缺,因此对橡胶木材的综合利用及培育、利用和发展橡胶树的速生优质性状即选育推广胶木兼优橡胶品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这也是天然橡胶在新世纪的又一发展方向。
目前马来西来已选育出一批胶木兼优品种,如900组的RRIM928、RRTM929,2000组的RRIM、2001组的RRIM2025等,并已推荐生产部门使用。
这些优良品种不但干胶产量高、而且生长快,材积大,尤其是RRIM2025,头5割年株次产干胶高达98.5克,14龄时单株木材产量高达1.87M3(按每亩存树20株计算,每亩木材产量可高达37.4M3),按目前每立方米3600元的价格计算,14龄时每亩木材产值就高达2.24万元,远远高于主产品天然橡胶的产值,生产潜力很大。
单就木材产量而言,比目前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营造的速生纸浆林──刚果12号按2个轮伐期(同为14年)的14—16M3要高得多。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与马来西来等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胶木兼优品种的栽培利用已引起国内各植胶垦区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已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胶木兼优品种。
我们应学习、借鉴我国五、六十年代引进试种国外优良橡胶无性系的成功做法,一方面继续加大引进力度,并尽快在全国建立大协作网进行适应性试验,以期能在较短时间内选出适合在我国种植的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开展利用所引进的国外优良亲本材料和国内已有材料选育我国的胶木兼优橡胶新品种的研究。
世界天然橡胶由于长期以来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新世纪,天然橡胶业有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日益增多和科技进步带来的良好机遇。
4、实施橡胶农林业体系(Rubber agreforestry system,及丛林橡胶经营)。
通过提高生产率,可以改善小农园主的收益。
采用优质高产的胶树种植材料,增加橡胶产量,使小园主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适当的农林业措施,可保持生物多样性。
为确保天然橡胶的供应,使用抗病、耐旱和抗风胶树品种,在非传统植胶区扩大植胶。
通过研究,克服胶树死皮或割面干涸,以及更有效的快速转化技术,能更进一步改善橡胶栽培,在橡胶栽培过程中应考虑这些可能的改进措施。
二、世界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橡胶工业是世界重要的传统产业所谓橡胶工业,在国际上主要是指以橡胶等弹性体为主料,混入炭黑一类补强副料,并且添加多种功能性助剂,同时结合以纤维、金属等材料作为支撑骨架,经过成型加工和硫化而制成橡胶制品的工业。
橡胶工业为区别于作为原料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业,近年来又将它称为橡胶加工工业,经济产业中则称为橡胶制品工业。
世界橡胶工业历经160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重要的传统产业,现在全球的年橡胶消耗量达到1700万吨以上,有约10万种各类橡胶制品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