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技术研究_潘理
浅析桥梁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桥梁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摘要桥梁是公路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公路路网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桥梁后期运行中,由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行车荷载等因素影响,会出现各种损伤,为了防止损伤对桥梁运行安全的影响,要应用合理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及时进行维修。
为此,文章对桥梁检测的内容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保证桥梁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桥梁;检测内容;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前言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桥梁结构出现问题,此外,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大,行车密度增加,行车荷载增加,加速桥梁结构老化,降低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甚至影响运营安全,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行维修、改造和加固,只有不断提升桥梁的检测技术,并应用于桥梁的检测与维护中,才能增强桥梁安全。
1 桥梁检测主要内容桥梁检测主要分为桥梁表面检测、内部检测以及桥梁承载力荷载检测,桥梁表面检测主要是对桥梁外表进行分析,确定桥梁基本状况,当桥梁出现问题后,要进行内部检测和承载力检测,下文将对检测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桥梁表面性检查桥梁表面检测主要是以桥梁表面或局部为检查范围,例如检测桥梁外观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碳化程度等,以观测形式得到表面判断结果,其主要适用于结构的没有重大损害的桥梁。
桥梁表面性检查有着检查方式快捷、检查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如果桥梁存在严重隐性病害,会影响桥梁整体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是表面性检查过多的依赖于检测人员的经验性判断,所以只能作为桥梁修建与使用年限较短、交通量较小的桥梁适用。
目前桥梁表面性检查仪器的测量研究方向是用融合电、磁、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学科的高技术成套测试仪器和设备[1]。
1.2 桥梁局部检测桥梁局部检测的方法是一种基础检測方法,这一检测方法能够获得对桥梁结构局部损伤和缺陷的初步认识。
桥梁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Qiao liang xin xing jian ce ji shu de yan jiu he fen xi桥梁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曹泰松本文针对桥梁检测技术的相关新型检测手段进行研究与分析。
由于不同桥梁检测评估对象需采用不同的检测手段,但部分传统的检测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测量的结果。
因此,为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部分检测手段作了简单的改造,以解决某些传统方法的问题。
一、技术背景桥梁是一种跨越海域、江河或道路等障碍物,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一种保障市民日常交通的公共交通资源(虎门大桥每天的饱和行车量为12万万辆)o 因此,桥梁的安全保障对市民的影响十分大,例如九江大桥塌桥事故中1675.2m的九江大桥坍塌200m,事故中四辆汽车落入江中损毁,合计8人落水后死亡(车内6人以及2名大桥施工人员),造成经济损失为人民帀4500万元,因此,桥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状态的检测技术是保障桥梁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在现今的桥梁工程领域,桥梁检测评估的范围为桥面结构、桥梁上部结构和桥梁下部结构三大部分。
由于不同桥梁检测评估对象需采用不同的检测手段,但部分传统的检测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测量的结果。
因此,为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部分检测手段作了简单的改造,以解决某些传统方法的问题。
1.路桥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桥面结构检测评估中,桥面结构的平整度是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以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的或连续测量道路表面的凹凸情况。
路面的平整度和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度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目前在对路面进行测量时,无法根据道路的状况调整连接板的位置,导致连接板的位置不足以形成一个精确的参照物,测量会不够精确,且在测量时对装置进行安装,导致耗费时间较多,无法根据测绘时,测绘笔的状况,调节测绘笔与连接板前表面绘图纸之间的压力,导致测绘笔会划破绘图纸或测绘笔测绘线条不清晰。
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解决措施

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解决措施摘要: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之中利用于试验检测技术,可了解到桥梁工程结构受损的主要因素,而后将此作为重要的根据,对于施工质量实施控制。
基于此,本文就对于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解决措施前言:若想保障桥梁质量,那么则应善于利用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特别是在桥梁结构受损情况越发严重、以及桥梁安全性较为不足的情况之下,在桥梁工程施工之中,对于试验检测技术的运用更显必要性。
一、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首先,在桥梁施工之中利用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十分助于控制成本支出、以及施工的质量,在对于桥梁质量实施试验检测的过程之中,对于施工材料来说一般均为就地取材,而后对于材料实施试验检测,在确保其符合于相关要求之后方可加以运用,如此不仅利于控制材料运输方面的成本支出,同时也十分利于控制人力方面的成本支出,实现对于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部材料的价格实施科学的管控。
其次,利用桥梁试验检测技术,能够推动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在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在开展桥梁施工时所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均通过试验检测同时实施论证来明确其是否能够被获得运用,在风险控制层面上可否符合于相关规范和要求,以及可否能够满足于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
最后,十分有助于强化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开展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时,对于进度的控制尤为关键,而针对此情况也需善于运用试验检测技术,在起初时就要重视对于各项施工设备和材料实施试验检测,这样能够防范由于材料质量较差而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
再者,在具体施工期间,若是某个工序产生了消极状况,对于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产生了影响,那么也能够借助于试验检测技术来实施检测,而后结合于检测的结果实施改正,防范产生返工的状况。
由上述内容可知,试验检测技术的良好应用,不但有助于控制施工成本支出,同时还能够实施进度控制,以便保障桥梁工程能够在预期的时间之内竣工。
桥梁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检测新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探讨、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反思…

桥梁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检测新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探讨2、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反思3、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措施(9篇)4、桥梁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5、公路桥梁工程高墩施工中翻模技术应用全文总字数:18071 字篇一:检测新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探讨检测新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前我国的钢结构桥梁,主要使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存在部分缺点,有着明显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对钢桥进行最佳无损检测时,仍然有较多的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和研究。
本文就主要从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在钢结构桥梁中进行探讨分析,提高了无损检测技术对钢结构桥梁的检测效果。
关键词:桥梁工程'钢结构'无损检测'新技术1概述桥梁用以钢结构模式建造,其优点不止由于其强度高,以及工业化程度高,还具有综合效益好的优势,近几十年以来在国内外,钢结构桥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应用于工业领域较为广泛。
而随着钢结构桥梁的不断发展,在某些重点工程中,钢结构桥梁时常发生一些重大的质量事故以及安全事故,因此,钢结构桥梁的质量与安全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钢结构桥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备受社会大众广泛重视,而其质量和安全的设计方面,又取决于现场安装、加工制作、原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在相处安装和加工制作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更应该重视焊接质量。
无损检测就是指在针对目标进行检测时,以不损坏目标对象为前提所进行的检测,以化学或者物理方法进行,借助于先进的设备器材和技术,对目标进行表面和内部的状态、性质、结构进行测试和检测。
无损检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无损评价、无损检测、无损探伤。
无损探伤主要是对目标进行发现和探测缺陷部分;无损检测在无损探伤的基础上,对其所有缺陷进行定量、定位和定性;而无损评价对目标进行探测时,却更深刻、更广泛是在前两种无损检测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使用寿命和运行状态的评价。
2钢结构桥梁无损检测新技术的类型2.1磁粉检测技术桥梁钢结构中的材料被磁化为具有铁磁性的材料,原则上可以均匀磁力线部分,由于材料中在一些相应构件表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经常会存在局部畸变的漏磁场情况,为了对构件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在被检测的构件表面施加磁粉,以此在合适的阳光照射条件下,能够有效的找出检测部件表面以及内部隐藏的缺陷。
桥梁监测中应变测试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桥梁监测中应变测试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桥梁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之一。
而桥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
因此,对于桥梁的监测与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的研究主题是桥梁监测中应变测试技术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应变测试技术是桥梁安全监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与传统的人工巡检相比,应变测试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桥梁变形以及损伤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桥梁安全监测的精准度。
因此,对于应变测试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应变测试技术原理研究。
包括应变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传感器类型、测试方法等内容的研究。
2. 应变测试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应变测试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在桥梁结构安全监测中的作用。
3. 应变测试技术的改进与优化研究。
针对目前应变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探究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采取如下研究方法:1. 系统文献调研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应变测试技术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2. 实验研究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对测试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探究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3. 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应变测试技术在桥梁变形检测方面的应用效果。
五、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有:1. 应变测试技术原理研究报告。
介绍应变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传感器类型、测试方法等内容。
2. 应变测试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探究应变测试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评估其在桥梁结构安全监测中的作用。
3. 应变测试技术的改进与优化研究报告。
针对目前应变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方案,并探讨其可能的应用。
4. 技术实现方案与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制定应变测试技术的实现方案,并通过桥梁监测案例展示其实际应用效果。
六、进度计划本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第一阶段:应变测试技术原理研究,耗时2个月。
桥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桥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20 世纪50、60 年代甚至70 年代建成的桥梁,大多数都已经超限服役,出现了很多病害和缺陷,很难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交通。
如果全部拆除新建,需要相当昂贵的费用,同时,有些桥梁还具有历史和政治意义的影响。
这样,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桥梁常规检查内容及常用的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桥梁检测荷载试验古今中外,有很多桥梁倒塌的例子,足以给人们敲响警钟。
完善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可以验证桥梁设计理论、施工质量,监测结构局部和整体服役状态、监测结构损伤、抗力衰减及其演化规律,识别结构损伤及其位置,进行桥梁安全性、耐久性评定与预测以及桥梁安全事故预警等。
安装上这些桥梁健康检测与振动控制系统,就等于给桥梁配上一个“全天候”的医生,桥梁的建设,运行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应变仪、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GPS 系统等几部分构成,在施工监控和成桥试验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能对该桥进行一段通车后的短期运营监测,这些工作将起到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工作,旨在更好地养护管理好桥梁,并能指导今后的桥梁养护、加固与维修工作。
1.评定桥梁承载能力的原则及目的1.1 评定桥梁承载能力的原则《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中规定:按允许应力法设计发展为按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所有桥涵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
这一规定,不仅是新建桥梁设计与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也是对旧桥承载能力评定、加固和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评定桥梁的质量好与坏,应主要从它的使用功能、结构承载力和使用价值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使用功能是指在桥梁有效的使用期内,设计技术标准是否满足运营要求;桥梁各部构造完好程度、上下部承重结构质量状况,对桥梁整体正常使用、影响程度如何;对桥梁养护状况及意外事故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
承载能力评价是通过对桥梁上、下部结构作静、动载计算分析,或对静、动载试验结果分析,对结构承载能力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也是对旧桥使用功能作实质性的分析评定。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探讨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探讨摘要:我国现阶段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应用依然存在部分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发现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质量缺陷和问题,便会对道路桥梁工程后续应用产生不利影响,给交通安全和行人安全带来了威胁。
考虑到道路桥梁检测需求的不断提高,有必要选择新型试验检测技术,从而满足城市发展及群众出行对于交通工程的需求,在推动现代化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基于此,本文将对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技术探讨1 检测技术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对应的具体内容和必要性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难免会因多种因素造成工程材料和施工程序的疏漏,从而造成许多的质量问题。
结合桥梁建设情况来看,此类质量问题将对整个工程项目产生负面影响,并对项目进度和员工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进入21世纪后,道路桥梁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桥梁的建设到投入使用,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
这种不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原材料的问题,比较普遍的一个是建筑材料源因为地域的不同所受到的限制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是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其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随意、简略粗暴的施工问题。
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桥梁进行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把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投入使用,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有必要进行严格的道路和桥梁检查。
道路桥梁检验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同时也是建设基础,是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的主要检查对象之一。
桥梁检验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基础建设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使桥梁工程建设达到常规使用要求。
它不仅是一项新技术,也是对中国公民生命安全的承诺。
2 道路桥梁工程新型检测技术基于现代化道路桥梁建设的现状分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由于检查工作缺少规范性、检查设备应用的价值较低以及检查结果不够准确等,影响检查的精准度,进而影响道路与桥梁建成的安全。
在检查相关工程项目时,需要针对于工程目标和质量要求来开发与改进现有的检测技术,优化检测的效果与方法,并根据实际工程建设进度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而提升整个道路的使用效率和桥梁的建设成果。
我国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分析

我国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分析摘要: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周期长,使用的施工技术非常复杂,因此有必要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在科学使用相关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检测管理策略,以便确保公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文章分析了公路桥梁工程中检测技术的运用情况,并提出公路桥梁工程检测质量管控的有效策略,可为相关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分析引言公路桥梁建设是我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公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水平不合格,施工管理不规范时,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问题,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存在三个关键问题:其一,公路桥梁建筑阶段的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其二,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其三,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水平问题。
施工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施工阶段遇到的含有技术性质的作业无人能胜任,施工管理问题就是施工管理人员不能按着施工规范开展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试验检测水平问题是桥梁建筑投入使用前最后一道重点工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良好的试验检测水平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公路桥梁存在的细节问题,对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1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公路桥梁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试验检测工作实际上是指工作人员按照公路质量检测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公路桥梁工程各方面进行的综合性专业检测工作。
试验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收集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各项影响质量的数据内容,从而保障后期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会采取专业的仪器设备开展专业化的检测,以此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人们也更加关注所开展的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当专业的检测人员借助专业的设备,采取专业的技术进行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时,便能够有效解决公路桥梁工程检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公路桥梁工程质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8-0322-02桥梁检测技术研究潘 理摘 要:简述了桥梁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与评定方法,结合目前桥梁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对桥梁检测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介绍了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从而确保桥梁长期安全运营。
关键词:桥梁检测,桥梁检查,桥梁结构检测中图分类号:U446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公路、市政桥梁事业的发展,新建高速公路及市政桥梁越来越多,同时既有的许多桥梁亦逐渐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桥梁管理者对桥梁的养护已日益重视。
通过对桥梁的全面检测,系统地收集当前桥梁技术数据,积累技术资料,为充实桥梁数据库、加强桥梁科学管理和提高桥梁技术水平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合理设计检测的方法,辅以布设长期监测设备,逐步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确保桥梁长期安全运营,以发挥其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现行桥梁承载力检测方法目前对于桥梁承载力的评定可分为4类:病害调查经验评定法,综合分析法,分析计算法,荷载试验法。
1.1 病害调查经验评定法这一方法的主要依据是JT 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在桥梁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及缺陷和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和评价既存缺陷及损伤对桥梁质量和使用承载能力的影响,并为桥梁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和依据。
这种方法要求现场检查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专业知识。
1.2 综合分析法此方法是在桥梁检查的基础上,采用无破损方式测定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混凝土电阻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结构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进行折减后的结构承载力验算,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和结构裂缝等外观条件,评定结构材料状况。
1.3 分析计算法首先对被检定的桥梁结构进行检查(收集资料、现状检查、材质与地基的检验等),然后将检查所得的有关资料和检验测量结果,运用桥梁结构计算理论及有关的经验系数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评定出桥梁的安全承载能力。
分析计算法又分为经验系数折算和理论计算两种做法。
经验系数折算法是以桥梁原有设计荷载等级为基础,同时考虑桥梁损坏程度、材料老化程度、桥面行驶条件、实际交通情况、桥梁建造使用期限等因素,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出各项对应的系数,从而折算出桥梁安全承载力。
理论计算法是当原桥荷载等级不清楚或上述的各种系数较难确定时,应用结构计算理论,估算出桥梁结构可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如弯矩);然后,再与实际检定的荷载相比较,从而判定出桥梁安全承载力的方法。
此法应注意的问题是:荷载计算应根据实际荷载,即采用需通过的荷载等级进行验算;材料强度以实测结果为准,应正确地把结构的缺陷估计到计算中去。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钢筋混凝土有限元理论的发展,有限元计算法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或采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用计算机模拟实际桥梁的荷载试验,计算桥梁的实际承载力,评定步骤如下:1)桥梁调查;2)确定加载形式并划分单元;3)分级加载计算;4)评定承载力。
1.4 荷载试验法桥梁结构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物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检定手段,是对桥梁结构性能最直观、最可靠的检测方法,按施加荷载的类型可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我国在这方面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
桥梁结构静载试验是按照桥梁的设计荷载等级,根据荷载的最不利位置布置静载(通常是载重汽车),或者根据桥梁结构的控制内力确定荷载及其位置,对桥梁结构进行加载,静载试验的加载量一般为设计荷载的0.8倍~1.0倍,试验前应先进行估算。
桥梁结构动载试验采用车辆通过、冲击或环境激振等加荷方式,通过采集设备获得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桥梁结构的频率、模态等动力特性,进而得到桥梁结构特性。
对桥梁结构施加荷载(静载或动载),通过相应的仪器设备获得桥梁结构的响应,可以根据这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桥梁结构的性能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桥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与性能评价。
基于结构静态响应,进行损伤识别主要有系统识别、神经网络等方法,其中系统识别方法更为实用。
桥梁结构动力响应损伤识别在理论上被大家认可的是融合振动理论、振动测试技术、信号采集与分析等跨学科技术的试验模态分析法,其识别方法有系统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系统识别方法的分析概念和分析过程同静力响应损伤识别,其中主要是神经网络方法。
桥梁动力特性测试简便易行,对测试条件要求少,因而被认为是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领域最有前途的桥梁无损检测技术。
2 桥梁检测新技术1)基于G P RS实现桥梁检测远程数据传输。
早期的远程监测是利用专线或专用网络,将设备现场和控制中心连接起来,传感器采集到的状态信息按照一定的协议传送给控制中心。
这种方式自成系统,数据传送快、安全,缺点是需要单独布设通信线路,当距离很远时,将大大增加工程的成本。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利用GP RS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信息传递手段而应用于远程监测技术中。
2)神经网络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在实际桥梁检测过程中,要随时知道桥梁的受力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不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在技术上·322·第36卷第8期2010年3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 ITECTU RE Vol.36No.8M ar. 2010DOI:10.13719/ 14-1279/tu.2010.08.046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8-0323-02浅谈综合勘察在隧道深埋构造探知中的应用代云山摘 要:通过对向莆铁路青云山隧道深埋构造探知工作的分析总结,讨论了遥感判释、综合物探、钻探、综合测井等各种勘察手段在探知长大隧道深埋构造工程性质中的综合运用方法,论述了各种勘察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顺序以及其相互指导性和相互验证性。
关键词:综合勘察,隧道,深埋构造中图分类号:U452文献标识码:A 长大隧道勘察工作一直是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点,而由于山区铁路穿越地形地貌变化大,构造发育错综复杂,植被茂密,基岩露头覆盖严重等原因,深埋构造性质的探知便成了长大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难点。
以往比较单一的勘察手段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给深埋构造影响程度的判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综合勘察方法是进行深埋构造探知工作的有效方法,利用各种勘察手段的优势,可以相互指导、相互验证、取长补短,能够避免各个勘察手段局限性影响,达到勘察目的。
1 工程概况青云山隧道起于福建省永泰县岭路乡后坑垄村,穿越青云山国家4A 级风景区和老鹰山国家生态保护区,经莆田市大洋镇孝池村、莲峰村,止于庄边镇泮洋村,202省道纵贯全段,交通较为方便。
该隧道为双洞单线隧道,左线进出口里程DK491+267~DK 513+428,隧道长22.161km 。
为了详细查明隧道深埋构造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运用遥感判释、工程地质调绘、综合物探、钻探、水文试验、综合测井等多种勘察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下面就对本隧道F9断层的勘察过程作详细论述。
2 构造空间分布的确定2.1 物探遥感判释与工程地质调绘通过对1∶50000区域地质资料,及1∶10000遥感判释的分析,找到了F9断层的平面分布位置,宏观上了解了该断层的走向分布,对隧道的影响范围,初步确定了其对应的线路大致里程。
的差异性以及在繁重工作下引发的疲劳性,必然会在检测结果中引入较大的人为误差。
如果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造BP 模型,在桥梁结构受力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在实际的桥梁检测过程中,只需要对部分桥索受力情况进行实地检测,通过BP 模型的映射,就可以得到其余桥索受力值。
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图像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在测量领域中形成的新的测量技术。
所谓图像测量就是测量被测对象时,把图像当作检测和传递信息的手段或载体加以利用的测量方法,其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号。
这就避免了人工检测中存在的效率低、速度慢、重复可比性差、环境局限性大等弊端。
而且,对于那些在检测人员所能触及到的范围以外的情况,通过传统方法量测,其难度和危险性是相当大的,且可能测不准。
4)光纤应变传感器测试系统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在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应变片电测技术,但常规电阻应变片的测试结果受温度、湿度、导线长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
光纤传感器是近10多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传感器,由于它不仅具有非导电性、体积小、抗电磁干扰强等优点,而且能实时对一维连续空间作多点测量,因而能对许多大型设备或物体(如发电机组、智能大厦等)进行实时多点监测。
采用光纤传感器测试系统既大大降低了单点检测成本,又消除了检测盲区。
5)新型桥梁检测设备研制。
新型桥梁检测设备研制主要有:新型桥梁检测车以及新型桥梁检测平台。
这些先进的检测设备为桥梁工程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 结语桥梁检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实际现场经验,而且同时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
只有把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再加上指挥者与各试验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做好检测工作并取得满意的数据,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准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1] 潘松林,张红阳.公路桥梁检测概述[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5):5-8.[2] 刘雪平.应用于桥梁检测中光纤应变传感器测试系统[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3(4):14-16.[3] 曹 军,金福宝.基于GP RS 实现桥梁检测远程数据传输[J ].森林工程,2006,22(2):25-28.[4] 齐 岩,卢德唐,晏忠良,等.神经网络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28):227-229.[5] 张万军,吴智玲.旧桥病害检测和加固技术[J ].山西建筑,2008,34(5):334-335.The research on the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bridgesPAN LiA bstract :T 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 of bridge inspectio n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ur -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bridge structure ,it gives comprehensiv e assessment to the inspection technol -ogy fo r bridges ,so as to ensure the long -term safe operation of bridges .Key words :bridge inspection ,bridge ex amination ,inspection fo r bridge structure·323· 第36卷第8期2010年3月 山西建筑S HANXI ARCHITECT URE Vol .36No .8M ar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