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学第七版练习册答案
重庆大学画法几何习题集及题解完整_2022年学习资料

4-13以AB为边长作正三角形,使其与V面成30°角。本题-有几解?-本题有4解-39-d''-a-16页
2005习题集第17页一相对位置1-4一15已知直线AB∥△CDE,求ab。-d'-⊙-e-l
2005习题集第17页一相对位置1-4-17以下二题过点A作平面△ABC平行于平面P。-a-D -⊙-p
2005习题集第16页一平面3-4-10求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a求对H面的倾角o-b求对V面 倾角B-d
2005习题集第16页一平面3-4-11已知AB为平面P对V面的最大斜度线,求作该平面的投影和 -H面的倾角。-b-a
2005习题集第16页一平面3-4-12已知△ABC对H面的倾角=60°,试完成其V面投影。-a
3-14求作一水平线与三直线AB、CD、EF均相交。-'-d'-Q-e'f-b'-X-L-12
3-15过点C作正平线CD与直线AB相交-a'-b'l-X-12页
3-16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交点距V-面20mm,且D点属于V面。-b'-X-a2页
3-17已知对角线AC和点B的V面投影,试完成菱-形ABCD的两投影。-X-a-c-13页
2005习题集第19页一相对位置3-4-23求直线MN与△ABC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b-n -a'-m'
2005习题集第19页一相对位置3-4-24过L点作直线LK同时与AB、CD相交。-&-a'-71
4-25求二平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19页
19页重庆大学画法几何习题集及题解完整
4-26过K点作KL∥△ABC,且与EP相交。-'-k-b-e-19页
画法几何学第七版练习册第二章答案

2-4 判别下列各对重影点的相对位置(填空) 分析:
AB重影于H面,在 V面上判断高低 CD重影于V面,在 H面上判断前后 EF重影于W面,在 V面上判断左右
20
15
20
1.点A在点B的 正上 方 2.点D在点C的 正后 方 3.点F在点E的 正右 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mm; 20 mm; 25 mm,且该两点均在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2-3-2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第三面投影。 分析:根据点的投影特性(投影连线垂直于坐标轴),画第 三面投影
作图:过d”作线垂直于, OY1和OY,d在OZ上
过e作线垂直于OX,过e” 作线垂直于OZ,交点即为e’ 过f 作线垂直于OY和OY1,f” 在OY1上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第二章 点
2-01
2-02 2-03-1 2-03-2 2-04 2-05
2-06
退出
2-1 已知点T 的坐标为(20,15,20),点S 的坐标为(30,0,10), 作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作图: 分别在X、Y、Z 坐标轴上量取点T 的坐标20、15、20 作坐标轴的平行线,交点即为点T的投影。 同理作点S。 画直观图。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2-3-1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第三面投影。 分析:根据点的投影特性(投影连线垂直于坐标轴),画第 三面投影 作图:过a’作线垂直于OZ, 过a作线垂直于OY和OY1,交点 即为a” 过b’作线垂直于OX,过b”作 线垂直于OY1和OY,交点即为b 过c’作线垂直于OZ,c”在 OZ上
4 3 1 2
分角 分角 分角 分角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V 面上。
画法几何全主编习题集答案

db cab ’ a ’c’ d ’ Xb 1'd 1'c 1'a 1'c 1d 1m 1n 1'b 1(a 1)m 1'm’n ’nmX1X2n 12-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1.求直线AB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的可见性。
4.求两平面的交线。
6.作一直线使与两交叉直线AB,CD相交,同时平行于直线KL。
作直线AE平行于直线KL;求CD与平面(AE和AB确定)的交点M;作MN平行于KL。
7.过点C作CD平行于AB,且点D于A,B等距。
距离说明:为使图形清晰,将AB 的正面投影改变了一些方向。
过AB 的中点E 作AB 的中垂面;求CD 与中垂面的交点D 。
其中MN 为PH 中垂面的交线。
8.求点K 到直线AB 的距离。
距离9.求点A 到三角形BCD 的距离。
说明:为使图形清晰,将A 点的水平投影 往上移动了一些。
11.已知线段AB,CD正交,作线段AB的正面投影。
13.过点K作直线与交叉两直线AB和CD相交。
交叉二直线DE,FG相交,并垂直于三角形ABC。
作直线BC垂直于平面;求三角形ABC的实形(略);90°减角ABC即为所求(略)。
15.求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
作直线EM垂直于三角形ABC;求FG与平面(DE和EM确定)的交点K;过K作EM的平行线KN。
16.已知菱形ABCD的一边AD在直线AE上,另一边AB平行于三角形LMN,点B在直线FG上,求作菱形的两面投影。
Y坐标差16.过点A作平行于三角形LMN的平面;求FG与平面的交点B;求AB的实长,AE的实长,在AE上截取AD=AB,得D;再作AB,AD的平行线即可。
2-5 投影变换1.用换面法求直线AB的实长及其与H面的倾角α。
2.已知AB垂直于BC,补全BC的水平投影。
4.已知点A与三角形DEF的距离为10,求A的正面投影。
7.已知两平行直线AB及CD相距15mm,求CD的水平投影。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67
答案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68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69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0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1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2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3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4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5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37
答案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8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9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0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1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2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3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4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5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6
模型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7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8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9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50
模型
81
2号
4号 填空 模型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2
1号 填空 模型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3
9、10号 填空 模型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4
7号
8号 填空 模型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七版

案第七版案第七版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七版【篇一: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试题及参考答案】>1.图纸的会签栏一般在( b )a.图纸右上角及图框线内b.图纸左上角及图框线外c.图纸右上角及图框线外d.图纸左上角及图框线内@!.一物体图上长度标注为2000,其比例为1﹕5,则其实际大小为( b )a.400b.2000c.10000 d.2003.下列仪器或工具中,不能用来画直线的是(d)a.三角板b.丁字尺c.比例尺d.曲线板4. 在土木工程制图中,除了遵守建筑工程制图标准和某些行业标准外,还必须遵守的国家标准为:( a )a.总图制图标准b.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c.技术制图标准d.铁路工程制图标准5. 由国家职能部门制定、颁布的制图标准,是国家级的标准,简称国标。
国标的代号为:( b )a. isob. gbc. standardd. ansi6. 图纸上的各种文字如汉字、字母、数字等,必须按规定字号书写,字体的号数为:( a )a. 字体的高度b. 字体的宽度c. 标准中的编号d. 序号7. 绘制工程图应使用制图标准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其中a2幅面的尺寸为:( c )a. 594?841(a1)b. 210?297(a4)c. 420?594(a2)d. 297?420(a3) 1189*841(a0)8. 绘制工程图应使用制图标准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其中a4幅面的尺寸为:( b )a. 594?841b. 210?297c. 420?594d. 297?4209. 绘图比例是:( a )a. 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b. 实物与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c. 比例尺上的比例刻度d. 图形上尺寸数字的换算系数10. 如果物体的长度为1000mm,绘图比例是1:20,则在绘图时其长度应取:( c )a. 100b. 1000c. 50d. 2011. 如果物体的长度为1000mm,绘图比例是1:20,则在其图形上长度标注的尺寸数字为( b )a. 100b. 1000c. 50d. 2012. 比例尺是三棱柱形的,按比例画图时,应使用比例尺,它的作用是:( a )a. 按比例进行尺寸度量b. 查找换算系数c. 与计算器的作用类似d. 可画直线13. 粗实线的用途为:( b )a. 表示假想轮廓b. 表示可见轮廓c. 表示不可见轮廓d. 画中心线或轴线14. 中粗虚线的用途为:( c )a. 表示假想轮廓b. 表示可见轮廓c. 表示不可见轮廓d. 画中心线或轴线15. 粗线、中粗线和细线的宽度比率为:( d )a. 3:2:1b. 2: 1.5 :1c. 5: 2.5 :1d. 4:2:116. 虚线由短画和短间隔组成,如下图所示,其短画的长度a的值应取:( c)a. 1~2mmb. 2~4mmc. 4~6mmd. 6~8mm17. 点画线由长画、短间隔和点组成,如下图所示,其长画的长度a 的值应取:( d )a. 3~8mmb. 8~10mmc. 10~15mmd. 15~20mm18. 右图中直径尺寸注法错在:( c )a. 尺寸起止符号应为短斜线b. 尺寸数字没有居中c. 尺寸线应该倾斜d. 直径尺寸应该注在圆外19. 右图中直径尺寸注法错在:( d )a. 尺寸起止符号应为短斜线b. 尺寸数字不能水平注写c. 尺寸数字应注写在圆内d. 尺寸数字注写的引出线不应从尺寸线端点引出20. 右图中长度尺寸注法错在:( d )a. 尺寸起止符号倾斜方向不对b. 尺寸线距离标注位置太远c. 该尺寸应注写在图形轮廓内d. 尺寸线不应是图形轮廓线的延长线21. 绘图仪器中分规的主要作用是:( d )a. 画圆或圆弧b. 是圆规的备用品c. 用来截量长度d. 只是等分线段22. 徒手画图草图时:( d )a. 只是不需要固定图纸,其它与仪器图相同b. 可以了草随意一些c. 所有图线一样,没有粗中细线型的要求d. 画线靠徒手,定位靠目测,必须保持线型明确,比例协调23. 工程上常用的图示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那一种?( a )a. 多面正投影法b. 轴测投影法c. 标高投影法d. 透视投影法24. 下面关于轴测投影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a. 直观性强,有一定的度量性b. 最具有真实感,但作图太繁杂费时c. 绘图简便,有立体感,无度量性d. 绘图简便,度量性好,无立体感25. 正投影法是指:( b )a. 投射线都相交于投射中心,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b. 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c. 由互相平行的投射线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d. 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倾斜于投影面,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26. 多面正投影法的优点是:( d )a. 直观性强b. 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c. 绘图简便,立体感强d. 绘图简便,度量性好27. 下面哪一个性质不是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共有的基本性质( d )a. 同素性b. 从属性c. 积聚性d. 平行性28. @下面哪一个性质不是平行投影法特有的基本性质( d )a. 平行性b. 定比性c. 相似性d. 接合性29.@ 平行投影法中图形的相仿性是指:( a )a. 相似性b. 全等性c. 平面图形非退化的平行投影d. 平行性30@. 三面投影图在度量关系上有:( c )a. 三个投影各自独立b. 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长对正c.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d. 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高平齐31. @三面投影图中水平投影反映形体的:(b)a. 上下、左右、前后的三个方位的关系b. 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c. 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d. 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32.@ 三面投影图中正面投影反映形体的:( c)a. 上下、左右、前后的三个方位的关系b. 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c. 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d. 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33. 三面投影图中侧面投影反映形体的:(d)a. 上下、左右、前后的三个方位的关系b. 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c. 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d. 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34. 如果a点在v投影面上,则:(b)a. a点的x坐标为0b. a点的y坐标为0c. a点的z坐标为0d. a点的x、y、z坐标都不为035. 如果a点在h投影面上,则:( c )a. a点的x坐标为0b. a点的y坐标为0c. a点的z坐标为0d. a点的x、y、z坐标都不为036. 如果a点在w投影面上,则:( a )a. a点的x坐标为0b. a点的y坐标为0c. a点的z坐标为0d. a点的x、y、z坐标都不为037. 右图中两直线的相对几何关系是:( 做重线)a. 相交b. 交错c. 相交垂直d. 交错垂直38. 右图中两直线的相对几何关系是:a. 相交b. 交错c. 平行d. 无法判断39. 右图中两直线的相对几何关系是:a. 相交b. 交错c. 相交垂直d. 交错垂直40. 右图中两直线的相对几何关系是:a. 相交b. 交错c. 相交垂直d. 交错垂直41. 右图中两直线的相对几何关系是:比例) ( c ) ( a ) ( d ( b )【篇二: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解答】xt>5-1画出三棱锥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点、线的投影5-5补全六棱柱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6补全切口四棱柱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7补全穿孔三棱柱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8补全切口三棱柱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9补全四棱柱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5-10补全四棱柱经两次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5-11补全四棱台切口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12补全四棱台切口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13补全四棱锥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14补全四棱锥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15补全三棱锥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17求直线ab与三棱柱的贯穿点,并求其侧面投影5-16补全三棱锥穿孔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5-17求直线ab与三棱锥的贯穿点,并求其侧面投影5-19求直线ab、CD与三棱柱的表面交点5-17求直线ab与平面体的表面交点,并求其侧面投影5-21求三棱锥与三棱柱的相贯线5-23求天窗、烟囱与屋顶的表面交线5-17求两三棱柱的相贯线5-24 求三棱柱与三棱锥的相贯线5-25 求三棱柱与四棱锥的相贯线5-25 求四棱台与四棱柱的相贯线【篇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复习题(含答案)】=txt>复习重点:1制图基本知识与技术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制图标准、图纸幅面、字体、绘图比例、图线、尺寸的标注形式。
画法几何全主编习题集答案

db c ab’a’c’d’Xb1'd1'c1'a1'c1d1m1n1'b1(a1)m1'm’n’nmX1 X2n12-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1.求直线AB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的可见性。
4.求两平面的交线。
6.作一直线使与两交叉直线AB,CD相交,同时平行于直线KL。
作直线AE平行于直线KL;求CD与平面(AE和AB确定)的交点M;作MN平行于KL。
7.过点C作CD平行于AB,且点D于A,B等距。
说明:为使图形清晰,将AB的正面投影改变了一些方向。
过AB的中点E作AB的中垂面;求CD与中垂面的交点D。
其中MN为P H中垂面的交线。
8.求点K到直线AB的距离。
距离9.求点A到三角形BCD的距离。
距离说明:为使图形清晰,将A 点的水平投影 往上移动了一些。
11.已知线段AB,CD 正交,作线段AB 的正面投影。
13.过点K 作直线与交叉两直线AB 和CD 相交。
14.作一直线使与交叉二直线DE,FG相交,并垂直于三角形ABC。
作直线BC垂直于平面;求三角形ABC的实形(略);90°减角ABC即为所求(略)。
15.求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
作直线EM垂直于三角形ABC;求FG与平面(DE和EM确定)的交点K;过K作EM的平行线KN。
16.已知菱形ABCD的一边AD在直线AE上,另一边AB平行于三角形LMN,点B 在直线FG上,求作菱形的两面投影。
Y坐标差16.过点A作平行于三角形LMN的平面;求FG与平面的交点B;求AB的实长,AE 的实长,在AE上截取AD=AB,得D;再作AB,AD的平行线即可。
2-5 投影变换1.用换面法求直线AB的实长及其与H面的倾角α。
2.已知AB垂直于BC,补全BC的水平投影。
4.已知点A与三角形DEF的距离为10,求A的正面投影。
7.已知两平行直线AB及CD相距15mm,求CD的水平投影。
11.在直线AB上找一点K使它与三角形MNC及三角形MND等距。
画法几何习题集答案

画法几何习题集答案习题1:画一个正方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正方形的特点:它有四条边,四个角度均为90度,且所有边相等。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画一个正方形:1. 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正方形的一条边,记作AB。
2. 从点B开始,在直线AB的上方或下方用直尺和铅笔画一条与AB垂直的直线,记作BC。
3. 从点C开始,在直线BC的左边或右边用直尺和铅笔画一条与BC垂直的直线,记作CD。
4. 最后,从点D开始,用直尺和铅笔画一条与CD平行的直线,记作DA,使它与线段AB连接成一个正方形。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画出了一个正方形。
习题2:画一个等边三角形要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我们需要明确它的特点:三条边均相等,三个角度均为60度。
下面是一个画等边三角形的步骤:1. 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先画一条线段AB,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
2. 从点B开始,用直尺和铅笔画一条与AB平行的直线段,记作BC。
3. 在直线段BC的右边,用尺量取等于BC长度的线段,记作CD。
4. 从点D开始,用直尺和铅笔从D点连接线段BA和BC。
这样,我们就画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习题3:画一个矩形要画一个矩形,我们需要明确它的特点:它有四条边,四个角度均为90度,且具有相对的平行边。
下面是画一个矩形的步骤:1. 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矩形的一条边,记作AB。
2. 从点B开始,用直尺和铅笔画一条与AB垂直的直线,记作BC。
3. 使用直尺,在直线BC的延长线上找一点D。
4. 从点D开始,用直尺和铅笔画一条与BC平行的直线段,记作DE。
5. 在直线DE上找一点F,使得DF与AB平行。
6. 最后,使用直尺和铅笔连接点A和F,点A和B,点B和C,点C和F,以得到矩形的四条边。
这样,我们就画出了一个矩形。
习题4:画一个圆形要画一个圆形,我们需要明确它的特点:它有一个圆心和一条半径相等的线段。
下面是画一个圆形的步骤:1. 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段,作为圆的直径,记作AB。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简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是一本经典的教材,主要介绍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本习题集是第七版,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练习资源,适合于需要提升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能力的学生和从业人员使用。
为什么选择本习题集本习题集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广泛的题目类型习题集涵盖了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的多个方面,包括等轴测投影、剖视图、制图符号等内容,题目类型丰富多样,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清晰的题目解析每道题都有详细的解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析中会给出详细的步骤和示意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实用的案例分析习题集中还包含一些实际案例,通过对实际工程图纸的解析和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使用本习题集使用本习题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阅读习题集的前言和介绍部分,了解习题集的结构和内容。
2.根据个人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章节进行练习。
3.针对每道题目,先尝试自己解答,并记录下解题过程和思考。
4.阅读题目解析,对比自己的解答,找出差异和错误。
5.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
6.在解答实际案例时,可以尝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在使用本习题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习题集的版次,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进行学习。
2.每道题目都要认真思考和解答,不要急于看答案。
3.解答题目时要注重方法和步骤的描述,尽量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4.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可以参考习题集中的示意图和解析,或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结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学习资源,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的能力。
希望广大学生和从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本习题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祝大家学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