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必背概念知识点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很全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一、轴对称与旋转1、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线段、角。
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有长方形、菱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有正三角形。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5、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2)、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3)、按顺序连接各对应点。
6、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图形旋转后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练习:(1)判断并改正: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1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1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16、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3、 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第二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1】棱面顶点要素立体图形数量特征数量特征数量特征长方体12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6相对的面完全相同8特殊长方体12垂直于正方形面的棱长度相等6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8正方体12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6所有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8同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一个长方体至少可以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6各面是正方形,但不会存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练习:(1)判断并改正: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 1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 1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16、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4、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知识点2】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长+宽+高=棱长和÷4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棱长和的变形: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长方体和正方体必背概念

其它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2、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 8 )个顶点,每个顶点引出( 3 )条棱;长方体有( 12 )条棱,12条棱分为( 3 )组,【每组就是相对的( 4 )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并且( 平行)】。
3、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或者=长×4+宽×4+高×45、(1)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6、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8、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9、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2+长×高×2+宽×高×21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1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
12、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3、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 b h)14、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a³)“a³”,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a×a×a)。
15、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16、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 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17、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点总结

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点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在几何学中经常遇到的两种立体图形。
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长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矩形面的立体图形,其中相对的面是相等的。
长方体的八个顶点以及十二条棱都组成了它的全体边。
长方体的性质如下:1. 全面角:长方体的全面角为360度,即所有的面的面角之和为360度。
2. 对角线:长方体的对角线共有四条,每一条对角线都是两个不相邻顶点之间的直线段。
3. 面对角线:长方体的面对角线是指连接一个面上两个对角的线段。
长方体共有四对面对角线,长度相等。
4. 体对角线: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指连接两个相对顶点的线段。
体对角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应用勾股定理得到。
5. 相邻棱:长方体的相邻棱是指共享同一个顶点的两条棱,共有12对相邻棱。
二、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正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正方形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相等且互相平行。
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以及十二条棱都组成了它的全体边。
正方体的性质如下:1. 全面角:正方体的全面角为360度,即所有的面的面角之和为360度。
2. 对角线:正方体的对角线共有四条,每一条对角线都是两个不相邻顶点之间的直线段。
3. 面对角线:正方体的面对角线是指连接一个面上两个对角的线段。
正方体共有四对面对角线,长度相等。
4. 体对角线:正方体的体对角线是指连接两个相对顶点的线段。
体对角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应用勾股定理得到。
5. 相邻棱:正方体的相邻棱是指共享同一个顶点的两条棱,共有12对相邻棱。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几何形状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所拥有的面不同,长方体的面是矩形,而正方体的面是正方形。
此外,它们的边长也不同,长方体可以是边长各不相等的矩形,而正方体的边长相等。
然而,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由六个面组成的立体图形,全面角和对角线的性质都相同。
在计算体积和表面积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公式也非常相似。
《长方体和正方体》_概念和公式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和公式归纳一、概念: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3、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规定: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³.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8、3a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 ·a)9、至少用(8 )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10、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11、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
12高。
13、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公式:长方体公式:棱长和=(长+宽+高)×4底面积(占地面积、、上面积)=长×宽左面、右面=宽×高前(后)面积=长×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体积(容积)=长×宽×高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 高=体积÷长÷宽 体积(容积)=底面积×高 = 横截面积×长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横截面积=体积÷长 长=体积÷横截面积正方体公式: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任意一个面积×6) 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三、体积单位换算:进率: 1L =1000ml 1L=1dm ³ 1ml=1 cm 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厘米=1毫升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 米 千米 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容积单位: (毫升) (升)10 10 100 100 100 10000 100 1000 1000 1000 10 1000。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一、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宽+高)×4
用字母表示:(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12
用字母表示:12a
二、知识点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a2
6
7、1m2 =100dm2 1dm2 =100cm2
三、知识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
= 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a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100 0000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大乘小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小除大
四、知识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的计算
L和ml)
1L=1000ml 1L= 1dm3 1ml= 1cm3
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点总结

长方体的再认识一、 概念1、 长方体的元素: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2、 长方体的三元素的特点:(主要是外观特征和数量关系)①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②长方体的十二条棱可以分为三组,每组中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分为三组,每组中的两个面形状大小都相同。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 平面是平的,无边无沿,没有厚度和大小,一般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记作:平面ABCD 或平面α。
5、 将水平放置的平面画成一边是水平位置,另一边与水平线成45度角的平行四边形。
6、 斜二侧画法画长方体时要注意:宽画成标注尺寸的一半;看不到的线画成虚线;要标字母和尺寸,要写结论。
长方体ABCD-EFGH 、平面ABCD 、棱AB 、顶点A 。
7、 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平行、异面① 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唯一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② 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唯一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③ 如果两条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异面。
8、直线垂直于平面记作:直线P Q ⊥平面ABCD ;直线平行于平面记作:直线P Q ∥平面ABCD 。
9、 计算公式之一:(三条棱长分别是a 、b 、c 的长方体)① 棱长和 = 4()a b c ++ ; ② 体积 = abc ;③ 表面积 = 2()ab bc ac ++ ; ④ 无盖表面积 = S ab -、S bc -、S bc - 10、计算公式之二:(边长是a 正方体)① 棱长和= 12a ;②体积= 3a ;③表面积= 26a ;④无盖表面积 =25a 。
11、长方体不一定是正方体;正方体一定是长方体。
12、长方体中棱与棱的位置关系有3种,分别是平行、相交、异面。
13、长方体中棱与面的位置关系有2种,分别是:平行、垂直。
14、长方体中面与面的位置关系有2种,分别是:平行、垂直。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及类型题总结

一,概念和定义:1,长方体: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1,棱长: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2,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3,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的特征: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3,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4,正方体特点: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2,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6,表面积 1,意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字母表示S=2(ab+ah+bh)3,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任意一个面积×6),字母表示 S=a×a×64,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 长×宽5,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 (长×宽)×26,没盖的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57,体积 1,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3,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每两个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字母表示V=abh 或 V=S h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字母表示 V=a×a×a =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6,特殊体积:在一个有水的容器里放入一个物体(如:石头等),水面会上升,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3.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用字母表示:(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12 用字母表示:12a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1.什么叫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bh)×2
3.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a2
4.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m2 =100dm2 1dm2 =100cm2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
1.什么叫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
3.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3
4.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100 0000cm3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7.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进率;------大乘小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小除以大
8.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9.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 1dm3 1ml= 1cm3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
10.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快乐每一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