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河南

《谷子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谷子要实现高产,栽培技术简化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谷子轻简化生产技术是通过培育谷子简化栽培品种,研发配套栽培技术、配套机械,从而实现谷子化控间苗除草、精播免间苗、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等谷子全过程。河南省丘陵旱区一带分布十分广泛,群众具有一定的生产栽培经验,发展谷子轻简化生产,对于旱作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其他大作物相比仍存在不足之处,第一适合轻简化生产的谷子新品种仍较少,难以满足需要;第二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轻简化,来降低劳动强度,节本增效;第三缺乏中耕施肥机械;第四收获机械的损耗率高等问题。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央对确保粮食产能的新思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途径。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如何去库存、调结构、降成本、稳产量、提质量、增效益、提产能,把“藏粮于地”的文章做好,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因此,按照“谷物基本

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发展谷子机械化生产,对于谷子产业发展,丘陵旱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针对在河南省谷子轻简化生产存在的关键问题,从栽培技术、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轻简化生产的各项要求,旨在简化谷子生产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经济效益,为我省谷子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1、任务来源

2019年8月,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谷子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立项申请,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2019年12月17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该项目立项评估,将其列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立项编号:20193110127,批准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该标准的起草工作。

2、编制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统一性”的原则,良种和良法的配套原则。近年来,谷子生产上存在品种混杂退化,栽培技术落后,商品质量低劣严重影响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本标准针对谷子在轻简化生产种存在的关键问题,从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各项要求,参考

现有谷子成熟技术和生产经验,形成本标准相关规范、指标,并经反复调查验证,最终确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 1.1-2009的要求进行编写。

三、编制过程

1、工作基础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科研优势显著,特色突出,育种水平居全国领先。曾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5项。承担过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课题;主持了国家星火课题、河南省重点攻关计划课题、河南省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20余项。培育“豫谷”系列31个国家(省)审谷子品种,其中20个品种获国家一级优质米。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写专著3部,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河南省、市地方标准2项。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政策引领下,以科研+农户+企业+高校推广应用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通科研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资金500多万元,完成河南省谷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谷子创新团队和河南省谷子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3个省级平台建设;与高等院校合作合作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努力打造全国谷子行业新名片,让更多的科研成果普惠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参与该项目实施和编制的同志多年从事谷子育种、栽培技术

研究与推广工作,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

2、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起草。主要起草人:宋慧、王涛、王素英、杨正海、陈慧民、谢明杰、吕海忠、程建新、杜丽红、秦永兵、付楠、邢璐、张扬、解慧芳、魏萌涵、殷亚超李保英、魏文义、乔海娟。

3、标准起草工作

2019年8月,接到河南省技术监督局关于征集2019年度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后,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准备本标准的制定工作,申请立项,通过专家评审,2019年12月17日“谷子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列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编制任务下达后,农科院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实施方案与目标任务。编制小组查阅、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数据,认真总结轻简化栽培的实践经验,了解标准书写结构、格式等相关内容,按照标准的要求,对标准的框架和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标准编写大纲,并完成本标准初稿。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1、第一章范围编制说明

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轻简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条目和适用生

产区域。

2、第二章规范引用文件编制说明

轻简化生产必须符合规范性文件引用的标准,才能进行种植,应用文件对本规范必不可少。

3、第三章术语和定义说明

介绍了谷子轻简化生产模式和目标

4、第四章产地基础环境编制说明

品种选择规定了谷子适宜种植的产地环境,耐旱不耐涝,海拔1200m以下,降雨量500 mm~1000 mm,无霜期大于140天,有效积温大于30000C,土质肥沃的壤土地块为宜。

5、第五章播前准备编制说明

谷子不宜重茬,连作病害严重、杂草重,且消耗同一种养分使土壤养分失衡。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及时深耕,耕地后耙耢保墒,应达到基肥足、根茬净、耕翻透、地平整的要求。规定了豫谷18种植用种质量要求。在播种前种子晾晒方法,严禁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过的种子。

6、第六章播种处理编制说明

该章规定了谷子在河南省内不同生态区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方法。谷子出苗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播种一定要适墒播种,播量适宜,过小容易造成缺苗断垄,过大幼苗密集,生长不良。丘陵旱地春谷区没有前茬作物影响,可在降雨后适墒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