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临渭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是一个著名的葡萄种植区。

葡萄产业对于临渭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临渭区的葡萄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首先,临渭区的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临渭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

在过去的几年里,临渭区的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数万亩。

葡萄园的扩张不仅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也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次,临渭区的葡萄品种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临渭区的种植户开始尝试种植不同的葡萄品种。

除了传统的藤本葡萄品种外,他们还开始种植新兴的无籽葡萄、多汁葡萄等。

这些新品种不仅具有更好的口感和品质,还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这些多样化的品种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为临渭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临渭区的葡萄产业开始向加工业链延伸。

在过去,临渭区的葡萄主要以鲜食为主,存在产销不畅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临渭区开始注重葡萄的深加工,推出了葡萄干、果酱等系列产品,延长了葡萄的销售期限,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临渭区还引进了一些葡萄酒厂,开始生产高品质的葡萄酒。

这些加工业链的延伸为临渭区葡萄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临渭区的葡萄产业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临渭区政府注重葡萄产业的发展,成立了一些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服务。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葡萄产业的投入,提供了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临渭区的葡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使得临渭区的葡萄产业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渭区的葡萄产业会进一步壮大,成为临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和发展对策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和发展对策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一、基本情况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辖22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495个行政村,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

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秦岭山地、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和渭北平原。

其中渭河以北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而南部秦岭山地和黄土台塬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资源匮乏,土壤贫瘠,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农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

这一地区地处陇海铁路以南,包括桥南、大王、阳郭、崇宁、丰原、河西、闫村、三张八个乡镇和向阳、站南两个办事处,共219个行政村,19.7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21.6%;总面积约为69.85万亩,耕地面积26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23%,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域,也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

二、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一)、地形地貌临渭区南塬地貌多样,分为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和秦岭山地三个地貌单元。

海拔335-2249米,其中:黄土台塬总面积约18.7万亩,海拔范围550-700米,塬面北低南高,并以尤河为分界分为东西两塬。

西塬沟壑较多,起伏较大,塬面破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东塬比较平坦完整,古称长埝塬,素有“华阴华州水浇田,不如渭南长寿塬”之说;丘陵沟壑主要分布在阳郭镇南部、桥南镇北部和大王乡境内,面积28.64万亩,海拔700-1000米,以梁状丘陵和梁沟相间的地形为主,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秦岭山地,包括桥南镇和大王乡南部的旺旺山、二朗山、箭峪岭等石质山地,面积12.34万亩,海拔900-2449米,山势陡峭,峡谷深切,岩石裸露,多急流,土层几乎侵蚀殆尽。

二、河流水系南塬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尤河、零河、赤水河三条,尤河、零河、赤水河均在渭河南岸,发源于秦岭山地,且由南向北呈“川”字形注入渭河,是渭河的支流,尤河是南塬范围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45.1公里,流域面积269.5平方公里,是南塬区水资源的主产区,年平均流量374万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60%。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序言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总户数数量,户籍人口数量,男性户籍人数,女性户籍人数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 (1)第二节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指标分析 (3)一、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总户数数量现状统计 (3)三、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占全省总户数数量比重统计 (3)四、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总户数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同全省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指标分析 (11)一、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 (11)二、全省男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占全省男性户籍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男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男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同全省男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指标分析 (15)一、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 (15)二、全省女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 (15)三、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占全省女性户籍人数比重统计 (15)四、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女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女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同全省女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总户数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占全省总户数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总户数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渭南临渭区总户数数量同全省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渭南临渭区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男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占全省男性户籍人数比重统计表 (11)表21: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男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男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渭南临渭区男性户籍人数同全省男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女性户籍人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8: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占全省女性户籍人数比重统计表 (15)表29: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女性户籍人数(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女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渭南临渭区女性户籍人数同全省女性户籍人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渭南临渭区户数和户籍人口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对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做出全面梳理,从常住人口数量,粮食总产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的理解,洞悉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现状 (1)第二节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7)一、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 (1)表2: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渭南临渭区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现状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渭南临渭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报告中数据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评估推算得出。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2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2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一、基本情况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辖22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495个行政村,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

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秦岭山地、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和渭北平原。

其中渭河以北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而南部秦岭山地和黄土台塬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资源匮乏,土壤贫瘠,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农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

这一地区地处陇海铁路以南,包括桥南、大王、阳郭、崇宁、丰原、河西、闫村、三张八个乡镇和向阳、站南两个办事处,共219个行政村,19.7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21.6%;总面积约为69.85万亩,耕地面积26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23%,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域,也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

二、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一)、地形地貌临渭区南塬地貌多样,分为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和秦岭山地三个地貌单元。

海拔335-2249米,其中:黄土台塬总面积约18.7万亩,海拔范围550-700米,塬面北低南高,并以尤河为分界分为东西两塬。

西塬沟壑较多,起伏较大,塬面破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东塬比较平坦完整,古称长埝塬,素有“华阴华州水浇田,不如渭南长寿塬”之说;丘陵沟壑主要分布在阳郭镇南部、桥南镇北部和大王乡境内,面积28.64万亩,海拔700-1000米,以梁状丘陵和梁沟相间的地形为主,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秦岭山地,包括桥南镇和大王乡南部的旺旺山、二朗山、箭峪岭等石质山地,面积12.34万亩,海拔900-2449米,山势陡峭,峡谷深切,岩石裸露,多急流,土层几乎侵蚀殆尽。

二、河流水系南塬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尤河、零河、赤水河三条,尤河、零河、赤水河均在渭河南岸,发源于秦岭山地,且由南向北呈“川”字形注入渭河,是渭河的支流,尤河是南塬范围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45.1公里,流域面积269.5平方公里,是南塬区水资源的主产区,年平均流量374万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60%。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

渭南市概况一、市域基本概况渭南是关天经济区东部门户城市,现辖1 区2 市8 县和渭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总人口552 万人,总面积1.3 万平方公里。

渭南处于中国的地理中心。

“北京时间”由设在我市的国家授时中心蒲城天文台发出。

境内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与铁路纵横交错,公路密度133.1 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325.8 公里,居全省各市之首,是我国公路铁路覆盖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渭南资源能源丰富。

探明矿藏51 种,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3098 亿元,煤、钼、金、石等资源颇具优势。

原煤地质储量371 亿吨,探明储量50 亿吨,以“渭北黑腰带”而闻名全国;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钼矿,黄金储量和产量居全国第三,被授予“中国钼都” “华夏金城”称号。

秦岭、韩城、蒲城三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737 万千瓦,占全省的40%。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渭南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优的农业生态区之一。

地处八百里秦川最开阔地带,粮、油产量占全省的20%,棉花产量占全省的80% 以上,苹果产量占全省的20%。

近年来设施蔬菜和畜牧产业迅速壮大,已成为关中城市群的“菜篮子”。

白水苹果、富平柿子、蒲城酥梨、韩城花椒、华州蔬菜成为知名品牌。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出过6位皇帝、80 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诞生于此。

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壮丽的山河,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现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区1200 余处,西岳华山、洽川湿地、太史祠、党家村、仓颉庙、渭北帝王陵墓群享誉海内外。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以来,渭南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调整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借助外力招商弓l 资,激活内力全民创业,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渭南市临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基本情况gai

渭南市临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基本情况gai

渭南市临渭区苌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基本情况渭南市临渭区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秦岭北麓,渭河下游,总面积1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460 km2。

临渭区苌沟水土保持示范园位于我区南部苌沟小流域上游,总面积150hm2,距石鼓山风景区1.3km。

省道107(渭蓝公路)和关中环线从示范园区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行政村间道路已基本硬化。

临渭区苌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南侧毗邻景色优美的石鼓山风景区,通过在该区域实施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将对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之与石鼓山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生态旅游观光景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之园区先后实施过水土保持国债项目、淤地坝坝系、黄河水保生态建设、尤河水源地综合治理项目等多个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基础较高。

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愿望迫切,积极性高,且有多年水土保持治理的经验。

项目建设可有效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同时为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

临渭区苌沟水土保持示范园总面积150hm2,截止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4 hm2:其中水平梯田43.0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21.0hm2,经果林27.4hm2,治理程度达到61.6%。

治沟工程共建骨干坝、及小型坝等小型水保工程3处。

根据临渭区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的所处位置及地形地貌特点,将示范园区划分为科研观测试验区、节水灌溉示范区、生态治理区、生态果业示范小区、休闲观光区。

科研试验区:包括新建径流观测小区4处、可变坡面径流场5处、小型气象站1处。

节水灌溉示范区:利用蔡脑陂塘水源修建一座小型抽水站,采用微喷灌、滴灌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对该区的200亩果树及蔬菜进行灌溉。

生态治理区:新修高标准基本农田60hm2,改造提高基本农田40hm2,配套田间生产道路1.6公里,并引进当地适生且较少见的优质黄花菜进行植物护埂。

休闲观光区:在淤地坝、陂塘岸边进行绿化、美化,新建垂钓休闲小区及核桃采摘园。

生态果业示范小区:该园区属临渭区核桃种植示范区,在立足当地果品的基础上,引进当地适生的优良树种。

临渭区中医医院基本情况简介

临渭区中医医院基本情况简介

临渭区中医医院简介渭南市临渭区中医医院创建于1986年6月。

该院地处渭南市中心城区东部、老城街中段,地域显赫、交通便利。

是临渭区唯一一所以中医特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全民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市、区社保及医保定点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承担着全区及毗邻县乡90多万人民群众中医医疗需求的重要任务。

医院占地面积3500m2,建筑面积6818m2,注册资金580万元。

现有病床150张,设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科室32个。

现有职工153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达到89%以上,拥有高、中级职称的36人。

年门诊人数4.5万人次,住院病人6000余人次,手术约1800余台次。

医院按照“院有特色、科有特点、人有专长”的办院宗旨,充分挖掘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积极培养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

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科室;并设有特色科室中医科、心脑血管科、疼痛科、针灸科、整脊理疗科、康复保健科等;还设有检验、B 超、心电图、经颅多普勒、放射、CT、胃镜等医技科室。

医院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设备齐全,配备有美国GE全身CT机、数字拍片机(CR机)、进口彩超、日本富士能电子胃镜、奥林巴斯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赫尔曼臭氧治疗仪、动态心电监护仪、全自动电脑搅拌煎药包装机,妇产科、五官科各类先进设备、设施及现代化、高标准的手术室和配套设备等。

配备救护车三辆24小时为病人提供服务。

近年来,医院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院内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医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特别是2009年门诊综合楼的落成并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患者的就医环境,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医院先后荣获“陕西市场诚信单位”、渭南市“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卫生系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2006年6月被渭南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2008年被中国初级卫生基金会授予“爱心医院”;2011年2月被中共渭南市委授予“文明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渭区基本情况
临渭区是渭南市政府所在地,是陕西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全区辖28个乡镇、办事处,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人口87万,其中城市人口30万。

渭北产业园位于渭南市城北2公里处,是规划中的渭南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底设立,园区规划总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0万,一期启动面积5.2平方公里。

自2003年12月20日第一份入园合同生效至今已有29个项目合同成功落户,投资额在8亿元以上,其中5个项目已完成投资、投产运营,17个项目在动工建设,其它几个项目也在前期设计和积极的准备中。

园区依托西安大都市有其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政策等优势:
1、这里是渭河冲积平原,800里秦川腹地,跨渭河有四座大桥与渭南市区连接,非常方便。

2、这里有陇海铁路、西南铁路、全国首条高速客运专线、连霍高速公路、310、108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横穿园区,交通十分便捷。

3、这里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充足。

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境内就业培训机构遍布,拥有各类职业技术院校20余所,开设的专业有:电子、机械、数控、电工、服装设计等30余个,是全国最大的技工培训基地,“渭
南技工”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能满足各类企业用工需求。

4、这里有低廉的投资成本。

低于成本的土地出让价格、优惠的税费政策、优质的保姆式服务以及充足低廉的劳动力、能源等优势,使入园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这里有优惠的奖励政策。

来这里投资兴业的所有客商,除可享受国家对西部开发给予的优惠政策外,临渭区政府还根据投资领域、性质、规模等,在土地出让、税费减免、利用外资诸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更加优惠的政策,欢迎您们前来投资兴业。

6、这里有一支热情、敬业、周到的服务队伍。

“保姆式服务”会让您放心,无论企业大小、投资多少均可享受星级服务。

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建设,园区都会派专人一包到底。

“实行厂内的事情你来办,厂外的事情交给我们办”,不收取任何费用。

朋友们,一方福地,人共求之,我们热忱欢迎您和您的朋友前来咨询、投资、发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